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s項目接下來的推廣速度必須快,宋朝援很清楚這個產品的實用性和弊端。


    說白了,phs就和目前的vcd一樣,僅僅隻是一個中間產品,等到手機技術達到一定程度,先天不足的phs技術必然會被數字化的手機所取代。


    從這點來說,phs在國內的生命力並不長,現在是1992年的下半年,拿到這項技術再徹底消化和推廣,最快也要1993年這個時候才能正式上市。這樣算下來,phs技術的生命力最多也不過十年時間,而且到了1998年左右,新的數字化手機就會出現了,從而開始取代老式的模擬手機,這對於phs市場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


    再加上phs使用的是微蜂窩技術,需要足夠基站覆蓋才能確保通訊,不過這對於盛華來說不是什麽難事。


    盛華通訊的尋呼機業務這幾年已經在各地形成了覆蓋,雖然這個覆蓋網絡還不能支持phs的使用,但在其基礎上進行調整還是比較便利的。再上盛華電訊和郵電部門的長期合作優勢,宋援朝相信phs技術在國內的運用會比曆史上來得更便利和更廣泛。


    比較原來的曆史上,phs技術進入國內已經是1996年之後的事了,那時候郵電部門已經有了拆分的計劃,內部的郵政和電信兩大部門從實際上已開始準備分家了,到1998年的時候兩大公司正式成立,因為分家的原因,考慮到各自經營的利益,分家後的電信部門和之後成立的聯通、移動等公司對phs技術根本就看不上,這也是造成phs技術在國內推廣局限性強,不太樂觀的主要原因。


    不過現在才1992年,等到明年也不過1993年。郵電部門的分家還是沒影子的事呢,所以盛華根本不用考慮其他問題,隻需要打通郵電部門的渠道,直接和郵電方麵合作就能落實這個項目。


    和李大琪還有秦正國說著接下來phs項目的落實,討論著一些工作的細節,三人聊著,時間過的很快,等到中午時分,隨著一旁的電話突然響起,宋朝援伸手拿起電話放到了耳邊。


    聽了幾句,宋朝援臉上露出了喜色,隨後就掛上了電話。


    “怎麽樣?”


    “成了!”宋朝援笑容滿麵地衝他們做了個ok的手勢,李大琪和秦正國的心徹底放了下來,兩人也笑了起來。


    幾天後,宋朝援回到了滬海,秦正國在香江坐鎮,李大琪去了鵬城,準備盛華電訊下屬的新公司建立籌備工作。


    phs項目在拿到技術後就進入了實質性的後期工作,接下來就是和郵電部門的具體談判了。這個工作依舊由李大琪來負責,但談判之前必須再成立一家新的公司,這家公司會單獨運營phs項目。


    公司的籌備已經開始了,但公司的名字還沒注冊,對於公司的名字宋援朝已經有了想法,既然是phs技術,那麽前世所使用的小靈通就是最好的選擇。


    小靈通,這個名字在國內是大名鼎鼎,這個名字的來源是一本科幻,叫《小靈通漫遊未來》,而在中恰好也有移動電話的描述,再加上小靈通這個名字又朗朗上口,宋朝援想都沒想就決定用這個名字作為公司名和未來phs產品的名稱。


    但在正式注冊之前,宋朝援考慮到小靈通的作者,也就是小靈通之父葉勇烈先生的緣故,準備親自前去拜訪這位著名的作家,並且從他手上拿下小靈通這個名字的版權。


    說起葉勇烈,他的名氣很大,他不僅是小靈通之父,更是當年《十萬個為什麽》的主要作者之一。


    《十萬個為什麽》這本科普赫赫有名,是許多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孩子們的讀物,而且就連成年人對於這本書也推崇備至。


    除去這些作品外,葉勇烈先生還是一個優秀的科幻家,他的金明科幻偵探係列非常有名,和被稱為中國科幻文學之父的鄭文光先生同屬於國內最優秀的科幻家之一,而且他的作品除去科幻外,還有其他傳記文學作品,在文學界有著相當的地位。


    宋朝援知道葉勇烈,卻從來沒和他打過交道。回到滬海後他打聽了下,這才知道葉勇烈先生就住在滬海,而且他早在1976年就在滬海工作了,曾經在滬海電影製片廠擔任過編劇和導演,再後來又去了作協,這些年一直都在滬海工作和生活。


    通過滬海電影製片廠的渠道,宋朝援拿到了葉勇烈先生家的住址,找了個時間親自登門拜訪。


    葉勇烈先生以前是住在漕溪一村,前幾年剛換了住處,不過新的住處離以前住的地方不遠,就在以前小區的附近。


    很容易找到了地方,這個小區剛建不久,看起來還很新,宋援朝提著手裏的禮物來到樓下,抬頭看了看門牌號,確定自己沒有找錯。


    上了樓,到了葉勇烈先生的家,宋朝援抬手敲了敲門。


    “啥寧呀?”屋裏傳來滬語的回音,宋朝援開口說:“葉老師在家麽?我姓宋,是製片廠的曹老師介紹來的。”


    “等一歇歇……。”屋裏回答道,片刻後門打開了,一個五十來歲的男子披著一件棉衣開了門,這個男子身材微胖,四方臉,花白的頭發略有卷曲,帶著一副眼鏡,正是葉勇烈先生。


    “您好葉老師,我姓宋,宋援朝,您家的地址是製片廠的曹老師給我的。”


    “嗬嗬,曉得曉得,進來坐吧。”葉勇烈先生不是滬海人,但在滬海生活工作了多年,早就說的一口相當流利的滬海話。


    他很是熱情地招呼宋朝援進門,之前宋援朝是通過製片廠的曹老師聯係的葉勇烈先生,曹老師和葉勇烈先生曾經是同事,兩人也是朋友,宋援朝來之前曹老師已經提前給葉勇烈先生打過電話了。


    “謝謝葉老師。”宋朝援進門道,同時把手裏的東西放在一旁,見到宋援朝還帶了東西過來,葉勇烈先生眉頭微微有皺,不過還沒等他開口宋援朝就搶先說這些東西不值錢,都是單位裏發的,有些是公司自己的產品,今天過來拜訪是第一次拜訪,總不能空手來吧,中國人講究的是禮尚往來,而且葉勇烈先生又是長輩,他作為晚輩必要的禮貌還是要的。


    聽了這個解釋,葉勇烈先生不由得笑了起來,他仔細看了看宋朝援帶的禮物,的確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除了兩件大路貨的營養品外,也就是兩餅看起來不怎麽起眼的茶葉了。


    不過,葉勇烈先生自然不會知道,宋朝援帶的禮物中價值最高的就是那兩餅茶葉了,這茶葉看起來普通,外麵卻是花錢都買不到,是宋朝援以前去春城時那邊老茶廠的好茶,每年這些茶除去很少部分對外銷售外,大部分都被宋援朝給截留了,一些收藏了起來,一些自己喝或者送個親朋好友。


    葉勇烈先生的這套房子麵積並不大,不過比起以前漕溪一村的房子要好許多了。


    之前在漕溪一村的時候,他住的房子才40平米,兩間房間不僅要住葉勇烈夫妻,還要住他的一對子女,再加上葉勇烈平時還需要寫作工作,家裏的條件實在是不怎麽樣。


    現在,這邊的居住條件可比以前好多了,新的房子70多平有三個臥室,還有一可小客廳(餐廳),主臥是葉勇烈夫妻住的,次臥是給他孩子預留的房間,不過現在他兩個孩子都大了,現在都已經成了家,除了有時候會回來看望他們夫妻,平時都有自己住的地方。


    另外一個房間被葉勇烈改成了書房,裏麵擺著找木匠做的頂天立地的兩大排靠牆的書架,書架上麵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其中有部分是葉勇烈自己的作品。


    一張有些老舊的書桌靠著窗口,上麵放著一盞有些年頭的台燈,書桌上還擺著攤開寫了一半的稿紙和鋼筆,另外還有幾本書擱在一旁,看來宋援朝來的時候他正在工作。


    雖然家裏有客廳,但這個客廳是和餐廳同一功能的,再加上所謂的客廳麵積很小,顯然不適合招待客人。


    葉勇烈先生招呼宋援朝進了他的書房,還給宋援朝泡了杯茶,笑嗬嗬地說隨便坐,另外問了問宋朝援抽不抽煙,主動掏出煙來遞了宋援朝一支。


    接過,幫葉勇烈先生點上,兩人坐著聊了起來,從介紹人曹老師開始聊,漸漸聊到了製片廠的近況和葉勇烈先生近來的工作,一時間聊的興起,葉勇烈先生倒是和宋援朝說了幾件以前他在製片廠工作的趣事,高興之處還不由得哈哈大笑。


    “葉老師,今天我來找您主要是有件事想拜托您……。”


    “哦對了,看我這個腦子,老曹說你有什麽事找我?對了,什麽事?”


    “您當年有一部作品叫《小靈通漫遊未來》。”


    “對!”葉勇烈先生點頭:“這部作品已經出版好幾年了,我記得是1983年構思完成,1984年出版的。怎麽?你對這部作品有興趣?我聽老曹說你們公司現在和製片廠有合作,還和燕京的製片中心也有合作?是打算改編這個故事呢?還是準備……?”


    “不不不,您誤會了。”宋朝援連連擺手,解釋道:“目前我們還沒有把這部作品改編的想法,今天找您是為了這部作品的另一件事。”


    “另一件事?”葉勇烈有些湖塗了,他隻是一個作家,作家無非就是寫作,寫出來的作品印刷出版,又或者改編而已,宋朝援不是出版社,老曹介紹他的時候說是廣告公司和影視公司,既然是這樣應該是準備改編他的作品了?要知道這部是他的舊作,出版到現在都快十年了。


    宋朝援也不繞圈子,直截了當說出了自己的目的,當他告訴葉勇烈先生自己的公司需要“小靈通”這個名詞的版權時,葉勇烈更是覺得疑惑,雖然他是作家,可他是老一輩的作家,對於書籍的版權他是知道的,可對於書裏人物的版權使用卻從來沒有聽說過。


    畢竟現在還沒有這種說法,在國內更沒任何先例,在葉勇烈先生看來,宋朝援想用小靈通這個名詞直接用就行了,用得著親自登門拜訪,還帶著禮物征求他的同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歸黃金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並收藏重歸黃金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