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結果。


    屬實是攻守雙方都沒有料到。


    李自成本想出個大彩,在眾多首領麵前露露臉,與他們顯擺一下闖王的威風,結果他媽的~栽了!


    守城的明軍看著闖賊這般氣勢洶洶,也覺得要他媽的完蛋嘍。


    連巡撫都喊出他小命要丟了。


    結果就這般結果?


    巡撫高名衡被人攙扶著站起來,發現原本殺氣騰騰的闖賊士卒,一個個哀嚎不停。


    他再環顧左右,發現周遭士卒雖然臉上帶著懼色,但臉上也麵露疑色,沒受什麽傷。


    方才的地動是闖賊搞出來的,但傷都是闖賊的土耗子。


    城外闖賊的人馬相互扶持撤軍,城牆上的明軍開始歡呼起來。


    李自成臉色鐵青,方才那一幕著實是把他給整懵逼了。


    這一次為了露麵可是特意把自己手中的精銳派上去。


    但現在,不僅沒有做到他預料當中的事,而且還損兵折將,著實是掛不住麵子了。


    老回回馬守應抽著旱煙,他也沒成想李自成會丟了如此大的臉麵。


    革裏眼賀一龍不可置信的往前走了兩步,想要說些什麽,又覺得喉嚨有些東西堵塞。


    就這?


    羅汝才緊皺眉頭,不言語。


    闖王李自成下令收兵,著開封城實在是堅固,不是他能硬啃下來的。


    畢竟闖賊的火炮轟擊,那也不是轟城牆上,而是在空中亂飛。


    嚇人的很,但對城牆而言沒什麽實質性的傷害。


    麵對再次攻打開封的挫敗感,李自成決定要去打左良玉。


    “闖王,三思啊!”


    李岩當即勸諫,畢竟打左良玉對於目前而言,還是有著極大的挑戰性的。


    “我害怕左良玉,左良玉也害怕我,但我主動進攻,他就得先害怕我。”


    李自成攥著拳頭說著自己的理論。


    今天失去的麵子,他得踩著左良玉才能找補回來。


    要不然就不容易讓這些人看輕了自己。


    李自成因為被開封守將射瞎了一隻眼睛要報仇,一個是想要打破開封,擒獲周王,獲得大批的錢糧壯大自身。


    奈何開封城的城牆過於堅固,阻止了他的想法,如今也隻能找一個相對好打的人了。


    張獻忠對戰左良玉是先勝後敗,李自成也想要來一個先勝。


    在眾多首領言開封難打的時候,李自成當即提出要去打來支援的左良玉,隻要把援軍打崩潰了,開封城內的明軍自是崩潰的更快。


    左良玉也是戰鬥力強的悍將,老回回等人聽完李自成的提議,也是心裏打鼓。


    但是李自成說是要自己打頭陣,眾人便紛紛應和。


    不僅如此,左良玉攻破臨潁,原本為闖王的占據,結果被左良玉屠城擄掠,得到了不少起義軍的物資,李自成怒氣積攢的極多,更是加快行軍,攻打左良玉。


    等到左良玉得知李自成不去死磕開封城,率領幾十萬大軍來打他,立馬就龜縮在郾城,並且向督師汪喬年求援。


    反正他帶著部下搶了一波,發了財,又有了糧食,守衛城池,等援軍與闖賊廝殺,豈不是更好?


    左良玉看著城外的闖賊一點都不擔心。


    有本事就扛著雲梯來攻城,沒本事就在外麵幹瞪著眼去吧。


    但是麵對左良玉龜縮的行動,闖王軍隊士氣大振。


    俺們闖王在河南這片名聲好使,官軍都不敢對戰。


    賀一龍等人對於李自成的態度有所改觀。


    至少李闖王的名號,還是有些唬人的。


    汪喬年在傅宗龍死前曾牽手道別,未曾想如此快就接了傅宗龍的差。


    朝廷令他立即救援左良玉。


    當然目前崇禎在學習如何擺爛,軍事上的事全都是陳新甲主持的。


    隻要大明與錘匪、滿清之間的議和消息,被某些人“無意”透露出來,陳新甲兵部尚書以及他的小命都可以保住。


    把柄捏在有些人的手中,需要他什麽時候去赴死,那消息也就該捅咕出來了。


    汪喬年拚湊了步騎3萬人,以鄭嘉棟、牛成虎、李國奇率領,到達洛陽。


    汪喬年是天啟二年進士,東林黨人。


    他自以為是個用兵之材,休息的時候總是騎馬奔跑,練習射箭、衝刺,在野外的風露當中睡覺。


    這時,農民軍圍困郾城正急,左良玉不斷的求救。


    汪喬年認為,農民軍銳氣正盛,如果直趨郾城,難與爭鋒。


    襄城距郾城百餘裏,是農民軍的後方基地。


    如果攻占襄城,李自成勢必回救,郾城之圍自解。


    待其回救之機,汪軍擊其前,左軍乘其後,可一戰而勝。


    作為經常與左良玉打交道的李國奇,倒是麵露疑色,他不認為左良玉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這種人寧願突圍也不可能困守孤城,乖乖等著朝廷援軍來救他。


    所以當李國奇建議咱們先在洛陽觀望一二,讓麾下士卒歇歇腳的事,被汪喬年斷然拒絕。


    可又經不過牛成虎三人聯合的勸諫。


    畢竟奔襲百裏外,大軍拖遝實在是走不快。


    於是,汪喬年半推半就的留步兵和火器於洛陽,他親率騎兵一萬,日夜兼程,進占襄城。


    其第一步作戰計劃如意實現。


    當然了,能攻克襄城,也是有舉人私自打開城門,才能讓汪喬年順利進來。


    但是等他進占襄城後,殺了駐守的起義軍,汪喬年率兵駐城外。


    他命總兵李國奇、鄭嘉棟、牛成虎各為一路,進駐城東四十裏處,以聲援左良玉軍。


    李國奇等人皆是表示反對,有襄城在手,為什麽要分兵離城四十裏外去與闖賊交戰?


    讓他們來主動攻城,消耗他們的士氣不行嗎?


    結果汪喬年認為自己作戰計劃周密,順利進占襄城,調動闖賊回救都能如意實現。


    現在三個臭丘八敢反對本督師的策略?


    你們隻有執行,沒有反駁的餘地,況且一萬騎兵困守城中,能發揮什麽作用?


    李國奇臉上也露出震驚之色。


    這一萬騎兵是什麽樣的成色,你不知道嗎?


    然後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直接分兵而行。


    李自成得知襄城陷落消息後,緊皺著眉頭。


    現在哪裏冒出來的官軍,都敢來欺負他?


    李自成認為郾城一時難以攻下,汪喬年遠來立足未穩。


    為了消除腹背受敵的威脅,留一部兵力監視郾城,親率主力數十萬立即奔赴襄城,攻擊敵軍。


    汪軍在農民軍的突然進攻之下,不戰俱潰。


    本就是被他強行拚湊的隊伍,騎兵許多還是騎著搶來的驢子。


    官軍還想要湊一萬匹戰馬,簡直是癡心妄想。


    援錦州的十三萬官軍,才有馬匹騾子等四萬。


    李、鄭、牛三總兵率部先逃,跑的慢的副將馬名廉被擊殺。


    汪喬年率殘兵千餘退守襄城,氣的大怒,向外求援,命令他們回來。


    結果左良玉龜縮於郾城,不敢出援。


    甚至左良玉在闖王的義軍主動解圍後,他不僅沒有西向夾擊義軍,反而乘機帶著部眾向東溜走。


    三個總兵同樣選擇跑回洛陽擴充實力,免得士卒也落入闖賊手中。


    總督汪喬年遂成了光杆司令。


    李自成看著城外堆積的起義軍屍體,惱怒下了死令。


    經過五晝夜的圍攻,用火藥成功炸開城牆,攻入城內,俘汪喬年及副將張國欽、張一貫、黨威等人。


    李自成待到城北當眾審訊這些人,然後斬殺,惹得士卒歡呼。


    殺官,殺大官!


    眾人對於李自成指揮作戰的觀感大為改變。


    畢竟開封是堅城,而且有了開封的失敗經驗,襄城終於被炸成功了。


    特別是李自成指揮作戰,解除了背腹受敵的威脅,及時更改目標,采取避實就虛,舍棄左良玉這個沙場悍將,專打這種督師率領的隊伍。


    結果一戰功成!


    李自成如今指揮數萬大軍作戰的經驗指數級增長。


    李自成潰敗汪喬年占據襄城兩天後,即拔營東向。


    他誌在奪取開封,以實現“距河洛,取天下”的目標。


    但是李自成並沒有直接圍攻開封,而是再一次奪取開封周遭的州縣,一來是積蓄糧草養活大軍,二來是孤立開封。


    闖王乘勝連克豫東大批城鎮,據傳,闖賊克睢州時“入城搜掠大量財物,而未殺一人。”


    李自成等部起義軍很快就掃清了開封的外圍。


    第三次圍攻開封戰事開始,采取長圍解困。


    兵部急令督師丁啟睿,總兵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等率領大批軍隊來援。


    官軍總數多達十八萬,號稱四十萬,連營河上,擺出了同闖賊展開決戰的陣勢。


    官軍前鋒到達朱仙鎮,起義軍暫時撤離開封,集中力量打擊來援的官軍。


    李自成設指揮部於閻李寨,羅汝才屯於橫地鋪。


    為了防止開封城內的官軍出城追襲,使義軍陷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地位。


    李自成派人持偽造的左良玉部令箭到城下大呼道:


    “賊旦夕可擒矣,但恐其潛遁入城中騷亂,汴兵無多,爾等當嚴守,不可輕出!”


    城內的大明官僚果然中計,信以為真,閉門不出。


    畢竟四十萬大軍還是挺唬人的,周王鬆了口氣。


    這次闖賊三攻開封,終於不用他來付銀子了。


    為了針對這夥官軍,李自成費盡心機,夜裏都在籌謀如何搞定他們。


    畢竟以“百萬闖王軍”對付“四十萬明軍”,優勢在我!


    李自成為了截斷明軍退路,預先於官軍之東南要道掘長塹,深二尋(八尺為一尋),寬數尋。


    雙方展開激戰。


    明軍乃由幾鎮兵臨時拚湊的,由於丁啟睿統禦無能,他連自己麾下都不能製止,官軍內部各將領之間又矛盾重重。


    丁啟睿要諸路軍向闖賊發起攻擊,左良玉以農民軍士氣正盛不可擊,斷然拒絕。


    當年皇帝最受寵的楊督師都不能調動他,更不用說這個丁督師了。


    然後左良玉放牧的戰馬數十匹混於丁啟睿的馬群中,索要不得,大怒。


    丁啟睿可不覺得自己馬多了,就是左良玉這個人過於跋扈,想要逃跑,所以才會故意來找茬的!


    必須得打壓他,隻要磨了刺頭,才能讓眾人都聽他丁啟睿的命令。


    要沒有靖遼侯在側,還真治不了他!


    就在官軍內訌的時候,李自成命人築起四座土山,架設大炮,居高臨下,攻擊官軍。


    那麽多人組成的“官軍”,手裏根本就沒多少糧食。


    當夜左良玉拔營逃跑,直接派兵掠奪其他營的馬騾。


    姓丁的,你他媽的敢不給我戰馬,老子就搶!


    各營被左良玉這麽一攪和均亂,頓成全線崩潰之勢。


    李自成發現左良玉等逃跑,哈哈大笑,命人對先逃的步兵置之不理。


    騎兵過後,闖王的隊伍隻與左良玉後衛部隊接觸,而不與其鏖戰。


    左良玉甚喜,疾馳八十裏外,逃至起義軍預築的長壕深塹之處,受阻不得前進。


    正當左兵下馬找東西鋪墊壕溝,一片亂糟糟的模樣之時,埋伏在此的假曹操羅汝才縱兵奮擊。


    突然遇襲之下,左軍自相蹂踐,後邊人踏著前邊人的身體過壕,壕塹被屍體填平,騾馬器械丟失無數。


    】


    左良玉僅以身免,親兵愛將俱盡,逃往襄陽。


    丁啟睿在總兵楊德政、虎大威的保護下逃亡。


    可以說朱仙鎮一戰,官軍主力左良玉部七千人首先避戰而逃,其他將領也不戰而潰。


    丁啟睿借口追回左良玉,經許州逃往光州、固始。


    農民軍渡過沙河進行追擊,闖王的軍隊大獲全勝,俘殺明總兵薑名武,收得降卒數萬名,騾馬七千匹。


    起義軍複圍開封。


    一直學些擺爛的朱由檢獲悉援軍潰敗,丁啟睿在狼狽逃竄時竟把督師的敕書、印、劍都丟失一空,憤恨不已!


    朕縱然是想要休息,可手下的督師都不能讓朕省心。


    偏偏讓朕出來給他擦屁股。


    隨即朱由檢便下令把丁啟睿逮捕下獄。


    左良玉雖然逃亡在先,但是由於他兵多勢大,這次隻不過是損失了不少的親兵,但還是有實力的。


    兵部有所顧忌。


    隻把另一總兵楊德政作個“法頭例首”,予以處斬。


    因為楊德政為了保護後逃跑的丁啟睿,突圍數次,成了光杆司令,那不殺你殺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來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來2並收藏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