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章 想想辦法,幹他一票(二更)
內娛傳奇:從2000年激變 作者:BYD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報紙上,李有信帥氣的笑臉清楚地印在中間。</p>
標題則是華語樂壇領軍人的字眼。</p>
韓三品不時搖頭輕笑。</p>
幾個月不見,這家夥都成領軍人了。</p>
“嗯小吳,你去問問,鴻運掛在北影下麵的那部電視劇開拍了沒?”</p>
“好的韓總。”</p>
秘書小吳立刻出門,去問明情況。</p>
……</p>
接到電話,李有信差點以為是騙子。</p>
後來聽到讓他去中影集團辦公室見韓總,才放心下來。</p>
他立刻出門,開車前往海d區。</p>
李有信也不知道為什麽突然間,韓三品心血來潮要見他。</p>
沒理由啊。</p>
想來想去,除了李衛當官掛在北影下,以及投了幾百萬,沒有別的牽扯。</p>
站在辦公室門外,他稍微整理了下頭發,輕輕敲門三下。</p>
“請進。”</p>
“韓總。”李有信推門而入,笑著打招呼。</p>
“來了,先坐。”</p>
韓三品抬頭朝前麵的座位指了指,繼續把手上的文件看完。</p>
大概5分鍾,他放下手裏的活計。</p>
“喝水還是喝茶?”</p>
“不了,剛從家來。”</p>
擺擺手,李有信表示他不渴。</p>
不過韓總還是讓秘書倒了杯茶。</p>
“今天來呢,沒別的事,主要是見見你這位華語樂壇領軍人……”</p>
噗!</p>
話沒說完,李有信一口老茶噴出。</p>
咳咳……差點被嗆到。</p>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連韓總都知道他領軍人的身份了。</p>
“這都是記者們瞎叫的,你韓總這麽說我可受不起。”</p>
“什麽時候變得這麽謙虛了,不應該啊。”</p>
韓三品仍然在笑。</p>
翹著二郎腿,舒服地背靠在椅子上,點燃一根煙。</p>
盡管接觸不多,但他知道眼前的年輕人,可不是什麽乖乖仔,活躍的很。</p>
“這麽多人在報紙上看你笑話,你有什麽想法嗎?”</p>
香江媒體向來無良,又沒人管,用詞惡心下流。</p>
尤其像李有信這種內地人士,更是不招待見。</p>
“哼,這些香江媒體,優越感太足了,還沉浸在老子天下第一的幻想裏,實際上整個世界早已經發生了劇烈的變化。”</p>
李有信很清楚,在8090香江電影的黃金時代,很多內地演員赴香江打拚。</p>
經濟上的巨大發展,以及政策上的照顧,逐漸給了香江上下種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p>
可惜,時代變了。</p>
回想當年,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局麵,猶在眼前。</p>
短短不到十年,這裏竟至於一變而成香江電影的葬身之地。</p>
“如果我是女人,估計那邊罵的更難聽吧,至少一個北姑的罵名是逃不掉。”</p>
當年香江明星和內地明星是兩個涇渭分明的群體,前者被視為時尚、高人氣,後者往往被認為是土氣、低人氣的代名詞。</p>
直到零幾年依舊如此。</p>
而其中,去香江發展的內地女演員,承受了更多的汙名與辛酸。</p>
最典型的,則是當時香江娛樂圈對從內地來到香江發展的女演員有一個統稱,叫做“北姑”。</p>
雖然從字麵上來講,北姑是指北方來的女人。</p>
但是在香江媒體口中,北姑絕不是一個“幹淨光榮”的頭銜,而是帶有羞辱和歧視的意思。</p>
比如出生在蘇州的劉嘉玲,早年一直被香江媒體諷刺是北姑,因為粵語帶有口音被香江媒體連番羞辱。</p>
</p>
在圈內也被人瞧不起,導演經常安排一些對白很多的台詞,故意讓她出醜。</p>
再比如憑借《臥虎藏龍》在香江嶄露頭角的章子怡,在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就被周潤`發當眾直接嘲諷了一番。</p>
那時霸氣的國際章在港圈還是任人打量的北姑,不值一提。</p>
“所以當你說出四大天王過氣的觀點,直接戳到香江娛樂圈的肺管子裏,他們像被踩中了尾巴的貓,不停張牙舞爪。”</p>
望著年輕人,韓三品的眼中滿含欣賞。</p>
至少在他這個中影副總心裏,希望有更多青年能醒悟,敢於打破香江娛樂圈的強勢。</p>
為內地闖出一條路,尤其是電影圈。</p>
“越是張牙舞爪,越是虛弱,我根本沒把那些記者的叫囂當回事。”</p>
李有信畢竟經曆過網絡時代的洗禮,這些報刊記者的戰鬥力哪有網絡噴子強。</p>
簡直就是渣渣。</p>
“何況我話說的難聽,卻是實話,至少香江電影已經快過氣了,再怎麽折騰頂多算回光返照、塚中枯骨,早晚會被內地取而代之。”</p>
當著韓總的麵,他直言香江電影大限將至,隻在苟延殘喘。</p>
這樣的暴論,讓韓三品身體一震。</p>
趕緊示意他繼續說下去,說清楚點。</p>
“我查過資料,97年的香江電影票房前十中,好來塢強勢占據一半,前三名分別是《泰坦尼克號》《侏羅紀公園》《侏羅紀公園2》。</p>
泰坦尼克號1.2億是第4的警察故事4票房的兩倍還多……”</p>
強龍不壓地頭蛇?</p>
那是強龍還不強!</p>
如果是霸王龍,什麽蛇都不行!</p>
李有信憑著記憶的各項數據,不斷指出香江電影目前麵臨的諸多困境,盛名之下其實難副。</p>
“之後的1998年到現在,差不多3年間再也沒有任何港片能闖進票房記錄前十。</p>
這一方麵是1997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影響,另一方麵則是香江電影的信心與士氣也在低落,去年這個曾經亞洲電影中心地之一,竟然連霓虹電影《午夜凶鈴》都打不過了。”</p>
如此衰敗的景象,連李有信都差點不敢相信。</p>
實際從97年金融危機後,港片便走下神壇。</p>
到老謀子的《英雄》上映前的2002年9月,港片慘到它娘都認不出來。</p>
全港票房收入創下10年來新低,140家影院,總收入居然才51.6萬香江幣,每場電影,平均隻有13個觀眾。</p>
港片產量從1993年的242部下降到隻有幾十部,大量從業人員作鳥獸散。</p>
“唉,現在香江連那些所謂的名導們都快沒飯吃了。”</p>
對比曾經的輝煌,李有信唏噓不已。</p>
在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的幾年時間,徐老怪跑去好來塢,拍動作喜劇《雙重火力》,不但票房撲街,還收獲了三座金酸莓獎。</p>
陳可辛在米國拍了一部《情書》,水土不服後回到香江,搞了個“泛亞洲電影計劃”,隻能靠拍小成本驚悚片過活。</p>
林超賢本來可以把香江動作片推到一個新高度,卻因這股寒流,不得不力捧龍太子拍了大爛片《千機變》。</p>
甚至答應電影總會的邀請,去給從業者上課。</p>
劉偉強就更別說了,抱著《無間道》劇本四處找投資人,當人家聽說他要請4個影帝來演,都覺得他有病。</p>
沒一個敢投資他。</p>
“與香江電影的衰落比,內地現在開始蒸蒸日上,一點點複蘇與發展。”</p>
李有信知道,與日薄西山的香江電影比,內地電影在煎熬與掙紮中,逐步發展。</p>
1997年《泰坦尼克號》讓國內的電影院天天像過年一樣熱鬧,接著便是韓三品拉著馮小杠,搞出了賀歲檔。</p>
這個概念的出現,拉開內地電影的新發展序幕。</p>
就在這些香江導演日子最不好過的時候,內地於03年出台了新政策,讓他們可以來內地拍片、融資,享受內地導演的同等待遇。</p>
才讓這批導演煥發新生。</p>
再後來到了10年後,香江電影基本就是“F4組合”,也稱為“青天組合”——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和劉德華,外加林家棟、任達華、吳鎮宇等。</p>
題材不是警匪就是d品,電影名字也越來越沒有創意不是這個《毒》就是那個《戰》,演員基本是幾人中排列組合,毫無新意可言。</p>
“既然你對內地影壇充滿信心,說香江電影已經是塚中枯骨,要不親手把它埋了吧。”</p>
韓三品已經起身走到了年輕人的麵前。</p>
發出誠摯的邀請。</p>
啊?</p>
李有信有點呆住了,他打打嘴炮可以,但要真刀真槍幹一場嘛……</p>
他可沒有親自執導過一部電影。</p>
最多給姐夫雄達打下手,當了副導演。</p>
“你不會光說不練假把式吧?”</p>
“沒有,怎麽可能,我說過現在的時機不對,又沒有好本子。”</p>
李有信還想拒絕。</p>
眼下2000年,不是2010年,他總覺得內地沒市場。</p>
“投資我可以投,劇本隨你找,想想辦法幹他一炮?”</p>
韓三品的話語堅定,暗含有一絲不容置疑的味道。</p>
標題則是華語樂壇領軍人的字眼。</p>
韓三品不時搖頭輕笑。</p>
幾個月不見,這家夥都成領軍人了。</p>
“嗯小吳,你去問問,鴻運掛在北影下麵的那部電視劇開拍了沒?”</p>
“好的韓總。”</p>
秘書小吳立刻出門,去問明情況。</p>
……</p>
接到電話,李有信差點以為是騙子。</p>
後來聽到讓他去中影集團辦公室見韓總,才放心下來。</p>
他立刻出門,開車前往海d區。</p>
李有信也不知道為什麽突然間,韓三品心血來潮要見他。</p>
沒理由啊。</p>
想來想去,除了李衛當官掛在北影下,以及投了幾百萬,沒有別的牽扯。</p>
站在辦公室門外,他稍微整理了下頭發,輕輕敲門三下。</p>
“請進。”</p>
“韓總。”李有信推門而入,笑著打招呼。</p>
“來了,先坐。”</p>
韓三品抬頭朝前麵的座位指了指,繼續把手上的文件看完。</p>
大概5分鍾,他放下手裏的活計。</p>
“喝水還是喝茶?”</p>
“不了,剛從家來。”</p>
擺擺手,李有信表示他不渴。</p>
不過韓總還是讓秘書倒了杯茶。</p>
“今天來呢,沒別的事,主要是見見你這位華語樂壇領軍人……”</p>
噗!</p>
話沒說完,李有信一口老茶噴出。</p>
咳咳……差點被嗆到。</p>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連韓總都知道他領軍人的身份了。</p>
“這都是記者們瞎叫的,你韓總這麽說我可受不起。”</p>
“什麽時候變得這麽謙虛了,不應該啊。”</p>
韓三品仍然在笑。</p>
翹著二郎腿,舒服地背靠在椅子上,點燃一根煙。</p>
盡管接觸不多,但他知道眼前的年輕人,可不是什麽乖乖仔,活躍的很。</p>
“這麽多人在報紙上看你笑話,你有什麽想法嗎?”</p>
香江媒體向來無良,又沒人管,用詞惡心下流。</p>
尤其像李有信這種內地人士,更是不招待見。</p>
“哼,這些香江媒體,優越感太足了,還沉浸在老子天下第一的幻想裏,實際上整個世界早已經發生了劇烈的變化。”</p>
李有信很清楚,在8090香江電影的黃金時代,很多內地演員赴香江打拚。</p>
經濟上的巨大發展,以及政策上的照顧,逐漸給了香江上下種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p>
可惜,時代變了。</p>
回想當年,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局麵,猶在眼前。</p>
短短不到十年,這裏竟至於一變而成香江電影的葬身之地。</p>
“如果我是女人,估計那邊罵的更難聽吧,至少一個北姑的罵名是逃不掉。”</p>
當年香江明星和內地明星是兩個涇渭分明的群體,前者被視為時尚、高人氣,後者往往被認為是土氣、低人氣的代名詞。</p>
直到零幾年依舊如此。</p>
而其中,去香江發展的內地女演員,承受了更多的汙名與辛酸。</p>
最典型的,則是當時香江娛樂圈對從內地來到香江發展的女演員有一個統稱,叫做“北姑”。</p>
雖然從字麵上來講,北姑是指北方來的女人。</p>
但是在香江媒體口中,北姑絕不是一個“幹淨光榮”的頭銜,而是帶有羞辱和歧視的意思。</p>
比如出生在蘇州的劉嘉玲,早年一直被香江媒體諷刺是北姑,因為粵語帶有口音被香江媒體連番羞辱。</p>
</p>
在圈內也被人瞧不起,導演經常安排一些對白很多的台詞,故意讓她出醜。</p>
再比如憑借《臥虎藏龍》在香江嶄露頭角的章子怡,在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就被周潤`發當眾直接嘲諷了一番。</p>
那時霸氣的國際章在港圈還是任人打量的北姑,不值一提。</p>
“所以當你說出四大天王過氣的觀點,直接戳到香江娛樂圈的肺管子裏,他們像被踩中了尾巴的貓,不停張牙舞爪。”</p>
望著年輕人,韓三品的眼中滿含欣賞。</p>
至少在他這個中影副總心裏,希望有更多青年能醒悟,敢於打破香江娛樂圈的強勢。</p>
為內地闖出一條路,尤其是電影圈。</p>
“越是張牙舞爪,越是虛弱,我根本沒把那些記者的叫囂當回事。”</p>
李有信畢竟經曆過網絡時代的洗禮,這些報刊記者的戰鬥力哪有網絡噴子強。</p>
簡直就是渣渣。</p>
“何況我話說的難聽,卻是實話,至少香江電影已經快過氣了,再怎麽折騰頂多算回光返照、塚中枯骨,早晚會被內地取而代之。”</p>
當著韓總的麵,他直言香江電影大限將至,隻在苟延殘喘。</p>
這樣的暴論,讓韓三品身體一震。</p>
趕緊示意他繼續說下去,說清楚點。</p>
“我查過資料,97年的香江電影票房前十中,好來塢強勢占據一半,前三名分別是《泰坦尼克號》《侏羅紀公園》《侏羅紀公園2》。</p>
泰坦尼克號1.2億是第4的警察故事4票房的兩倍還多……”</p>
強龍不壓地頭蛇?</p>
那是強龍還不強!</p>
如果是霸王龍,什麽蛇都不行!</p>
李有信憑著記憶的各項數據,不斷指出香江電影目前麵臨的諸多困境,盛名之下其實難副。</p>
“之後的1998年到現在,差不多3年間再也沒有任何港片能闖進票房記錄前十。</p>
這一方麵是1997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影響,另一方麵則是香江電影的信心與士氣也在低落,去年這個曾經亞洲電影中心地之一,竟然連霓虹電影《午夜凶鈴》都打不過了。”</p>
如此衰敗的景象,連李有信都差點不敢相信。</p>
實際從97年金融危機後,港片便走下神壇。</p>
到老謀子的《英雄》上映前的2002年9月,港片慘到它娘都認不出來。</p>
全港票房收入創下10年來新低,140家影院,總收入居然才51.6萬香江幣,每場電影,平均隻有13個觀眾。</p>
港片產量從1993年的242部下降到隻有幾十部,大量從業人員作鳥獸散。</p>
“唉,現在香江連那些所謂的名導們都快沒飯吃了。”</p>
對比曾經的輝煌,李有信唏噓不已。</p>
在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的幾年時間,徐老怪跑去好來塢,拍動作喜劇《雙重火力》,不但票房撲街,還收獲了三座金酸莓獎。</p>
陳可辛在米國拍了一部《情書》,水土不服後回到香江,搞了個“泛亞洲電影計劃”,隻能靠拍小成本驚悚片過活。</p>
林超賢本來可以把香江動作片推到一個新高度,卻因這股寒流,不得不力捧龍太子拍了大爛片《千機變》。</p>
甚至答應電影總會的邀請,去給從業者上課。</p>
劉偉強就更別說了,抱著《無間道》劇本四處找投資人,當人家聽說他要請4個影帝來演,都覺得他有病。</p>
沒一個敢投資他。</p>
“與香江電影的衰落比,內地現在開始蒸蒸日上,一點點複蘇與發展。”</p>
李有信知道,與日薄西山的香江電影比,內地電影在煎熬與掙紮中,逐步發展。</p>
1997年《泰坦尼克號》讓國內的電影院天天像過年一樣熱鬧,接著便是韓三品拉著馮小杠,搞出了賀歲檔。</p>
這個概念的出現,拉開內地電影的新發展序幕。</p>
就在這些香江導演日子最不好過的時候,內地於03年出台了新政策,讓他們可以來內地拍片、融資,享受內地導演的同等待遇。</p>
才讓這批導演煥發新生。</p>
再後來到了10年後,香江電影基本就是“F4組合”,也稱為“青天組合”——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和劉德華,外加林家棟、任達華、吳鎮宇等。</p>
題材不是警匪就是d品,電影名字也越來越沒有創意不是這個《毒》就是那個《戰》,演員基本是幾人中排列組合,毫無新意可言。</p>
“既然你對內地影壇充滿信心,說香江電影已經是塚中枯骨,要不親手把它埋了吧。”</p>
韓三品已經起身走到了年輕人的麵前。</p>
發出誠摯的邀請。</p>
啊?</p>
李有信有點呆住了,他打打嘴炮可以,但要真刀真槍幹一場嘛……</p>
他可沒有親自執導過一部電影。</p>
最多給姐夫雄達打下手,當了副導演。</p>
“你不會光說不練假把式吧?”</p>
“沒有,怎麽可能,我說過現在的時機不對,又沒有好本子。”</p>
李有信還想拒絕。</p>
眼下2000年,不是2010年,他總覺得內地沒市場。</p>
“投資我可以投,劇本隨你找,想想辦法幹他一炮?”</p>
韓三品的話語堅定,暗含有一絲不容置疑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