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問題孫耀良已經考慮過了,當即把自己的想法和宋援朝說了說。</p>
聽完後,宋援朝一時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坐著抽著煙,思索著孫耀良剛才話裏的內容。</p>
不得不說孫耀良給了宋援朝一個很大的驚喜,他對於鹽汽水的銷售不僅有了一個非常可行的銷售方式,此外還和其他產品結合起來,造成了一個類似廣告的效應。</p>
其實這些日子宋援朝已經開始琢磨起廣告這件事了,隻不過目前要用錢的地方太多,再加上銷售麵還沒鋪開,短時間內沒必要打這個廣告。</p>
可不管怎麽說,一分廠要徹底有所改變,靠修煉內功和銷售員跑市場是遠遠不夠的,何況現在的一分廠僅僅隻是在原有基礎上調整管理方向改變困境,離真正的脫胎換骨還差得遠呢。</p>
所以廣告這個問題宋援朝隻是暫放卻不是不打,等到時機成熟他自然會考慮在電台、電視上打廣告。可今天孫耀良和他聊鹽汽水的銷售,卻讓他看到了一個在銷售的同時順手打廣告的機會。</p>
仔細想了想,宋援朝開口問了孫耀良幾個問題,孫耀良一一做了回答。</p>
等聽完了孫耀良的回答後,宋援朝心裏有了底,當即就和孫耀良交代了起來,聽著宋援朝的交代內容,孫耀良越聽眼睛越是發亮,他怎麽都沒想到自己的一句建議就讓宋援朝想到了更深入的東西,並且在這基礎上延伸出去,打開了另一番天地……。</p>
何偉的心情非常不錯,回到一分廠上班已經一星期了,在這一個星期裏他學到了許多,讓他受益匪淺。</p>
真正當了銷售員,何偉才明白自己當初和三弟一起琢磨著幹個體戶是多麽隨意的決定,如果當時自己真的這麽去幹了,弄不好虧本的可能性太大了。畢竟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做買賣這行,一個什麽都不懂的菜鳥一頭紮進去運氣好的或許可以賺到錢,可一旦運氣差些,不是被騙就是血本無歸。</p>
在孫耀良的教導下,何偉才漸漸懂得什麽叫市場,什麽又叫銷售,做生意應該是怎麽做的,考慮的問題重心在哪裏,應該和客戶是怎麽打交道等等。</p>
這些如果自己摸索的話或許要很長時間,甚至等自己撞個頭破血流,吃了幾次虧後才能慢慢總結出來。而現在在孫耀良的言教身傳之下,何偉很快就搞明白了這些,並且付諸於實際之中。</p>
當然了,現在的何偉離一個真正合格的銷售員還差得遠呢,他隻不過是一個剛剛踏入這行的年輕人。不過何偉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出師,從而完成從菜鳥到老鳥的蛻變過程。</p>
和三弟何驍相比,何偉的性子更沉穩些。</p>
性格的差異注定何偉不會像何驍那樣和人自來熟,而且嘴皮子也沒何驍那麽利索,不過何偉有他的優點,那就是他考慮問題往往也更深入些,每天下班回到家,何偉都會靜靜地把今天一天的經曆在腦子裏過一遍,回憶著同每個客戶交流的過程。</p>
就和下圍棋一樣複盤,找出一天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搞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琢磨著下一次如果碰到同樣的問題自己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應對等等。</p>
除此之外,何偉還有一個本子,這個本子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每個接觸過的客戶詳細資料,甚至連對方的家庭情況和個人愛好等等也做了備注。這些在何偉看來目前或許沒什麽用,但以後肯定是用得上的,把工作提前做仔細做紮實,才能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p>
何偉第一天跟著孫耀良去跑市場,何偉所在的小組就是三個小組裏成績最差的一個,過了幾天後,臨時小組解散,孫耀良宣布了各自的銷售區域劃分,沒了搭檔靠自己一個人去跑,何偉的成績實在是不怎麽樣。</p>
比起能說會道性格外向的弟弟何驍,何偉差得遠。</p>
小組解散後的幾天裏,何偉的銷售成績可以用一句慘不忍睹來形容,相比別人每天不斷上升的客戶名單,何偉談成的客戶數量連別人一半都比不上,尤其是和第一名的何驍比,隻有他的四分之一。</p>
麵對這樣的結果何偉心裏異常焦急,他甚至擔心這樣的成績下去弄不好就得被踢回家了。要知道他們這些合同工可是有試用期的,在試用期裏不合格這份工作就直接丟了。</p>
銷售成績差,市場始終打不開,何偉不免急得有些上火了,嘴上還起了個大泡疼得連吃飯都困難。正在這時,孫耀良注意到了何偉的焦慮,特意找他談了談。</p>
談話之初何偉心中忐忑不安,生怕一句“試用期不合格”的話從孫耀良口中說出,直接打發他走人回家。</p>
</p>
還好,孫耀良並沒有說這話,相反還關切地詢問何偉在工作中有什麽困難,是不是碰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又或者有什麽需要幫助的。</p>
麵對孫耀良的關心,何偉起初並沒打算說心裏話,可隨著孫耀良真摯的詢問,再加上這些日子心裏的煩悶,何偉還是慢慢把自己麵臨的問題講了出來。</p>
認真聽完了何偉的講述,孫耀良又詢問了何偉這些日子究竟是怎麽做的,甚至還看了看何偉那個記錄了客戶資料的本子。</p>
等看完後,孫耀良告訴何偉不用著急,銷售工作並不是隻有一個固定模式,每個銷售員的性格作風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善於和人交流,也有的人對市場的把握敏銳等等。</p>
人和人之間都有著區別,這天下還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呢。銷售員也是如此,性格和作風的差異注定了他們采取的銷售方式不同,這是很正常的一種情況,別人的辦法好用,但不一定適合他,而他的模式也不一定適合別人。</p>
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模式,這才是打開局麵的最好辦法。銷售看的是整體,是長遠,短時間並不能說明什麽。而且在孫耀良看來,何偉如今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了,他現在需要的僅僅隻是時間而已。</p>
孫耀良安慰並鼓勵何偉不用過於擔心,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地去做,一個星期的成績代表不了什麽,銷售公司這邊也不會僅僅以目前的成績就否定一個剛剛接觸這行的員工。</p>
從孫耀良那邊出來,何偉的心情好了許多,一直籠罩在頭頂的烏雲也因為孫耀良的那些話被驅散了。</p>
孫耀良給了何偉信心,同時也堅定了他能做好這行的信念,緊緊捏了捏拳頭,繼續騎上他那輛破舊的二八大杠,精神抖擻地繼續出去跑業務了。</p>
等到了七月中旬,何偉的銷售成績開始明顯好轉,手上的客戶數量也慢慢追趕了上來,七月下旬的時候,何偉的銷售數額破天荒地已經排在了第三位,如此明顯地進步讓何偉自己都欣喜不已。</p>
這天何偉依舊騎著自己的二八大杠去跑客戶,不過和平時相比他不是一個人去的,而是和送貨蹬板車的小邵一起走。</p>
小邵是貨運組的人,年齡比弟弟何驍還小了兩歲,今年才剛剛二十出頭。</p>
小邵不是知青,可同樣也沒工作,像他這樣年輕人社會上有著不少,家裏兄弟姐妹多,又沒受過良好教育,再加上沒背景沒關係,要找一份工作非常困難。</p>
銷售公司組建貨運組的時候小邵被招了進來,雖然小邵的性子比較悶,不適合當銷售員,但他人品很好,做事也踏實認真,再加上雖然個子矮卻一把子的力氣,在貨運組當送貨員最合適不過了。</p>
和平常一樣,小邵的板車上裝著給客戶送的貨,可和平常又有些不同,板車上除了二十多件貨外還裝著三個保溫桶,就是那種鐵皮厚厚的,帶著一個龍頭的保溫桶。</p>
從廠子裝好貨出發,半小時後來到一處巷子口,巷口有一家煙紙店,煙紙店的老板姓曾,四十來歲的年紀。</p>
“曾叔!貨來了曾叔!”到了門口,何偉把車在一旁停好,順手鎖上喊了兩嗓子。</p>
話音剛落,老曾的腦袋就從裏麵探了出來,瞧見和何偉頓時就笑了起來:“小何來啦,今天怎麽這麽早?”</p>
“嗬嗬,您昨天不是和我說汽水快賣完了麽?這不一大早就給您先拉過來,免得耽擱您的生意不是?”何偉笑著說道。</p>
近一個月的鍛煉,何偉已經不像最初那樣和人交流是硬著頭皮上了,銷售都是鍛煉出來的,許多事有了第一回心理就克服過去了,後麵大家熟悉後打交道就更自然了許多。</p>
“你小子,我昨天就這麽提了一嘴,你就記心上了?”老曾頓時笑了起來,從口袋裏掏出煙:“來來,先抽支煙。”</p>
“別,抽我抽我的,怎能抽您的煙呢?”何偉連忙把自己的煙遞過去,一臉真摯地說道。</p>
“你呀你,抽誰的不都是抽呀,還和我這麽客氣?來來,我們交換著抽,這總行了吧?”老曾伸手虛點了何偉兩下,笑嗬嗬地接過他遞來的煙,同時也把自己拿出的煙硬塞在何偉的手裏。</p>
接過煙,劃著火幫老曾點上,何偉把煙在耳朵裏一夾:“您先抽,我幫小邵把貨給您卸下來。”</p>
“行,要不要幫忙一起?”</p>
“不用了,就這麽幾件我們兩個一會工夫就好。”何偉回了一句,大步走到已經停著的板車前,這時候小邵已把捆紮的繩子鬆開了,何偉和小邵兩個人利索地把貨從板車搬下,熟門熟路地幫老曾搬進煙紙店放在一個角落裏。</p>
“曾叔,您點點,一共是10件全在這了。”</p>
“嗯,是10件沒錯,空箱和空瓶整理好了就在那邊,你直接換走就是。”老曾用目光掃了一眼,疊成兩行的10件貨整整齊齊。至於更換的空箱子和空瓶子他也早就弄好了,就在一旁堆著呢。</p>
何偉點了點數量,再看了看空瓶子是否有破損和缺少,一切無誤後就和小邵把它們搬了出去。</p>
弄完這些,小邵拿著送貨單給老曾簽字確認,老曾簽字的同時把早就準備好的貨款交給了小邵,小邵點了下錢數沒問題,這才從口袋裏取出一個章在嘴邊哈了口氣,重重在給老曾的那聯上蓋上一個“款已收訖”的印章。</p>
弄完這些,小邵把錢和單據小心放回背著的書包裏,係好扣子,回到板車那邊重新用繩子把貨物和回收的箱子空瓶子加上幾個保溫桶緊緊紮牢。</p>
這時候,老曾突然注意到了那裝在板車上的保溫桶,疑惑地看了一眼,然後問:“小何呀,這個保溫桶是……?”</p>
“哦,這個就是昨天和您提的裝鹽汽水的保溫桶。”何偉笑著回答道。</p>
“這就是你們用來裝鹽汽水的保溫桶?”老曾一愣,走近細看,還伸手摸了摸。</p>
保溫桶是最常見的那種,就是帶一個黃銅龍頭的那種。</p>
這種保溫桶能裝50升左右的汽水,由於內層有隔熱層,能夠長時間的保溫,現在許多工廠、機關單位基本都是用這類保溫桶裝開水什麽的。</p>
聽完後,宋援朝一時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坐著抽著煙,思索著孫耀良剛才話裏的內容。</p>
不得不說孫耀良給了宋援朝一個很大的驚喜,他對於鹽汽水的銷售不僅有了一個非常可行的銷售方式,此外還和其他產品結合起來,造成了一個類似廣告的效應。</p>
其實這些日子宋援朝已經開始琢磨起廣告這件事了,隻不過目前要用錢的地方太多,再加上銷售麵還沒鋪開,短時間內沒必要打這個廣告。</p>
可不管怎麽說,一分廠要徹底有所改變,靠修煉內功和銷售員跑市場是遠遠不夠的,何況現在的一分廠僅僅隻是在原有基礎上調整管理方向改變困境,離真正的脫胎換骨還差得遠呢。</p>
所以廣告這個問題宋援朝隻是暫放卻不是不打,等到時機成熟他自然會考慮在電台、電視上打廣告。可今天孫耀良和他聊鹽汽水的銷售,卻讓他看到了一個在銷售的同時順手打廣告的機會。</p>
仔細想了想,宋援朝開口問了孫耀良幾個問題,孫耀良一一做了回答。</p>
等聽完了孫耀良的回答後,宋援朝心裏有了底,當即就和孫耀良交代了起來,聽著宋援朝的交代內容,孫耀良越聽眼睛越是發亮,他怎麽都沒想到自己的一句建議就讓宋援朝想到了更深入的東西,並且在這基礎上延伸出去,打開了另一番天地……。</p>
何偉的心情非常不錯,回到一分廠上班已經一星期了,在這一個星期裏他學到了許多,讓他受益匪淺。</p>
真正當了銷售員,何偉才明白自己當初和三弟一起琢磨著幹個體戶是多麽隨意的決定,如果當時自己真的這麽去幹了,弄不好虧本的可能性太大了。畢竟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做買賣這行,一個什麽都不懂的菜鳥一頭紮進去運氣好的或許可以賺到錢,可一旦運氣差些,不是被騙就是血本無歸。</p>
在孫耀良的教導下,何偉才漸漸懂得什麽叫市場,什麽又叫銷售,做生意應該是怎麽做的,考慮的問題重心在哪裏,應該和客戶是怎麽打交道等等。</p>
這些如果自己摸索的話或許要很長時間,甚至等自己撞個頭破血流,吃了幾次虧後才能慢慢總結出來。而現在在孫耀良的言教身傳之下,何偉很快就搞明白了這些,並且付諸於實際之中。</p>
當然了,現在的何偉離一個真正合格的銷售員還差得遠呢,他隻不過是一個剛剛踏入這行的年輕人。不過何偉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出師,從而完成從菜鳥到老鳥的蛻變過程。</p>
和三弟何驍相比,何偉的性子更沉穩些。</p>
性格的差異注定何偉不會像何驍那樣和人自來熟,而且嘴皮子也沒何驍那麽利索,不過何偉有他的優點,那就是他考慮問題往往也更深入些,每天下班回到家,何偉都會靜靜地把今天一天的經曆在腦子裏過一遍,回憶著同每個客戶交流的過程。</p>
就和下圍棋一樣複盤,找出一天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搞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琢磨著下一次如果碰到同樣的問題自己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應對等等。</p>
除此之外,何偉還有一個本子,這個本子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每個接觸過的客戶詳細資料,甚至連對方的家庭情況和個人愛好等等也做了備注。這些在何偉看來目前或許沒什麽用,但以後肯定是用得上的,把工作提前做仔細做紮實,才能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p>
何偉第一天跟著孫耀良去跑市場,何偉所在的小組就是三個小組裏成績最差的一個,過了幾天後,臨時小組解散,孫耀良宣布了各自的銷售區域劃分,沒了搭檔靠自己一個人去跑,何偉的成績實在是不怎麽樣。</p>
比起能說會道性格外向的弟弟何驍,何偉差得遠。</p>
小組解散後的幾天裏,何偉的銷售成績可以用一句慘不忍睹來形容,相比別人每天不斷上升的客戶名單,何偉談成的客戶數量連別人一半都比不上,尤其是和第一名的何驍比,隻有他的四分之一。</p>
麵對這樣的結果何偉心裏異常焦急,他甚至擔心這樣的成績下去弄不好就得被踢回家了。要知道他們這些合同工可是有試用期的,在試用期裏不合格這份工作就直接丟了。</p>
銷售成績差,市場始終打不開,何偉不免急得有些上火了,嘴上還起了個大泡疼得連吃飯都困難。正在這時,孫耀良注意到了何偉的焦慮,特意找他談了談。</p>
談話之初何偉心中忐忑不安,生怕一句“試用期不合格”的話從孫耀良口中說出,直接打發他走人回家。</p>
</p>
還好,孫耀良並沒有說這話,相反還關切地詢問何偉在工作中有什麽困難,是不是碰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又或者有什麽需要幫助的。</p>
麵對孫耀良的關心,何偉起初並沒打算說心裏話,可隨著孫耀良真摯的詢問,再加上這些日子心裏的煩悶,何偉還是慢慢把自己麵臨的問題講了出來。</p>
認真聽完了何偉的講述,孫耀良又詢問了何偉這些日子究竟是怎麽做的,甚至還看了看何偉那個記錄了客戶資料的本子。</p>
等看完後,孫耀良告訴何偉不用著急,銷售工作並不是隻有一個固定模式,每個銷售員的性格作風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善於和人交流,也有的人對市場的把握敏銳等等。</p>
人和人之間都有著區別,這天下還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呢。銷售員也是如此,性格和作風的差異注定了他們采取的銷售方式不同,這是很正常的一種情況,別人的辦法好用,但不一定適合他,而他的模式也不一定適合別人。</p>
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模式,這才是打開局麵的最好辦法。銷售看的是整體,是長遠,短時間並不能說明什麽。而且在孫耀良看來,何偉如今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了,他現在需要的僅僅隻是時間而已。</p>
孫耀良安慰並鼓勵何偉不用過於擔心,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地去做,一個星期的成績代表不了什麽,銷售公司這邊也不會僅僅以目前的成績就否定一個剛剛接觸這行的員工。</p>
從孫耀良那邊出來,何偉的心情好了許多,一直籠罩在頭頂的烏雲也因為孫耀良的那些話被驅散了。</p>
孫耀良給了何偉信心,同時也堅定了他能做好這行的信念,緊緊捏了捏拳頭,繼續騎上他那輛破舊的二八大杠,精神抖擻地繼續出去跑業務了。</p>
等到了七月中旬,何偉的銷售成績開始明顯好轉,手上的客戶數量也慢慢追趕了上來,七月下旬的時候,何偉的銷售數額破天荒地已經排在了第三位,如此明顯地進步讓何偉自己都欣喜不已。</p>
這天何偉依舊騎著自己的二八大杠去跑客戶,不過和平時相比他不是一個人去的,而是和送貨蹬板車的小邵一起走。</p>
小邵是貨運組的人,年齡比弟弟何驍還小了兩歲,今年才剛剛二十出頭。</p>
小邵不是知青,可同樣也沒工作,像他這樣年輕人社會上有著不少,家裏兄弟姐妹多,又沒受過良好教育,再加上沒背景沒關係,要找一份工作非常困難。</p>
銷售公司組建貨運組的時候小邵被招了進來,雖然小邵的性子比較悶,不適合當銷售員,但他人品很好,做事也踏實認真,再加上雖然個子矮卻一把子的力氣,在貨運組當送貨員最合適不過了。</p>
和平常一樣,小邵的板車上裝著給客戶送的貨,可和平常又有些不同,板車上除了二十多件貨外還裝著三個保溫桶,就是那種鐵皮厚厚的,帶著一個龍頭的保溫桶。</p>
從廠子裝好貨出發,半小時後來到一處巷子口,巷口有一家煙紙店,煙紙店的老板姓曾,四十來歲的年紀。</p>
“曾叔!貨來了曾叔!”到了門口,何偉把車在一旁停好,順手鎖上喊了兩嗓子。</p>
話音剛落,老曾的腦袋就從裏麵探了出來,瞧見和何偉頓時就笑了起來:“小何來啦,今天怎麽這麽早?”</p>
“嗬嗬,您昨天不是和我說汽水快賣完了麽?這不一大早就給您先拉過來,免得耽擱您的生意不是?”何偉笑著說道。</p>
近一個月的鍛煉,何偉已經不像最初那樣和人交流是硬著頭皮上了,銷售都是鍛煉出來的,許多事有了第一回心理就克服過去了,後麵大家熟悉後打交道就更自然了許多。</p>
“你小子,我昨天就這麽提了一嘴,你就記心上了?”老曾頓時笑了起來,從口袋裏掏出煙:“來來,先抽支煙。”</p>
“別,抽我抽我的,怎能抽您的煙呢?”何偉連忙把自己的煙遞過去,一臉真摯地說道。</p>
“你呀你,抽誰的不都是抽呀,還和我這麽客氣?來來,我們交換著抽,這總行了吧?”老曾伸手虛點了何偉兩下,笑嗬嗬地接過他遞來的煙,同時也把自己拿出的煙硬塞在何偉的手裏。</p>
接過煙,劃著火幫老曾點上,何偉把煙在耳朵裏一夾:“您先抽,我幫小邵把貨給您卸下來。”</p>
“行,要不要幫忙一起?”</p>
“不用了,就這麽幾件我們兩個一會工夫就好。”何偉回了一句,大步走到已經停著的板車前,這時候小邵已把捆紮的繩子鬆開了,何偉和小邵兩個人利索地把貨從板車搬下,熟門熟路地幫老曾搬進煙紙店放在一個角落裏。</p>
“曾叔,您點點,一共是10件全在這了。”</p>
“嗯,是10件沒錯,空箱和空瓶整理好了就在那邊,你直接換走就是。”老曾用目光掃了一眼,疊成兩行的10件貨整整齊齊。至於更換的空箱子和空瓶子他也早就弄好了,就在一旁堆著呢。</p>
何偉點了點數量,再看了看空瓶子是否有破損和缺少,一切無誤後就和小邵把它們搬了出去。</p>
弄完這些,小邵拿著送貨單給老曾簽字確認,老曾簽字的同時把早就準備好的貨款交給了小邵,小邵點了下錢數沒問題,這才從口袋裏取出一個章在嘴邊哈了口氣,重重在給老曾的那聯上蓋上一個“款已收訖”的印章。</p>
弄完這些,小邵把錢和單據小心放回背著的書包裏,係好扣子,回到板車那邊重新用繩子把貨物和回收的箱子空瓶子加上幾個保溫桶緊緊紮牢。</p>
這時候,老曾突然注意到了那裝在板車上的保溫桶,疑惑地看了一眼,然後問:“小何呀,這個保溫桶是……?”</p>
“哦,這個就是昨天和您提的裝鹽汽水的保溫桶。”何偉笑著回答道。</p>
“這就是你們用來裝鹽汽水的保溫桶?”老曾一愣,走近細看,還伸手摸了摸。</p>
保溫桶是最常見的那種,就是帶一個黃銅龍頭的那種。</p>
這種保溫桶能裝50升左右的汽水,由於內層有隔熱層,能夠長時間的保溫,現在許多工廠、機關單位基本都是用這類保溫桶裝開水什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