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的信心並不是盲目的,他的自信一半來自自身的專業能力,另一半來自老師加藤信夫先生。加藤老師在高精度集成電路製造工藝技術方麵,在當時已經達到全日本乃至世界一流水平,他是全日本研究機構在這個專業上的領軍人物。


    那一年,準備地說也就是在柯正式進入加藤老師研究室前16個月,老師接到了一個重大課題,“0.16毫米cmos技術”研發,簡單地說就是在一片單晶體上,集成22億個電子元器件,這將是世界微電子技術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突破。當時,韓國在這個領域從九十年代初開始異軍突起,通過在ddr標準化設計因而取得了ic領域的世界霸主地位。因此加藤老師此次接手的這個項目能否順利完成,將成為日本能否反超韓國,重新奪回cmos領域霸主地位的關鍵,一時間加藤研究室成為全日本乃至世界ic領域關注的焦點。


    加藤教授對這個項目也是高度重視,集中了研究室的全部精英投入到項目研發中,前期進展也非常順利,64m單晶體存儲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加藤老師的新模型架構加載下,晶振準確度和單通道傳輸速率都得到穩步提升。當所有實驗都一帆風順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單晶體結構進行堆棧式疊加的時候,微晶電磁幹擾成幾何級數陡然提升。小組成員本來信心滿滿地認為通過各自努力的成果,即將到達成功彼岸,突然之前才發現腳下是一道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繼續向前行或許將跌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之中。


    攻堅陷入了困境,日本業內巨頭們聽說這件事後,也是非常著急,加藤研究室的成敗,關係到各大企業今後產品線的投入,以及未來ic市場格局和發展。此時,一些風投機構認為時機到來了,紛紛找加藤老師商討資本投入。經過幾番博弈,一家叫wnc的風投機構進行了資本注入,使資金本已即將斷裂的加藤研究室重新看到了一線生機。


    雖然資金暫時沒有什麽問題了,研究工作可以繼續進行下去,但是電磁幹擾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樣下去,遲早還是要出問題的,加藤老師也是一籌莫展。就在項目陷入困境的時候,加藤老師毅然決定,將已經跟了加藤老師一年多研究生的小柯,吸收進入研發小組。


    雖然柯當時隻是一個不起眼的研究生,但是加藤老師選擇柯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在研發小組的十二名成員中,有半數研究人員是電子學博士畢業多年,在各個機構一直參與該學科的科研工作,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其他成員也都有博士後工作站科研經曆,而柯隻是一個在讀的研究生,為什麽加藤老師會選擇柯成為研究室的第十三名成員呢,大家都疑惑不解。


    原來在日本數據通選方式的研究體係中,富士通·日立研究院的“單向型數據通選方式”一直是日本微晶體的核心技術模型,並成為日本cmos架構的主導方向,日本的研究人員基本都精通這一理論模型。而以韓國三星電子的“雙向型數據通選方式”為數據通信模型的晶體架構研究,一直被日本各大主流科研機構所拋棄。加藤老師數年前就開始關注二者之間架構的差異,現在直覺告訴他,進入高微晶體係後,雙向型數通模型或許將有更大潛力。


    當時,大島教授在推薦柯作為加藤教授的研究生時,大島教授特意向他提及了柯的父親——以前大島教授在德克薩斯的同事,中國微電子理論研究的前沿科技人才。這使加藤老師大吃一驚,他知道這位柯教授,因為這幾年柯教授可是沉悶的中國微電子基礎研究領域一顆耀眼的新星。他在微晶領域的抗電磁幹擾研究方麵,已經達到納米級,他的論文在世界微電子領域幾大權威雜期刊輪流發表,並得到主流機構如ieee等的大力推崇。一次柯教授在日本帝國理工大學講學時,加藤老師還在百忙中抽時間過去認真聽取了他的演講。聽完演講後,加藤老師就一些微電子領域的前沿問題和柯教授進行了探討,通過柯教授幾句簡短的講述,加藤老師認為柯教授在微電子理論方麵研究確實獨樹一幟,內心也是讚佩不已。所以,當得知柯教授就是眼前這位年輕人的父親時,加藤老師破例,在沒有對小柯進行任何考察和提問的前提下,就答應大島教授,接受柯作為他的研究生。


    柯進入加藤老師的研究室後,和加藤老師進行了認真地交談,交談過程中,也談到了“雙向型數據通選方式”在未來億次元芯片中的潛力問題。這和加藤老師不謀而合,他決定讓這個年輕人作他研究生裏的另類,也是日本微電子研究領域的異類,日本“雙向型數據通選方式”新倡導者。要知道,這個決定是有很大風險的;第一,在加藤研究室甚至全日本其他研究室都沒有類似模型可供參考,也沒有老師對他進行指導,也就是說,基本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探索。第二,研究風險,如果在孤軍奮戰的情況下,到學校規定答辯期限內,拿不出科研成果,在嚴酷的日本教育管理體製下,將無法正常畢業。加藤老師也將困難和後果全部告知了柯,征詢他的意見,柯聽後毫不猶豫,毅然答應了加藤老師的建議,進行“雙向型數據通選方式”研究,作一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柯在接受了加藤老師布置的模型建立的課題後,經過一個多月地仔細研究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承諾有些冒失了。回想當初,他之所以敢於去“吃螃蟹”,是由於他父親在微電子前沿理論研究報告中以及和他父親的信件交往中獲得的信息,因而有信心去接受這個任務。但是當他真正開始進入這個領域時,才發現自己之前在這方麵的知識積累還是非常單薄,很多專業的理論知識他都不具備,就像蓋一棟摩天大樓,整體圖紙和基本框架目前他還是欠缺的,顯然在短期內完成這個項目對他來說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緊鎖眉頭,有點打退堂鼓的想法了。


    一個月過去了,他一直沒有勇氣找加藤老師匯報開題情況,因為在他看來,更改課題是遲早的事情,但是他不願意這麽快就主動去找加藤老師,那樣會讓加藤老師看不起他,他現在每天都在為早前的魯莽懊悔不已。雖然他沒有去找老師,但是老師來找他了。一個周六的下午,加藤老師打來電話,叫他過去一下。柯趕緊放下手中的實驗,急匆匆地去了加藤老師的辦公室。


    落座後,加藤老師關切地詢問最近研究的進度怎麽樣了。柯滿臉通紅,支支吾吾地說,最近讀了很多文獻,發現“雙向型數據通選方式”和他想象的差距很大。主要是工藝結構比較複雜,這樣抗幹擾能力變得比“單向型數據通選方式”在高頻抗幹擾方麵具有很大優勢。但是很多技術細節都申請了專利,在這方麵需要更多地專業理論知識,前期他積累不夠,因此現在進度比較慢,恐怕很難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題。當說完最後一句話時,一向技術上非常自信的小柯顯得非常緊張,放在膝蓋的上手緊張地有點顫抖。加藤老師看著柯手足無措的樣子,一向嚴肅的加藤老師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加藤老師這笑聲,讓本已緊張不安的柯變得更加不知所措。


    加藤老師收起了笑聲,爽快地說:“今天是周六了,可以看出來,最近柯桑也很辛苦了,明天是周末,今晚就不要加班了。晚飯後,我帶你出去走走,散散心,總是繃著也不好,你們中國人有句古話,叫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嘛。”


    柯簡單地吃完了晚飯就出發了,老師開著車在學院門口等他。初夏的名古屋不是很熱,天空湛藍,清風徐徐,街上三三兩兩的人在散步,華燈初上,街景也很美,柯已經很久沒到市區逛街了。但是,柯此時無暇觀看車外的風景,他在思考,老師這是帶他去哪裏呢。


    車子開了有一段時間,到了一座小山腳下,老師在一個小院子前停住了車子。


    “柯桑,到了,咱們下車吧。”


    柯跟著老師下了車,推開院門,他們走進了一個小院子。


    院子不是很大,但是很精致,典型的日本園林風格。推開了那扇木質雙開小院門,眼前是一個不規則的小池塘,池塘裏的荷花已經三三兩兩地開了,一些魚兒在池塘裏不停地穿梭;池塘後麵不遠處是一座日式木質結構的建築,青瓦飛簷頂,木楞窗子。院子裏種了七八棵樹,高高低低,鬱鬱蔥蔥,錯落有致。院子裏的草坪修剪地非常整齊,整個院子是由一條彎彎曲曲的青石板路連接的,池塘上還架起一座青石小拱橋,顯得別有情趣。


    “老師,這是您的院子嘛?”柯驚奇地問。


    “是的。十多年前地產業不景氣的時候,我買下來了這塊地,自己設計了這個院子,本來是打算一家人周末度假用的,後來由於工作實在太忙,也沒時間能陪家人過來。我想呢,放著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就把其中最大的一個房間改造成劍道館,算是讚助我劍道界的朋友,讓他們有個好的環境來修習劍道。我十八歲時就開始學習日本劍道,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說著,老師拉開了一扇木格推拉門,一間呈長方形莊嚴的劍道館出現在他們眼前。道館約八十平米,正麵牆上懸掛著一個巨大的牌匾,赫然寫著“無念流”三個大字。地麵是竹製的地板,為了防滑,隻是進行了簡單打磨,確保平整。遠處的牆邊,左側靠著一排劍道專用的木架,十根訓練用的竹刀整齊地並排豎立著。右側是一排木格子衣櫃,十個木格裏麵工工整整地疊放著十套劍道服和hakama,每套服裝最上麵壓著一幅頭部護具。在牌匾對麵牆的中央擺放著一張紅木條案,條案正中是一個三層的刀架,從下到上一次擺放著太刀,打刀和肋差。牆上掛著一些木牌,木牌上都刻著字,柯也不太明白其中的含義;另一側還掛著幾幅麵目猙獰的彩色木雕麵具,這應該是戰場上武士勇氣的象征吧。


    “我們劍道館有六個終身會員,他們一般是周末才來這裏修習。牌匾上的字柯桑應該看到了,這正是我們流派的名字,神道無念流-——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劍道流派,曾經誕生了很多著名劍士,就不列舉了。無念流對日本很多現代劍道流派都有很大影響。”


    柯所在的大學也有劍道館,他觀摩過他們的訓練課。劍士們每個人身穿深藍色劍道服,頭帶護具,單從外觀看起來就已經很酷。而劍法更是大開大合,進退有據,似劍法又似刀法,拔劍如電光火石,劈刀則有進無退。


    “沒想到老師您還精通劍道!”小柯覺得太可不思議了,用一種又驚奇又敬佩的眼神上下打量著著加藤老師。


    “我是無念流正宗入室弟子,大日本劍道聯盟五段。你對無念流了解嗎?柯桑。”加藤老師麵帶微笑看著柯。


    “說實話,我對劍道沒有什麽認識,請您賜教!”柯連忙恭恭敬敬地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居鶴屋之浮世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第二才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第二才子並收藏居鶴屋之浮世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