穀雨環視周圍,躍上一棵大樹,向西夏軍陣後瞧去,隻見一麵麵宋軍軍旗飄揚,箭如驟雨,西夏鐵鷂子紛紛落馬。</p>
軍旗陣陣,有寫著“章”字,也有寫著“種”字、“姚”字、“郭”字。</p>
穀雨當即恍然大悟:“原來是經略使章質夫章大人率領其他各路大軍來了,瞧那陣勢要把梁太後留下啊。”</p>
穀雨知道這個“章”是指環慶路經略使章質夫,“種”指的是名將種鄂,“姚”指的是名將姚古,而“郭”則是名將郭成。</p>
這些人都是章質夫提拔出來的西軍名將,哥哥悍勇非常,本來他們駐守各路,如今一起殺出,大有殲滅西夏主力的決心。</p>
穀雨下樹之後給大家說了救兵出現,眾將士頓時軍心大震,一個團練打扮的將軍說道:“穀兄弟,末將乃徐將軍麾下團練使高永亨,咱們快衝殺過去,這時正是破敵的良機。”</p>
穀雨搖搖頭道:“高將軍說的有理,但我們人馬太少,就算是衝擊敵軍後陣,也是力所不及,還是待鐵鷂子潰敗之後,我們再出擊為好。”</p>
高永亨一想也是,也就不在說話。</p>
此時徐禧等人也推到了鷹愁峽一帶,他們上了山頂姚望,看救兵已至,頓時後悔不已。</p>
若是我們不急著走,趁機衝擊敵陣,說不定能反敗為勝,還能取得一分戰功。</p>
但現在看麾下將士各個精疲力盡,哪有力氣再戰?</p>
……</p>
因為此戰能重創宋軍主力,挽回梁太後及及可危的政治聲望,所以梁太後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是以宋軍殺出山穀之後,她命令鐵鷂子出陣,就是想全殲這股宋軍。</p>
哪知道忽然間聽到號角嗚嗚吹動。四下裏殺聲震天,遠處一排宋兵勢若奔雷般衝將過來。</p>
西夏鐵鷂子雖然衝擊力強,但裝備厚重,機動性太差,結果外圍的隊伍一潰,中間你推我擠,亂成一團。</p>
梁太後急忙發動旗語,命令手下將軍喝令約束,但陣勢已亂,士無鬥誌,不到半個時辰,大軍已被衝得土崩瓦解,大股逃散,小股殲滅。</p>
梁太後見狀不妙,急忙換了一身衣服,丟棄鳳攆侍者,隻帶著幾十個精銳護衛沿小路而而逃。</p>
因為鐵鷂子戰鬥力太強,大多數逃出升天,宋軍隻斬得首級千餘,扣除宋軍徐禧部的損失,“除亡失與所獲準折,計獲首級三百二十一級”,史稱“洪德堡之戰”。</p>
同時,宋軍繳獲馬六百餘匹、駝九百餘匹。駝多於馬,另外,繳獲監軍已下銅印二十四枚及梁太後鳳攆、衣服、龍牌等,也證明宋軍的確衝擊了敵軍的指揮中樞。</p>
但宋軍損失也是不小,徐禧部中了敵人誘敵深入的計策,損失三千兵卒,另外三百輛戰車、八百匹戰馬全丟在了一線穀。</p>
若非軍中勇士穀雨奮戰,再加上章質夫把握戰機,率其餘各路大軍圍捕梁太後,無意中救了徐禧大軍,說不定徐禧所部要全軍覆沒。</p>
此戰完美體現了環慶路經略使對於宋夏戰爭“彈性防禦”的戰略,但朝廷派來負責製衡西軍的徐禧卻知道,自已的仕途是暗澹無光了,老老實實等著聽參吧。</p>
穀雨回來後曾將自已了解的一些加強兵員素質及基層軍官協調性管理運用的知識寫下來送與折可適和徐禧。</p>
在穀雨看來,後世遊擊隊那種靈活作戰的戰術,能有效彌補目前這種重將不重兵,兩軍相接,全恃將勇,將勇則兵亦如雄獅,無將則士兵百萬亦化散沙的問題。</p>
折可適看了當然大聲叫好,徐禧也澹澹的說了一聲謝。</p>
但穀雨離開之後,兩位將軍都不屑一顧。</p>
折可適隻是把穀雨當做護衛勇士之類的人才,所以把這封書信放進書架裏,而徐禧這冷笑著擲於桉下。</p>
</p>
一介書生,連進士都不曾中,會些三腳貓的功夫,不好好的曆練一番,能與軍事有什麽見解?</p>
倒是那位楊成楊公公,悄悄地又將書信撿起來揣在了自已懷中,現在任何一點對徐禧不利的東西,都是他逃脫責任,諉過於人的證據。</p>
楊成是大太監李憲的門人出身,深通朝廷宮闈手段,寫出了一份高水平的奏折快馬飛報東京汴梁:洪德堡之戰之所以未能克竟全功,我軍之所以在一線穀損失慘重、皆因徐禧跋扈獨行、貪功冒進,致為韃虜所趁。</p>
穀雨也在戰後正式加入折家軍,補三班奉職,可在折可適帳下行走。</p>
穀雨加入折家軍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向通曉內功之人請教。</p>
折家世居府州,根深蒂固,“內屏中國,外攘夷狄”,家族英才世代輩出,絡繹不絕,折可適乃是當今家主折克行從子,身為洪德堡守軍主帥,看似英武不凡,但在折家之中算不得出挑的。</p>
不過就算如此,折可適身邊也有幾個武功高強之人,除了紅拳宗師之外,還有兩個內家好手,卻是神木派的好手。</p>
這神木派雖然名聲不顯,但屬於少林分支,內功心法是乃是正宗的少林派內功心法。</p>
穀雨也不求高深內功,隻求一些呼吸吐納功夫,是以每日酒肉相陪,加上嘴遁1.4的配合,半個月後,便得到了一份正宗的神木派入門內功心法。</p>
雖然獲得這份內功心法,但穀雨並沒有著急苦練,而是牢牢記住,細細琢磨。</p>
結果兩個月後,他正隨折可適巡視軍營,忽然有士兵來報:“將軍,有京城公文來傳。指定您立刻到中軍大營聽令。”</p>
折可適大為奇怪,他出身折家,在東京開封卻沒什麽經營,這一次洪德堡之戰,他表現中規中矩,好不顯眼,為何京中有公文傳來,還指定要他親往?</p>
不過相關規矩確實如此,他便點頭道:“好,馬上去!”</p>
說罷他帶著眾人來到中軍大營,卻見大營門口停著一輛馬車,馬車兩旁各有八匹神駿的戰馬,馬上端坐的騎士頂盔掛甲,十分威武。</p>
這分明是東京中央禁軍的造型。</p>
樣子貨。</p>
待折可適率眾人趕到,馬車轎簾兒一掀,裏邊哈著腰走出一人,臉龐尖瘦,一身宮中宦官的打扮。</p>
折可適失聲道:“楊公公?”</p>
那人正是監軍楊公公,一個月前回京述職。</p>
他下了馬車,笑容可掬地道:“折將軍,咱家和你還真是有緣,這不......才一個多月的功夫,咱們又回來了。”</p>
回來就回來吧,可看他樣子,並不像回來繼續當監軍的樣子,折可適把楊成讓進大帳,一時還摸不清他的來意。</p>
十六名武士步入大廳立於兩側,手按腰刀目不斜視,楊成走到大帳正中,回過身來清咳一聲,高聲道:“洪德堡都監、皇城使折可適、三班奉職穀雨,接旨!”</p>
於是眾人按照禮儀跪下聽宣。</p>
隻聽楊成念到:“門下,製曰:朕自即位以來,用仁義以治天下,公賞罰以定幹戈,求賢未嚐少怠,愛民如恐不及,遐邇赤子,鹹知朕心……”</p>
楊成念得搖頭晃腦、抑揚頓挫,穀雨隻覺得如老太婆扯裹腳布,又臭又長,好半晌,才聽楊成念到正題:“......是故民者,國之主也,天子代民而有天下,為君者,講信修睦,選賢與能。聞洪德堡都監折可適,戰賊有功,拔為環慶兵馬都監、寧州知州。補三班奉職穀雨,英武風銳,既賢且能,甚善。朕意,宣穀雨進京,任中書舍人,皇城司提舉,聞詔即刻進京,不得延誤。欽此。元右三年年九月。”</p>
聽完聖旨,穀雨長吸一口氣。</p>
好家夥,我做了什麽,從一個邊境小兵,一躍成為天子眼前官員?</p>
這是係統的功勞?</p>
軍旗陣陣,有寫著“章”字,也有寫著“種”字、“姚”字、“郭”字。</p>
穀雨當即恍然大悟:“原來是經略使章質夫章大人率領其他各路大軍來了,瞧那陣勢要把梁太後留下啊。”</p>
穀雨知道這個“章”是指環慶路經略使章質夫,“種”指的是名將種鄂,“姚”指的是名將姚古,而“郭”則是名將郭成。</p>
這些人都是章質夫提拔出來的西軍名將,哥哥悍勇非常,本來他們駐守各路,如今一起殺出,大有殲滅西夏主力的決心。</p>
穀雨下樹之後給大家說了救兵出現,眾將士頓時軍心大震,一個團練打扮的將軍說道:“穀兄弟,末將乃徐將軍麾下團練使高永亨,咱們快衝殺過去,這時正是破敵的良機。”</p>
穀雨搖搖頭道:“高將軍說的有理,但我們人馬太少,就算是衝擊敵軍後陣,也是力所不及,還是待鐵鷂子潰敗之後,我們再出擊為好。”</p>
高永亨一想也是,也就不在說話。</p>
此時徐禧等人也推到了鷹愁峽一帶,他們上了山頂姚望,看救兵已至,頓時後悔不已。</p>
若是我們不急著走,趁機衝擊敵陣,說不定能反敗為勝,還能取得一分戰功。</p>
但現在看麾下將士各個精疲力盡,哪有力氣再戰?</p>
……</p>
因為此戰能重創宋軍主力,挽回梁太後及及可危的政治聲望,所以梁太後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是以宋軍殺出山穀之後,她命令鐵鷂子出陣,就是想全殲這股宋軍。</p>
哪知道忽然間聽到號角嗚嗚吹動。四下裏殺聲震天,遠處一排宋兵勢若奔雷般衝將過來。</p>
西夏鐵鷂子雖然衝擊力強,但裝備厚重,機動性太差,結果外圍的隊伍一潰,中間你推我擠,亂成一團。</p>
梁太後急忙發動旗語,命令手下將軍喝令約束,但陣勢已亂,士無鬥誌,不到半個時辰,大軍已被衝得土崩瓦解,大股逃散,小股殲滅。</p>
梁太後見狀不妙,急忙換了一身衣服,丟棄鳳攆侍者,隻帶著幾十個精銳護衛沿小路而而逃。</p>
因為鐵鷂子戰鬥力太強,大多數逃出升天,宋軍隻斬得首級千餘,扣除宋軍徐禧部的損失,“除亡失與所獲準折,計獲首級三百二十一級”,史稱“洪德堡之戰”。</p>
同時,宋軍繳獲馬六百餘匹、駝九百餘匹。駝多於馬,另外,繳獲監軍已下銅印二十四枚及梁太後鳳攆、衣服、龍牌等,也證明宋軍的確衝擊了敵軍的指揮中樞。</p>
但宋軍損失也是不小,徐禧部中了敵人誘敵深入的計策,損失三千兵卒,另外三百輛戰車、八百匹戰馬全丟在了一線穀。</p>
若非軍中勇士穀雨奮戰,再加上章質夫把握戰機,率其餘各路大軍圍捕梁太後,無意中救了徐禧大軍,說不定徐禧所部要全軍覆沒。</p>
此戰完美體現了環慶路經略使對於宋夏戰爭“彈性防禦”的戰略,但朝廷派來負責製衡西軍的徐禧卻知道,自已的仕途是暗澹無光了,老老實實等著聽參吧。</p>
穀雨回來後曾將自已了解的一些加強兵員素質及基層軍官協調性管理運用的知識寫下來送與折可適和徐禧。</p>
在穀雨看來,後世遊擊隊那種靈活作戰的戰術,能有效彌補目前這種重將不重兵,兩軍相接,全恃將勇,將勇則兵亦如雄獅,無將則士兵百萬亦化散沙的問題。</p>
折可適看了當然大聲叫好,徐禧也澹澹的說了一聲謝。</p>
但穀雨離開之後,兩位將軍都不屑一顧。</p>
折可適隻是把穀雨當做護衛勇士之類的人才,所以把這封書信放進書架裏,而徐禧這冷笑著擲於桉下。</p>
</p>
一介書生,連進士都不曾中,會些三腳貓的功夫,不好好的曆練一番,能與軍事有什麽見解?</p>
倒是那位楊成楊公公,悄悄地又將書信撿起來揣在了自已懷中,現在任何一點對徐禧不利的東西,都是他逃脫責任,諉過於人的證據。</p>
楊成是大太監李憲的門人出身,深通朝廷宮闈手段,寫出了一份高水平的奏折快馬飛報東京汴梁:洪德堡之戰之所以未能克竟全功,我軍之所以在一線穀損失慘重、皆因徐禧跋扈獨行、貪功冒進,致為韃虜所趁。</p>
穀雨也在戰後正式加入折家軍,補三班奉職,可在折可適帳下行走。</p>
穀雨加入折家軍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向通曉內功之人請教。</p>
折家世居府州,根深蒂固,“內屏中國,外攘夷狄”,家族英才世代輩出,絡繹不絕,折可適乃是當今家主折克行從子,身為洪德堡守軍主帥,看似英武不凡,但在折家之中算不得出挑的。</p>
不過就算如此,折可適身邊也有幾個武功高強之人,除了紅拳宗師之外,還有兩個內家好手,卻是神木派的好手。</p>
這神木派雖然名聲不顯,但屬於少林分支,內功心法是乃是正宗的少林派內功心法。</p>
穀雨也不求高深內功,隻求一些呼吸吐納功夫,是以每日酒肉相陪,加上嘴遁1.4的配合,半個月後,便得到了一份正宗的神木派入門內功心法。</p>
雖然獲得這份內功心法,但穀雨並沒有著急苦練,而是牢牢記住,細細琢磨。</p>
結果兩個月後,他正隨折可適巡視軍營,忽然有士兵來報:“將軍,有京城公文來傳。指定您立刻到中軍大營聽令。”</p>
折可適大為奇怪,他出身折家,在東京開封卻沒什麽經營,這一次洪德堡之戰,他表現中規中矩,好不顯眼,為何京中有公文傳來,還指定要他親往?</p>
不過相關規矩確實如此,他便點頭道:“好,馬上去!”</p>
說罷他帶著眾人來到中軍大營,卻見大營門口停著一輛馬車,馬車兩旁各有八匹神駿的戰馬,馬上端坐的騎士頂盔掛甲,十分威武。</p>
這分明是東京中央禁軍的造型。</p>
樣子貨。</p>
待折可適率眾人趕到,馬車轎簾兒一掀,裏邊哈著腰走出一人,臉龐尖瘦,一身宮中宦官的打扮。</p>
折可適失聲道:“楊公公?”</p>
那人正是監軍楊公公,一個月前回京述職。</p>
他下了馬車,笑容可掬地道:“折將軍,咱家和你還真是有緣,這不......才一個多月的功夫,咱們又回來了。”</p>
回來就回來吧,可看他樣子,並不像回來繼續當監軍的樣子,折可適把楊成讓進大帳,一時還摸不清他的來意。</p>
十六名武士步入大廳立於兩側,手按腰刀目不斜視,楊成走到大帳正中,回過身來清咳一聲,高聲道:“洪德堡都監、皇城使折可適、三班奉職穀雨,接旨!”</p>
於是眾人按照禮儀跪下聽宣。</p>
隻聽楊成念到:“門下,製曰:朕自即位以來,用仁義以治天下,公賞罰以定幹戈,求賢未嚐少怠,愛民如恐不及,遐邇赤子,鹹知朕心……”</p>
楊成念得搖頭晃腦、抑揚頓挫,穀雨隻覺得如老太婆扯裹腳布,又臭又長,好半晌,才聽楊成念到正題:“......是故民者,國之主也,天子代民而有天下,為君者,講信修睦,選賢與能。聞洪德堡都監折可適,戰賊有功,拔為環慶兵馬都監、寧州知州。補三班奉職穀雨,英武風銳,既賢且能,甚善。朕意,宣穀雨進京,任中書舍人,皇城司提舉,聞詔即刻進京,不得延誤。欽此。元右三年年九月。”</p>
聽完聖旨,穀雨長吸一口氣。</p>
好家夥,我做了什麽,從一個邊境小兵,一躍成為天子眼前官員?</p>
這是係統的功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