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伯看到仁五陷入沉思,停下了動作,點頭微微笑道:


    “少主,需謹記文辭為形,詩意為神的要旨!“


    仁五聽這話,渾身一震,就跟通了電一樣,高興說道:


    “我有點明白這門功法了。剛才福伯你的身形就是代表了融合文意的訣要,換句話說就是找到跟與自己‘勢’相關的詩意。


    用契合文辭的身形來表現其中的韻味,這應該就是‘文辭詩意’的精要了。而福伯你這是更上一步,已經達到了以心意合身形的地步,不拘泥變化的身意境界。“


    對於仁五能夠領悟‘文辭詩意’福伯早有準備,要知道擁有‘究天不與心決’,學任何功法就跟加了作弊器一樣。


    不過我這也就是幾句話的功夫,這個速度也太驚人了點。


    為了了解仁五領悟了多少,福伯有些遲疑問道:


    “少主,你從‘文辭詩意’中領悟了什麽?“


    仁五沉思片刻,小聲道:


    “我想‘文辭詩意’應該是一種對敵的功法,比如說辛棄疾的詩詞,聲勢浩蕩、縱橫馳騁。


    如果心中包含家國情懷,與敵對戰的時候,感受到其中的壯誌之意,讓形、神、意融合,就像在金戈鐵馬的戰陣之中,發揮出縱橫千軍的威勢。


    但是想要完美的融合,可能不隻是融匯其意這麽簡單,剛才福伯你與天地之勢合而為一的感覺,照我看那就是儒門‘文辭詩意’所載的感悟詩詞形神的功法。“


    仁五說著的時候,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起來,自己嘀咕著:


    “難怪說這門功法可以幫助凝練‘勢’的效果,所謂的‘勢’就是修者對於本身玄功的歸納和總結,形成屬於自己的核心概念。


    隻是這個概念在提煉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摸索和感悟,這是個需要長期累積的過程。


    而儒家成千上萬年的文章凝練積累,已經提煉了無數種不同的真意,在這些積累中,會有一些契合自己功法的真意,進而幫助修習者提升對於‘勢’的凝練。”


    不過想到這,仁五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有些迷茫的問道:


    “福伯,這門功法,不需要我背誦很多文章,才能找到屬於我的真意吧?“


    福伯繃住震驚的神色,微笑道:


    “少主,你這樣說就是落了下乘,‘文辭詩意’固然是儒門絕學,而千古傳承的詩詞也的確是各種真意的凝練,但是卻不代表一定要文辭詩意來融合天地之勢。


    所謂形、神、意三者合一,對敵之時隻要你心中的意,通過形神能夠借到天地之勢,乃至於淩禦天地之勢,就算是領會了這門絕學。“


    仁五恍然大悟道:


    “我明白啦!就是把自己的‘勢’和詩詞真意聯係到一起,進而凝練天地之勢,控製對敵的法門。哈哈,我好像找到感覺了!“


    福伯這一下再也繃不住了,愕然道:


    “少主你真的領悟了嗎?“


    仁五隨口回道:


    “元氣隨心意而轉,以自身之‘勢’融匯詩詞真意感知天地之勢,有意使之,無意合之,不就是了。“


    仁五心神沉靜,進入到不聞外物的心意感知世界,心意和靈神中似乎湧出了許多文字。


    這時仁五也沒有刻意的回想,但是腦子裏麵很多精妙詩詞歌賦的文字,卻在腦海中不斷的跳動。


    元氣遊走之間除了感悟天地之勢,還在體味那些文字的韻味。


    突然心神恍惚間,似乎來到了一個獨立的意識空間,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自己站在其中,仿佛感覺到自己和天地已經完全的融合。


    仁五正苦苦琢磨其中韻味的時候,心頭暮然間跳出一句詩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隻覺得意識空間的自己,隨著這句詩的跳出,手臂輕輕揮舞,身隨意走。


    腳步變化間似慢實快詭異錯行,暮然間回身出拳,氣勢由虛變實突然變化。


    一開始的腳步詭異錯行的動作,有點世事無依如流水般散去的感覺,隨後突然出拳而且氣勢加劇,卻是打破了這種不置可否的感覺。


    這種由氣勢由虛弱立刻轉變為強勁的變化,就仿佛是人生如夢隨流水無所依從,突然間浮華之夢醒,放棄過往種種。


    仁五這種招數變化,就仿佛別人墜入他的勢中,為他所牽,為他所迷,而且招數隨心,寓之身意即是身形。


    單是這一招變化,就讓仁五感覺到驚喜。


    招數轉變之間是從來沒有的暢快感覺,招式變化既是有意所指,卻不拘泥於陳規,隨心意所趨使。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雲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來誤。“


    仁五並沒有停歇,身形再變,由突然轉變的霸意之拳,再次變化手臂揮舞,回旋轉動。


    身形縱躍的時候,帶起無窮的戎馬之意,身形停頓,輕柔推出一掌,凝滯了整個空間。


    “腰間寶劍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戰勳。“


    以身形詭異晃動,手掌駢為劍指,望空揮灑帶出點點星芒,突然挺身右手虛舉,似乎手握百戰雕弓。


    這一下先是星芒劍氣突襲,然後轉為弓形禦敵,正是貼合了此中要義。


    “當年萬裏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仁五身隨意走,詩詞真意融合自身‘大自在勢’,不經意間切合了陸遊這首訴衷情意境。


    身形隨心意驅使,隨著腦中跳動的文字,不斷的變招換式,隨意的揮灑身形。


    每一次身形轉換,每一次四肢揮舞,都能從儒門先賢的詞句中找出對應的意境,完美的融入此時情景之中。


    儒門名詞佳句不知繁幾,仁五的隨處一次動作都有與之印證的文字,都能找到施展招式的最佳意境。


    驀然間,仁五收斂漫天的戰意,使之凝練,神情已然融入到詩詞之意與‘大自在勢’結合的意境之中。


    再次身形變化的時候,似乎已經不再是與天地之勢想融,而是禦天地之勢為己用的感覺。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仁五此時的心神已經沉浸入意識空間。


    福伯驚詫的看著仁五,剛才自己隻是簡單演示和提點了下,想讓仁五有個基礎了解。


    可仁五居然、、、就悟了,而且還這麽快就掌握到了其中的訣竅。


    福伯心中震驚,好像自己還沒有說出‘文辭詩意’的功法口訣。


    這會仁五似乎是領悟到了關鍵地方,自身之‘勢’迥然一變,‘大自在勢’隱隱有了演化成形的架勢。


    隻是這股‘勢’,有些橫霸天下的氣勢,又有些無拘無束,虛無縹緲的感覺。


    很快,已經進入物我兩忘,心神與天地氣勢為之凝聚的境界,並且再不理會什麽元氣變化,隻是虛虛渺渺,心神靈覺固定在至虛明合的階段。


    大自在勢隨著仁五的領悟,居然化形演化出一個混沌空間,元氣匯聚無意間凝結點綴,似乎是鴻蒙演化的景象。


    天道軌跡至幻至奧,混沌天機上下二分,劃分為陰陽二氣、天地二始胎膜,繼而衍生出周天星圖,此中景象,正是混沌天地演化自成一體世界運轉.


    混沌鴻蒙為原始,未分天地是為大道。洞同天地,渾沌為樸。


    心神念動之間,仁五發現對於這一處化形空間的掌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天地逍遙,自在隨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荒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三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三十並收藏靈荒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