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公司的新址一周後確定了下來,新地方離一分廠不算太遠,位於一分廠東北方向不到5公裏處。</p>
選擇這裏主要是交通便利,一來600米開外就是火車貨運站,二來離國道也近。</p>
這個地方原本是屬於鐵路局的,地方很大,裏麵有一幢五十年代建的蘇式三層小樓再加兩個大倉庫,有水有電,還有通電話,雖然建築有些老舊,倉庫也很簡陋,不過孫耀良和宋援朝親自去了一趟後就把這地給定了下來。</p>
倉庫需要重新弄一下,原本的倉庫是作為堆場倉庫的,不符合宋援朝的需求,所以必須在原來基礎上再進行整改。至於辦公的小樓也是如此,荒廢了兩年多,裏裏外外顯得破破爛爛,還得好好收拾。</p>
這些事都交給了孫耀良,經費直接從銷售公司賬上走,先把辦公室給收拾出來,再添一些辦公桌椅和其他辦公用品什麽的,銷售公司人員就能轉移到那邊先上班了。</p>
倉庫這邊可以等些日子,根據施工計算九月中旬前全部完成就可以了,目前一分廠的倉庫還能使用,新品生產也沒這麽快,不需要這麽著急。</p>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雖然泉林廠有樣學樣也搞起了直供銷售模式,可在金陵本地市區範圍的市場基本被一分廠提前占領的情況下,泉林廠並沒有采取和一分廠硬碰硬的姿態,而是搞起了迂回包抄,從郊縣地區和馬城、京口兩市入手。</p>
</p>
隨著銷售策略的改變,泉林廠在這幾個地方的進展不錯,很快就打開了局麵。</p>
僅僅一個星期下來,之前困擾鄭國元的銷售問題徹底得到了改善,隨著後續市場鋪開,廠裏的庫存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不斷運出廠去從那些銷售終端再賣到顧客的手中。</p>
銷售問題的解決讓泉林廠上下全都鬆了口氣,甚至為自己目前的產能犯起了抽。</p>
直接跳過供銷社和三大公司,把銷售鋪設到終端,雖然繁瑣些,人力消耗也大,但結果卻是值得的。</p>
這些困難都能克服,尤其現在人力成本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對泉林廠來說並不算什麽。現在每天的銷售數額不斷上升,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來計算的話用不了多久就趨於飽和了。</p>
泉林廠不是大廠,隻是一家小廠,從規模來說還不如一分廠呢,僅僅馬城和京口兩市的銷售渠道就足夠泉林廠消化產量,更不用說泉林廠還打通了郊縣地區的渠道。</p>
這幾天鄭國元一直提著精神,密切注視著銷售的情況,生怕出點問題。</p>
之所為會這樣,除了這種銷售模式是第一次接觸,雖然有著一分廠的成功例子,但拿來用後泉林廠是否能夠通過這種模式打開局麵,鄭國元不能百分百保證。</p>
二來,他更關注的是一分廠那邊反應,畢竟這種銷售模式是一分廠想出來的,自己照貓畫虎做的暗搓搓,難保不被一分廠知道,萬一一分廠了解情況後做出什麽反應,雖然鄭國元個人不怕,可一旦影響到了泉林廠剛剛展開的銷售工作,弄不好會給他們的業務帶來影響。</p>
半個多月很快就過去了,一分廠那邊似乎沒任何反應,仿佛直到現在都不知道泉林廠這邊的小動作。鄭國元提起的心倒也慢慢落了下去,他琢磨著隻有兩個可能,一個可能是一分廠根本就沒注意到自己,另一個可能就是一分廠知道了卻沒在意。</p>
也許和自己當初的判斷差不多,畢竟一分廠規模雖比他們泉林廠大些,產量高些,卻依舊是有限的。</p>
以一分廠的產量和目前控製的銷售區域情況來看,一分廠的銷售已經達到了飽和,根本沒多餘的精力去顧忌其他地區的市場。</p>
這樣也好,大家心照不宣幹各自的,井水不犯河水。</p>
在安心的同時,鄭國元暗暗也起了擴大產量的想法,既然這個銷售模式好用,為什麽就不能利用這個模式繼續擴大呢?泉林廠是小廠沒錯,可誰能保證一家小廠就不能成為大廠?</p>
和優民食品廠的薑友興不同,鄭國元是知識分子出身,想問題更深入更全麵,而且他在泉林廠幹了不少年了,做夢都想讓泉林廠壯大起來。</p>
以前在計劃經濟的體係下泉林廠沒有這個機會,現在市場已經開放了,當鄭國元通過這一次銷售模式的改變一下子就打開了眼界,以前覺得很難的東西突然變的簡單起來。</p>
鄭國元覺得,隻要有足夠的銷售支撐,那麽泉林廠現在的產量哪怕翻上幾番都沒問題,如果能做到這點,那麽自己一直夢想讓泉林廠成為大廠的希望就有可能實現。</p>
鄭國元越琢磨越可行,立即就把趙德和肖強找來商議,準備摩拳擦掌大幹一場。</p>
而在泉林廠三個人關起門來商議的同時,優民廠的薑友興在辦公室裏臉漲得滿麵通紅,拍著桌子破口大罵。</p>
“你們搞什麽!簡直就是群豬!這就是你們半個月的成績?啊!”薑友興手裏捏著一張銷售報表,劈頭蓋臉地朝著麵前的供銷科長丟過去,供銷科長麵如土色,耷拉著腦袋頭都不敢抬。</p>
在供銷科長的身後還站著供銷科的幾個人,薑友興大發雷霆把他們一個個罵得狗血淋頭。</p>
前些時候他好不容易親自跑了三大公司,靠著老關係和私下塞的煙酒等禮物弄到了幾張進貨單,從而緩解了優民廠的產品銷售。</p>
回來後,薑友興特意召集供銷科的人開會,開會的時候還洋洋得意把帶回來的進貨單擺出了出來。</p>
薑友興告訴大家這世界上沒什麽困難,一切的困難在努力麵前都是紙老虎。隻要用心去做工作自然就會做好,瞧瞧,實實在在的成績就擺在這裏。</p>
用事實狠狠教訓了供銷科全體人員,薑友興指出工作態度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大家必須對工作上心,做供銷要多跑跑,多拉拉關係,訂單肯定就會有,如果沒有訂單那就是他們的工作沒做到位。</p>
搞供銷,不就是嘴甜些腿腳勤快些麽?這有什麽難的?薑友興雖然不是專業的供銷出身,但在他看來供銷根本沒什麽技術可言,無非就是自己說的這些,隻要聽自己的安排去做,傻子也能跑出成績來。</p>
薑友興唾沫橫飛地說了一大通,隨後大手一揮讓大夥再接再厲,努力把銷售局麵打開,改變目前銷售不佳的現狀。</p>
開完會後,薑友興就去忙自己的事去了,一轉眼就近半個月過去,其中他也沒太關注供銷科的工作,直到今天財務科那邊跑來說賬麵上錢不多了,這個月工資發完弄不好正常的生產都難維持,讓薑友興趕快想想辦法。</p>
得知這個消息薑友興頓時就急了,他趕緊問什麽情況,這才了解到這半個月來供銷科那邊根本就沒什麽進展,或許是怕薑友興罵他們,一個個都故意瞞著他呢。</p>
薑友興瞬間就火冒三丈,直接就把供銷科的人全找了過來,等看完供銷科這半個月的銷售記錄後,薑友興更是氣得七孔冒煙,當場雷霆大怒。</p>
“半個月前我求爺爺告奶奶好不容易拿回來1200多件的訂單,你們幾個倒好,這半個月加起來的數量連我當時拿回來的數量都不到?你們告訴我,這半個月都幹嘛去了?我上次開會怎麽和你們說的?啊!一個個全都啞巴了?說話!”</p>
薑友興在這家廠子工作了大半輩子,全廠上下幾乎全是他的晚輩。</p>
別看上次在糧油公司供銷科麵對趙立強的時候薑友興顯得有些“卑躬屈膝”,甚至刻意討好的姿態。可要真把薑友興當成老實人就大錯特錯,在優民廠薑友興可是一言九鼎的存在,大家長作風極其嚴重,平日裏對於職工幹部也極為嚴厲,一個看不慣劈頭就罵,惱火起來伸手打人的事也不是沒有。</p>
麵對發了怒火的薑友興,供銷科上下大氣都不敢出,直到罵了一通感覺有些累了的薑友興指著供銷科長的鼻子讓他解釋的時候,其他人才暗暗鬆了口氣。</p>
供銷科長心裏直叫倒黴,解釋?老子怎麽解釋?可不解釋又不行,誰讓他是供銷科的頭頭呢?</p>
“這個……這個……其實……。”心裏琢磨著如何解釋才能更好些,供銷科長吞吞吐吐地邊說邊想。</p>
“啪啪啪”看著他一副說話都不利索的樣,薑友興心裏的火更大了幾分,伸手就在桌上重重拍了幾下。</p>
“怎麽了?實話實說這麽難?吞吞吐吐,肚子裏琢磨著找理由湖弄我是不是?說!”</p>
一個機靈,供銷科長抬頭看了一眼薑友興,這才開口回答了他的問題。</p>
供銷科長告訴薑友興不是他們不努力,這些日子供銷科幾乎什麽辦法都想過了,可收效甚微。整個供銷科包括他科長在內所有人每天都在跑業務,和三大公司還有供銷社那邊進行溝通,求著他們幫忙多拿點貨,好話說了個遍,就差要跪下了。</p>
可問題在於不是他們工作沒做到位,是事實擺在那邊,今年的飲料銷售三大公司和供銷社都很慘澹,現在他們的倉庫裏還堆著優民廠的不少飲料產品呢,問題就是沒人來拿貨。</p>
說到這,供銷科長賭咒發誓自己絕對沒有半句謊言,他和供銷科的人親自去三大公司和供銷社的倉庫看過事實就是說的這樣。倉庫裏的貨堆的滿滿的,其中包括薑友興半個月前去跑來的總量1200件的貨物再加上這半個月他們好不容易推銷出去的產品。</p>
以前,一家公司或者供銷社每天至少要出上百件貨,可現在一天能出幾件貨就了不起了。這麽多貨堆著,按現在的出貨速度來計算,等出完恐怕也猴年馬月了,供銷科已經盡力了。</p>
選擇這裏主要是交通便利,一來600米開外就是火車貨運站,二來離國道也近。</p>
這個地方原本是屬於鐵路局的,地方很大,裏麵有一幢五十年代建的蘇式三層小樓再加兩個大倉庫,有水有電,還有通電話,雖然建築有些老舊,倉庫也很簡陋,不過孫耀良和宋援朝親自去了一趟後就把這地給定了下來。</p>
倉庫需要重新弄一下,原本的倉庫是作為堆場倉庫的,不符合宋援朝的需求,所以必須在原來基礎上再進行整改。至於辦公的小樓也是如此,荒廢了兩年多,裏裏外外顯得破破爛爛,還得好好收拾。</p>
這些事都交給了孫耀良,經費直接從銷售公司賬上走,先把辦公室給收拾出來,再添一些辦公桌椅和其他辦公用品什麽的,銷售公司人員就能轉移到那邊先上班了。</p>
倉庫這邊可以等些日子,根據施工計算九月中旬前全部完成就可以了,目前一分廠的倉庫還能使用,新品生產也沒這麽快,不需要這麽著急。</p>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雖然泉林廠有樣學樣也搞起了直供銷售模式,可在金陵本地市區範圍的市場基本被一分廠提前占領的情況下,泉林廠並沒有采取和一分廠硬碰硬的姿態,而是搞起了迂回包抄,從郊縣地區和馬城、京口兩市入手。</p>
</p>
隨著銷售策略的改變,泉林廠在這幾個地方的進展不錯,很快就打開了局麵。</p>
僅僅一個星期下來,之前困擾鄭國元的銷售問題徹底得到了改善,隨著後續市場鋪開,廠裏的庫存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不斷運出廠去從那些銷售終端再賣到顧客的手中。</p>
銷售問題的解決讓泉林廠上下全都鬆了口氣,甚至為自己目前的產能犯起了抽。</p>
直接跳過供銷社和三大公司,把銷售鋪設到終端,雖然繁瑣些,人力消耗也大,但結果卻是值得的。</p>
這些困難都能克服,尤其現在人力成本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對泉林廠來說並不算什麽。現在每天的銷售數額不斷上升,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來計算的話用不了多久就趨於飽和了。</p>
泉林廠不是大廠,隻是一家小廠,從規模來說還不如一分廠呢,僅僅馬城和京口兩市的銷售渠道就足夠泉林廠消化產量,更不用說泉林廠還打通了郊縣地區的渠道。</p>
這幾天鄭國元一直提著精神,密切注視著銷售的情況,生怕出點問題。</p>
之所為會這樣,除了這種銷售模式是第一次接觸,雖然有著一分廠的成功例子,但拿來用後泉林廠是否能夠通過這種模式打開局麵,鄭國元不能百分百保證。</p>
二來,他更關注的是一分廠那邊反應,畢竟這種銷售模式是一分廠想出來的,自己照貓畫虎做的暗搓搓,難保不被一分廠知道,萬一一分廠了解情況後做出什麽反應,雖然鄭國元個人不怕,可一旦影響到了泉林廠剛剛展開的銷售工作,弄不好會給他們的業務帶來影響。</p>
半個多月很快就過去了,一分廠那邊似乎沒任何反應,仿佛直到現在都不知道泉林廠這邊的小動作。鄭國元提起的心倒也慢慢落了下去,他琢磨著隻有兩個可能,一個可能是一分廠根本就沒注意到自己,另一個可能就是一分廠知道了卻沒在意。</p>
也許和自己當初的判斷差不多,畢竟一分廠規模雖比他們泉林廠大些,產量高些,卻依舊是有限的。</p>
以一分廠的產量和目前控製的銷售區域情況來看,一分廠的銷售已經達到了飽和,根本沒多餘的精力去顧忌其他地區的市場。</p>
這樣也好,大家心照不宣幹各自的,井水不犯河水。</p>
在安心的同時,鄭國元暗暗也起了擴大產量的想法,既然這個銷售模式好用,為什麽就不能利用這個模式繼續擴大呢?泉林廠是小廠沒錯,可誰能保證一家小廠就不能成為大廠?</p>
和優民食品廠的薑友興不同,鄭國元是知識分子出身,想問題更深入更全麵,而且他在泉林廠幹了不少年了,做夢都想讓泉林廠壯大起來。</p>
以前在計劃經濟的體係下泉林廠沒有這個機會,現在市場已經開放了,當鄭國元通過這一次銷售模式的改變一下子就打開了眼界,以前覺得很難的東西突然變的簡單起來。</p>
鄭國元覺得,隻要有足夠的銷售支撐,那麽泉林廠現在的產量哪怕翻上幾番都沒問題,如果能做到這點,那麽自己一直夢想讓泉林廠成為大廠的希望就有可能實現。</p>
鄭國元越琢磨越可行,立即就把趙德和肖強找來商議,準備摩拳擦掌大幹一場。</p>
而在泉林廠三個人關起門來商議的同時,優民廠的薑友興在辦公室裏臉漲得滿麵通紅,拍著桌子破口大罵。</p>
“你們搞什麽!簡直就是群豬!這就是你們半個月的成績?啊!”薑友興手裏捏著一張銷售報表,劈頭蓋臉地朝著麵前的供銷科長丟過去,供銷科長麵如土色,耷拉著腦袋頭都不敢抬。</p>
在供銷科長的身後還站著供銷科的幾個人,薑友興大發雷霆把他們一個個罵得狗血淋頭。</p>
前些時候他好不容易親自跑了三大公司,靠著老關係和私下塞的煙酒等禮物弄到了幾張進貨單,從而緩解了優民廠的產品銷售。</p>
回來後,薑友興特意召集供銷科的人開會,開會的時候還洋洋得意把帶回來的進貨單擺出了出來。</p>
薑友興告訴大家這世界上沒什麽困難,一切的困難在努力麵前都是紙老虎。隻要用心去做工作自然就會做好,瞧瞧,實實在在的成績就擺在這裏。</p>
用事實狠狠教訓了供銷科全體人員,薑友興指出工作態度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大家必須對工作上心,做供銷要多跑跑,多拉拉關係,訂單肯定就會有,如果沒有訂單那就是他們的工作沒做到位。</p>
搞供銷,不就是嘴甜些腿腳勤快些麽?這有什麽難的?薑友興雖然不是專業的供銷出身,但在他看來供銷根本沒什麽技術可言,無非就是自己說的這些,隻要聽自己的安排去做,傻子也能跑出成績來。</p>
薑友興唾沫橫飛地說了一大通,隨後大手一揮讓大夥再接再厲,努力把銷售局麵打開,改變目前銷售不佳的現狀。</p>
開完會後,薑友興就去忙自己的事去了,一轉眼就近半個月過去,其中他也沒太關注供銷科的工作,直到今天財務科那邊跑來說賬麵上錢不多了,這個月工資發完弄不好正常的生產都難維持,讓薑友興趕快想想辦法。</p>
得知這個消息薑友興頓時就急了,他趕緊問什麽情況,這才了解到這半個月來供銷科那邊根本就沒什麽進展,或許是怕薑友興罵他們,一個個都故意瞞著他呢。</p>
薑友興瞬間就火冒三丈,直接就把供銷科的人全找了過來,等看完供銷科這半個月的銷售記錄後,薑友興更是氣得七孔冒煙,當場雷霆大怒。</p>
“半個月前我求爺爺告奶奶好不容易拿回來1200多件的訂單,你們幾個倒好,這半個月加起來的數量連我當時拿回來的數量都不到?你們告訴我,這半個月都幹嘛去了?我上次開會怎麽和你們說的?啊!一個個全都啞巴了?說話!”</p>
薑友興在這家廠子工作了大半輩子,全廠上下幾乎全是他的晚輩。</p>
別看上次在糧油公司供銷科麵對趙立強的時候薑友興顯得有些“卑躬屈膝”,甚至刻意討好的姿態。可要真把薑友興當成老實人就大錯特錯,在優民廠薑友興可是一言九鼎的存在,大家長作風極其嚴重,平日裏對於職工幹部也極為嚴厲,一個看不慣劈頭就罵,惱火起來伸手打人的事也不是沒有。</p>
麵對發了怒火的薑友興,供銷科上下大氣都不敢出,直到罵了一通感覺有些累了的薑友興指著供銷科長的鼻子讓他解釋的時候,其他人才暗暗鬆了口氣。</p>
供銷科長心裏直叫倒黴,解釋?老子怎麽解釋?可不解釋又不行,誰讓他是供銷科的頭頭呢?</p>
“這個……這個……其實……。”心裏琢磨著如何解釋才能更好些,供銷科長吞吞吐吐地邊說邊想。</p>
“啪啪啪”看著他一副說話都不利索的樣,薑友興心裏的火更大了幾分,伸手就在桌上重重拍了幾下。</p>
“怎麽了?實話實說這麽難?吞吞吐吐,肚子裏琢磨著找理由湖弄我是不是?說!”</p>
一個機靈,供銷科長抬頭看了一眼薑友興,這才開口回答了他的問題。</p>
供銷科長告訴薑友興不是他們不努力,這些日子供銷科幾乎什麽辦法都想過了,可收效甚微。整個供銷科包括他科長在內所有人每天都在跑業務,和三大公司還有供銷社那邊進行溝通,求著他們幫忙多拿點貨,好話說了個遍,就差要跪下了。</p>
可問題在於不是他們工作沒做到位,是事實擺在那邊,今年的飲料銷售三大公司和供銷社都很慘澹,現在他們的倉庫裏還堆著優民廠的不少飲料產品呢,問題就是沒人來拿貨。</p>
說到這,供銷科長賭咒發誓自己絕對沒有半句謊言,他和供銷科的人親自去三大公司和供銷社的倉庫看過事實就是說的這樣。倉庫裏的貨堆的滿滿的,其中包括薑友興半個月前去跑來的總量1200件的貨物再加上這半個月他們好不容易推銷出去的產品。</p>
以前,一家公司或者供銷社每天至少要出上百件貨,可現在一天能出幾件貨就了不起了。這麽多貨堆著,按現在的出貨速度來計算,等出完恐怕也猴年馬月了,供銷科已經盡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