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鶴與趙大喜兩人相互懷疑,對方勾結反賊,賣了自己!


    錦衣衛試百戶趙大喜覺得自己抓到了通賊的一條大魚,可惜消息沒法送到陛下眼前。


    先前派走的幾個兄弟,隻能把沿途的消息送回去。


    楊鶴他力主招撫,一定是想要養寇自重,被陛下撤職之後,直接差人告訴山西的錘匪來救他。


    楊鶴則是眉頭緊皺,出了京城,陛下連錦衣衛都不能控製了?


    亦或者是有人想要故意泄露行蹤,讓自己被錘匪營救,如此一來,便做實了自己勾結反賊的消息。


    楊鶴想來想去,他覺得洪承疇等主剿派,是有這個動機的。


    進了詔獄,隻要不死,就極有可能被起複的。


    文官之間的相互傾軋,屬實是殺人不見血,多是在背後搞死你。


    魏忠賢決定要搞死幾個下野的文官後,那些文官大罵魏忠賢無恥,可等他們掌權後,發現這招雖然無恥,但是管用啊!


    沒過一會,便有錦衣衛的明證以及文書,還有靴子被搜了出來。


    這些東西擺在眼前,兩人皆是沉默不語。


    隊伍根本就禁不住查,況且他們隻是換了衣服,靴子之類的並沒有換。


    “楊大人,你果然很與反賊暗中勾結!”趙大喜見瞞不住倒是變得硬氣起來。


    “錦衣衛攀咬倒是有一套。”楊鶴哼了一聲,隱瞞也沒有用了,直接開擺承認。


    兩人當堂吵起來。


    吉珪捏著胡須忍不住發笑:


    “二位,事情的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楊鶴與趙大喜二人皆是看向眼前的反賊。


    “我吳堡縣農會的人聽著錦衣衛趙大喜,一行形跡可疑的人行商,先是各種打探消息,然後看見發賣的東西就曉得不對勁。


    這些人從陝西米脂購買的小米,運到山西遼州去販賣,這不得賠死?


    你不知道山西的小米才養人嘛!”


    楊鶴:???


    他看著錦衣衛試百戶趙大喜像是看大傻子一樣,就你這樣還幹錦衣衛?


    怨不得這麽大歲數,還是個試百戶!


    廢物,被幾個鄉民發現了漏洞。


    “不可能!”趙大喜隨即否認道:


    “陝西戰亂,我等購買這些小米就已經殊為不易,哪有其餘的貨物呢?”


    “陝西與山西的情況能一樣嗎?”


    吉珪不屑的回了一聲,陝西戰亂四起,就算被招撫的起義軍也都是靠著搶劫過活,哪有那麽多人種田呢?


    山西晉北地區大部分都恢複了耕種,通過瓜分地主的田地,分了些糧食,餓肚子的事情已經在極力避免了。


    不僅如此,晉南的百姓,也開始往晉北遷徙,就為了活命。


    高迎祥能夠控製軍紀,但是他底下的那些小頭目們,魚肉百姓的也不在少數。


    賣小米,也對不起他如此冒險前往陝西行商。


    吉珪的話,一下子就讓楊鶴與趙大喜破防了。


    趙大喜垂頭喪氣,本以為能夠順利過關,結果在貨物方麵栽了。


    他本就是抓捕的任務,至於買賣貨物,根本沒啥經驗。


    一個錦衣衛試百戶,在北京那就是個屁,稍微高一點的職位,也不會被派來做這種苦差。


    倒是楊鶴到底是做過官,且對於大明忠貞無二,此時泄露了行走,反倒端起來了,再也不見賠笑賬房先生的模樣。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楊鶴大大咧咧的坐在椅子上:


    “但是臨死之前,我想要見一見錘匪頭子賀今朝。”


    “可以,你且先在院子裏住下,等我家主公招你。”


    吉珪一口答應下來,自家主公早有吩咐,楊鶴這個老頭活著可比死了強。


    然後他寫了一封信,趕緊差人給賀今朝送過去。


    楊鶴皺著眉頭,沒有言語。


    京城,皇宮平台。


    崇禎正在瀏覽錦衣衛送回來的密報,言陝西的亂象,以及山西百姓的安穩。


    “楊鶴,該死!”


    崇禎恨恨的咒罵一句。


    要不是楊鶴招撫賀今朝,被他假意答應,拿了錢財後直接跑到山西,也不會如此做大。


    特別是一個反賊,還沒兩年光景,就讓當地百姓安居樂業,著實是把崇禎給破防了。


    他自從登基後,無時無刻不在勤政,反倒越治理越混亂:


    外有女真韃子肆虐京師,現在一幫反賊也敢來京師近郊肆虐。


    廣平府等地皆是直隸京師的,被一幫賊寇接近,更是讓崇禎暴怒。


    “楊鶴什麽時候能押到京師來?”


    聽到崇禎發問,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當即躬身道:


    “回陛下,已經在山西的路上了,不出幾日便能從遼州進入順德府。”


    順德府邢台到京師不過千裏的距離,走水路的話會更快。


    崇禎這才點頭,心中怒氣依舊沒有全消。


    賀今朝一個反賊都能治理半省,內治百姓耕田,外壓蒙古人。


    最為關鍵的是,賀今朝竟然分了藩王以及地主士紳的良田,山西之民為何不敢反抗?


    尤其還有一些宗親血脈,也加入了錘匪的造反隊伍,這才是讓崇禎最想不通的地方!


    在他看來,士紳可以投降賀今朝,百姓可以投降賀今朝。


    唯獨這些世代吃皇糧的朱家子孫,最不該投降賀今朝。


    就算朝廷軍費困難,可短了你們這些人一口吃食?


    “報,陛下,有捷報傳來。”


    太監大聲的呼喊,讓崇禎眉頭稍微鬆快了些。


    前陣子有兵備道曹應秋先戰後敗的消息。


    崇禎也是先接到曹應秋的捷報(目送賀今朝離去的偽造大捷),然後接到了盧象升說他們大敗的消息。


    這次終於又得到了捷報。


    崇禎對於盧象升觀感不錯,他非常喜歡提拔這些人,極快的速度升遷。


    洪承疇在剿匪當中表現突出,一下子就從延綏巡撫,變為三邊總督。


    盧象升也是從知府升為右參政兼副使,一年後升為按察使,治理三府之軍。


    對於這份捷報,崇禎相當滿意,紫金梁等人已經盤踞在平鄉縣內,士氣大跌。


    現在三麵合圍,盧象升的打算是,先砍了紫金梁的腦袋。


    然後拿著他的腦袋去震懾其餘亂賊,必定能夠大獲全勝,平定大名,河南等地。


    “盧愛卿的思路不錯。”


    崇禎對於盧象升越發的滿意了,因為沒有開口要錢要糧。


    這種臣子,崇禎特別喜歡。


    如今整個朝廷到處都是跟他要錢的大臣,全都打他內庫的主意。


    朕哪有錢啊?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來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來2並收藏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