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航和羅琳結婚後並沒有出去度蜜月,這個時代還沒有所謂的“蜜月”這個說法,就連旅遊結婚也是八十年代中後期才開始興起的,現在人結婚就是熱熱鬧鬧地在家辦一場婚宴,然後休息幾天而已。</p>


    羅琳還不知道她的磁帶已經出來了,羅陽和宋援朝已經聽過了她的磁帶,對於羅琳的磁帶宋援朝給予的評價很高。</p>


    羅琳有著一副好嗓子,而且她的嗓音辨識度很強,再加上那位老師的指點後進步很快,這盒磁帶說是精心打造一點都不為過。</p>


    裏麵的歌曲除去兩首是宋援朝提供的外,其餘幾首都是太平洋公司精心挑選的,從曲目和演繹的方式很適合羅琳的風格,而且相比原唱者,羅琳的演繹並沒有刻意的模仿,反而有了自己鮮明的特色。</p>


    不出意外,這盒磁帶一定會大火的,按照太平洋公司那邊的消息,正式上市就在一周之後,等上市後宋援朝相信用不了多少時間,全國上下就會有許多人知道羅琳的藝名——夏葉。</p>


    林宇航和羅琳結婚第二天按習俗回了一趟門,然後趁今年國慶節正好是周四的機會,兩人結伴去燕京附近幾個景點玩了兩天。等十月五日,也就是國慶節剛過第一個星期一,林宇航和羅琳就結束了婚假,各自回到單位正式上班了。</p>


    一到單位,一路上碰上林宇航的同事們全熱情地向他道賀,林宇航也笑眯眯地從提包裏取出早就準備好的喜糖分給大家。</p>


    大家吃著喜糖,有人還笑問什麽時候可以吃林廠長的喜蛋,惹得四周響起一片善意的笑聲。</p>


    因為一路發喜糖,到辦公室的時間要比平常晚了不少。</p>


    進了辦公室林宇航先拿抹布搞了下衛生,幾天沒來辦公桌上落下了薄薄的一層灰,擦完後打了壺開水泡了杯茶,剛坐下準備先看這幾天的生產統計表,還沒等他細看就傳來了敲門聲。</p>


    “進來!”</p>


    話音剛落,辦公室的門就被推開了,來的是廠辦主任和兩位副廠長。</p>


    “嗬嗬,你們來的正好,來來來,我的喜糖,大家都有份,對了老陸,這包喜糖等會幫忙各辦公室發一下,還有幾包喜煙,來來,你們先一人一包。”瞧見他們來了,林宇航笑嗬嗬地站起,從包裏取出早就準備好的喜糖喜煙。</p>


    “恭喜恭喜!”三人笑嗬嗬地衝著林宇航拱手道喜,陸主任更是主動接過了那一大包喜糖,說著等會就去分給大家之類的話。</p>


    “找我有事?坐坐……。”林宇航把手裏的喜糖遞給陸主任,接著掏出一包雙喜分煙。</p>


    喜煙可不能不抽,哪怕平時不怎麽抽煙的高副廠長這時候也笑嗬嗬地點上了一支。</p>


    “怎麽樣,這幾天我不在廠裏,一切還好吧?”林宇航抽著煙笑問道。</p>


    “生產上沒有問題,供銷方麵產品依舊供不應求,一切都好,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年齡較長的嚴副廠長笑嗬嗬地說道。</p>


    “這就好這就好,我還打算等會先下車間看看,看完後再找你們碰個頭,沒想你們先來了。”林宇航鬆了口氣,雖然結婚假期,可在家的時候林宇航還是心裏惦記著廠裏的事,生怕自己不在時候廠裏會出點問題,現在嚴副廠長的話讓他放了心。</p>


    “這都是廠長您的功勞,要不是廠長您來了我們廠後大刀闊斧地改革,哪裏有我們廠今天的興旺?”廠辦陸主任笑嗬嗬地拍了記馬屁,兩位副廠長在一旁也是連連點頭。</p>


    不等他說完,林宇航擺了擺手:“這種話就不用說了,廠子好也不是我一個人的能耐,如果沒有你老高、老嚴和大家夥的配合,我就有天大的能耐也使不出來。還有老陸,作為廠辦主任你可是我們廠的大管家,廠子上上下下都靠你來協調,你們三位都是我們廠子的功臣!”</p>


    林宇航這話讓三位感動,同時也有些愧疚。</p>


    畢竟林宇航剛來的時候他們三人對林宇航是否能夠力挽狂瀾存在質疑,隻不過他們和之前的廠長、書記不同,作為八廠的老人,他們並沒有什麽背景,雖然知道八廠一天不如一天,可要想離開八廠另尋去處卻沒有關係,隻能硬著頭皮繼續留在八廠。</p>


    再加上林宇航這個廠長兼書記過於年輕,要知道廠裏領導中年紀最大嚴副廠長都已經五十出頭了,相比不到三十的林宇航足足大了二十多歲,無論從年齡還是資曆都是林宇航所不如的。</p>


    當初林宇航就任之後,先對八廠進行了內部整頓,雖然大家對這決定沒有直接抵觸和反對,可這三位的配合也是有限的。而且當林宇航提出用廠子裏僅有的資金包括好不容易貸款得來的錢全部投入到暖杯包裝產品上時,他們在廠辦會議上還提出過質疑,隻是最後因為林宇航的堅決這才勉強通過。</p>


    可誰也沒想到八廠靠著暖杯包裝產品一炮打響,從而使得八廠從泥濘中脫身,開始擺脫了八廠麵臨的糟糕局麵。</p>


    可後來明明暖杯包裝做的很好,產品旺銷的時候,林宇航突然又決定停止暖杯包裝銷售,一下子就把這個前途極好的產品給拋棄了,反而用好不容易賺來的錢全部投進了人參蜂皇漿這個前途未知的新產品中。</p>


    對於這個瘋狂決策他們都是強烈反對的,尤其是嚴副廠長的反對更為強烈。在他看來做產品向來就是做熟不做生,明明手上有好的產品為什麽不求穩繼續幹下去呢?拿著這麽大的一筆錢去搞什麽人參蜂皇漿?這不是冒險還是什麽?一旦新產品不行的話,老產品又被人取代,那麽剛剛緩過氣的八廠又得陷入之前的困境中了。</p>


    嚴副廠長的意見可以說代表了當時廠子裏不少人的想法,許多人都不理解林宇航這麽做的真正用意。雖然最終林宇航還是強行通過了這個決定,直接停止了暖杯包裝生產轉為更冒險的人參蜂皇漿產品,但在八廠內部對此不看好的人比比皆是。</p>


    </p>


    之後發生的一切就不重複了,八廠幸運地逃過了一劫,並且新產品人參蜂皇漿一下子在全國市場賣得極火,全廠上下加班加點二十四小時生產依舊無法滿足需求,看著一車車的產品銷出去,一筆筆的貨款進入廠子賬戶裏,八廠靠著這個產品賺取了豐厚的利潤,更讓全廠上下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p>


    回想到之前發生的一切,無論是嚴副廠長還是高副廠長,又或者陸主任等等心中羞愧無比,同時也對林宇航佩服的五體投地。</p>


    “今天你們過來……?”說了幾句閑話,林宇航這才想起正事開口問。</p>


    “哦,是這樣的,國慶節前您不是說了建房的事麽?這個方案已經出來了,您看看?”</p>


    “出來了?這麽快?”林宇航有些意外,看著陸主任和兩位副廠長笑嗬嗬的表情頓時反應過來,建房子啊,這可是大事,八廠這麽多年沒分過房了,現在八廠終於有錢了,既然廠辦會議上已經決定通過要建房給職工福利,那麽大家當然希望越快越好了。</p>


    林宇航從陸主任手裏取過方案細看,這個方案弄的不錯,地址是早就選好的,其實這塊地好多年前就批給八廠了,但由於八廠沒錢所以房一直都沒建起來,等到林宇航接手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別說建房了,廠子裏賬戶上的錢恐怕買點水泥直接鋪地都不夠。</p>


    建房的地方不算大,麵積能建兩棟筒子樓,設計什麽的幾年前就做好了,卻因為資金的緣故一直沒能落實。</p>


    不過這一次林宇航直接推翻了之前筒子樓的設計,采取了新式公房的設計,在他看來要麽不建,要建就得建的好些,筒子樓雖然實用,可在生活方麵有些不便,而且現在八廠也不缺錢,當然要選擇更好的。</p>


    這一次建房選用的新式公房設計是兩棟六層樓的新公房,相比最初四層樓的筒子樓要高出兩層。</p>


    每層是四戶,中間有半開放的走廊連接,樓道擺在中段,東邊兩戶,西邊兩戶。</p>


    四戶的戶型各不相同,分別東西兩頭的戶型都是小兩房的,再加上內部的廚房、衛生間什麽的,其中向南的一間稍大些有著陽台。至於中間的兩個戶型是大兩房(兩室半)的結構,兩個房間全部朝南,一個有陽台一個沒陽台,麵積要比東西兩頭的兩戶大了大概十多平米的樣子。</p>


    四套房麵積分別再47平米至68平米之間,再加上公用麵積每層樓大約在265平米左右,整個戶型很是整齊,獨門獨戶相比之前的筒子樓可強得許多。</p>


    兩棟樓,一棟24戶,一共48戶,一樓還有花園,當然花園的麵積不可能很大,僅僅也就十多到二十平米不等而已,但這樣的結構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p>


    林宇航仔細看著方案,邊看邊微微點頭,等看完後他問道:“這個方案不錯,成本核算過了麽?是多少?”</p>


    “這個已經找設計院那邊問過了,每平米大概在130元左右。”陸主任在一旁回答道。</p>


    林宇航心算了下,按這個成本兩棟樓全部建好投入資金大概在四十萬出頭,這筆錢對於目前的八廠來說不算什麽,何況北方建樓要考慮到取暖問題,所以建築成本相對比南方更高些,假如這個樓是在南方建的話,每平方米的建築成本恐怕連100元都不到。</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歸黃金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並收藏重歸黃金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