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飛奔帶小跑,還要顧著塞滿整個袍襟的淮南柑橘,劉勝總算是踩著宮禁的點,堪堪回到了未央宮中。</p>
而在同一時間,在宮門已關閉,長安城也已開始宵禁的夜幕時分,天子劉啟卻是在宣室殿後殿,迎來了一位‘客人’。</p>
那客人發須雜白,看上去年近半百,生得一張方方正正的國字臉;</p>
灰白相間的髯須,被裁剪成如今長安最流行的模樣,氣質中分明帶有一絲書卷氣,但眉宇間,卻又帶著一抹與‘書卷氣’格格不入的銳意;</p>
腰間係著的銀印,以及將銀印係在腰間的青綠色綬帶,則表明那‘客人’的身份,是‘銀印青綬’的朝公二千石。</p>
來到殿內,那‘客人’先是躬下身,對天子劉啟拱手一行禮。</p>
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天子劉啟也緩緩從榻上起身,對來人拱手一回禮。</p>
“老師。”</p>
來者不是旁人,正是天子劉啟尚為太子之時,擔任太子詹事的潛邸心腹,當朝內史:晁錯。</p>
太子詹事,又被稱為太子家令,算是儲君潛邸之臣中,起步最高的一人。</p>
早在太宗孝文皇帝之時,時為太子家令的晁錯便因‘能言善諫’之故,深得先皇信任;</p>
就連彼時尚為太子儲君的劉啟,對學師晁錯也是百般信任,可謂言聽計從。</p>
在太宗皇帝駕崩之後,新君劉啟也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將晁錯任命為內史,位列九卿之首!</p>
隻不過今天,晁錯入宮,卻並非是因為劉啟的召見······</p>
“任內史已有數月,老師可還習慣?”</p>
神情輕鬆地招呼晁錯落座,天子劉啟也坐回禦榻之上,目不斜視的看著眼前的卷宗,似是隨意的發出一問。</p>
聞言,晁錯也隻淺笑著坐下身,毫不謙虛的笑著歎口氣。</p>
“承蒙陛下信重。”</p>
“內史之責,臣自認還算擔得起······”</p>
“嘿嘿!”</p>
聽出晁錯語調中的自信,天子劉啟不由嘿笑一聲,順勢挑起眉角,撇了眼晁錯那隱隱帶著些倨傲的麵容。</p>
與晁錯相視一笑,又低下頭,將手中卷宗處理完畢,劉啟才終是抬起頭,滿是疲憊的揉了揉眼角,才正對晁錯發出一聲短歎。</p>
“那件事······”</p>
“還是不成?”</p>
輕飄飄一語,卻也惹得晁錯麵色稍一變,本還輕鬆愜意的麵龐之上,陡然湧現出一抹慎重之色。</p>
“朝中公卿百官、功侯貴戚,臣大都已經拜會過了。”</p>
“除中大夫袁盎,於臣素有私怨之外,其他的人,大都沒有太過執拗。”</p>
“唯獨丞相······”</p>
話說一半,晁錯便明智的止住話頭,給劉啟遞去一個無可奈何的眼神。</p>
也果然不出晁錯所料,幾乎是在聽到‘丞相’二字的同一時間,天子劉啟的麵色便陡然沉了下去。</p>
麵色陰晴不定的思慮良久,便見劉啟緩緩站起身,將雙手背負於身後,又左右來回踱步片刻。</p>
“中大夫袁盎,曾經給吳王做過王相;”</p>
“朕聽說當時,吳王曾對袁盎禮待有加,甚至屢有厚禮相贈。”</p>
“諸侯王相,本就是朝堂派去監察、監督諸侯王,規勸諸侯王行為舉止的職務。”</p>
“袁盎擔任吳國相,卻幾次三番收受吳王贈禮······”</p>
“嗯?”</p>
意味深長的道出一語,天子劉啟眉角又是一挑,給晁錯遞去一個‘你懂我意思吧?’的眼神。</p>
會過意來,晁錯自是趕忙一拱手,喜形於色道:“臣明白。”</p>
“嗯······”</p>
便見劉啟輕‘嗯’一聲,緩緩點了點頭,似是想要再說些什麽,卻遲遲沒有再開口。</p>
</p>
見此,晁錯也是暗下稍發出一聲哀歎,又自顧自搖了搖頭。</p>
丞相申屠嘉,那是‘享譽’朝野內外的老倔牛,脾性突出一個油鹽不進!</p>
再加上先皇駕崩不久,劉啟也剛繼承皇位,朝野人心思安;</p>
這種情況下,對於申屠嘉這個以‘脾氣倔’聞名天下的老丞相,即便是身為天子的劉啟,恐怕也並沒有太好的辦法。</p>
見劉啟似是陷入兩難,晁錯也是悄然站起身,正要告辭離去。</p>
但在拱手辭別的一刹那,回想起今日朝堂之上,中郎將郅都的遭遇,晁錯思慮再三,終還是小心翼翼的對劉啟一拱手。</p>
“陛下。”</p>
“今日之事······”</p>
“公子,怕是有些過了·······”</p>
“嗯?”</p>
冷不丁一語,頓時惹得劉啟麵色一滯,滿是疑惑地側過頭。</p>
待看清晁錯麵上帶著的那抹僵笑,天子劉啟才了然一笑,回過身,重新坐回了禦榻之上。</p>
見劉啟這般架勢,晁錯也不由心下一慌,趕忙又一拱手。</p>
“陛下。”</p>
“中郎將即便有罪,也終究還是朝臣二千石;”</p>
“太宗孝文皇帝曾有言:將相不辱,許朝臣二千石自留體麵。”</p>
“公子再如何,也不應當拳打朝公二千石,平白墮了漢官威儀才是?”</p>
嘴上這般說著,晁錯的額角之上,卻已是掛上了點點汗珠。</p>
——為人求情這種事,最怕的就是引火燒身!</p>
尤其是在劉啟這種正值壯年,人生閱曆無數,三觀已經無比成熟的成年皇帝麵前,臣下的每一個小心思,都難逃那雙被民間百姓稱為‘慧眼如炬’的雙眸。</p>
但話已經說出口,晁錯也隻能硬著頭皮,擺出一副‘陛下明察’的姿態,靜靜等候起劉啟的裁決。</p>
就見劉啟深深注視著晁錯的麵龐,不知過了多久,才發出一聲不冷不澹的淺笑。</p>
“朕若是沒記錯的話,中郎將郅都,也是法家出身?”</p>
“老師這是······?”</p>
一語道破晁錯心中所想,見晁錯麵色又一慌,劉啟不由笑著搖了搖頭。</p>
思慮良久,終還是見劉啟灑然一笑,將上半身往後一仰。</p>
“老師說的沒錯。”</p>
“小九今日,確實是有些······”</p>
話說一半,天子劉啟猛地止住話頭,麵色又頓時一滯!</p>
如此呆愣好一會兒,劉啟才似是想起什麽般,麵帶遲疑的抬起頭,望向麵前,仍不住冒著冷汗的學師晁錯。</p>
“朕倒是覺得,阿勝這孩子,還是平日裏太閑了些,才有暇惹是生非;”</p>
“至於丞相麽~”</p>
“嗯······”</p>
“老師覺得,如果給丞相也找點事做······”</p>
而在同一時間,在宮門已關閉,長安城也已開始宵禁的夜幕時分,天子劉啟卻是在宣室殿後殿,迎來了一位‘客人’。</p>
那客人發須雜白,看上去年近半百,生得一張方方正正的國字臉;</p>
灰白相間的髯須,被裁剪成如今長安最流行的模樣,氣質中分明帶有一絲書卷氣,但眉宇間,卻又帶著一抹與‘書卷氣’格格不入的銳意;</p>
腰間係著的銀印,以及將銀印係在腰間的青綠色綬帶,則表明那‘客人’的身份,是‘銀印青綬’的朝公二千石。</p>
來到殿內,那‘客人’先是躬下身,對天子劉啟拱手一行禮。</p>
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天子劉啟也緩緩從榻上起身,對來人拱手一回禮。</p>
“老師。”</p>
來者不是旁人,正是天子劉啟尚為太子之時,擔任太子詹事的潛邸心腹,當朝內史:晁錯。</p>
太子詹事,又被稱為太子家令,算是儲君潛邸之臣中,起步最高的一人。</p>
早在太宗孝文皇帝之時,時為太子家令的晁錯便因‘能言善諫’之故,深得先皇信任;</p>
就連彼時尚為太子儲君的劉啟,對學師晁錯也是百般信任,可謂言聽計從。</p>
在太宗皇帝駕崩之後,新君劉啟也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將晁錯任命為內史,位列九卿之首!</p>
隻不過今天,晁錯入宮,卻並非是因為劉啟的召見······</p>
“任內史已有數月,老師可還習慣?”</p>
神情輕鬆地招呼晁錯落座,天子劉啟也坐回禦榻之上,目不斜視的看著眼前的卷宗,似是隨意的發出一問。</p>
聞言,晁錯也隻淺笑著坐下身,毫不謙虛的笑著歎口氣。</p>
“承蒙陛下信重。”</p>
“內史之責,臣自認還算擔得起······”</p>
“嘿嘿!”</p>
聽出晁錯語調中的自信,天子劉啟不由嘿笑一聲,順勢挑起眉角,撇了眼晁錯那隱隱帶著些倨傲的麵容。</p>
與晁錯相視一笑,又低下頭,將手中卷宗處理完畢,劉啟才終是抬起頭,滿是疲憊的揉了揉眼角,才正對晁錯發出一聲短歎。</p>
“那件事······”</p>
“還是不成?”</p>
輕飄飄一語,卻也惹得晁錯麵色稍一變,本還輕鬆愜意的麵龐之上,陡然湧現出一抹慎重之色。</p>
“朝中公卿百官、功侯貴戚,臣大都已經拜會過了。”</p>
“除中大夫袁盎,於臣素有私怨之外,其他的人,大都沒有太過執拗。”</p>
“唯獨丞相······”</p>
話說一半,晁錯便明智的止住話頭,給劉啟遞去一個無可奈何的眼神。</p>
也果然不出晁錯所料,幾乎是在聽到‘丞相’二字的同一時間,天子劉啟的麵色便陡然沉了下去。</p>
麵色陰晴不定的思慮良久,便見劉啟緩緩站起身,將雙手背負於身後,又左右來回踱步片刻。</p>
“中大夫袁盎,曾經給吳王做過王相;”</p>
“朕聽說當時,吳王曾對袁盎禮待有加,甚至屢有厚禮相贈。”</p>
“諸侯王相,本就是朝堂派去監察、監督諸侯王,規勸諸侯王行為舉止的職務。”</p>
“袁盎擔任吳國相,卻幾次三番收受吳王贈禮······”</p>
“嗯?”</p>
意味深長的道出一語,天子劉啟眉角又是一挑,給晁錯遞去一個‘你懂我意思吧?’的眼神。</p>
會過意來,晁錯自是趕忙一拱手,喜形於色道:“臣明白。”</p>
“嗯······”</p>
便見劉啟輕‘嗯’一聲,緩緩點了點頭,似是想要再說些什麽,卻遲遲沒有再開口。</p>
</p>
見此,晁錯也是暗下稍發出一聲哀歎,又自顧自搖了搖頭。</p>
丞相申屠嘉,那是‘享譽’朝野內外的老倔牛,脾性突出一個油鹽不進!</p>
再加上先皇駕崩不久,劉啟也剛繼承皇位,朝野人心思安;</p>
這種情況下,對於申屠嘉這個以‘脾氣倔’聞名天下的老丞相,即便是身為天子的劉啟,恐怕也並沒有太好的辦法。</p>
見劉啟似是陷入兩難,晁錯也是悄然站起身,正要告辭離去。</p>
但在拱手辭別的一刹那,回想起今日朝堂之上,中郎將郅都的遭遇,晁錯思慮再三,終還是小心翼翼的對劉啟一拱手。</p>
“陛下。”</p>
“今日之事······”</p>
“公子,怕是有些過了·······”</p>
“嗯?”</p>
冷不丁一語,頓時惹得劉啟麵色一滯,滿是疑惑地側過頭。</p>
待看清晁錯麵上帶著的那抹僵笑,天子劉啟才了然一笑,回過身,重新坐回了禦榻之上。</p>
見劉啟這般架勢,晁錯也不由心下一慌,趕忙又一拱手。</p>
“陛下。”</p>
“中郎將即便有罪,也終究還是朝臣二千石;”</p>
“太宗孝文皇帝曾有言:將相不辱,許朝臣二千石自留體麵。”</p>
“公子再如何,也不應當拳打朝公二千石,平白墮了漢官威儀才是?”</p>
嘴上這般說著,晁錯的額角之上,卻已是掛上了點點汗珠。</p>
——為人求情這種事,最怕的就是引火燒身!</p>
尤其是在劉啟這種正值壯年,人生閱曆無數,三觀已經無比成熟的成年皇帝麵前,臣下的每一個小心思,都難逃那雙被民間百姓稱為‘慧眼如炬’的雙眸。</p>
但話已經說出口,晁錯也隻能硬著頭皮,擺出一副‘陛下明察’的姿態,靜靜等候起劉啟的裁決。</p>
就見劉啟深深注視著晁錯的麵龐,不知過了多久,才發出一聲不冷不澹的淺笑。</p>
“朕若是沒記錯的話,中郎將郅都,也是法家出身?”</p>
“老師這是······?”</p>
一語道破晁錯心中所想,見晁錯麵色又一慌,劉啟不由笑著搖了搖頭。</p>
思慮良久,終還是見劉啟灑然一笑,將上半身往後一仰。</p>
“老師說的沒錯。”</p>
“小九今日,確實是有些······”</p>
話說一半,天子劉啟猛地止住話頭,麵色又頓時一滯!</p>
如此呆愣好一會兒,劉啟才似是想起什麽般,麵帶遲疑的抬起頭,望向麵前,仍不住冒著冷汗的學師晁錯。</p>
“朕倒是覺得,阿勝這孩子,還是平日裏太閑了些,才有暇惹是生非;”</p>
“至於丞相麽~”</p>
“嗯······”</p>
“老師覺得,如果給丞相也找點事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