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廠子占地七畝左右,這個地方原本屬於當地村委的公用地塊,李大琪通過人介紹找到了村委,以一年2500元的租金租了下來,並且簽了十五年的合同。</p>
水電這些是直接從村委拉過來的,其中當然也走了水務和電力係統的關係,花了點錢。畢竟工廠不是普通農村居住的房子,工業用電和用水使用率和電壓都不同,需要重新走線布局,但在這個時代這些費用都不算高,整體算下來還是很劃算的。</p>
廠房和倉庫是新建的,整個建築花了五萬元左右,其餘投入的錢基本都在裝修、設備和其他方麵。</p>
新廠房和設備等全部投入高達三十萬,這筆錢在這時代是不折不扣的巨款,但對於目前的廠子來說三十萬僅僅隻是新廠正常經營不到一個月的收入,隨著服裝行業的火爆和那些產品的熱銷,廠子裏效益出奇的好。</p>
車開到門口,廠門口掛著“滬海騰飛服裝廠”的牌子,話說這個名字是馬廠長起的,用騰飛二字寓意希望這家新廠同大鵬展翅一般騰高遠飛。</p>
工廠現在是上班時間,外麵的鐵門關著,李大琪按了兩下喇叭,一個五十來歲的門房大爺趕緊從門衛室出來開門。</p>
“李廠長農來啦!”門房大爺臉膛黝黑,說著一口滬海當地郊區話。</p>
“來了來了,今天廠裏沒什麽事吧?”李大琪把腦袋探出去問。</p>
“和平常一樣,半小時前剛出了兩批貨,現在倉庫那邊才歇下來,其他人都在車間裏忙呢。”大爺笑著說道。</p>
李大琪也就是例行一問,和大爺打了聲招呼把車開了進去,然後停在了樓前。</p>
“這位大爺是村委會主任家的親戚,租下這裏後村委會那邊和我打了招呼讓我安置幾個人,人我親自看過,都是老實人,所以廠裏幫忙安置了十個人,其他九個年輕人都在車間或者倉庫,大爺年紀大了,但做事很認真,所以我安排讓他看門。”邊下車,李大琪邊向宋援朝解釋了一句,宋援朝聽了點點頭,這樣的情況很是正常,在村委租地建廠順手解決幾個工作崗位也是人之常情,隻要個人品德沒有問題,用誰不一樣用?</p>
新廠子的人員可比老廠子多多了,原本老廠子最初隻不過隻有三十五人,後來新產品上馬後增加到了四十八人,而現在新廠子的職工數就達到了一百三十六人,幾乎是之前老廠子的近三倍。</p>
新廠房分為三個車間,第一個是專門製作牛仔服、牛仔褲的車間,這個車間擁有男女工人四十二人,是整個廠區人數最多的車間。</p>
第二個車間是做喇叭褲和西褲車間,有工人三十八人,至於第三個車間是做襯衫和假領子的,這兩種產品的製造方式接近,而且後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用前者的邊角料,雖然現在假領子的業務已經不再是廠子的支柱業務,但李大琪並沒有放棄這塊,話說蚊子再小也是肉,畢竟假領子的利潤不低,銷售也比較穩定。</p>
第三個車間人員為三十五人,三個車間合計人員為一百一十五人,剩餘的二十一人中包括李大琪在內,分別是門衛、供銷、勞資(行政加人事)、財務、倉庫等崗位人員。</p>
新廠的老員工並不多,由於廠房離市區有些距離,再加上公交不便,所以當初老廠那邊過來的人僅僅隻有十來個,其餘人員都是後麵陸續招來的,除去村委那邊要求安排的十個人外,剩餘的人大多都是從社會上招聘的待業青年。</p>
老職工作為新廠的核心人員基本都放在了一些關鍵崗位,其中就包括之前提拔起來的小七。</p>
現在的小七已經不再是車間主任了,兩年下來小七也曆練出來了,被李大琪任命為生產副廠長,主要負責三個車間的日常生產工作。</p>
至於老廠子的兩位老師傅,也就是王師傅和劉師傅,王師傅跟著來了新廠子,但劉師傅卻留在了老廠子,用他的話來說自己腿腳不好新廠太遠,騎車實在是騎不動,所以還是留在老廠子上下班方便。不過雖然人沒來,但劉師傅親手帶出來的三個最好的徒弟過來了,而且如果有什麽事需要他解決幫忙的,隨時隨地李大琪也可以開車把他接過來。</p>
下了車,宋援朝和李大琪向車間走去,一路上忙忙碌碌路過的職工熱情地向李大琪問候,李大琪微笑著點點頭,有時候也會停步詢問幾句工作上的情況,在一旁的宋援朝也不說話,這一切默默看在眼裏,心裏點頭。</p>
李大琪算是曆練出來了,這兩年來從一個普通的青工到車間主任再到廠長,李大琪的身上少了許多當年的毛糙和衝動,取而代之的是沉穩和氣質。</p>
看著李大琪如同脫胎換骨的變化,宋援朝心裏感到欣慰,也正是有李大琪的幫助和努力,這才能使得這家廠子和他們的事業在這一年中騰飛。</p>
“宋主任!”正當快到車間的時候,聞訊而來的小七一眼就看見了和李大琪一起來的宋援朝,驚喜的他急忙快步上前。</p>
“我早就不是什麽主任了,以後還是和大琪一樣喊我援朝吧。”對於小七,宋援朝看見他很是高興。</p>
李大琪曆練出來了,小七同樣也是。當年的小青年現在也是生產副廠長了,管著三個車間一百多號人,早就不是第一次見到他那時候的青澀。</p>
小七最初就是宋援朝提拔起來的,而且在宋援朝走的時候還特意交代了李大琪關照小七,給他鍛煉和進步的機會,這讓小七對於宋援朝一直心存感激,因為如果沒有宋援朝,他也不會有後來的一切,更當不上現在這個生產副廠長。</p>
“宋主任,您這話說的,不管您還是不是我們的主任,在我心裏您一直都是我的老領導。”小七情真意切地說道,看著他這副樣子,宋援朝和李大琪同時就笑了起來。</p>
</p>
拍拍小七的肩膀,宋援朝笑道:“你的心意我領了,不過什麽主任就不要再提了,再說你有今天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不是拍馬屁才能成功的。我們廠子不是國營大廠,不靠關係隻看能力,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也不會有今天這個新廠,你說呢?”</p>
小七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宋援朝說的沒錯他們廠子的確是這樣。作為廠裏的老人,小七是經曆過廠子差一點生存不下去的那段經曆的。</p>
在現在許多進廠的新人看來,這家騰飛服裝廠雖然隻是集體性質,可廠裏的效益極好,工資福利也遠比普通國營廠子高上不少,雖說出去談起身份,沒有國營大廠那麽有臉麵,但拿到手的真金白銀卻讓一些國營廠的職工更為羨慕。</p>
但小七心裏卻清楚,如果沒有宋援朝的話哪裏有今天的騰飛新廠的存在?恐怕連老廠子都已經涼涼了,至於他們這些廠子裏的職工能夠保證基本工資收入就謝天謝地了,說不定廠子一黃,連工作都沒了著落。</p>
這些,全和宋援朝離不開關係,在小七的心裏宋援朝依舊是他的老領導,老主任,隻可惜宋援朝考進了大學,走上了一條更好的路,再也不能繼續領導著他們奮鬥了。</p>
“那……我還是喊您援朝哥吧。”想了想,小七用了個折中的稱呼替代了主任的叫法,宋援朝當即笑著表示讚同。</p>
三人向車間裏走去,作為生產副廠長小七為宋援朝介紹廠子裏的生產情況,宋援朝在李大琪的陪同下邊走邊看邊聽,時不時詢問幾個關鍵問題,小七對於宋援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看得出他在這個崗位上做的很是稱職。</p>
三個車間分為三片區域,中間有著內部走廊的連接。此外還有專供原料和成品的通道,通道可以直通後麵倉庫,整個廠區設計很是科學,這讓宋援朝有些意外。</p>
“這個設計可是我爸找的市設計院的同學幫忙弄的,怎麽樣,還成吧?”聽到宋援朝向自己詢問廠區設計的來曆時,李大琪略顯得意道。</p>
“不錯,外麵看著普通,沒想到裏麵搞的還真是不錯。”宋援朝恍然大悟點頭讚道,市設計院的專家弄的設計自然不會差,怪不得他在廠區裏麵隱隱看見了後世的一些格局。</p>
“對了,你上次電話裏讓我預留的水洗池已經搞好了,要不去看看?”逛了圈,李大琪突然想起了這事。</p>
“行,去看看!”宋援朝點點頭,在李大琪和小七的帶領下朝著廠房的右側走去,走過一條通道到了一處大約一百五十平米的房間,這個房間中間有個巨大的水泥砌成的水洗池,看起來和大型浴池似乎沒什麽區別,隻不過裏麵沒有一滴水。</p>
宋援朝仔細看了看水洗池的設計,還有預留管道的位置等等,看完後微微點頭。</p>
“做的還不錯。”</p>
“對了援朝,這玩意究竟是幹嘛的?當初讓人設計的時候我還怕弄不好呢,就連設計院那邊也搞不明白,一開始還以為我們廠子裏要自己建個洗浴池子呢。”看著這個巨大的水洗池,李大琪撓著腦袋問,當初宋援朝特意打電話讓他做這個東西的時候李大琪就納悶,等弄完了更疑惑,隻不過一直沒機會問宋援朝,今天他正好在必須問問清楚。</p>
水電這些是直接從村委拉過來的,其中當然也走了水務和電力係統的關係,花了點錢。畢竟工廠不是普通農村居住的房子,工業用電和用水使用率和電壓都不同,需要重新走線布局,但在這個時代這些費用都不算高,整體算下來還是很劃算的。</p>
廠房和倉庫是新建的,整個建築花了五萬元左右,其餘投入的錢基本都在裝修、設備和其他方麵。</p>
新廠房和設備等全部投入高達三十萬,這筆錢在這時代是不折不扣的巨款,但對於目前的廠子來說三十萬僅僅隻是新廠正常經營不到一個月的收入,隨著服裝行業的火爆和那些產品的熱銷,廠子裏效益出奇的好。</p>
車開到門口,廠門口掛著“滬海騰飛服裝廠”的牌子,話說這個名字是馬廠長起的,用騰飛二字寓意希望這家新廠同大鵬展翅一般騰高遠飛。</p>
工廠現在是上班時間,外麵的鐵門關著,李大琪按了兩下喇叭,一個五十來歲的門房大爺趕緊從門衛室出來開門。</p>
“李廠長農來啦!”門房大爺臉膛黝黑,說著一口滬海當地郊區話。</p>
“來了來了,今天廠裏沒什麽事吧?”李大琪把腦袋探出去問。</p>
“和平常一樣,半小時前剛出了兩批貨,現在倉庫那邊才歇下來,其他人都在車間裏忙呢。”大爺笑著說道。</p>
李大琪也就是例行一問,和大爺打了聲招呼把車開了進去,然後停在了樓前。</p>
“這位大爺是村委會主任家的親戚,租下這裏後村委會那邊和我打了招呼讓我安置幾個人,人我親自看過,都是老實人,所以廠裏幫忙安置了十個人,其他九個年輕人都在車間或者倉庫,大爺年紀大了,但做事很認真,所以我安排讓他看門。”邊下車,李大琪邊向宋援朝解釋了一句,宋援朝聽了點點頭,這樣的情況很是正常,在村委租地建廠順手解決幾個工作崗位也是人之常情,隻要個人品德沒有問題,用誰不一樣用?</p>
新廠子的人員可比老廠子多多了,原本老廠子最初隻不過隻有三十五人,後來新產品上馬後增加到了四十八人,而現在新廠子的職工數就達到了一百三十六人,幾乎是之前老廠子的近三倍。</p>
新廠房分為三個車間,第一個是專門製作牛仔服、牛仔褲的車間,這個車間擁有男女工人四十二人,是整個廠區人數最多的車間。</p>
第二個車間是做喇叭褲和西褲車間,有工人三十八人,至於第三個車間是做襯衫和假領子的,這兩種產品的製造方式接近,而且後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用前者的邊角料,雖然現在假領子的業務已經不再是廠子的支柱業務,但李大琪並沒有放棄這塊,話說蚊子再小也是肉,畢竟假領子的利潤不低,銷售也比較穩定。</p>
第三個車間人員為三十五人,三個車間合計人員為一百一十五人,剩餘的二十一人中包括李大琪在內,分別是門衛、供銷、勞資(行政加人事)、財務、倉庫等崗位人員。</p>
新廠的老員工並不多,由於廠房離市區有些距離,再加上公交不便,所以當初老廠那邊過來的人僅僅隻有十來個,其餘人員都是後麵陸續招來的,除去村委那邊要求安排的十個人外,剩餘的人大多都是從社會上招聘的待業青年。</p>
老職工作為新廠的核心人員基本都放在了一些關鍵崗位,其中就包括之前提拔起來的小七。</p>
現在的小七已經不再是車間主任了,兩年下來小七也曆練出來了,被李大琪任命為生產副廠長,主要負責三個車間的日常生產工作。</p>
至於老廠子的兩位老師傅,也就是王師傅和劉師傅,王師傅跟著來了新廠子,但劉師傅卻留在了老廠子,用他的話來說自己腿腳不好新廠太遠,騎車實在是騎不動,所以還是留在老廠子上下班方便。不過雖然人沒來,但劉師傅親手帶出來的三個最好的徒弟過來了,而且如果有什麽事需要他解決幫忙的,隨時隨地李大琪也可以開車把他接過來。</p>
下了車,宋援朝和李大琪向車間走去,一路上忙忙碌碌路過的職工熱情地向李大琪問候,李大琪微笑著點點頭,有時候也會停步詢問幾句工作上的情況,在一旁的宋援朝也不說話,這一切默默看在眼裏,心裏點頭。</p>
李大琪算是曆練出來了,這兩年來從一個普通的青工到車間主任再到廠長,李大琪的身上少了許多當年的毛糙和衝動,取而代之的是沉穩和氣質。</p>
看著李大琪如同脫胎換骨的變化,宋援朝心裏感到欣慰,也正是有李大琪的幫助和努力,這才能使得這家廠子和他們的事業在這一年中騰飛。</p>
“宋主任!”正當快到車間的時候,聞訊而來的小七一眼就看見了和李大琪一起來的宋援朝,驚喜的他急忙快步上前。</p>
“我早就不是什麽主任了,以後還是和大琪一樣喊我援朝吧。”對於小七,宋援朝看見他很是高興。</p>
李大琪曆練出來了,小七同樣也是。當年的小青年現在也是生產副廠長了,管著三個車間一百多號人,早就不是第一次見到他那時候的青澀。</p>
小七最初就是宋援朝提拔起來的,而且在宋援朝走的時候還特意交代了李大琪關照小七,給他鍛煉和進步的機會,這讓小七對於宋援朝一直心存感激,因為如果沒有宋援朝,他也不會有後來的一切,更當不上現在這個生產副廠長。</p>
“宋主任,您這話說的,不管您還是不是我們的主任,在我心裏您一直都是我的老領導。”小七情真意切地說道,看著他這副樣子,宋援朝和李大琪同時就笑了起來。</p>
</p>
拍拍小七的肩膀,宋援朝笑道:“你的心意我領了,不過什麽主任就不要再提了,再說你有今天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不是拍馬屁才能成功的。我們廠子不是國營大廠,不靠關係隻看能力,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也不會有今天這個新廠,你說呢?”</p>
小七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宋援朝說的沒錯他們廠子的確是這樣。作為廠裏的老人,小七是經曆過廠子差一點生存不下去的那段經曆的。</p>
在現在許多進廠的新人看來,這家騰飛服裝廠雖然隻是集體性質,可廠裏的效益極好,工資福利也遠比普通國營廠子高上不少,雖說出去談起身份,沒有國營大廠那麽有臉麵,但拿到手的真金白銀卻讓一些國營廠的職工更為羨慕。</p>
但小七心裏卻清楚,如果沒有宋援朝的話哪裏有今天的騰飛新廠的存在?恐怕連老廠子都已經涼涼了,至於他們這些廠子裏的職工能夠保證基本工資收入就謝天謝地了,說不定廠子一黃,連工作都沒了著落。</p>
這些,全和宋援朝離不開關係,在小七的心裏宋援朝依舊是他的老領導,老主任,隻可惜宋援朝考進了大學,走上了一條更好的路,再也不能繼續領導著他們奮鬥了。</p>
“那……我還是喊您援朝哥吧。”想了想,小七用了個折中的稱呼替代了主任的叫法,宋援朝當即笑著表示讚同。</p>
三人向車間裏走去,作為生產副廠長小七為宋援朝介紹廠子裏的生產情況,宋援朝在李大琪的陪同下邊走邊看邊聽,時不時詢問幾個關鍵問題,小七對於宋援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看得出他在這個崗位上做的很是稱職。</p>
三個車間分為三片區域,中間有著內部走廊的連接。此外還有專供原料和成品的通道,通道可以直通後麵倉庫,整個廠區設計很是科學,這讓宋援朝有些意外。</p>
“這個設計可是我爸找的市設計院的同學幫忙弄的,怎麽樣,還成吧?”聽到宋援朝向自己詢問廠區設計的來曆時,李大琪略顯得意道。</p>
“不錯,外麵看著普通,沒想到裏麵搞的還真是不錯。”宋援朝恍然大悟點頭讚道,市設計院的專家弄的設計自然不會差,怪不得他在廠區裏麵隱隱看見了後世的一些格局。</p>
“對了,你上次電話裏讓我預留的水洗池已經搞好了,要不去看看?”逛了圈,李大琪突然想起了這事。</p>
“行,去看看!”宋援朝點點頭,在李大琪和小七的帶領下朝著廠房的右側走去,走過一條通道到了一處大約一百五十平米的房間,這個房間中間有個巨大的水泥砌成的水洗池,看起來和大型浴池似乎沒什麽區別,隻不過裏麵沒有一滴水。</p>
宋援朝仔細看了看水洗池的設計,還有預留管道的位置等等,看完後微微點頭。</p>
“做的還不錯。”</p>
“對了援朝,這玩意究竟是幹嘛的?當初讓人設計的時候我還怕弄不好呢,就連設計院那邊也搞不明白,一開始還以為我們廠子裏要自己建個洗浴池子呢。”看著這個巨大的水洗池,李大琪撓著腦袋問,當初宋援朝特意打電話讓他做這個東西的時候李大琪就納悶,等弄完了更疑惑,隻不過一直沒機會問宋援朝,今天他正好在必須問問清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