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援朝在金陵買的房子離應家老宅並不遠,說實話在這邊住了這麽多日子,宋援朝已經習慣了周邊的環境,而且他和孫婆婆一家交往的也很好,住的遠了平日裏去看她老人家也不方便,所以宋援朝托人在附近尋了一套房。


    房子不大,自然不能和應家老宅比,也比不上宋援朝在燕京和滬海的兩個居處,隻是一個兩層的徽式小院,院子比宋援朝滬海那邊的石庫門房一樓稍大些,原主人在院子裏種了些竹子和花草,還有一口老水井。


    一樓是客廳和廚房,二樓是三間房間,一間是主臥,一件是次臥,次臥宋援朝改成了書房,還有一間麵積很小,宋援朝索性當成了雜物間使用。


    房子沒有三樓,但二樓上麵有個平台,陽光好的時候可以在平台上坐坐,曬曬太陽喝喝茶什麽的……。


    房子已經裝修好了,放了半個月味也散了,宋援朝抽了一個時間把自己的東西搬了過去。


    搬家的時候孫婆婆依依不舍,再三叮囑宋援朝多回來坐坐,宋援朝答應一定會抽時間過去看她老人家的。


    至於應安妮,雖然心裏別扭了一陣子很快也就釋然了,畢竟她是在國外長大的,國外的習俗和國內不一樣,這樣的情況說起來也很正常,而現在和應安妮一起住在老宅的露絲就更不說了,得知宋援朝要搬家後就說了一句ok,再聳了聳肩。


    孫耀良本來也是想搬出來的,但被宋援朝給勸住了,宋援朝告訴他自己新買的地方不大,再加上老婆孩子有時間會來這邊住幾天,孫耀良如果去了恐怕沒地方住。


    當然這隻是托詞,關鍵是宋援朝給孫耀良一個更多和應安妮接觸的機會。


    孫耀良心裏自然是明白,可宋援朝這麽一走他住應家老宅覺得有些別扭,宋援朝給他出了個主意,就是讓他也在附近尋摸一套房子,在新居未落實之前繼續住在應家老宅就是了。


    國慶節過後,宋援朝和孫耀良就去了燕京。


    一來是燕京那邊的分廠(分公司)情況宋援朝要親自去看看,如果有問題現場解決。


    二來是他們要畢業了,轉眼畢業期就到了,相比林燕她們一屆,宋援朝他們這屆的畢業要隆重的多。


    當初林燕畢業時學校直接就把畢業證書給寄了過來,甚至有的同學連學校都沒回,直接在分配的單位收到了畢業證和學位證書,就這樣完成了畢業的程序。


    但宋援朝他們這屆就隆重多了,學校專門辦了個比較正規的畢業典禮,除去已分配落實路途遙遠實在趕不回來的同學外,大部分同學都會參加這個典禮,從師長手裏接過證書。


    作為“新三屆”的大學畢業生,宋援朝他們是新三屆的最後一屆,也代表著從特殊年代走過來的這一批人。


    而在他們之後,更多的就是應屆入學的學弟學妹了,看著麵前熟悉的校園,一張張充滿朝氣卻又陌生的年輕麵孔,宋援朝的心裏不由得感慨萬千。


    回到燕京,宋援朝和孫耀良先忙著處理工作,等典禮前幾天他們兩人結伴回到校園,順著熟悉的小道漫步走著,看著四周的景色,腦海中情不自禁浮現出自己第一次邁入這所學校的往日回憶。


    “三哥,這時間過的還真快,一轉眼就四年過去了……。”孫耀良不由得感慨道。


    宋援朝點點頭:“是夠快的,我還記得第一天報道在宿舍和你認識的時候,那天我進宿舍就老程一個人在,你是第三個到的,一見麵就自來熟地和我打招呼,嗬嗬……。”


    “對對對,我記得很清楚。”孫耀良咧嘴笑道:“其實我報道的時候就見過你了,當時你可威風的很,當眾就把趙明磊這小子弄的下不了台。當時我琢磨著這個同學夠牛,有機會一定要認識認識,誰想我一進宿舍就瞧見你和老程坐著說話呢,你說這巧不巧?”


    “哈哈哈!”宋援朝聽了頓時大笑,連連點頭。


    往事仿佛就在眼前,光陰轉瞬而過,四年的學生生涯就這麽快過去了,回想起來還真是感慨啊!


    “援朝!耀良!”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在不遠處響起,宋援朝和孫耀良同時停下腳步扭頭望去,當看清對方是誰的時候,兩人同時露出了笑容。


    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喊他們的人不就是剛提到的老程,程蒙山麽?


    程蒙山穿著件藍色的正裝,戴著一副黑框眼鏡,手裏還捧著一疊書,望著他們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程老大,這麽巧?我前麵還在和三哥等會去找您呢,居然就在半道上碰上了……對了,我現在應該怎麽稱呼您?喊您程老師?”孫耀良嬉皮笑臉地和程蒙山開著玩笑。


    程蒙山是學生會幹部,去年還被選舉為了優秀學生代表,加上他的努力得到了學校的認可,所以他是宋援朝他們班級唯一一個留校的學生。


    去年到今年,程蒙山雖然還沒正式畢業,但已經實際做起了助教的工作,聽說幾位教授對程蒙山的工作非常滿意,畢竟程蒙山再考進大學之前就是當老師的,所以在工作中駕輕就熟,幹的著實不錯。


    “你小子,還是老樣子沒個正形。”見到老同學程蒙山很是高興,捏著拳頭就給了孫耀良當胸一下,孫耀良誇張地捂著胸口嚷嚷著老師體罰學生之類的話,一副怪樣讓宋援朝和程蒙山同時哈哈大笑。


    宋援朝還記得第一次見到程蒙山的時候,那時候的程蒙山穿的土裏土氣,神色中還帶著一絲拘謹。而現在大學四年,程蒙山已經脫胎換骨了,站在那邊的氣質完全和最初不同,神色中也帶著更多的自信。


    “老程,好久不見了。”


    “好久不見了援朝。”


    兩人握了握手,都感受到對方手上傳來的力度和熱情,程蒙山招呼著他們一起走,他正好上完課要回宿舍呢,現在程蒙山住的還是原來他們那間宿舍,隻不過和當初的熱鬧相比,從去年到現在整個宿舍隻有他一個人了。


    “學校還沒給你安排宿舍?”宋援朝忍不住問。


    “快了,係裏已經在走程序了,畢竟我還沒正式畢業,也不是正式的教職員工,領導就算有這個想法政策也不允許是不是?等正式畢業,教師宿舍那邊就有我的一套,房子我都去瞧過了,兩個房間還帶了衛生間,好!真好!”


    程蒙山笑著說道,看著他咧嘴的笑容,宋援朝心裏也為他高興。


    他知道整個宿舍裏就程蒙山的條件最差,一個鄉村教師靠著自己的努力考進了大學,家裏還有老人、妻子和孩子,從大山走出來的他從這點和其他同學沒辦法比,唯獨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這一切。


    終於,現在努力有了結果。留在大學當老師,對於程蒙山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一條出路。


    大學老師,地位崇高又受人尊敬,再加上程蒙山本就當過老師,這個職業對他來說最合適不過的了。而且京師大學的條件也很不錯,相比普通機關絲毫不差,再加上留校後,程蒙山的戶口問題也迎刃而解,學校馬上就又給他分配宿舍,雖然房子不大,可兩間房足夠他把老婆孩子給接過來了,從而一家團圓。


    苦盡甘來,這句成語對程蒙山來說一點都不為過,以他的能力和百折不撓的勁頭,宋援朝可以肯定程蒙山在京師大學一定會越來越好。


    也許十年、二十年之後,程助教就會是副教授甚至教授了,說不定還會有更大的成就。


    宿舍還是記憶中的樣子,雖然大家的私人物品在離校實習前都取的差不多了,可還是留了一些。


    程蒙山依舊睡他原來的那張床,屋裏一切打掃的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看著熟悉的地方,宋援朝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第一次邁進這裏的時刻。


    宋援朝和孫耀良是最早回到學校的,其他人估計也就這一兩天會趕回來吧,當然除了原本就留校的程蒙山外。


    當時宿舍七人按照年齡,最大是程蒙山,潘向東排第二、宋援朝排在第三、孫耀良是第四、張堅第五、比張堅僅僅小幾天的呂軍屈居第六,陸海榮是當仁不讓最小的老七。


    這些人中,陸海榮是暫時見不到了,他在大學生涯時就辦理了出國留學,現在遠在大洋彼岸呢。


    這兩年宋援朝和陸海榮有著書信來往,得知他在國外求學雖然辛苦,但同樣也有不小的收獲,而且去年的時候拿到了全額獎學金,並準備大學畢業後繼續攻讀博士的時候,著實為他感到高興。


    潘向東和張堅都是川省的,他們的實習單位也在老家。據說潘向東去了他所在的城市某機關,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以後會走仕途。而張堅選擇了當地一家大型國企,他這樣的大學生在那邊可是香饃饃,等畢業後自然也會受到重用。


    呂軍和宋援朝的關係很好,經曆過上次的感情創傷後,經宋援朝的開導他邁過了這個坎,整人變得比以前穩重了許多。


    他的實習單位就在老家中原省那邊,可具體單位是那家宋援朝不是太清楚,隻知道也是政府機關的一個部門。因為那時候宋援朝因為提前去了金陵,所以當大家離開學校奔赴各處實習的時候宋援朝已經在金陵了,所以很遺憾地錯過了和大家道別的機會。


    不過沒關係,這一次他們都會回來參加畢業典禮,很快老同學就要再重聚了,想到這宋援朝臉上就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歸黃金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並收藏重歸黃金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