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車,李曉芸這才想起來給林燕介紹自己哥哥,對於李大琪這個宋援朝最好的朋友,林燕早就聽說他的名字,隻是今天第一天見。</p>


    很是熱情地相互打了招呼,李大琪發動了汽車,汽車裏雖然也熱,不過車廂頂部李大琪安裝了個電風扇,車子一啟動這電扇就轉了起來,嗡嗡的馬達聲隨帶著熱浪的風吹在身上也就那麽回事,可總比在太陽底下曬著強多了。</p>


    林燕還是第一次來滬海,從火車站一路向市區去,望著車窗外的景色,林燕的心情很是興奮,當車子掠過一些有些年頭的老建築時,宋援朝還會在一旁解釋這些建築的來曆和他們以前主人的身份。</p>


    “滬海三大亨住的房子在哪裏?”林燕突然問道。</p>


    宋援朝頓時就笑了:“他們可不住這裏,火車站和我家方向在滬海的北區,三大亨住在老租界和南區,當年的公司什麽靠近江邊在東頭呢,等明天我帶你好好逛逛。”</p>


    “好啊!”林燕欣喜地點頭,相比燕京,滬海隻是一個新興的城市,雖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滬海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的封地,可真正發展起來也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後了。</p>


    但在短短的百多年中,滬海就一躍成了中國最大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再加上十裏洋場的舊聞和那些當年風雲人物的傳奇,滬海在缺少曆史沉澱的同時卻同樣也有著吸引人的另一麵。</p>


    “我也去我也去,我陪你一起去,對了,我知道有很多吃好吃的地方呢,燕子姐我請你。”一旁,李曉芸舉著手歡呼雀躍,林燕來了最高興的就是她了,知道林燕要來李曉芸早就琢磨好怎麽帶林燕去逛了,滬海可是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在燕京一直受林燕照顧,這一次可得輪到自己做東啦。</p>


    李曉芸的迫不及待讓大家全笑了起來,四人在車上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宋援朝家附近,李大琪在路邊把車停好,和宋援朝提著行李,帶著林燕和李曉芸往弄堂裏走。</p>


    “這就是弄堂?”</p>


    第一次看見石庫門的弄堂,林燕好奇地打量四周,宋援朝和林燕說過弄堂,而且還特意拿燕京的胡同和弄堂相比,走進弄堂撲麵而來的就是濃濃的生活氣息,雖然格局和燕京的胡同不一樣,但林燕不得不承認宋援朝說的沒錯,滬海的弄堂在某些方麵和燕京的胡同的確有那麽幾分相似。</p>


    “哎幼,這不是援朝麽?回來啦?”</p>


    “援朝,這兩個姑娘是誰?那個是你女朋友?”</p>


    “你年紀還沒七老八十就老眼昏花了?這個小姑娘是李曉芸,大琪的妹妹,都來過好多次了,這個漂亮姑娘才應該是援朝的對象才是。”</p>


    “對對,這個天太熱,熱昏頭了,哈哈哈……。”</p>


    一進弄堂,就碰上了街坊鄰居,大家親熱地向宋援朝打著招呼,同時目光朝著和宋援朝他們一起的林燕和李曉芸看去。</p>


    宋援朝大大方方地和大家問候,時不時還停下腳步從帶著的行李裏取出些從燕京帶回來的特產零食什麽的分給大家,看見孩子還會特意多抓一把,摸摸對方的小腦袋,笑嗬嗬地問上幾句。</p>


    “援朝阿哥!援朝阿哥!”</p>


    說話間,老遠處跑來幾個孩子,跑在最前頭,手裏還拿著把玩具槍,滿頭大汗,身上的海魂衫髒的不行,這個像從泥裏打過滾的小家夥不就是張浩麽?</p>


    “小浩子!”看見這小子,宋援朝笑了,這小家夥半年不見又長高了些,可還是和以前一樣頑皮。</p>


    跟著他跑過來的幾個小夥伴不是同學就是街坊鄰居的孩子,自從得了宋援朝送給他的那把玩具槍後,張浩就成了整個弄堂裏最靚麗的仔,現在暑假期間,每天天一亮就腰間別著那把玩具槍跑出去和小夥伴瘋玩了,不到吃飯時間是絕對不會回來的。</p>


    “援朝阿哥,農回來啦!有帶什麽好吃的沒有?”張浩嘻嘻笑著,眼珠子直溜溜地向宋援朝提著的行李轉悠,當宋援朝樂嗬嗬地從行李裏掏出一大包果丹皮的時候,張浩的眼就再也移不開了。</p>


    “拿去,和你的小朋友一起分了吃,記得別獨吞哦。”宋援朝直接把一包果丹皮往張浩懷裏一塞,張浩樂得興奮地嗷嗷叫,接著衝著小夥伴們一揮手,這幾個皮大王歡喜地大呼小叫轉眼撒腿就跑的沒人影了。</p>


    “這就是小浩子?”一旁,林燕看著他們跑遠問。</p>


    “對,他就是張浩,建國舅舅的兒子,小子很聰明,就是玩性大,不過男孩子嘛調皮搗蛋以後才有出息。”</p>


    宋援朝看著張浩遠去,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樣子,當年的自己也是一個皮大王,男孩嘛不皮怎麽叫男孩,循規蹈矩的孩子雖然受大人的喜歡,但是在宋援朝看來皮點的孩子更有孩子氣。</p>


    繼續向裏走,快到家門口的時候聞訊而來的張家阿娘和小萍萍也出來了。</p>


    遠遠看見站在門口向自己望來,帶著慈祥笑容的張家阿娘,宋援朝連忙快步上前,伸手就扶住了老人的胳臂。</p>


    “阿娘,這麽熱的天你怎麽出來了?”</p>


    “在屋裏廂就聽到外麵嗚哩哇啦,讓萍萍出來看看,萍萍回來說是你來了,我這哪裏還坐得住?這不就出來了。”張家阿娘的精神不錯,雖然大熱天卻依舊和平常一樣康健,這讓宋援朝放心不少。</p>


    </p>


    “外麵熱,我們進去說吧。”宋援朝抱起小萍萍,同時一手攙扶著張家阿娘往裏走,林燕和李大琪兄妹跟在後麵,進了屋子由於是一樓再加上太陽沒有直曬,感覺要比外麵涼爽許多。</p>


    看著屋裏開著的電風扇,宋援朝微微皺起了眉頭:“阿娘,我不是讓大琪幫你裝了空調了麽?怎麽不用?”</p>


    在六月份的時候,宋援朝就特意讓李大琪幫自己和張家阿娘家裝了空調,空調是特意去友誼商店買來的。</p>


    今年四月一日,國家正式發行了外匯券,外匯券作為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一種特殊貨幣或者說是票證的形式開始出現,而隨著外匯券的出現,也相應在滬海、燕京這樣的大城市出現了一類特殊商店,這商店就是涉外商店。</p>


    友誼商店就是滬海最大的涉外商店,在友誼商店裏有著許多普通商店買不到的緊俏商品,還包括許多進口商品。當然這些東西用普通的錢是沒辦法買的,需要用外匯券來購買,從而相應的在市場上就形成了一種特殊職業,這種職業就是“黃牛”</p>


    滬海的黃牛又稱“打樁模子”,經常在友誼商店和各大涉外賓館、中國銀行附近轉悠,嘴裏碎碎念著“外幣有伐……外匯券要伐……”私下經營著人民幣和各國外幣、外匯券的倒買倒賣。</p>


    對於宋援朝,外匯券不是什麽難事,他通過香江和羊城那邊的關係很容易就能搞到些外匯券,當然他從來沒有想過靠外匯券來賺錢,不過有了外匯券在購買許多東西方麵要便利得多,其中就包括委托李大琪幫忙裝的空調。</p>


    現在的空調肯定沒有後世的那麽好,而且限於老房子的電力和格局,李大琪買的空調是那種老式的窗機,但在這個時代窗式空調已經是很了不起的先進東西了,要知道絕大多數人連空調是什麽都沒見過呢。</p>


    就算是功率較小的窗機,在安裝時李大琪還是把張家阿娘和宋援朝兩家的老舊電線給全部更換了,就連電表都換了新的,為的是避免這大功率的電器一旦電壓和電流的不穩定出現問題。</p>


    之前宋援朝和李大琪說的就是這個事,空調在買來的後幾天就安裝好了,為的就是夏天炎熱的時候使用。</p>


    “空調開了太冷了,再說用電也厲害。大白天的我這屋裏也不算熱,電風扇吹吹早就習慣了,等晚上睡覺前開個兩個小時再關了,一晚上安安穩穩蠻好的。”張家阿娘笑眯眯地說道。</p>


    對於她這樣的老人,勤儉節約已經是深入骨子裏的習慣,相比電風扇的耗電空調的耗電是電風扇的好幾倍,雖然開起了吹著舒服,可看見電表一圈圈飛快地跑,張家阿娘就覺得自己心髒有些吃不消。</p>


    不過在宋援朝他們進屋後,張家阿娘卻不在乎電費了,直接就去把空調開了起來,當空調嗡嗡聲響起,陣陣涼風頓時驅散了屋裏的暑氣。</p>


    知道阿娘的性格,宋援朝也沒在這事上多說什麽,心裏琢磨著等張建國回來後和張建國說說,老人年紀大了,滬海的夏天實在是太熱,自己給老人買空調就是用的,放著不用算什麽事?</p>


    再說,這電費值得多少錢?宋援朝是在乎這些電費的麽?老人過的好,這才是宋援朝希望的。</p>


    “援朝,這個姑娘是……?”在門口的時候張家阿娘就注意到林燕了,現在坐下來後目光更是在林燕身上來回打量。</p>


    “差一點忘了,阿娘呀,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林燕,我的對象,之前我和您提過的。您喊她燕子就行了,我們都是這麽喊她的。”</p>


    “燕子……?這個名字好,聽著就喜氣。”張家阿娘聽到宋援朝說林燕是他的對象時頓時笑得嘴都合不攏了,之前寒假的時候宋援朝沒帶林燕回來,張家阿娘就念叨了好些日子,今天可算見著人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歸黃金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並收藏重歸黃金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