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援朝沒有說話,繼續等著他往下說。
他和孫耀良是老同學老朋友老同事,非常清楚孫耀良的做事風格,他既然來找自己恐怕已經心裏有決定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報名的人中主管級別的比例太少,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業務員,而且還是後來進入銷售公司的業務員居多。”孫耀良歎了口氣,他的意思很明白,老業務員因為幹的久,手裏的業務量和渠道更完善,一旦去了外地之前的人脈渠道恐怕就要放棄了,一切都需要重頭再來,這對於老業務員,或者說業績比較好的業務員是不利的。
正因為如此,這些人的主動性不強,而那些業績相對普通,或者手上人脈渠道少的業務員就不一樣了,他們也許覺得這對自己是一個機會,去了外地或許會能改變這個局麵。再加上公司又有政策,隻要去了外地就能升職,如果繼續留在總部的話,憑著他們的成績根本就比不上那些老人,想升職不知道得等到那年呢。
可這樣一來,就使得外地銷售分公司的整體業務水平能力會打折扣,孫耀良需要的是能夠獨當一麵的精英,需要他們在分公司成立後能夠迅速打開局麵。按照目前的人員結構,他是非常不滿意的。
“這個問題不解決,銷售分公司的架子搭不起來。”孫耀良說了這麽一句話,接著道:“所以我打算改變一下,先從銷售公司總部強行抽調有力量的團隊下放到各分公司進行籌建,同時對集團下屬各部門、分廠進行內部招聘,看看是否有合適的人員可以使用。”
“對外招聘,人員到位後的培訓需要時間,而且這些人員對於我們公司的情況也不是很了解,從內部進行招聘會省卻些這些問題的存在。當然了,對外招聘也是必不可少的,雙管齊下很有必要,換句話來說就是先架子搭起來,把事做起來,其他的問題再一步步解決,你覺得怎麽樣?”
“你這個抽調人員籌建是長期還是短期?”宋援朝問了一句。
孫耀良笑了笑道:“名義上當然是短期,這要照顧大部分人的想法,但實際上卻看情況再定。如果我直接說長期的話,等於否定了之前的方案,政策朝令夕改不是什麽好事,也會給這些人帶來壓力。”
“一旦人心散了,這團隊就不好帶了。不過後麵的操作可以變通一下,如果在籌建過程中,有人自願留在外地分公司幹的話,總部這邊當然歡迎,你覺得呢?”
宋援朝哈哈大笑起來,伸手朝著孫耀良虛點幾下:“這個辦法不錯,用實際打消有些人的顧慮,可以試試。”
“那行,如果你沒異議的話我就這樣調整安排了。對了,集團內部招聘的工作還得你這邊和總經辦打個招呼,這個就不是我能管得著的範圍了。”
“你這家夥,你回家和你那口子說一聲不就得了,還非得跑我這來繞一圈?”宋援朝笑罵道,要知道總經辦是應安妮負責的,孫耀良和應安妮可是兩口子。
“那怎能一樣?”孫耀良認真道:“公私分明,這可是公事,你是董事長,不和你說我和老婆私下說算什麽?再說了,要是不經你點頭我這麽操作,你知道後還不得扒了我的皮?”
“滾你的!”
孫耀良越說越離譜,宋援朝拿起桌上的廢紙團成一團就衝他丟了過去,這小子腦袋一歪就避了過去,嘻嘻哈哈的衝宋援朝揮揮手直接就跑了。
孫耀良走後,宋援朝想了想打電話把鄭國元喊了過來,和他說了下銷售公司的這件事。
鄭國元聽完宋援朝的講述後表示對孫耀良的安排讚同,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也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了。
既然鄭國元這邊沒問題,宋援朝就指示鄭國元和總經理露絲、副總應安妮那邊再溝通一下,然後由總經辦協助銷售公司來操作後續的內部招聘事宜。對了,招聘外還有內部培訓呢,總經辦方麵這個事也要負責起來,盡快安排相關行政、人事部門去和銷售公司協調做好準備。
“對了老鄭,還有個事,你看看這個。”說完了銷售公司的事,宋援朝從抽屜裏取出一份東西來遞給鄭國元。
鄭國元接過翻開,看了第一眼就愣住了,下意識抬頭朝宋援朝望去。
宋援朝微微對他點頭,鄭國元的神色有些複雜,他深吸一口氣,繼續低頭看下去,大約十來分鍾後合上了手裏的東西。
“沒想道終於還是走到這一步了……。”鄭國元感歎道。
“老鄭……?”
鄭國元擺擺手:“我沒事,這個事早點晚點終究要來,我早就有心理準備了,隻是有些傷感罷了。”
宋援朝起身,走到鄭國元身邊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你能這樣想就好,而且這個事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
“是呀,的確是好事。”鄭國元笑了笑,但宋援朝看得出他的笑容中帶著一抹苦澀。
這是一份司特公司全資收購新優民廠的申請,也就是說一旦市裏同意了這個報告,那麽新優民廠就會成為司特的一份子,優民廠就再也不複存在了。
其實從目前來說,新優民廠早就名存實亡了。自出了那麽一檔子事後,新優民廠的日子就不好過,江大海接手前廠裏的情況已是一團糟,無奈之下求到了宋援朝這邊,宋援朝趁此機會就和江大海以勞務方式和新優民廠簽訂了協議,並且一起拿下了新優民廠原來的福利房爛攤子。
兩年多的時間,新優民廠看起來似乎還算不錯,但內部的矛盾一直沒有解決,再加上因為廠子的員工通過勞務方式實際上已經成了司特的員工,整個優民廠已經沒有了自有產品可言,除了手上的廠房和放在那邊吃灰的設備外,完全就是一個空架子。
雙方勞務方式合作,雖然維持了優民廠依舊存在到現在,可也因為勞務方式的原因使得優民廠人員對本廠的歸屬感越來越弱,再加上同工不同酬的因素,他們本人也不滿自廠的做法,更迫切希望能夠成為司特的真正一份子。
在不久前,江大海主動找到宋援朝,提出了優民廠並入司特的建議。江大海也不傻,作為幹了這麽多企業領導的老人,有些事嘴上不說心裏卻和明鏡似的,而且他去優民廠的任務說起來也算是完成了,當初他從局裏又一次回到企業,主要的原因就是穩住優民廠糟糕的局麵,讓優民廠的職工們能夠有一條出路。
現在結果雖說有些差強人意,可這也是他做到最大限度的能力了。再加上廠裏的職工包括一些幹部對於並入司特都持支持態度,他這個一把手順勢推動一把,也算是在任期中做的最後一件事吧。
投桃報李,宋援朝也對當初局裏對江大海去優民廠“救火”的承諾做了保證,這樣一來江大海心裏的最後一快石頭也算落了下去。沒有顧慮的他主動就向上級領導提出了並入司特的建議,經過上麵的討論後,這個方案已經通過,宋援朝給鄭國元看的這個東西就是在方案通過後,由司特方麵做出的收購申請。
現在的優民廠前身是老優民廠和泉林廠,而泉林廠的老廠長是誰大家心裏非常清楚,正是鄭國元。
當年鄭國元雄心壯誌,一心要把自己的廠子發展起來,隻可惜最後因為種種原因功虧一簣,而泉林廠在鄭國元離開後也和老優民廠合並,從而成為了現在的新優民廠。
而如今新優民廠也將消失,徹底成為曆史,對於鄭國元來講是心情非常複雜的。
“老鄭,這個事你去辦吧,全權交給你了。”宋援朝輕聲對鄭國元道。
鄭國元有些意外地抬頭看了宋援朝一眼,很快就明白過來宋援朝的用意。
“謝謝……。”鄭國元抿著嘴說了這麽一句,用力點了點頭。
宋援朝沒再多說什麽,隻是重重拍了拍鄭國元的肩膀,鄭國元站起身深深看了宋援朝一眼,目光中帶著感激,伸手和他握了握,鬆開後轉身離去。
1986年年底,司特公司收購優民廠的申請得到了批準,司特方麵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對優民廠資產的全麵收購。
從而,優民廠,包括這家廠前身的老優民廠和泉林廠徹底成為了一個曆史,退出了舞台。也許再過十幾二十年,金陵的一些老人會記得會有這麽兩家廠子的存在,但年輕人根本就不會知道這一切了,尤其是當年曾經火紅一時的泉林廠。
收購完成的當日,鄭國元代表司特公司簽字,當最後一筆寫完後,鄭國元心裏突然覺得有什麽東西徹底放下了。
當天回到家,意外的在自己家門口碰上了等著他的兩個老夥計劉德和肖強。
“你們怎麽來了?”
“怎麽?不歡迎?找你喝酒呢。”劉德提起手裏的兩瓶好酒示意了下,邊上的肖強也樂嗬嗬地亮出了剛買的鹽水鴨和鹵菜。
鄭國元一愣,接著就笑了,招呼兩位老夥計進屋。
到了屋裏,取出碗快杯子,把菜弄好,打開酒倒了滿滿三杯,鄭國元舉起其中一杯對兩位老夥計道:“來!幹杯吧!”
“幹杯!”
大家沒多說,一起把酒杯碰了碰,鄭國元笑嗬嗬地抬手把杯裏的酒仰頭一口幹下,可不知道為什麽,這明明是最好的五糧液,怎麽喝在嘴裏會有一絲苦澀呢?而他的眼角也不自覺地在這時候有些濕潤了……。
他和孫耀良是老同學老朋友老同事,非常清楚孫耀良的做事風格,他既然來找自己恐怕已經心裏有決定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報名的人中主管級別的比例太少,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業務員,而且還是後來進入銷售公司的業務員居多。”孫耀良歎了口氣,他的意思很明白,老業務員因為幹的久,手裏的業務量和渠道更完善,一旦去了外地之前的人脈渠道恐怕就要放棄了,一切都需要重頭再來,這對於老業務員,或者說業績比較好的業務員是不利的。
正因為如此,這些人的主動性不強,而那些業績相對普通,或者手上人脈渠道少的業務員就不一樣了,他們也許覺得這對自己是一個機會,去了外地或許會能改變這個局麵。再加上公司又有政策,隻要去了外地就能升職,如果繼續留在總部的話,憑著他們的成績根本就比不上那些老人,想升職不知道得等到那年呢。
可這樣一來,就使得外地銷售分公司的整體業務水平能力會打折扣,孫耀良需要的是能夠獨當一麵的精英,需要他們在分公司成立後能夠迅速打開局麵。按照目前的人員結構,他是非常不滿意的。
“這個問題不解決,銷售分公司的架子搭不起來。”孫耀良說了這麽一句話,接著道:“所以我打算改變一下,先從銷售公司總部強行抽調有力量的團隊下放到各分公司進行籌建,同時對集團下屬各部門、分廠進行內部招聘,看看是否有合適的人員可以使用。”
“對外招聘,人員到位後的培訓需要時間,而且這些人員對於我們公司的情況也不是很了解,從內部進行招聘會省卻些這些問題的存在。當然了,對外招聘也是必不可少的,雙管齊下很有必要,換句話來說就是先架子搭起來,把事做起來,其他的問題再一步步解決,你覺得怎麽樣?”
“你這個抽調人員籌建是長期還是短期?”宋援朝問了一句。
孫耀良笑了笑道:“名義上當然是短期,這要照顧大部分人的想法,但實際上卻看情況再定。如果我直接說長期的話,等於否定了之前的方案,政策朝令夕改不是什麽好事,也會給這些人帶來壓力。”
“一旦人心散了,這團隊就不好帶了。不過後麵的操作可以變通一下,如果在籌建過程中,有人自願留在外地分公司幹的話,總部這邊當然歡迎,你覺得呢?”
宋援朝哈哈大笑起來,伸手朝著孫耀良虛點幾下:“這個辦法不錯,用實際打消有些人的顧慮,可以試試。”
“那行,如果你沒異議的話我就這樣調整安排了。對了,集團內部招聘的工作還得你這邊和總經辦打個招呼,這個就不是我能管得著的範圍了。”
“你這家夥,你回家和你那口子說一聲不就得了,還非得跑我這來繞一圈?”宋援朝笑罵道,要知道總經辦是應安妮負責的,孫耀良和應安妮可是兩口子。
“那怎能一樣?”孫耀良認真道:“公私分明,這可是公事,你是董事長,不和你說我和老婆私下說算什麽?再說了,要是不經你點頭我這麽操作,你知道後還不得扒了我的皮?”
“滾你的!”
孫耀良越說越離譜,宋援朝拿起桌上的廢紙團成一團就衝他丟了過去,這小子腦袋一歪就避了過去,嘻嘻哈哈的衝宋援朝揮揮手直接就跑了。
孫耀良走後,宋援朝想了想打電話把鄭國元喊了過來,和他說了下銷售公司的這件事。
鄭國元聽完宋援朝的講述後表示對孫耀良的安排讚同,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也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了。
既然鄭國元這邊沒問題,宋援朝就指示鄭國元和總經理露絲、副總應安妮那邊再溝通一下,然後由總經辦協助銷售公司來操作後續的內部招聘事宜。對了,招聘外還有內部培訓呢,總經辦方麵這個事也要負責起來,盡快安排相關行政、人事部門去和銷售公司協調做好準備。
“對了老鄭,還有個事,你看看這個。”說完了銷售公司的事,宋援朝從抽屜裏取出一份東西來遞給鄭國元。
鄭國元接過翻開,看了第一眼就愣住了,下意識抬頭朝宋援朝望去。
宋援朝微微對他點頭,鄭國元的神色有些複雜,他深吸一口氣,繼續低頭看下去,大約十來分鍾後合上了手裏的東西。
“沒想道終於還是走到這一步了……。”鄭國元感歎道。
“老鄭……?”
鄭國元擺擺手:“我沒事,這個事早點晚點終究要來,我早就有心理準備了,隻是有些傷感罷了。”
宋援朝起身,走到鄭國元身邊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你能這樣想就好,而且這個事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
“是呀,的確是好事。”鄭國元笑了笑,但宋援朝看得出他的笑容中帶著一抹苦澀。
這是一份司特公司全資收購新優民廠的申請,也就是說一旦市裏同意了這個報告,那麽新優民廠就會成為司特的一份子,優民廠就再也不複存在了。
其實從目前來說,新優民廠早就名存實亡了。自出了那麽一檔子事後,新優民廠的日子就不好過,江大海接手前廠裏的情況已是一團糟,無奈之下求到了宋援朝這邊,宋援朝趁此機會就和江大海以勞務方式和新優民廠簽訂了協議,並且一起拿下了新優民廠原來的福利房爛攤子。
兩年多的時間,新優民廠看起來似乎還算不錯,但內部的矛盾一直沒有解決,再加上因為廠子的員工通過勞務方式實際上已經成了司特的員工,整個優民廠已經沒有了自有產品可言,除了手上的廠房和放在那邊吃灰的設備外,完全就是一個空架子。
雙方勞務方式合作,雖然維持了優民廠依舊存在到現在,可也因為勞務方式的原因使得優民廠人員對本廠的歸屬感越來越弱,再加上同工不同酬的因素,他們本人也不滿自廠的做法,更迫切希望能夠成為司特的真正一份子。
在不久前,江大海主動找到宋援朝,提出了優民廠並入司特的建議。江大海也不傻,作為幹了這麽多企業領導的老人,有些事嘴上不說心裏卻和明鏡似的,而且他去優民廠的任務說起來也算是完成了,當初他從局裏又一次回到企業,主要的原因就是穩住優民廠糟糕的局麵,讓優民廠的職工們能夠有一條出路。
現在結果雖說有些差強人意,可這也是他做到最大限度的能力了。再加上廠裏的職工包括一些幹部對於並入司特都持支持態度,他這個一把手順勢推動一把,也算是在任期中做的最後一件事吧。
投桃報李,宋援朝也對當初局裏對江大海去優民廠“救火”的承諾做了保證,這樣一來江大海心裏的最後一快石頭也算落了下去。沒有顧慮的他主動就向上級領導提出了並入司特的建議,經過上麵的討論後,這個方案已經通過,宋援朝給鄭國元看的這個東西就是在方案通過後,由司特方麵做出的收購申請。
現在的優民廠前身是老優民廠和泉林廠,而泉林廠的老廠長是誰大家心裏非常清楚,正是鄭國元。
當年鄭國元雄心壯誌,一心要把自己的廠子發展起來,隻可惜最後因為種種原因功虧一簣,而泉林廠在鄭國元離開後也和老優民廠合並,從而成為了現在的新優民廠。
而如今新優民廠也將消失,徹底成為曆史,對於鄭國元來講是心情非常複雜的。
“老鄭,這個事你去辦吧,全權交給你了。”宋援朝輕聲對鄭國元道。
鄭國元有些意外地抬頭看了宋援朝一眼,很快就明白過來宋援朝的用意。
“謝謝……。”鄭國元抿著嘴說了這麽一句,用力點了點頭。
宋援朝沒再多說什麽,隻是重重拍了拍鄭國元的肩膀,鄭國元站起身深深看了宋援朝一眼,目光中帶著感激,伸手和他握了握,鬆開後轉身離去。
1986年年底,司特公司收購優民廠的申請得到了批準,司特方麵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對優民廠資產的全麵收購。
從而,優民廠,包括這家廠前身的老優民廠和泉林廠徹底成為了一個曆史,退出了舞台。也許再過十幾二十年,金陵的一些老人會記得會有這麽兩家廠子的存在,但年輕人根本就不會知道這一切了,尤其是當年曾經火紅一時的泉林廠。
收購完成的當日,鄭國元代表司特公司簽字,當最後一筆寫完後,鄭國元心裏突然覺得有什麽東西徹底放下了。
當天回到家,意外的在自己家門口碰上了等著他的兩個老夥計劉德和肖強。
“你們怎麽來了?”
“怎麽?不歡迎?找你喝酒呢。”劉德提起手裏的兩瓶好酒示意了下,邊上的肖強也樂嗬嗬地亮出了剛買的鹽水鴨和鹵菜。
鄭國元一愣,接著就笑了,招呼兩位老夥計進屋。
到了屋裏,取出碗快杯子,把菜弄好,打開酒倒了滿滿三杯,鄭國元舉起其中一杯對兩位老夥計道:“來!幹杯吧!”
“幹杯!”
大家沒多說,一起把酒杯碰了碰,鄭國元笑嗬嗬地抬手把杯裏的酒仰頭一口幹下,可不知道為什麽,這明明是最好的五糧液,怎麽喝在嘴裏會有一絲苦澀呢?而他的眼角也不自覺地在這時候有些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