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蓓出院的時候,宋援朝夫妻和羅琳還有李曉芸帶著孩子也回到了燕京。
這次宋援朝從美國回來,羅陽並不在滬海,因為一個劇組的原因他在外地忙著呢。得知宋援朝要回燕京過年,羅陽就給李曉芸打了電話,索性讓李曉芸帶孩子一起回燕京,然後再在燕京碰頭。
就這樣,李曉芸一起跟著他們回了燕京,抵達燕京後羅琳和李曉芸一起走,她們也好久沒回家了,先回羅家住兩天,宋援朝和林燕直接回到了之前住的院子。
林道遠退下來後掛了個閑職卻依舊忙碌,不過相比以前算是輕鬆許多了。而且他現在還有了新的愛好,就是擺弄花草和練書法,不過現在是冬天,花草自然沒辦法擺弄,但每天都會在書房練練字,或者和幾個老朋友喝喝茶聊聊天什麽的。
陳玉琴還是老樣子,平日裏忙著自己的事,或者和老姐妹老同事參加一些活動什麽的,對了,她近來還喜歡上了拍照,沒事就脖子上掛著宋援朝給她買的那台尼康相機對著感興趣的東西一陣猛拍,仿佛攝影記者的模樣。
還別說,陳玉琴對這個有幾分天賦,拍著拍著居然就拍進了燕京攝影協會,前不久還弄了個幹事當當。
高大娘的身子骨不錯,精神氣也和以前一如既往的好。
王大柱現在在司特的燕京分公司上班,雖然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可做事很認真,再加上王大柱是一個非常值得信任的人,把他放在司特更重要的是幫著留意分公司的情況,王大柱也很好做到了這點。
至於他的愛人,勞動關係找了個地方掛著,平時主要幫忙打理宋援朝在燕京的兩套院子還有林家以前在大院的那套房。但她現在基本很少做具體工作了,因為改革開放已經有些年頭,保姆什麽的早就很普遍了,比如說宋援朝在滬海的房子就是。
那位李姐就是宋家的傭人,當然現在稱為“保姆”。燕京這邊也是一樣,宋援朝通過關係找了兩個靠譜的保姆,由王大柱的愛人帶著,平日裏幫著做點家務活什麽的,畢竟房子太大,沒有專人的話還真不好打理。
王笑笑一轉眼也成大姑娘了,她比張浩要小些,比小萍萍要大些,今年就要參加高考了。
和小時候一樣,王笑笑的性格外向,是標準的燕京大妞,而且這些年因為林燕、羅琳、羅陽的原因,她經常接觸一些演藝界的事兒,漸漸就對表演有了興趣。這一次高考,丫頭打算參加藝考,以後當一個演員。
這個事王大柱其實是反對的,在王大柱看來幹什麽不好,去當戲子?不過高大娘卻表示讚同,這時代早就變了,哪裏還有什麽下九流的說法?當演員沒什麽不好的,報紙上都說是藝術家了。再加上陳小二經常來家裏做客,還表揚過王笑笑很有藝術天賦,經過羅陽的牽線王笑笑現在還拜了陳小二當師父,在陳小二的新電影裏還混了個路人角色呢。
既然孫女喜歡這行,也有吃這碗飯的能力,為啥就不行了?有了高大娘的力挺,再加上王大柱愛人也覺得這行不錯,作為一家之主的王大柱無奈隻能屈服。
回到燕京這一天,正好是北方過小年。
當見到家裏熱熱鬧鬧在掃塵、祭灶的時候,宋援朝這才想起小年的事。
這些年,宋援朝他們在滬海過年的時間比較多,而且因為前幾年林道遠工作的原因,哪怕就是回燕京過年也都是趕在大年三十前才回去的。而且滬海沒有小年這個說法,隻有大年夜前一天的小年夜習慣,所以宋援朝也好久沒過過北方的小年了。
“援朝,燕子,你們怎麽回來了?”正在院門掃著地的王大柱看見宋援朝和林燕從車上下來,驚喜地就把掃帚往邊上一擱迎了過去。
“柱子哥!”
宋援朝和林燕笑盈盈地和王大柱打了招呼,王大柱已經大半年沒見他們了,今天見到特別的歡喜。
幫著他們把行李從麵的上取下,哦對了,宋援朝和林燕是從機場坐麵的回來的,雖然在燕京有車,不過因為羅陽他們這些天不在,再加上現在宋援朝已經從司特辭職了,也不適合動用司特的車,所以他們到了燕京後直接打車回來的。
至於麵的,是燕京一種小麵包車出租車的代稱,車身是黃色的很是醒目,這種出租車是這兩年剛剛出現的,因為車子是麵包車能坐的人多,也能裝不少東西,再加上價錢便宜,在燕京很受歡迎。
“王伯伯好!”陽陽見到王大柱喊了聲王伯伯,王大柱開心地摸了摸陽陽的腦袋,再看看林燕懷裏抱著的小蘿卜頭似的宋子君,逗著她問:“囡囡都這麽大啦?囡囡你還認識我麽?我可認識你呀。”
“王伯伯……。”囡囡脆生生喊了一句,衝著王大柱咧嘴笑了起來,這一下讓王大柱給樂壞了,直說孩子真聰明。
“陽陽!”聽到門口的動靜,王笑笑撒腿跑了出來,看見陽陽高興的喊道。
“笑笑姐姐!”小時候住在這,陽陽一直是王笑笑帶著的,對於這個姐姐陽陽尤其親近,許多日子沒見到了,再看見王笑笑,陽陽是歡喜的不得了,撒著小腿就朝著王笑笑撲了過去,王笑笑一把抱起陽陽,和當初一樣用力舉起,不過現在的陽陽可和以前不一樣了,當初的小毛頭已經都是塊上學的孩子了,個頭壯了許多,王笑笑舉了一半就放了下,摸著他的頭說自己已經舉不動他了,陽陽聽了嘿嘿嘿直樂,還有一點小得意。
進了院子,迎麵就碰上了陳玉琴和高大娘她們,見到宋援朝他們回來都很高興。
尤其是外孫外孫女也回來了,陳玉琴看著兩個孩子笑開了花,說了一會兒話,陳玉琴看著後麵問羅琳和孩子怎麽沒回來?林燕告訴她羅琳和李曉芸先回羅家去了,等安度好後再過來,陳玉琴連連點頭說應該的應該的,老羅也好久沒見到孩子們了,既然回來了就先回羅家轉轉也好。
反正現在有外孫和外孫女在,大孫子可以暫時放一放嘛,陳玉琴也不在乎這個。
“媽,這是給您帶的禮物。”宋援朝拿出禮物給大家分,這些都是他從美國帶回來的。
“大老遠的,還帶什麽禮物呀,家裏又不是沒有……。”陳玉琴嘴上埋怨著,可當看見宋援朝給自己帶的禮物居然是一個蔡司鏡頭的時候,兩眼頓時亮了起來。愛不釋手地拿著這個禮物翻來覆去地看,嘴都笑得合不攏了。
看著陳玉琴喜歡的模樣,宋援朝和林燕會意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偷偷笑了起來。
看來這個禮物還真是選對了,正中陳玉琴下懷。
“大哥大嫂還沒回來?”林燕問。
“他們還要過兩天再回,不過也快了。”陳玉琴回答道。
“爸呢?怎麽不見他?出去了麽?”
“出去?在家呢。”陳玉琴衝著後院一指:“這老頭子人都退下來了還不安生,在書房那邊打電話呢,弄的比以前工作時還忙的樣子……。”
“怎麽著?就興你每天拿著個照相片拍來拍去?就不允許我幹點正事?我說老婆子,你這個思想要不得呀,這不標準的隻準你這個州官放火不允許我這個老百姓點燈麽?”陳玉琴話音剛落,林道遠洪亮的聲音就傳了過來,抬頭一看,就見到林道遠從後院那邊走了過來。
陳玉琴撇撇嘴,也不和林道遠分辨,但壓低聲音對宋援朝和林燕道:“你們瞧瞧,這老頭子現在架子比退休前還大,牛不牛氣?”
宋援朝也不好搭這個話,他連忙輕輕拍了拍身邊的陽陽,陽陽是個小機靈,頓時撒腿朝著林道遠跑了過去,邊跑還邊嚷嚷:“姥爺姥爺!我可想死你了……。”
“哎幼,陽陽呀,想姥爺了?真想姥爺了?”
“想!可想了!”陽陽一本正經地點頭。
林道遠笑逐顏開,抱起陽陽就問:“有多想?說給姥爺聽聽?”
“這個……。”陽陽歪著腦袋扳著手指道:“吃飯想……睡覺想……走路也想……。”
“哈哈哈!好!好!”林道遠聽了頓時樂開了花,這時候林燕抱著囡囡也來到了一旁,囡囡眨巴著大眼睛喊了一聲姥爺,頓時讓林道遠更高興了,一手從林燕手裏把囡囡也抱了過來,邊笑邊用胡子去紮兩個孩子,逗得孩子們咯咯咯直樂。
熱鬧了好一會兒,大家進了屋,見羅琳沒一起回來,林道遠問了問。林燕就把剛才說給陳玉琴的話再解釋了一遍,林道遠聽了點點頭也就沒再說什麽。
“爸,這是給您帶的禮物。”禮物人人都有,當然不會少了林道遠那份。
不過和別人不同的是,給林道遠的禮物就特別多了,是幾本明清舊書,這幾本書籍是早些年流落到國外的,宋援朝在美國的時候無意中在一家古董店看見,然後買了下來作為禮物帶給林道遠。
果然,林道遠對這個禮物很是高興,接過這幾本書翻閱了下,臉上露出了喜色。
這次宋援朝從美國回來,羅陽並不在滬海,因為一個劇組的原因他在外地忙著呢。得知宋援朝要回燕京過年,羅陽就給李曉芸打了電話,索性讓李曉芸帶孩子一起回燕京,然後再在燕京碰頭。
就這樣,李曉芸一起跟著他們回了燕京,抵達燕京後羅琳和李曉芸一起走,她們也好久沒回家了,先回羅家住兩天,宋援朝和林燕直接回到了之前住的院子。
林道遠退下來後掛了個閑職卻依舊忙碌,不過相比以前算是輕鬆許多了。而且他現在還有了新的愛好,就是擺弄花草和練書法,不過現在是冬天,花草自然沒辦法擺弄,但每天都會在書房練練字,或者和幾個老朋友喝喝茶聊聊天什麽的。
陳玉琴還是老樣子,平日裏忙著自己的事,或者和老姐妹老同事參加一些活動什麽的,對了,她近來還喜歡上了拍照,沒事就脖子上掛著宋援朝給她買的那台尼康相機對著感興趣的東西一陣猛拍,仿佛攝影記者的模樣。
還別說,陳玉琴對這個有幾分天賦,拍著拍著居然就拍進了燕京攝影協會,前不久還弄了個幹事當當。
高大娘的身子骨不錯,精神氣也和以前一如既往的好。
王大柱現在在司特的燕京分公司上班,雖然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可做事很認真,再加上王大柱是一個非常值得信任的人,把他放在司特更重要的是幫著留意分公司的情況,王大柱也很好做到了這點。
至於他的愛人,勞動關係找了個地方掛著,平時主要幫忙打理宋援朝在燕京的兩套院子還有林家以前在大院的那套房。但她現在基本很少做具體工作了,因為改革開放已經有些年頭,保姆什麽的早就很普遍了,比如說宋援朝在滬海的房子就是。
那位李姐就是宋家的傭人,當然現在稱為“保姆”。燕京這邊也是一樣,宋援朝通過關係找了兩個靠譜的保姆,由王大柱的愛人帶著,平日裏幫著做點家務活什麽的,畢竟房子太大,沒有專人的話還真不好打理。
王笑笑一轉眼也成大姑娘了,她比張浩要小些,比小萍萍要大些,今年就要參加高考了。
和小時候一樣,王笑笑的性格外向,是標準的燕京大妞,而且這些年因為林燕、羅琳、羅陽的原因,她經常接觸一些演藝界的事兒,漸漸就對表演有了興趣。這一次高考,丫頭打算參加藝考,以後當一個演員。
這個事王大柱其實是反對的,在王大柱看來幹什麽不好,去當戲子?不過高大娘卻表示讚同,這時代早就變了,哪裏還有什麽下九流的說法?當演員沒什麽不好的,報紙上都說是藝術家了。再加上陳小二經常來家裏做客,還表揚過王笑笑很有藝術天賦,經過羅陽的牽線王笑笑現在還拜了陳小二當師父,在陳小二的新電影裏還混了個路人角色呢。
既然孫女喜歡這行,也有吃這碗飯的能力,為啥就不行了?有了高大娘的力挺,再加上王大柱愛人也覺得這行不錯,作為一家之主的王大柱無奈隻能屈服。
回到燕京這一天,正好是北方過小年。
當見到家裏熱熱鬧鬧在掃塵、祭灶的時候,宋援朝這才想起小年的事。
這些年,宋援朝他們在滬海過年的時間比較多,而且因為前幾年林道遠工作的原因,哪怕就是回燕京過年也都是趕在大年三十前才回去的。而且滬海沒有小年這個說法,隻有大年夜前一天的小年夜習慣,所以宋援朝也好久沒過過北方的小年了。
“援朝,燕子,你們怎麽回來了?”正在院門掃著地的王大柱看見宋援朝和林燕從車上下來,驚喜地就把掃帚往邊上一擱迎了過去。
“柱子哥!”
宋援朝和林燕笑盈盈地和王大柱打了招呼,王大柱已經大半年沒見他們了,今天見到特別的歡喜。
幫著他們把行李從麵的上取下,哦對了,宋援朝和林燕是從機場坐麵的回來的,雖然在燕京有車,不過因為羅陽他們這些天不在,再加上現在宋援朝已經從司特辭職了,也不適合動用司特的車,所以他們到了燕京後直接打車回來的。
至於麵的,是燕京一種小麵包車出租車的代稱,車身是黃色的很是醒目,這種出租車是這兩年剛剛出現的,因為車子是麵包車能坐的人多,也能裝不少東西,再加上價錢便宜,在燕京很受歡迎。
“王伯伯好!”陽陽見到王大柱喊了聲王伯伯,王大柱開心地摸了摸陽陽的腦袋,再看看林燕懷裏抱著的小蘿卜頭似的宋子君,逗著她問:“囡囡都這麽大啦?囡囡你還認識我麽?我可認識你呀。”
“王伯伯……。”囡囡脆生生喊了一句,衝著王大柱咧嘴笑了起來,這一下讓王大柱給樂壞了,直說孩子真聰明。
“陽陽!”聽到門口的動靜,王笑笑撒腿跑了出來,看見陽陽高興的喊道。
“笑笑姐姐!”小時候住在這,陽陽一直是王笑笑帶著的,對於這個姐姐陽陽尤其親近,許多日子沒見到了,再看見王笑笑,陽陽是歡喜的不得了,撒著小腿就朝著王笑笑撲了過去,王笑笑一把抱起陽陽,和當初一樣用力舉起,不過現在的陽陽可和以前不一樣了,當初的小毛頭已經都是塊上學的孩子了,個頭壯了許多,王笑笑舉了一半就放了下,摸著他的頭說自己已經舉不動他了,陽陽聽了嘿嘿嘿直樂,還有一點小得意。
進了院子,迎麵就碰上了陳玉琴和高大娘她們,見到宋援朝他們回來都很高興。
尤其是外孫外孫女也回來了,陳玉琴看著兩個孩子笑開了花,說了一會兒話,陳玉琴看著後麵問羅琳和孩子怎麽沒回來?林燕告訴她羅琳和李曉芸先回羅家去了,等安度好後再過來,陳玉琴連連點頭說應該的應該的,老羅也好久沒見到孩子們了,既然回來了就先回羅家轉轉也好。
反正現在有外孫和外孫女在,大孫子可以暫時放一放嘛,陳玉琴也不在乎這個。
“媽,這是給您帶的禮物。”宋援朝拿出禮物給大家分,這些都是他從美國帶回來的。
“大老遠的,還帶什麽禮物呀,家裏又不是沒有……。”陳玉琴嘴上埋怨著,可當看見宋援朝給自己帶的禮物居然是一個蔡司鏡頭的時候,兩眼頓時亮了起來。愛不釋手地拿著這個禮物翻來覆去地看,嘴都笑得合不攏了。
看著陳玉琴喜歡的模樣,宋援朝和林燕會意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偷偷笑了起來。
看來這個禮物還真是選對了,正中陳玉琴下懷。
“大哥大嫂還沒回來?”林燕問。
“他們還要過兩天再回,不過也快了。”陳玉琴回答道。
“爸呢?怎麽不見他?出去了麽?”
“出去?在家呢。”陳玉琴衝著後院一指:“這老頭子人都退下來了還不安生,在書房那邊打電話呢,弄的比以前工作時還忙的樣子……。”
“怎麽著?就興你每天拿著個照相片拍來拍去?就不允許我幹點正事?我說老婆子,你這個思想要不得呀,這不標準的隻準你這個州官放火不允許我這個老百姓點燈麽?”陳玉琴話音剛落,林道遠洪亮的聲音就傳了過來,抬頭一看,就見到林道遠從後院那邊走了過來。
陳玉琴撇撇嘴,也不和林道遠分辨,但壓低聲音對宋援朝和林燕道:“你們瞧瞧,這老頭子現在架子比退休前還大,牛不牛氣?”
宋援朝也不好搭這個話,他連忙輕輕拍了拍身邊的陽陽,陽陽是個小機靈,頓時撒腿朝著林道遠跑了過去,邊跑還邊嚷嚷:“姥爺姥爺!我可想死你了……。”
“哎幼,陽陽呀,想姥爺了?真想姥爺了?”
“想!可想了!”陽陽一本正經地點頭。
林道遠笑逐顏開,抱起陽陽就問:“有多想?說給姥爺聽聽?”
“這個……。”陽陽歪著腦袋扳著手指道:“吃飯想……睡覺想……走路也想……。”
“哈哈哈!好!好!”林道遠聽了頓時樂開了花,這時候林燕抱著囡囡也來到了一旁,囡囡眨巴著大眼睛喊了一聲姥爺,頓時讓林道遠更高興了,一手從林燕手裏把囡囡也抱了過來,邊笑邊用胡子去紮兩個孩子,逗得孩子們咯咯咯直樂。
熱鬧了好一會兒,大家進了屋,見羅琳沒一起回來,林道遠問了問。林燕就把剛才說給陳玉琴的話再解釋了一遍,林道遠聽了點點頭也就沒再說什麽。
“爸,這是給您帶的禮物。”禮物人人都有,當然不會少了林道遠那份。
不過和別人不同的是,給林道遠的禮物就特別多了,是幾本明清舊書,這幾本書籍是早些年流落到國外的,宋援朝在美國的時候無意中在一家古董店看見,然後買了下來作為禮物帶給林道遠。
果然,林道遠對這個禮物很是高興,接過這幾本書翻閱了下,臉上露出了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