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魯,如果我們把優民廠的人弄來我們公司,你說有沒有這個可能?」想到這,宋援朝開口問魯寶剛。
優民廠再不行也是國企,司特公司是合資企業,除了之前合資協議的老職工外,其他新進的人一律都是合同工。
這是一個極大的不同,現在的人想法還是很簡單的,國企端的是鐵飯碗,合資企業是給資本家工作是受剝削的,合同這個玩意哪裏有鐵飯碗來得可靠?
宋援朝的話讓魯寶剛一愣,魯寶剛奇怪地反問宋援朝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等聽完宋援朝的打算後,魯寶剛搖了搖頭。
「怎麽?不行?」宋援朝有些失望,其實司特公司合資後他還打過南都總廠的主意,但最終也沒搞成,關鍵原因就在這點,何況南都看起來效益還是不錯的,砸掉鐵飯碗來合資公司當合同工?沒一個肯來的。
「不是說拉人不行,如果是上兩個月的話或許還有機會,可現在……。」
「什麽意思?」這話讓宋援朝有些納悶。
「宋董您不知道,優民廠現在又活過來了。」
「活過來了?換廠長了?薑友興被撤了?」宋援朝一愣,腦海中閃過的念頭第一個就是薑友興被撤職,上麵重新給優民廠換了個能力強的廠長。說不定還給他們撥了筆款子什麽的,要不然新廠長本事再大也不可能短短兩個月時間就把優民廠起死回生。
如果是這樣的話,優民廠的確可以說是活過來了,一旦活過來,職工能拿到正常工資,以現在人的想法是絕對不會拋棄穩當當的鐵飯碗去來司特公司當合同工的。
魯寶剛搖搖頭,告訴宋援朝優民廠沒換廠長,現在的廠長依舊還是薑友興。
這個回答讓宋援朝疑惑不解,薑友興這塊廢物點心有這樣大的本事?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吃了太上老君仙丹開了竅?
魯寶剛就給宋援朝解了惑,他告訴宋援朝優民廠之所以會活過來靠的不是薑友興,而是他前麵提到的泉林廠鄭國元。
一個多月前也不知道鄭國元是怎麽說服的薑友興,兩家廠子突然就聯合起來了。優民廠不但很快就複工,冷清的廠房又恢複了往日的熱鬧,而且優民廠在恢複生產後並沒有繼續生產他們之前的牌子飲料,而是為泉林廠生產產品。
也就是說,優民廠直接就成了泉林廠的一個車間模式,泉林廠派駐副廠長去了優民廠進行產品調整和管理,優民廠為泉林廠生產產品,打的全是泉林廠的品牌,至於供銷什麽的,優民廠也不自己管了,全部交給了泉林廠。
生產出來的產品直接和泉林廠結算,雖然比自己生產和銷售一條龍利潤少了些,可這樣一來至少優民廠不僅複工還賺到了錢,除去發工資和成本外,口袋裏還能落下不少,這讓前些時候焦頭爛額的薑友興又抖了起來。
….
「有了優民廠的產量,現在泉林廠的產量翻了一番都不止,我派人去了解過,鄭國元摩拳擦掌要擴大市場呢,除去之前的幾個區域外,他的手已經向外麵延伸了,弄不好接下來會對我們的產品銷售帶來些麻煩。」
聽完魯寶剛的匯報,宋援朝的神色有些凝重。
他沒想到鄭國元會無師自通說服了優民廠為他搞起了代工。代工這個模式在後世並不稀奇,就算是現在一些外貿性的出口廠家早就有代工模式了,其他的不說就說當年的騰飛廠吧,騰飛廠是做服裝的,為香江盛華做代工,采用的是盛華的服裝品牌,有些特殊麵料包括配件也是從香江那邊過來的,按照盛華的要求生產出來的服裝直接出口到香江又或者通過香江出口到歐洲、北美等國。
當然,那時候的騰飛廠和盛華的合作和真正的代工還有有一點區別,其他的不說就以騰飛廠可以在國內市場使
用盛華服裝品牌一點就和普通代工不同。
這主要是因為宋援朝的緣故,騰飛和盛華其實是一家人,隻不過它們的關係外人不知道而已。所謂的代工就是左手換右手,騰飛廠能拿到品牌授權也是很自然的事。
當然了,真正的代工同樣存在,可這些都是局限於對外貿易的渠道中,在國內的企業裏,麵對國內市場,一家企業給另一家企業做代工的情況還沒出現過,從這點來說鄭國元也算是開了個先例。
之前鄭國元學一分廠搞直供銷售卻避開了一分廠的渠道,選擇了從周邊地區入手,很快就打開了局麵。這讓宋援朝對鄭國元這個人有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當了解到鄭國元的經曆後更是對他極為讚賞。
在宋援朝的眼裏,鄭國元是一個人才,之所以以前沒能顯露出來那不是他的原因,是體製和市場的問題。
試問,在全國一盤棋的計劃經濟體製下,你一個小小的廠長又能做什麽呢?光是那些條條框框就把你限製的死死的,心裏有再好的想法也沒辦法嚐試呀。
別說是鄭國元了,哪怕宋援朝也是如此。假如不是先有改革開放導致市場的開發,接著一分廠合資又成立了司特公司,作為南都總廠副廠長的宋援朝也是有勁使不上,許多事幹不了。
而現在,鄭國元在自身產量不足,又沒有能力擴大生產的情況下使出了代工一招,趁著優民廠被薑友興折騰的奄奄一息的機會和優民廠聯手,這一手不能不說不漂亮。
哪怕是宋援朝處在鄭國元的職位上,恐怕能想到的也就是這個辦法了吧。
感慨之餘,宋援朝突然又想到了魯寶剛剛才提到的幾句話,忍不住仔細詢問了優民廠給泉林廠代工的細節,其中就包括優民廠撤銷供銷科的一事。
作為銷售公司副總,魯寶剛對這個事是做過專門了解的,打聽的消息也很準確。他告訴宋援朝這事是真的,現在優民廠其他的都不管了,隻負責生產和泉林廠結算費用,就連生產工藝的調整和產量控製也全是泉林廠派人負責的,說白了優民廠和泉林廠下屬車間已經沒了任何區別。
….
「那優民廠原來供銷科一幫人呢?下車間了?」宋援朝追問道。
「下什麽車間啊,薑友興也算可以的,這老小子直接把這些人全丟給了泉林廠,編製依舊在優民廠,工資獎金什麽的全部由鄭國元那邊發,宋董,您說說,有他這麽幹的麽?」
宋援朝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可最終還是沒說,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
薑友興是自尋死路啊!作為一家企業的當家人,薑友興目光短淺不說,還自以為聰明,可偏偏幹出來的都是蠢事。
之前搞直供銷售,薑友興舍不得一點點付出被他們供銷科的人罵得狗血淋頭,原本還能有起色的廠子被他這麽一搞非但死的更快,還得罪了行業一大群人。
現在更好,薑友興為了那些蒼頭小利直接自廢武功,把獨立的供銷大權都拱手相讓,簡直是白癡一個。
一家企業沒了絲毫自***,所有的命脈全部掌握在別人的手裏,這家企業還有前途可言麽?
答桉當然是否定的,優民廠沒了供銷權,就連供銷人員都交給了泉林廠,直接就把自己的渠道拱手相讓。別看現在優民廠活的似乎很滋潤,每天隻要安安心心搞生產就行了,其他什麽產品啊,市場啊,甚至管理之類都不用操心了,定時按產量和泉林廠結算利潤就行。
但這樣的隱患是非常大的,一旦那天泉林廠說不和優民廠合作了,失去一切的優民廠會麵臨什麽樣的結果?這個結果宋援朝都不用多想就能想明白。
想到這,宋援朝不由得心裏暗歎,如果他猜的沒錯之所以會這樣肯定是鄭國元給薑友興下的套
,如果沒有鄭國元的謀劃,以薑友興的智商也不會做出這樣事來。
看來鄭國元的心很大啊!時代造就了人才,鄭國元就是這樣一個脫穎而出的人物。
他在其他人都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先學一分廠直供銷售從周邊地區入手,打開了市場局麵。而在產量受限又自身不足的情況下利用代工解決了這個限製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安裝最新版。】
這是一個極聰明又極有能力的人,不能不讓人佩服。如果給鄭國元一點時間,再給他一個更大的平台,說不定他還能幹出更大的事來。
「老魯,你和這個鄭國元熟不熟?」
「一般吧,他大小也是廠長,我當年隻是供銷科的科員,我們的級別不對等,也就是見過幾麵沒深入打過交道。不過古書記倒認識他,可現在古書記去山城了……。」
宋援朝點點頭,魯寶剛話裏的意思他明白,無非就是他們認識卻不熟。不過他提到了古常軍,這讓宋援朝對鄭國元這人更有興趣了,心裏有一種想見一見他的想法。
第三天下午,宋援朝去了市中心的一處茶館,這是一處老茶館,有好幾十年的曆史了。
進去後舞台上有兩個人在表演,靠前麵坐了不少年紀大的老人,邊喝茶邊聽著。
宋援朝掏錢買了張茶票,找了個靠舞台稍遠臨近窗子的地方坐下,很快茶就上來了。
喝著茶,吃著炒豆之類的小點心,十來分鍾後外麵進來一個中年男子,這個男子進門後目光在四周掃視了下,很快就落到了宋援朝這邊。
朝著宋援朝快步走來,那男子麵帶微笑問:「這位同誌,您是宋援朝宋同誌吧?」
「您好,我是宋援朝,您是鄭廠長?」
「嗬嗬,我是鄭國元,宋董事長,您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啊,今天可算見著真人了……。」鄭國元笑容滿麵朝宋援朝伸出手。
夜深
優民廠再不行也是國企,司特公司是合資企業,除了之前合資協議的老職工外,其他新進的人一律都是合同工。
這是一個極大的不同,現在的人想法還是很簡單的,國企端的是鐵飯碗,合資企業是給資本家工作是受剝削的,合同這個玩意哪裏有鐵飯碗來得可靠?
宋援朝的話讓魯寶剛一愣,魯寶剛奇怪地反問宋援朝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等聽完宋援朝的打算後,魯寶剛搖了搖頭。
「怎麽?不行?」宋援朝有些失望,其實司特公司合資後他還打過南都總廠的主意,但最終也沒搞成,關鍵原因就在這點,何況南都看起來效益還是不錯的,砸掉鐵飯碗來合資公司當合同工?沒一個肯來的。
「不是說拉人不行,如果是上兩個月的話或許還有機會,可現在……。」
「什麽意思?」這話讓宋援朝有些納悶。
「宋董您不知道,優民廠現在又活過來了。」
「活過來了?換廠長了?薑友興被撤了?」宋援朝一愣,腦海中閃過的念頭第一個就是薑友興被撤職,上麵重新給優民廠換了個能力強的廠長。說不定還給他們撥了筆款子什麽的,要不然新廠長本事再大也不可能短短兩個月時間就把優民廠起死回生。
如果是這樣的話,優民廠的確可以說是活過來了,一旦活過來,職工能拿到正常工資,以現在人的想法是絕對不會拋棄穩當當的鐵飯碗去來司特公司當合同工的。
魯寶剛搖搖頭,告訴宋援朝優民廠沒換廠長,現在的廠長依舊還是薑友興。
這個回答讓宋援朝疑惑不解,薑友興這塊廢物點心有這樣大的本事?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吃了太上老君仙丹開了竅?
魯寶剛就給宋援朝解了惑,他告訴宋援朝優民廠之所以會活過來靠的不是薑友興,而是他前麵提到的泉林廠鄭國元。
一個多月前也不知道鄭國元是怎麽說服的薑友興,兩家廠子突然就聯合起來了。優民廠不但很快就複工,冷清的廠房又恢複了往日的熱鬧,而且優民廠在恢複生產後並沒有繼續生產他們之前的牌子飲料,而是為泉林廠生產產品。
也就是說,優民廠直接就成了泉林廠的一個車間模式,泉林廠派駐副廠長去了優民廠進行產品調整和管理,優民廠為泉林廠生產產品,打的全是泉林廠的品牌,至於供銷什麽的,優民廠也不自己管了,全部交給了泉林廠。
生產出來的產品直接和泉林廠結算,雖然比自己生產和銷售一條龍利潤少了些,可這樣一來至少優民廠不僅複工還賺到了錢,除去發工資和成本外,口袋裏還能落下不少,這讓前些時候焦頭爛額的薑友興又抖了起來。
….
「有了優民廠的產量,現在泉林廠的產量翻了一番都不止,我派人去了解過,鄭國元摩拳擦掌要擴大市場呢,除去之前的幾個區域外,他的手已經向外麵延伸了,弄不好接下來會對我們的產品銷售帶來些麻煩。」
聽完魯寶剛的匯報,宋援朝的神色有些凝重。
他沒想到鄭國元會無師自通說服了優民廠為他搞起了代工。代工這個模式在後世並不稀奇,就算是現在一些外貿性的出口廠家早就有代工模式了,其他的不說就說當年的騰飛廠吧,騰飛廠是做服裝的,為香江盛華做代工,采用的是盛華的服裝品牌,有些特殊麵料包括配件也是從香江那邊過來的,按照盛華的要求生產出來的服裝直接出口到香江又或者通過香江出口到歐洲、北美等國。
當然,那時候的騰飛廠和盛華的合作和真正的代工還有有一點區別,其他的不說就以騰飛廠可以在國內市場使
用盛華服裝品牌一點就和普通代工不同。
這主要是因為宋援朝的緣故,騰飛和盛華其實是一家人,隻不過它們的關係外人不知道而已。所謂的代工就是左手換右手,騰飛廠能拿到品牌授權也是很自然的事。
當然了,真正的代工同樣存在,可這些都是局限於對外貿易的渠道中,在國內的企業裏,麵對國內市場,一家企業給另一家企業做代工的情況還沒出現過,從這點來說鄭國元也算是開了個先例。
之前鄭國元學一分廠搞直供銷售卻避開了一分廠的渠道,選擇了從周邊地區入手,很快就打開了局麵。這讓宋援朝對鄭國元這個人有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當了解到鄭國元的經曆後更是對他極為讚賞。
在宋援朝的眼裏,鄭國元是一個人才,之所以以前沒能顯露出來那不是他的原因,是體製和市場的問題。
試問,在全國一盤棋的計劃經濟體製下,你一個小小的廠長又能做什麽呢?光是那些條條框框就把你限製的死死的,心裏有再好的想法也沒辦法嚐試呀。
別說是鄭國元了,哪怕宋援朝也是如此。假如不是先有改革開放導致市場的開發,接著一分廠合資又成立了司特公司,作為南都總廠副廠長的宋援朝也是有勁使不上,許多事幹不了。
而現在,鄭國元在自身產量不足,又沒有能力擴大生產的情況下使出了代工一招,趁著優民廠被薑友興折騰的奄奄一息的機會和優民廠聯手,這一手不能不說不漂亮。
哪怕是宋援朝處在鄭國元的職位上,恐怕能想到的也就是這個辦法了吧。
感慨之餘,宋援朝突然又想到了魯寶剛剛才提到的幾句話,忍不住仔細詢問了優民廠給泉林廠代工的細節,其中就包括優民廠撤銷供銷科的一事。
作為銷售公司副總,魯寶剛對這個事是做過專門了解的,打聽的消息也很準確。他告訴宋援朝這事是真的,現在優民廠其他的都不管了,隻負責生產和泉林廠結算費用,就連生產工藝的調整和產量控製也全是泉林廠派人負責的,說白了優民廠和泉林廠下屬車間已經沒了任何區別。
….
「那優民廠原來供銷科一幫人呢?下車間了?」宋援朝追問道。
「下什麽車間啊,薑友興也算可以的,這老小子直接把這些人全丟給了泉林廠,編製依舊在優民廠,工資獎金什麽的全部由鄭國元那邊發,宋董,您說說,有他這麽幹的麽?」
宋援朝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可最終還是沒說,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
薑友興是自尋死路啊!作為一家企業的當家人,薑友興目光短淺不說,還自以為聰明,可偏偏幹出來的都是蠢事。
之前搞直供銷售,薑友興舍不得一點點付出被他們供銷科的人罵得狗血淋頭,原本還能有起色的廠子被他這麽一搞非但死的更快,還得罪了行業一大群人。
現在更好,薑友興為了那些蒼頭小利直接自廢武功,把獨立的供銷大權都拱手相讓,簡直是白癡一個。
一家企業沒了絲毫自***,所有的命脈全部掌握在別人的手裏,這家企業還有前途可言麽?
答桉當然是否定的,優民廠沒了供銷權,就連供銷人員都交給了泉林廠,直接就把自己的渠道拱手相讓。別看現在優民廠活的似乎很滋潤,每天隻要安安心心搞生產就行了,其他什麽產品啊,市場啊,甚至管理之類都不用操心了,定時按產量和泉林廠結算利潤就行。
但這樣的隱患是非常大的,一旦那天泉林廠說不和優民廠合作了,失去一切的優民廠會麵臨什麽樣的結果?這個結果宋援朝都不用多想就能想明白。
想到這,宋援朝不由得心裏暗歎,如果他猜的沒錯之所以會這樣肯定是鄭國元給薑友興下的套
,如果沒有鄭國元的謀劃,以薑友興的智商也不會做出這樣事來。
看來鄭國元的心很大啊!時代造就了人才,鄭國元就是這樣一個脫穎而出的人物。
他在其他人都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先學一分廠直供銷售從周邊地區入手,打開了市場局麵。而在產量受限又自身不足的情況下利用代工解決了這個限製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安裝最新版。】
這是一個極聰明又極有能力的人,不能不讓人佩服。如果給鄭國元一點時間,再給他一個更大的平台,說不定他還能幹出更大的事來。
「老魯,你和這個鄭國元熟不熟?」
「一般吧,他大小也是廠長,我當年隻是供銷科的科員,我們的級別不對等,也就是見過幾麵沒深入打過交道。不過古書記倒認識他,可現在古書記去山城了……。」
宋援朝點點頭,魯寶剛話裏的意思他明白,無非就是他們認識卻不熟。不過他提到了古常軍,這讓宋援朝對鄭國元這人更有興趣了,心裏有一種想見一見他的想法。
第三天下午,宋援朝去了市中心的一處茶館,這是一處老茶館,有好幾十年的曆史了。
進去後舞台上有兩個人在表演,靠前麵坐了不少年紀大的老人,邊喝茶邊聽著。
宋援朝掏錢買了張茶票,找了個靠舞台稍遠臨近窗子的地方坐下,很快茶就上來了。
喝著茶,吃著炒豆之類的小點心,十來分鍾後外麵進來一個中年男子,這個男子進門後目光在四周掃視了下,很快就落到了宋援朝這邊。
朝著宋援朝快步走來,那男子麵帶微笑問:「這位同誌,您是宋援朝宋同誌吧?」
「您好,我是宋援朝,您是鄭廠長?」
「嗬嗬,我是鄭國元,宋董事長,您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啊,今天可算見著真人了……。」鄭國元笑容滿麵朝宋援朝伸出手。
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