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羅陽的臉色,宋援朝哈哈一笑,用力拍著他的肩膀:“哈哈,開個玩笑,你的忙我肯定幫,我先問你,你……你那個朋友現在有什麽拿不準的?”</p>
正事要緊,羅陽一時間也顧不上和宋援朝瞎掰,當即就說了起來。</p>
上回大柵欄分手後,羅陽就和大兵、軍子還有小喬四個人商量起了這事。</p>
眾人都以為宋援朝說的話有點道理,衣食住行,他們現在唯獨能做的就是衣了,可究竟怎麽做,又從那方麵入手,一時間四人的意見起初還不統一。</p>
對於大兵來說,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他覺得既然做“衣”這行那就開個服裝店,找關係從紡織廠和服裝廠弄點布料、衣褲什麽的賣。</p>
他們幾個之前搞黑市,這方麵的渠道不是沒有,黑市中不要票的布料折騰過好幾次,在其中也賺了不少錢。</p>
可大兵的這個建議羅陽隻接受了一半,那就是開個服裝店,至於隨便搞點衣服什麽的這種想法在大柵欄吃飯的時候羅陽曾經有過,可很快因為貨源的問題有些難度。</p>
現在的市場剛剛開放,一切資源還是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經濟隻是摸索,在計劃經濟時代無論原料還是成品都是要靠計劃的,他們雖然有渠道搞到一部分,可長期買賣和黑市的操作方法不同,總不能開著店還和幹黑市那樣打遊擊吧?</p>
軍子的想法要靠譜一些,他建議和幾家服裝廠那邊取得聯係,包括燕京鞋廠那邊也是,看看能不能找到穩定的計劃外供貨渠道。</p>
可這件事前些天跑一下,結果也不容樂觀。這些廠子的產品都有計劃,無論是生產任務還是銷售任務全都在計劃中,計劃外的不是沒有,可能夠供應的數量極其有限。</p>
此外,就如羅陽預料的那樣這些廠子的產品都是賣了幾十年的老一套,東西雖然弄了些過來,可擺在店裏一個多星期下來生意卻不怎麽樣,每天守著這家鋪子根本就賣不出多少。</p>
前天他們幾個一算賬,看著賬本上一眼就能望見底的進項,羅陽頓時皺起了眉頭。這樣下去不要說賺錢了,不虧錢就不錯了,無奈之下他不由得想起了宋援朝的話,琢磨了一天這才下定決心找宋援朝聊聊。</p>
“你……不,他們現在賣的那些東西?”宋援朝吃了口羊肉,放下快子拿起擱在一旁的半支煙問。</p>
羅陽介紹了下現在店裏賣的東西,這些東西包括男女衣服、褲子還有布鞋等等,由於現在是秋天了,進的都是秋冬裝,他們店裏賣的不需要布票,按理說應該好賣,可是結果卻不怎麽樣。</p>
造成這樣的原因也不意外,首先他們進貨渠道是計劃外的產品,雖然計劃外產品不需要計劃調撥,也不需要票據,但價格卻比計劃內的產品要高出10%到15%甚至更高。</p>
價格高了,就算不要票也不好賣,何況這些產品的款式老舊,瞧著就不怎麽吸引人,唯一的優點恐怕就是用料紮實。</p>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這點之前宋援朝提醒過,卻不清楚羅陽是否聽進去,那就是他們的店是私人店不是國營店,私人店對於目前許多人來說並不可靠,大家買同樣的東西通常都喜歡去國營店,這是國營店的口碑造成的。</p>
在老百姓看來國營店是國家的,國家的店肯定可靠,出了問題國家會負責,可私人店就不同,“無商不奸”的概念在許多人思維中依舊存在,除非私人店賣的產品在國營店找不著,那麽一般來說老百姓很少會去私人店買同樣的產品。</p>
“我記得上次吃飯的時候我說過,讓你們去好好找貨源吧?”宋援朝問道。</p>
“找了,都找遍了,前些時候還去了常山和津門呢,那邊的貨甚至不如燕京幾家廠子的呢。”</p>
</p>
聽羅陽這麽回答,宋援朝虧得沒喝酒,要不然一口酒直接噴在他的臉上。</p>
上回自己特意走的時候提醒羅陽,中國很大,幅員遼闊,不要局限於燕京一地,可羅陽倒好隻去了常山和津門這些地方,這些地方和燕京又有什麽區別?去了也是白去。</p>
“我說你,你就沒多琢磨琢磨?發散一下思維?”宋援朝哭笑不得問。</p>
“什麽意思?”羅陽有些不明白地看著宋援朝。</p>
宋援朝無奈搖頭,這羅陽看著精明,也有想法,原本他以為上次在大柵欄把話說這麽明白了羅陽自然就搞清楚,可誰想有些高估羅陽了,鬧了半天他還在自己的原有思維裏轉圈呢。</p>
其實這也不怪羅陽,畢竟這時代剛剛開放,許多人的思維依舊都是老思想,像羅陽這樣的已經算是不錯了。市場經濟開始之初一切都在摸索之中,就連製定決策的領導們都無法確定這個方向是否正確,更何況普通人呢?</p>
羅陽在這個時代中已經算得上先行者了,就像當初宋援朝在滬海折騰衣架一樣,在那時候羅陽就帶著大兵和軍子等人在黑市折騰。</p>
在改革開放初期,這條路究竟怎麽走,所有人都在黑暗中摸索,在一次次失敗中找尋成功的方向。隻有宋援朝不同,他的經曆讓宋援朝早就看穿了在旁人眼前的層層迷霧,直接看到了正確的方向。</p>
“你們呀。”宋援朝苦笑著搖頭:“兄弟,眼界要放開,你的眼界還是太小了。”</p>
羅陽心裏微動,他今天找宋援朝的目的就是想聽聽他的意見,而現在宋援朝表現出來的態度分明就是對他們現在做的不屑一顧,甚至絲毫看不上。</p>
如果是旁人的話,羅陽說不定馬上翻臉,可偏偏今天說這話的人是宋援朝。經曆了幾次交道,羅陽對於宋援朝這家夥的感官很是奇怪,一方麵覺得宋援朝這人實在有些討厭,可另一方麵又不得不承認宋援朝有許多普通人不具有的優點,尤其是在商業角度上的獨特眼光。</p>
要不然,今天羅陽也不會特意約宋援朝吃這頓飯,而現在宋援朝表現出來的態度讓他潛意識覺得宋援朝或許真能解決自己的問題。</p>
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羅陽也不是死板的人,要不他今天也不會坐在這。當即羅陽為宋援朝的杯子滿上酒,主動敬了一杯:“援朝,有什麽話就直說吧,要是能幫上這忙,我羅陽必有厚報!”</p>
“厚報什麽的暫且不說,這酒我喝了,這忙我也肯定幫。”宋援朝也不矜持,直接端起酒杯和羅陽碰了碰,抬手一飲而盡。</p>
放下酒杯,宋援朝的炯炯的雙目望向羅陽,直接對羅陽道:“之前我說那麽多,你還是沒全聽進去。”</p>
“我……。”羅陽剛想說什麽,宋援朝抬手就道:“先等我把話說完。”</p>
見羅陽閉上嘴,擺出一副聆聽的姿態,宋援朝繼續道:“我之前說過,做衣這行雖然可行,但怎麽切入是一個關鍵。而且我提醒過你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不要局限於燕京一地。雖然你讓人去了常山和津門這些地方,可在我看來根本就是在做無用功。別說這些地方,你就是跑遍整個北方恐怕都沒什麽用處。”</p>
“你的意思是繼續……向南?如果再向南的話不是華東和滬海麽?”羅陽若有所思問。</p>
“嗬嗬,說滬海也行,其實你如果真去了滬海說不定就不會這麽煩惱了。”</p>
羅陽點點頭,滬海的商品在這時代是全國最出名的,尤其是輕紡用品滬海一直走在潮流的頂端,一身產自滬海的連衣裙,又或者滬海出名老店定製的中山裝等等,都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存在。</p>
就算是燕京的大領導,去滬海出差也經常會帶些滬海的特產回來,這點羅陽並不否認,但羅陽在滬海卻沒有燕京這邊的渠道,難道真要像宋援朝說的那樣還得跑一趟滬海不成?</p>
見羅陽若有所思的樣子,宋援朝知道他又想茬了,當即笑問:“你覺得滬海有那些東西,當然是和衣服有關的,在燕京一定會好賣的?”</p>
“這還用說,當然是的確良了!”羅陽毫不遲疑地回答道,這年頭的確良的產品風靡一時,關鍵這玩意還不要票,在燕京搶手的很,可是羅陽弄不到啊,如果能弄到的話還用在這裏說?</p>
“的確良?這玩意有什麽好的?不透氣不說,這夏天一出汗沾在身上穿著比沒穿還難受,說句不好聽的,白送我都不要。”宋援朝啞然失笑搖起了頭。</p>
“好大的口氣,那你倒是說說什麽東西才算好?”羅陽翻翻白眼很不服氣道。</p>
“簡單!”宋援朝伸手在自己的領子上扯了扯,給羅陽使了個眼色。</p>
“什麽意思?”羅陽有些看不明白宋援朝的舉止。</p>
“你傻啊!再仔細看看,這是什麽?”宋援朝再扯了下衣領。</p>
“襯衣?”</p>
“什麽眼神呀,領子!是衣領子!”宋援朝嫌棄地看了他一眼:“領子還不明白呀?再琢磨琢磨,全國上下除滬海外其他地方都沒的,和領子有關的?”</p>
“啪!”羅陽猛然一拍腦袋,終於醒悟了過來。</p>
“假領子!對!假領子!”</p>
正事要緊,羅陽一時間也顧不上和宋援朝瞎掰,當即就說了起來。</p>
上回大柵欄分手後,羅陽就和大兵、軍子還有小喬四個人商量起了這事。</p>
眾人都以為宋援朝說的話有點道理,衣食住行,他們現在唯獨能做的就是衣了,可究竟怎麽做,又從那方麵入手,一時間四人的意見起初還不統一。</p>
對於大兵來說,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他覺得既然做“衣”這行那就開個服裝店,找關係從紡織廠和服裝廠弄點布料、衣褲什麽的賣。</p>
他們幾個之前搞黑市,這方麵的渠道不是沒有,黑市中不要票的布料折騰過好幾次,在其中也賺了不少錢。</p>
可大兵的這個建議羅陽隻接受了一半,那就是開個服裝店,至於隨便搞點衣服什麽的這種想法在大柵欄吃飯的時候羅陽曾經有過,可很快因為貨源的問題有些難度。</p>
現在的市場剛剛開放,一切資源還是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經濟隻是摸索,在計劃經濟時代無論原料還是成品都是要靠計劃的,他們雖然有渠道搞到一部分,可長期買賣和黑市的操作方法不同,總不能開著店還和幹黑市那樣打遊擊吧?</p>
軍子的想法要靠譜一些,他建議和幾家服裝廠那邊取得聯係,包括燕京鞋廠那邊也是,看看能不能找到穩定的計劃外供貨渠道。</p>
可這件事前些天跑一下,結果也不容樂觀。這些廠子的產品都有計劃,無論是生產任務還是銷售任務全都在計劃中,計劃外的不是沒有,可能夠供應的數量極其有限。</p>
此外,就如羅陽預料的那樣這些廠子的產品都是賣了幾十年的老一套,東西雖然弄了些過來,可擺在店裏一個多星期下來生意卻不怎麽樣,每天守著這家鋪子根本就賣不出多少。</p>
前天他們幾個一算賬,看著賬本上一眼就能望見底的進項,羅陽頓時皺起了眉頭。這樣下去不要說賺錢了,不虧錢就不錯了,無奈之下他不由得想起了宋援朝的話,琢磨了一天這才下定決心找宋援朝聊聊。</p>
“你……不,他們現在賣的那些東西?”宋援朝吃了口羊肉,放下快子拿起擱在一旁的半支煙問。</p>
羅陽介紹了下現在店裏賣的東西,這些東西包括男女衣服、褲子還有布鞋等等,由於現在是秋天了,進的都是秋冬裝,他們店裏賣的不需要布票,按理說應該好賣,可是結果卻不怎麽樣。</p>
造成這樣的原因也不意外,首先他們進貨渠道是計劃外的產品,雖然計劃外產品不需要計劃調撥,也不需要票據,但價格卻比計劃內的產品要高出10%到15%甚至更高。</p>
價格高了,就算不要票也不好賣,何況這些產品的款式老舊,瞧著就不怎麽吸引人,唯一的優點恐怕就是用料紮實。</p>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這點之前宋援朝提醒過,卻不清楚羅陽是否聽進去,那就是他們的店是私人店不是國營店,私人店對於目前許多人來說並不可靠,大家買同樣的東西通常都喜歡去國營店,這是國營店的口碑造成的。</p>
在老百姓看來國營店是國家的,國家的店肯定可靠,出了問題國家會負責,可私人店就不同,“無商不奸”的概念在許多人思維中依舊存在,除非私人店賣的產品在國營店找不著,那麽一般來說老百姓很少會去私人店買同樣的產品。</p>
“我記得上次吃飯的時候我說過,讓你們去好好找貨源吧?”宋援朝問道。</p>
“找了,都找遍了,前些時候還去了常山和津門呢,那邊的貨甚至不如燕京幾家廠子的呢。”</p>
</p>
聽羅陽這麽回答,宋援朝虧得沒喝酒,要不然一口酒直接噴在他的臉上。</p>
上回自己特意走的時候提醒羅陽,中國很大,幅員遼闊,不要局限於燕京一地,可羅陽倒好隻去了常山和津門這些地方,這些地方和燕京又有什麽區別?去了也是白去。</p>
“我說你,你就沒多琢磨琢磨?發散一下思維?”宋援朝哭笑不得問。</p>
“什麽意思?”羅陽有些不明白地看著宋援朝。</p>
宋援朝無奈搖頭,這羅陽看著精明,也有想法,原本他以為上次在大柵欄把話說這麽明白了羅陽自然就搞清楚,可誰想有些高估羅陽了,鬧了半天他還在自己的原有思維裏轉圈呢。</p>
其實這也不怪羅陽,畢竟這時代剛剛開放,許多人的思維依舊都是老思想,像羅陽這樣的已經算是不錯了。市場經濟開始之初一切都在摸索之中,就連製定決策的領導們都無法確定這個方向是否正確,更何況普通人呢?</p>
羅陽在這個時代中已經算得上先行者了,就像當初宋援朝在滬海折騰衣架一樣,在那時候羅陽就帶著大兵和軍子等人在黑市折騰。</p>
在改革開放初期,這條路究竟怎麽走,所有人都在黑暗中摸索,在一次次失敗中找尋成功的方向。隻有宋援朝不同,他的經曆讓宋援朝早就看穿了在旁人眼前的層層迷霧,直接看到了正確的方向。</p>
“你們呀。”宋援朝苦笑著搖頭:“兄弟,眼界要放開,你的眼界還是太小了。”</p>
羅陽心裏微動,他今天找宋援朝的目的就是想聽聽他的意見,而現在宋援朝表現出來的態度分明就是對他們現在做的不屑一顧,甚至絲毫看不上。</p>
如果是旁人的話,羅陽說不定馬上翻臉,可偏偏今天說這話的人是宋援朝。經曆了幾次交道,羅陽對於宋援朝這家夥的感官很是奇怪,一方麵覺得宋援朝這人實在有些討厭,可另一方麵又不得不承認宋援朝有許多普通人不具有的優點,尤其是在商業角度上的獨特眼光。</p>
要不然,今天羅陽也不會特意約宋援朝吃這頓飯,而現在宋援朝表現出來的態度讓他潛意識覺得宋援朝或許真能解決自己的問題。</p>
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羅陽也不是死板的人,要不他今天也不會坐在這。當即羅陽為宋援朝的杯子滿上酒,主動敬了一杯:“援朝,有什麽話就直說吧,要是能幫上這忙,我羅陽必有厚報!”</p>
“厚報什麽的暫且不說,這酒我喝了,這忙我也肯定幫。”宋援朝也不矜持,直接端起酒杯和羅陽碰了碰,抬手一飲而盡。</p>
放下酒杯,宋援朝的炯炯的雙目望向羅陽,直接對羅陽道:“之前我說那麽多,你還是沒全聽進去。”</p>
“我……。”羅陽剛想說什麽,宋援朝抬手就道:“先等我把話說完。”</p>
見羅陽閉上嘴,擺出一副聆聽的姿態,宋援朝繼續道:“我之前說過,做衣這行雖然可行,但怎麽切入是一個關鍵。而且我提醒過你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不要局限於燕京一地。雖然你讓人去了常山和津門這些地方,可在我看來根本就是在做無用功。別說這些地方,你就是跑遍整個北方恐怕都沒什麽用處。”</p>
“你的意思是繼續……向南?如果再向南的話不是華東和滬海麽?”羅陽若有所思問。</p>
“嗬嗬,說滬海也行,其實你如果真去了滬海說不定就不會這麽煩惱了。”</p>
羅陽點點頭,滬海的商品在這時代是全國最出名的,尤其是輕紡用品滬海一直走在潮流的頂端,一身產自滬海的連衣裙,又或者滬海出名老店定製的中山裝等等,都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存在。</p>
就算是燕京的大領導,去滬海出差也經常會帶些滬海的特產回來,這點羅陽並不否認,但羅陽在滬海卻沒有燕京這邊的渠道,難道真要像宋援朝說的那樣還得跑一趟滬海不成?</p>
見羅陽若有所思的樣子,宋援朝知道他又想茬了,當即笑問:“你覺得滬海有那些東西,當然是和衣服有關的,在燕京一定會好賣的?”</p>
“這還用說,當然是的確良了!”羅陽毫不遲疑地回答道,這年頭的確良的產品風靡一時,關鍵這玩意還不要票,在燕京搶手的很,可是羅陽弄不到啊,如果能弄到的話還用在這裏說?</p>
“的確良?這玩意有什麽好的?不透氣不說,這夏天一出汗沾在身上穿著比沒穿還難受,說句不好聽的,白送我都不要。”宋援朝啞然失笑搖起了頭。</p>
“好大的口氣,那你倒是說說什麽東西才算好?”羅陽翻翻白眼很不服氣道。</p>
“簡單!”宋援朝伸手在自己的領子上扯了扯,給羅陽使了個眼色。</p>
“什麽意思?”羅陽有些看不明白宋援朝的舉止。</p>
“你傻啊!再仔細看看,這是什麽?”宋援朝再扯了下衣領。</p>
“襯衣?”</p>
“什麽眼神呀,領子!是衣領子!”宋援朝嫌棄地看了他一眼:“領子還不明白呀?再琢磨琢磨,全國上下除滬海外其他地方都沒的,和領子有關的?”</p>
“啪!”羅陽猛然一拍腦袋,終於醒悟了過來。</p>
“假領子!對!假領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