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率領起義軍按照賀今朝給出的戰略,避實擊虛,以走避敵、疲敵的策略,進入河南攪動,吸引官軍大部匯聚。
因前任五省總督陳奇瑜調動兵馬入陝剿匪,導致河南等地兵力空虛。
高迎祥帥軍攻破東州、靈寶、滎陽、汜水,在攻破汜水的時候,采取挖地洞攻城,起義軍有了礦工的加入,官軍不能防。
待到聽聞左良玉率軍前來,則是分兵往下蔡、火燒汝寧,以此來迷惑左良玉追擊。
然後繼續往東南發展,過鄭州,逼朱仙鎮(開封西南方向),破陳州(今河南淮陽),分一部進入河南中部。
官軍不能應對,縱然是盧象升守衛勳陽,沒有洪承疇的軍令,也不曾出兵河南。
就在洪承疇慢吞吞出潼關,準備調兵遣將圍攻河南內的起義軍。
高迎祥等人秉承著兵貴神速,沒等朝廷東南西北各路大軍匯聚河南,他們就先溜了。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攻潁州(安徽阜陽),另一支起義軍由固始(今屬河南)跑向霍邱(今屬安徽),焚毀壽州(安徽壽縣)正陽門。
五天後攻破潁州,高迎祥等人殺了帶兵抵擋的大明前兵部尚書張鶴鳴及其家中子弟,以及知州尹夢龍、州判趙士寬。
此時,高迎祥等起義軍距離朱元章的老家鳳陽沒有多遠的路程。
而此地也沒有朝廷大軍,正是高迎祥等人盼望著的好時機。
上一次他同賀今朝闖蕩京師,炮轟大明祖廟,終究不是他親自動的手,一直也不好拿出來吹噓。
高迎祥早就想要扒了他朱家的祖墳,上一次被湖廣的官軍給阻住,不得已從漢中返回陝西,差點全軍覆沒。
不過詐降之後,陳奇瑜氣急敗壞的調撥人馬入秦,反倒是造成南方大麵積地區都沒有兵力防守。
如今到了鳳陽,不去朱元章墳頭撒泡尿,那絕對說不過去。
高迎祥頗為意氣風發的道:“此番,我倒是要去朱元章的墳頭去跺腳。”
“闖王,光跺腳就行嗎?”八大王張獻忠哈哈大笑:“我倒是想要給他墳頭上拉泡屎。”
李自成等人也皆是頗為興奮,他們對於高迎祥與賀今朝二人能去大明京城殺皇帝,還能全身而退皆是頗為羨慕。
此舉導致以前的三十六營盟主紫金梁王自用暗暗歎息,威望一落千丈。
至於大明崇禎皇帝除了生氣還是生氣,根本毫無辦法。
前有後金韃子進京肆虐,後有反賊進京殺皇帝,直接來打崇禎的臉,他隻能懲治自己麾下的人,對於外虜和反賊想要發怒,都沒得機會。
高迎祥等人隻所以選擇這個地區,一個是因為此地防禦空虛,二就是這裏是皇陵所在地。
鳳陽及大元時期的濠州。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章就是濠州鍾離太平鄉孤莊村人,並且在這裏的皇覺寺當過和尚。
待他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章把父母的土墳改建造為氣勢宏偉的皇陵,並且把他的發祥之地稱為中都。
在此建立中都留守司,該濠州為鳳陽府。
中都留守司下轄八衛:鳳陽衛、鳳陽左右兩衛、皇陵衛、留守左衛、留守中衛、長淮衛以及一個千戶所。
擁有班軍、高牆軍、操軍、護陵新軍,編製在六千人。
鳳陽巡撫兼漕運總督,常駐淮安,巡按禦史為了保護皇陵,不敢離泗州一步。
鳳陽原本是個貧困之地,成為皇陵之後更加貧困!
旁人都是為官之後,家裏的人連條狗都恨不得吃上皇糧,高人一等。
屬實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照顧照顧鄉親博個好名頭,然後順其自然的擴大自家的田地。
可村裏出了一個當皇帝的人之後,這裏的百姓並沒有受到照顧。
鳳陽花鼓唱著小調便是:“說鳳陽、道鳳陽,鳳陽原來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所謂十年九荒固然有天災的情況,更多的是人禍——皇陵官署的搖賦。
鳳陽被定為中都,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
盡管這裏有金碧輝煌的宮殿,蔥翠雄偉的山陵,養尊處優的守陵太監和地方官員,但對於當地人民來說,卻是地地道道的人間地獄。
明朝初年,朱元章曾下令“複鳳陽、臨淮二縣民徭、賦,世世無所與。”
事實上正是因為這裏出了朱皇帝,各種造作、差役多如牛毛,把老百姓壓得喘不過氣來。
農民們竭力一年之耕,好不容易打下一點糧食,裏役就隨踵而來。
一次不給,則用繩子係其頸,再不給則倒懸其軀,三不與而妻子者移易於他室。
百姓們上呼朝廷,皇帝對此置之不理,甚至認為這是爾等的榮幸,可不是誰都能成為朕的家鄉人的!
其實崇禎四年十一月的時候,南京禮部右侍郎錢士升奉命祭告鳳陽皇陵之後寫的奏疏裏,就報告了鳳陽地區衰敗的景象。著實讓人驚訝。
畢竟大明天子祖墳的家鄉,就這模樣,實在是說不過去。
土地多荒,房屋倒塌,崗陵灌莽,一眼望去,沒有幾個活人。
要麽就是瘦瘦巴巴的人,一副將死的模樣,眼裏無光。
鳳陽土地貧瘠,在江北各府都列為下下等(最末),一遇到災荒百姓便會牽著媳婦,擔著子女乞活四方。
二是戶口流失,欠賦年年積累,催征不斷,形成惡性循環。
鳳陽雖然出了個皇帝,但當地百姓並沒有得到實惠,反倒受到了種種額外的壓迫和剝削,痛苦不堪。
照此下場,誰他媽的願意當皇帝的老鄉?
錢士升希望崇禎皇帝能夠為鳳陽百姓施行仁政,免去鳳陽賦稅,所減少的不過是太倉一粟。
但是崇禎唯恐鳳陽開了先例,各地爭相效彷,以後收不上賦稅來,秉承著再苦一苦朕的子民,將來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的思維。
他便給錢士升的奏疏批上一句其周恤民瘼事情已有屢旨。
意思是朕早就下過旨意,你甭管了,用空話搪塞了過去。
此事不了了之。
可以說高迎祥等人進入河南,大有直搗“龍興之地”鳳陽勢頭時,朝廷根本就沒有重視的思路,隻想著已經調撥了手段非凡的洪承疇剿匪,定然能一舉功成!
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感到事態的嚴重性,畢竟上一次誰都沒想到高迎祥去京師:天街踏盡公卿骨的事。
守衛不足,被賊寇當眾打臉。
如今誰敢保證,這些賊頭不會去鳳陽皇陵搞事情?
他們連大明還活著的皇帝都敢當年搏殺,更不用說埋死人的皇陵了。
呂維祺向兵部尚書張鳳翼寫信,鳳陽皇陵防守單薄,應該早做準備。
張鳳翼以前還有這想法,但是隨著內閣首輔溫體仁的不重視,他也敷衍了事的向鳳陽、山東兩巡撫以及操江禦史(專督長江瓜州、鎮江)發文,要他們嚴備守害。
下麵這些人表示知道了,兵部尚書也沒有給出具體的措施,那咱們就是打著燈籠~照舊唄。
張鳳翼的敷衍塞責並非出於草率,而是出於無知,畢竟大明的明白人也有。
給事中提請張鳳翼預防鳳陽皇陵時,被張鳳翼振振有詞的給予駁斥:
“你是南方人,為何要憂慮賊寇?
賊寇起於西北,不吃稻米,賊寇的戰馬也吃不慣江南的草料,勿憂。”
這個回答直接給眾多臣子整不會了。
這他媽的是什麽奇怪的言論?
堂堂大明兵部尚書,對於農民起義軍是這種評價,不知道崇禎是怎麽把他給挑上這個職位的。
上麵的兵部尚書如此白癡,下麵的鳳陽巡撫楊一鵬,巡按禦史吳振纓都是貪鄙昏庸之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吳振纓是溫體仁的同鄉,又是姻親,曾經擔任溫體仁的幕僚,後在督察院謀得官職,在院裏七年一直規避外放出差。
後來迫於公論不得不出任外差,本來應該前往貴州巡按,但他依仗內閣首輔溫體仁的權勢,以鳳陽換貴州。
因為鳳陽近淮揚,素稱膻地,油水頗豐,可大撈特撈。
巡撫楊一鵬是當朝閣老王應熊的座主,仰仗這層師生關係常年借口年老多病優哉遊哉,不理公事。
守陵太監楊澤也是一丘之貉,貪婪暴虐,以割軍民為能事。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官如此,底下的官吏隻會更過分。
去年太監楊澤手底下的小官侯定國狐假虎威,激起士卒嘩變,被亂兵殺死。
嘩變士卒就投書官府揚言明年要勾結賊寇來此。
楊一鵬、吳振纓二人都不是憂心公事之人,對於些許屁民的威脅,轉手就扔了,一幫肮髒東西,也配威脅大老爺?
至於說什麽采取措施?
抱歉,有這動腦子的時候,咱大老爺們聽兩次小曲不行嗎?
鳳陽雖然是皇陵所在地,號稱中都,但是其城防與南北二城都無法相比。
據說當時因為風水考慮,根本就沒有建造城牆,無險可守。
因為守陵太監楊澤平日裏貪虐商民,商民向巡撫衙門請願,結果被亂棍打散,最終又跑到太監署衙鼓噪,被下令砍殺,一時間大亂。
朝廷既然不肯開恩,貧苦人民隻有把希望寄托在起義軍身上。
就在起義軍圍攻潁州的時候,鳳之窮民,遠幾百裏相邀,具以冊授賊。
故而亂民很快就前去迎接高迎祥等人,指明某處富家,某處無兵。
高迎祥、李自成等人驚喜萬分,但內心覺得大明的皇陵,無論如何都會有重兵把守。
對於這些亂民送上來的冊子,心中也頗多懷疑,畢竟事情過於順利,反倒是像個陷阱。
高迎祥則是派遣三百精銳士卒,化妝成為商人、車夫、和尚、道士,先混入鳳陽,分頭偵查一番,做內應。
正月十五,正是元宵佳節。
鳳陽城內士女如雲,笙歌灌耳,一片太平景象。
尤其是早上大霧彌漫,張獻忠裝成官軍,打著進香的旗號,騎卒在前,步卒在後,大搖大擺進入鳳陽。
待到張獻忠發現當真沒有官軍,街道兩旁還有人唱歌,一看就沒有朝廷大軍,他當即下令動手。
城中忽然就四處起火,歡度佳節的士子婦女老爺們才大夢初醒,驚呼狂奔。
張獻忠忍不住哈哈大笑,他最愛看昔日高高在上的那種人,跪地求饒,哀嚎逃竄的畫麵了。
等到有人前往留守署衙報信的時候,張獻忠已經到了城中鼓樓。
大明官僚醉眼朦朧,還被蒙在鼓裏,差人把報信的人重加責治。
直到義軍出現在麵前,才被嚇得尿了褲子。
留守府衙的署正朱國相、千戶陳宏祖、陳其忠稍戰即潰,死於戰陣當中。
昨夜他們一直與婦人在床上廝殺,今日已經成了軟腳蝦,昔日勇武全然不見,跑都跑不及。
張獻忠俘獲了鳳陽知府顏容暄,並當著百姓的麵,曆數他的罪行後,處以死刑。
孫可望等人直接進入紫禁城,焚毀皇陵享殿,然後打開高牆,釋放關押的人犯(朱明宗室囚犯),焚毀官府房屋。
鳳陽知府顏容暄見頭勢不好,換上囚服躲進監獄,義軍釋放犯人時被查出。
張獻忠命人舉著皇帝特有的黃蓋(從墳頭搞來的),鼓吹奏樂(俘虜的皇家樂士),坐在高堂上,審判知府,命人杖殺他。
待到高迎祥和李自成來了之後,把府庫裏的糧食,分給當地的貧苦農民,又叫農民和四鄉百姓,砍光皇陵的幾十萬株鬆柏。
還拆除了周圍的建築物和朱元章出家的龍興寺(又名皇覺寺),然後掘了皇帝的祖墳,同時將鳳陽富戶殺的一幹二淨。
此番焚毀三府(撫、按、府)公署,留守司府廳共計五百九十四間,焚毀鼓樓,龍興寺七十四,民房二萬二千五百五十二,殺死官員六名,生員六十六。
幹掉負隅頑抗的陵牆班軍二千餘人,高牆軍二百來人,精兵七百多人,操軍八百多人,餘者皆降。
張獻忠看著大明皇陵被自己焚毀,忍不住哈哈大笑,當即打出“古龍真元皇帝”的稱號。
起義軍如此大奮人心的行徑,發生了一點小插曲。
那便是李自成也想要那套皇帝的儀仗隊伍,結果被張獻忠拒絕,二人因此發生了小規模摩擦。
張獻忠還被麾下謀士舉著先入關中者為王的話,拒絕李自成,憑什麽你要老子就給你?
因前任五省總督陳奇瑜調動兵馬入陝剿匪,導致河南等地兵力空虛。
高迎祥帥軍攻破東州、靈寶、滎陽、汜水,在攻破汜水的時候,采取挖地洞攻城,起義軍有了礦工的加入,官軍不能防。
待到聽聞左良玉率軍前來,則是分兵往下蔡、火燒汝寧,以此來迷惑左良玉追擊。
然後繼續往東南發展,過鄭州,逼朱仙鎮(開封西南方向),破陳州(今河南淮陽),分一部進入河南中部。
官軍不能應對,縱然是盧象升守衛勳陽,沒有洪承疇的軍令,也不曾出兵河南。
就在洪承疇慢吞吞出潼關,準備調兵遣將圍攻河南內的起義軍。
高迎祥等人秉承著兵貴神速,沒等朝廷東南西北各路大軍匯聚河南,他們就先溜了。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攻潁州(安徽阜陽),另一支起義軍由固始(今屬河南)跑向霍邱(今屬安徽),焚毀壽州(安徽壽縣)正陽門。
五天後攻破潁州,高迎祥等人殺了帶兵抵擋的大明前兵部尚書張鶴鳴及其家中子弟,以及知州尹夢龍、州判趙士寬。
此時,高迎祥等起義軍距離朱元章的老家鳳陽沒有多遠的路程。
而此地也沒有朝廷大軍,正是高迎祥等人盼望著的好時機。
上一次他同賀今朝闖蕩京師,炮轟大明祖廟,終究不是他親自動的手,一直也不好拿出來吹噓。
高迎祥早就想要扒了他朱家的祖墳,上一次被湖廣的官軍給阻住,不得已從漢中返回陝西,差點全軍覆沒。
不過詐降之後,陳奇瑜氣急敗壞的調撥人馬入秦,反倒是造成南方大麵積地區都沒有兵力防守。
如今到了鳳陽,不去朱元章墳頭撒泡尿,那絕對說不過去。
高迎祥頗為意氣風發的道:“此番,我倒是要去朱元章的墳頭去跺腳。”
“闖王,光跺腳就行嗎?”八大王張獻忠哈哈大笑:“我倒是想要給他墳頭上拉泡屎。”
李自成等人也皆是頗為興奮,他們對於高迎祥與賀今朝二人能去大明京城殺皇帝,還能全身而退皆是頗為羨慕。
此舉導致以前的三十六營盟主紫金梁王自用暗暗歎息,威望一落千丈。
至於大明崇禎皇帝除了生氣還是生氣,根本毫無辦法。
前有後金韃子進京肆虐,後有反賊進京殺皇帝,直接來打崇禎的臉,他隻能懲治自己麾下的人,對於外虜和反賊想要發怒,都沒得機會。
高迎祥等人隻所以選擇這個地區,一個是因為此地防禦空虛,二就是這裏是皇陵所在地。
鳳陽及大元時期的濠州。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章就是濠州鍾離太平鄉孤莊村人,並且在這裏的皇覺寺當過和尚。
待他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章把父母的土墳改建造為氣勢宏偉的皇陵,並且把他的發祥之地稱為中都。
在此建立中都留守司,該濠州為鳳陽府。
中都留守司下轄八衛:鳳陽衛、鳳陽左右兩衛、皇陵衛、留守左衛、留守中衛、長淮衛以及一個千戶所。
擁有班軍、高牆軍、操軍、護陵新軍,編製在六千人。
鳳陽巡撫兼漕運總督,常駐淮安,巡按禦史為了保護皇陵,不敢離泗州一步。
鳳陽原本是個貧困之地,成為皇陵之後更加貧困!
旁人都是為官之後,家裏的人連條狗都恨不得吃上皇糧,高人一等。
屬實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照顧照顧鄉親博個好名頭,然後順其自然的擴大自家的田地。
可村裏出了一個當皇帝的人之後,這裏的百姓並沒有受到照顧。
鳳陽花鼓唱著小調便是:“說鳳陽、道鳳陽,鳳陽原來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所謂十年九荒固然有天災的情況,更多的是人禍——皇陵官署的搖賦。
鳳陽被定為中都,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
盡管這裏有金碧輝煌的宮殿,蔥翠雄偉的山陵,養尊處優的守陵太監和地方官員,但對於當地人民來說,卻是地地道道的人間地獄。
明朝初年,朱元章曾下令“複鳳陽、臨淮二縣民徭、賦,世世無所與。”
事實上正是因為這裏出了朱皇帝,各種造作、差役多如牛毛,把老百姓壓得喘不過氣來。
農民們竭力一年之耕,好不容易打下一點糧食,裏役就隨踵而來。
一次不給,則用繩子係其頸,再不給則倒懸其軀,三不與而妻子者移易於他室。
百姓們上呼朝廷,皇帝對此置之不理,甚至認為這是爾等的榮幸,可不是誰都能成為朕的家鄉人的!
其實崇禎四年十一月的時候,南京禮部右侍郎錢士升奉命祭告鳳陽皇陵之後寫的奏疏裏,就報告了鳳陽地區衰敗的景象。著實讓人驚訝。
畢竟大明天子祖墳的家鄉,就這模樣,實在是說不過去。
土地多荒,房屋倒塌,崗陵灌莽,一眼望去,沒有幾個活人。
要麽就是瘦瘦巴巴的人,一副將死的模樣,眼裏無光。
鳳陽土地貧瘠,在江北各府都列為下下等(最末),一遇到災荒百姓便會牽著媳婦,擔著子女乞活四方。
二是戶口流失,欠賦年年積累,催征不斷,形成惡性循環。
鳳陽雖然出了個皇帝,但當地百姓並沒有得到實惠,反倒受到了種種額外的壓迫和剝削,痛苦不堪。
照此下場,誰他媽的願意當皇帝的老鄉?
錢士升希望崇禎皇帝能夠為鳳陽百姓施行仁政,免去鳳陽賦稅,所減少的不過是太倉一粟。
但是崇禎唯恐鳳陽開了先例,各地爭相效彷,以後收不上賦稅來,秉承著再苦一苦朕的子民,將來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的思維。
他便給錢士升的奏疏批上一句其周恤民瘼事情已有屢旨。
意思是朕早就下過旨意,你甭管了,用空話搪塞了過去。
此事不了了之。
可以說高迎祥等人進入河南,大有直搗“龍興之地”鳳陽勢頭時,朝廷根本就沒有重視的思路,隻想著已經調撥了手段非凡的洪承疇剿匪,定然能一舉功成!
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感到事態的嚴重性,畢竟上一次誰都沒想到高迎祥去京師:天街踏盡公卿骨的事。
守衛不足,被賊寇當眾打臉。
如今誰敢保證,這些賊頭不會去鳳陽皇陵搞事情?
他們連大明還活著的皇帝都敢當年搏殺,更不用說埋死人的皇陵了。
呂維祺向兵部尚書張鳳翼寫信,鳳陽皇陵防守單薄,應該早做準備。
張鳳翼以前還有這想法,但是隨著內閣首輔溫體仁的不重視,他也敷衍了事的向鳳陽、山東兩巡撫以及操江禦史(專督長江瓜州、鎮江)發文,要他們嚴備守害。
下麵這些人表示知道了,兵部尚書也沒有給出具體的措施,那咱們就是打著燈籠~照舊唄。
張鳳翼的敷衍塞責並非出於草率,而是出於無知,畢竟大明的明白人也有。
給事中提請張鳳翼預防鳳陽皇陵時,被張鳳翼振振有詞的給予駁斥:
“你是南方人,為何要憂慮賊寇?
賊寇起於西北,不吃稻米,賊寇的戰馬也吃不慣江南的草料,勿憂。”
這個回答直接給眾多臣子整不會了。
這他媽的是什麽奇怪的言論?
堂堂大明兵部尚書,對於農民起義軍是這種評價,不知道崇禎是怎麽把他給挑上這個職位的。
上麵的兵部尚書如此白癡,下麵的鳳陽巡撫楊一鵬,巡按禦史吳振纓都是貪鄙昏庸之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吳振纓是溫體仁的同鄉,又是姻親,曾經擔任溫體仁的幕僚,後在督察院謀得官職,在院裏七年一直規避外放出差。
後來迫於公論不得不出任外差,本來應該前往貴州巡按,但他依仗內閣首輔溫體仁的權勢,以鳳陽換貴州。
因為鳳陽近淮揚,素稱膻地,油水頗豐,可大撈特撈。
巡撫楊一鵬是當朝閣老王應熊的座主,仰仗這層師生關係常年借口年老多病優哉遊哉,不理公事。
守陵太監楊澤也是一丘之貉,貪婪暴虐,以割軍民為能事。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官如此,底下的官吏隻會更過分。
去年太監楊澤手底下的小官侯定國狐假虎威,激起士卒嘩變,被亂兵殺死。
嘩變士卒就投書官府揚言明年要勾結賊寇來此。
楊一鵬、吳振纓二人都不是憂心公事之人,對於些許屁民的威脅,轉手就扔了,一幫肮髒東西,也配威脅大老爺?
至於說什麽采取措施?
抱歉,有這動腦子的時候,咱大老爺們聽兩次小曲不行嗎?
鳳陽雖然是皇陵所在地,號稱中都,但是其城防與南北二城都無法相比。
據說當時因為風水考慮,根本就沒有建造城牆,無險可守。
因為守陵太監楊澤平日裏貪虐商民,商民向巡撫衙門請願,結果被亂棍打散,最終又跑到太監署衙鼓噪,被下令砍殺,一時間大亂。
朝廷既然不肯開恩,貧苦人民隻有把希望寄托在起義軍身上。
就在起義軍圍攻潁州的時候,鳳之窮民,遠幾百裏相邀,具以冊授賊。
故而亂民很快就前去迎接高迎祥等人,指明某處富家,某處無兵。
高迎祥、李自成等人驚喜萬分,但內心覺得大明的皇陵,無論如何都會有重兵把守。
對於這些亂民送上來的冊子,心中也頗多懷疑,畢竟事情過於順利,反倒是像個陷阱。
高迎祥則是派遣三百精銳士卒,化妝成為商人、車夫、和尚、道士,先混入鳳陽,分頭偵查一番,做內應。
正月十五,正是元宵佳節。
鳳陽城內士女如雲,笙歌灌耳,一片太平景象。
尤其是早上大霧彌漫,張獻忠裝成官軍,打著進香的旗號,騎卒在前,步卒在後,大搖大擺進入鳳陽。
待到張獻忠發現當真沒有官軍,街道兩旁還有人唱歌,一看就沒有朝廷大軍,他當即下令動手。
城中忽然就四處起火,歡度佳節的士子婦女老爺們才大夢初醒,驚呼狂奔。
張獻忠忍不住哈哈大笑,他最愛看昔日高高在上的那種人,跪地求饒,哀嚎逃竄的畫麵了。
等到有人前往留守署衙報信的時候,張獻忠已經到了城中鼓樓。
大明官僚醉眼朦朧,還被蒙在鼓裏,差人把報信的人重加責治。
直到義軍出現在麵前,才被嚇得尿了褲子。
留守府衙的署正朱國相、千戶陳宏祖、陳其忠稍戰即潰,死於戰陣當中。
昨夜他們一直與婦人在床上廝殺,今日已經成了軟腳蝦,昔日勇武全然不見,跑都跑不及。
張獻忠俘獲了鳳陽知府顏容暄,並當著百姓的麵,曆數他的罪行後,處以死刑。
孫可望等人直接進入紫禁城,焚毀皇陵享殿,然後打開高牆,釋放關押的人犯(朱明宗室囚犯),焚毀官府房屋。
鳳陽知府顏容暄見頭勢不好,換上囚服躲進監獄,義軍釋放犯人時被查出。
張獻忠命人舉著皇帝特有的黃蓋(從墳頭搞來的),鼓吹奏樂(俘虜的皇家樂士),坐在高堂上,審判知府,命人杖殺他。
待到高迎祥和李自成來了之後,把府庫裏的糧食,分給當地的貧苦農民,又叫農民和四鄉百姓,砍光皇陵的幾十萬株鬆柏。
還拆除了周圍的建築物和朱元章出家的龍興寺(又名皇覺寺),然後掘了皇帝的祖墳,同時將鳳陽富戶殺的一幹二淨。
此番焚毀三府(撫、按、府)公署,留守司府廳共計五百九十四間,焚毀鼓樓,龍興寺七十四,民房二萬二千五百五十二,殺死官員六名,生員六十六。
幹掉負隅頑抗的陵牆班軍二千餘人,高牆軍二百來人,精兵七百多人,操軍八百多人,餘者皆降。
張獻忠看著大明皇陵被自己焚毀,忍不住哈哈大笑,當即打出“古龍真元皇帝”的稱號。
起義軍如此大奮人心的行徑,發生了一點小插曲。
那便是李自成也想要那套皇帝的儀仗隊伍,結果被張獻忠拒絕,二人因此發生了小規模摩擦。
張獻忠還被麾下謀士舉著先入關中者為王的話,拒絕李自成,憑什麽你要老子就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