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他,讓他自己說!”董阿姨似乎對李叔有些不滿,神色中帶著埋怨。</p>


    李叔張了張嘴,這才道:“沒什麽,都是一些小事……。”</p>


    “這還是小事?老李,你是不是苦頭沒吃夠?下車間這麽多年腦子裏的一根筋到今天也沒別過來?你不說是吧?援朝也不是外人,你不說我來說!”</p>


    董阿姨張嘴叭叭叭地就說了起來,邊說著還邊瞪了李叔一眼,李叔神情尷尬,耷拉著腦袋也不分辨。</p>


    聽完董阿姨的講述宋援朝才搞明白是怎麽回事,原來因為騰飛廠的改製問題,宋援朝給李大琪出了主意,就是利用這個改製讓上級部門解決李家的問題。</p>


    李家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老房子的問題,第二個就是李叔的工作崗位情況。</p>


    老房子本來就是分配給李家的,當初被人用卑鄙的手段弄走本就不符合政策,歸還是理所當然的。</p>


    至於李叔的工作崗位就更不用提了,李叔可是老牌的大學生,高級知識分子,職稱早就是工程師了。其實按照李叔的資格如果不是那些年的耽擱,評一個高級工程師都不為過。</p>


    這樣一個難得的人才,居然從科室技術崗位直接下放到了車間一幹就是這麽多年,簡直就是浪費人才。</p>


    得知此事後,上級領導直接指出了這個問題,就這樣李叔終於從車間回到了他已經闊別許久的技術崗位。</p>


    雖然離開原本的崗位這麽多年,可這些年來李叔並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的工人。在車間工作的時候,李叔依舊在琢磨技術方麵的問題,平日裏在家也經常在搞一些私下的研究工作。</p>


    回到技術崗位後不久,李叔很快就向廠裏提出一項技術革新的建議,為了這份建議他其實準備了很長的時間,可以說從這個技術革新的念頭起到提出,其中經曆了好幾年的時間,包括了他在下放車間工作的那段日子。</p>


    在李叔看來,電子廠曾經有著它的輝煌,過去的幾十年裏,電子廠的產品是滬海的有名品牌,所生產的許多工業或民用的電子產品深受相關企業和廣大群眾的歡迎。</p>


    其中一些產品暢銷許多年了,市場一直銷路不錯,可在李叔眼裏技術是日新月異的,科技不會一成不變,尤其是像電子產品這種東西,新的技術取代舊的技術非常快,一旦停滯不前,很快就會淘汰。</p>


    如果是在以前的話,國內市場相對封閉,計劃經濟的時代中生產都是依靠計劃進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路當然不用犯愁,哪怕在其他行業有所影響,可對於電子廠來說卻影響很小。</p>


    可現在不同了,兩年的時間裏改革開放已經開始影響了各行各業,電子廠目前看來起來似乎經營沒有問題,可實際上已經有了諸多隱患,尤其是技術的落後和產品的老舊,這更是電子廠最大問題的所在。</p>


    李叔是高級知識分子,是工程師,是了解科學是怎麽回事的專業人士。</p>


    所以他覺得如果電子廠不盡快做出改變,一旦新的技術和新的產品出現在市場上,那麽依舊憑借老技術老產品打天下的電子廠就會迎來沉重打擊。</p>


    如今看起來依舊輝煌的電子廠,其實就是建立在沙礫上的大樓,根基極其不穩,隻要有外力作用輕輕一推,大樓就會轟然倒塌。</p>


    這一輩子都在電子廠工作的李叔心知肚明,他對電子廠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不想看著電子廠未來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其位必謀其政,既然李叔已經回到了技術崗位,那麽他是想做點事的,也想防患於未然,趁著目前電子廠還效益不錯的時候盡快進行技術革新,完成產品更替,迎頭趕上世界先進的技術,不要等到危機來臨再臨時抱佛腳,等到那時就晚了。</p>


    就這樣李叔向廠領導提出了自己的革新建議,還洋洋灑灑寫了厚厚一疊的資料遞交了上去。</p>


    可他怎麽都沒想到,自己費盡心血整理出來的資料和建議卻在領導眼裏狗屁都不是,尤其是當李叔在建議書裏寫道,希望廠子能拿出一筆錢直接用於技術革新的需求,並且每年長期穩定提供一筆資金以維持技術方麵的研究時,廠領導更是嗤之以鼻。</p>


    </p>


    建議石沉大海,李叔等了一個月都沒回複,忍不住的他直接就去找了領導詢問。</p>


    可到了領導那邊卻被領導冷言嘲諷了幾句,領導告訴他這些根本不是他一個小小工程師考慮的問題,這樣的企業經營大局領導自然有領導們的看法,他的本職工作隻是負責工廠生產技術方麵,做好這些就行了,至於其他的東西簡直就是不務正業,更是亂彈琴。</p>


    此外,什麽研究經費,還定期撥款什麽的,這就連廠領導都沒這個權利。國家的錢,企業的錢哪裏是隨隨便便個人能決定怎麽用的?如果都這麽幹了這成什麽了?</p>


    如果不是看在李叔是個書呆子,不懂人情世故的份上,就憑著李叔那份東西完全可以給他腦袋上扣一頂帽子,異想天開是小的,嚴重的就是借機否定之前的科技成果,再有意圖用這種方式給自己獲取好處的想法。這種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如果真追究起來別說繼續留在技術崗位了,恐怕再次下放車間當工人也算輕了。</p>


    滿懷著熱忱而去,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而回。</p>


    李叔拿著被丟回來的那份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技術革新建議書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坐在辦公桌前悶頭抽著煙,徐徐都沒說話。</p>


    他的多年心血,他的熱忱,就被領導這麽幾句話全給否定了,這讓李叔心裏難受的不行。</p>


    可他沒想到這個事沒算完,幾天後廠子裏居然傳出了李叔向廠裏提建議的小道消息,小道消息裏內容傳的很是邪乎,說什麽李叔這樣幹分明就是嘩眾取寵用心不良,想借著所謂的技術革新增加他在廠子裏的地位,同時利用這個手段搞一筆數額不小的經費來供他揮霍什麽的。</p>


    當消息傳出後,有些人相信李叔的為人,覺得他不會這麽做,可有更多的人卻是信了的,看見李叔就是指指點點,嘲笑他癩蛤蟆打哈哈口氣大,不自量力妄圖借這個事為自己撈好處簡直就不是個東西。</p>


    甚至工廠紀委的同誌也來找李叔談話,直接讓他暫時停職,並派人審核了他手上工作的情況,查下來雖然沒問題,卻也嚴厲訓斥他以後安心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不要妄圖動歪腦筋什麽的。</p>


    這一切讓李叔心灰意冷,委屈和憤怒交織在一起,回到家後就發起了高燒,虧得那天董阿姨回來的早,趕緊把李叔送去醫院住了兩天這才漸漸好了。</p>


    “你說,他這傻瓜圖的什麽?吃了這麽多年的虧還這麽幼稚,電子廠裏有好人麽?如果有好人當年怎麽會把我們從老房子趕出去?怎麽會把我們老李丟到車間裏這麽多年?”</p>


    董阿姨很是氣憤道,在她看來李叔這完全是自找的。他都多大年紀了?都五十歲的人了還這麽幼稚,老話說吃一虧長一智,這麽多年的苦頭難道白吃了?怎麽就不知道吸取教訓呢。</p>


    “阿姨,你也別怪李叔,李叔這事從道理上來說並沒做錯什麽,就算有錯也是否定他的廠領導和那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宋援朝心中也無比感慨,李叔是個好人,也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是一個有良心也有遠見的高級知識分子和技術人才。</p>


    從李叔所做的一切來看,他的確沒做錯什麽,而且他居安思危的觀點和遠見讓人敬佩。在這個時代,有這樣思想的人並不多,李叔恰恰就是其中之一。隻可惜他的想法和建議得不到領導的認同,因為否定他的領導恰恰才是鼠目寸光的那個。</p>


    宋援朝的安慰讓李叔心情好受了些,他略有感激地看了宋援朝一眼,同時輕歎了一聲。</p>


    “對了李叔,您提的是什麽技術方麵的建議?還有所謂的資金撥款是怎麽回事?”宋援朝好奇地問道。</p>


    李叔說道:“現在我們廠生產的是一些基本的電子元件,還有一些半導體民用和工業設備,這些需求量都不小,但是技術已經落後了,根據我所知,我們廠裏的技術和產品相比國際上的已經落後了整整兩代半,如果不改變的話一旦市場繼續開放,新技術新產品進來後,會對我們廠得知這些產品帶來極大衝擊。”</p>


    宋援朝微微點頭,對於這個技術細節方麵他不是很了解,但他覺得李叔說的沒錯,電子產品的更替是很快的,這點他知道。</p>


    “我認為,繼續在原有產品上深挖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如果要追上先進技術不是簡單地更替設備那麽容易,而且這樣做的話時間太長,精力也太分散,電子技術是一個大課題,依靠我們一家廠是做不到的。”</p>


    “那麽李叔您的想法是……?”</p>


    “我打算是依托目前的設備和現有產品為基礎,研製一款有廣闊市場的新產品,用這款產品拉近在成品上和國際產品的距離差距。如果這款產品研製成功的話,那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子廠不會為市場而犯愁,也會有足夠實力和資金慢慢去解決其他問題。”</p>


    “您這款產品是……?”</p>


    “中續器,出入中繼器。”李叔用食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道。</p>


    “出入中續器?李叔,你不會是打著程控交換機的主意吧?”宋援朝很是驚訝地問道。</p>


    “你怎麽知道?”沒想李叔更是驚訝,他怎麽都沒想到宋援朝居然會知道這玩意。</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歸黃金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並收藏重歸黃金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