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畝產四百斤,全場震驚!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作者:風少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哭了!”</p>
“亂糟糟的,吵得咱心煩!”</p>
“你們不是要皇上給你們一個交代麽?”</p>
“皇上說了,要你們去工科院,在那裏皇上會給你們一個交代。”</p>
聽著魏忠賢的話,這些翰林學究們也不哭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隨後一群人呼啦啦的向著工科院跑去。</p>
既然皇帝說了要在工科院給他們一個交代,那他們還哭什麽?</p>
等這些翰林學究都走了,魏忠賢笑著對周圍看熱鬧的百姓說道:“大明的子民們,皇上說了,如果你們也想知道事情來龍去脈,可以一起去工科院。”</p>
一聽能去工科院看熱鬧,這些京城的百姓商人那是興奮起來。</p>
湊熱鬧啊!</p>
天底下誰能拒絕湊熱鬧?</p>
如今翰林哭宮門,這裏麵的情況一看就很勁爆!</p>
大明京師的吃瓜群眾們怎麽可能放棄這麽好的熱鬧,一傳十,十傳百,一大群百姓商人也好奇的都去了工科院,他們也是真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能讓這些自詡清貴的翰林哭宮門。</p>
很快,隨著翰林們抵達工科院,大批圍觀群眾也紛紛趕來,而朝中的諸多官員,內閣輔臣們也是紛紛趕來,若不是有錦衣衛在維護現場治安,恐怕工科院已經變成菜市口了。</p>
翰林們看著周圍那圍聚的百姓,一個老學究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我等前來,是因皇上要給我等和天下讀書人一個交代,這些百姓為何也在這裏?”</p>
“你們不是要朕給你們一個交代麽?”</p>
“朕特意讓京師的百姓來見證,有何不可嗎?”</p>
隨著朱由校的聲音傳來,翰林們和圍觀百姓紛紛行禮:</p>
“參見皇上!”</p>
朱由校龍行虎步走過來:“免禮,都起來吧。”</p>
隨後,朱由校看著周圍那數不清的圍觀百姓,又看看眼前這些翰林學究,忍不住皺了皺眉,這些老學究!</p>
冷哼一聲,朱由校問道:“周傑那些犯人到了嗎?”</p>
趙鐵軍說道:“回皇上,已經押來了!”</p>
朱由校一抬手:“押到朕跟前來。”</p>
“諾!”</p>
錦衣衛將周傑等人紛紛按在試驗田邊,朱由校厭惡的瞥了眼被按在地上的這些混賬,隨後說道:“大明的臣工百姓們。”</p>
“朕今日叫大家來,是為了見證一件事。”</p>
“王體乾,把事情經過給大家夥兒都說一下。”</p>
王體乾站出來,很快將事情原委解釋了一遍。</p>
一個老學究已經忍不住了,他站出來說道:“皇上!”</p>
“那王立臣,說到底不過是一個賤籍!”</p>
“士農工商,曆朝曆代皆是如此,我大明何時有翰林官員因為痛毆禍國殃民的賤籍匠人而獲罪下獄的?!”</p>
“皇上如此對待賢才,天下臣工百姓如何看待皇上!”</p>
朱由校冷笑道:“賤籍?”</p>
“王立臣是朕欽封的工科院農學學士,是正四品的大明官員,是工科院的院士!”</p>
</p>
“他禍國殃民?”</p>
“你可知朕為何要帶你們來這?”</p>
老學究脖子一梗:“臣不明白!”</p>
朱由校笑的更肆意了:“你不明白,朕就讓你明白!”</p>
“宋學士!”</p>
宋應星立刻出列:“臣在!”</p>
朱由校指了指試驗田,又指了指圍觀的百姓們,說道:“宋學士你也是這試驗田的負責人,就由你來給大家夥說說,你們工科院農學學士都在做什麽。”</p>
宋應星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我工科院農學學士,是奉皇上旨意,研究農學,意在提高糧食畝產,增加百姓口糧。”</p>
“畢竟我大明人口億萬然耕地有限,我等農學學士一方麵試驗水田,水澆地,旱地各種作物種植的產量,同時研究肥料,培育高產作物。”</p>
“王學士主攻肥料,如今,在王學士的研究下,已經有一種能大幅提升畝產的肥料被研究出來。”</p>
說著,宋應星指著眼前這片黃燦燦的麥田說道:“大家看見這片試驗田了嗎?”</p>
“這片試驗田種的麥子畝產足足有四百多斤!這就是王學士研究的肥料作用!”</p>
“而且王學士還在研究一種最新的化肥,可以讓畝產再度增加!”</p>
聽著宋應星的話,圍觀的百姓商人也好,官員也好,立刻止不住的議論起來:</p>
“能畝產四百多斤的麥子?騙人的吧?!”</p>
“皇上都在這,這還能有假?”</p>
“麥子真的能畝產四百多斤?這十畝地那就是四千多斤麥子!老天爺啊,王學士可真厲害啊!”</p>
而有點學識,有在府縣任職經曆的官員,則立刻意識到這肥料的重要性,若是真能畝產四百多斤,那麽就會避免很多老百姓被餓死,能讓更多人吃飽飯!</p>
能吃飽肚子,老百姓就會老老實實耕作,遇到災年也能憑借儲存的餘糧度日,不至於成為災民流民,繼而引起混亂暴亂。</p>
遙想元末,太祖怎麽揭竿而起挑動黃河天下反的?</p>
還不是元末大災大旱,百姓沒吃的,數不清的百姓成為災民流離失所偏偏暴元還在橫征暴斂,逼得百姓走投無路,這才有了如今大明二百六十載河山?</p>
若是元末大災大旱時,老百姓家裏有餘糧,但凡能勉強度日,誰願意去造反呢?</p>
張好古聽著周圍百姓的議論,對一旁被這個畝產給震驚到的黃立極和魏廣微說道:“黃相,魏相,你們說王學士研究化肥,是對,是錯,是誤國害民的奇技淫巧啊,還是利國利民的國之珍寶啊?”</p>
聽著張好古的話,魏廣微還有些懷疑:“元輔,這糧食畝產,真有四百斤?”</p>
張好古笑道:“眼下正是豐收農忙之時,這糧食有沒有四百斤,稱稱不就知道了?”</p>
朱由校也是有這個意思,他當即吩咐道:“來人,收割麥田,現場稱重,讓臣工百姓們都看看,這一畝地有多少糧食!”</p>
很快,工科院的匠人們開始收割麥田,他們很熟練的一茬一茬割著麥子,但看那幹淨利索的動作,就不比許多老農差。</p>
單單這一點,就讓圍觀的老百姓心生好感:</p>
這些工科院的學士匠人,是真能下地幹農活的,不是隻知道引經據典在那裏說空話的。</p>
“亂糟糟的,吵得咱心煩!”</p>
“你們不是要皇上給你們一個交代麽?”</p>
“皇上說了,要你們去工科院,在那裏皇上會給你們一個交代。”</p>
聽著魏忠賢的話,這些翰林學究們也不哭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隨後一群人呼啦啦的向著工科院跑去。</p>
既然皇帝說了要在工科院給他們一個交代,那他們還哭什麽?</p>
等這些翰林學究都走了,魏忠賢笑著對周圍看熱鬧的百姓說道:“大明的子民們,皇上說了,如果你們也想知道事情來龍去脈,可以一起去工科院。”</p>
一聽能去工科院看熱鬧,這些京城的百姓商人那是興奮起來。</p>
湊熱鬧啊!</p>
天底下誰能拒絕湊熱鬧?</p>
如今翰林哭宮門,這裏麵的情況一看就很勁爆!</p>
大明京師的吃瓜群眾們怎麽可能放棄這麽好的熱鬧,一傳十,十傳百,一大群百姓商人也好奇的都去了工科院,他們也是真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能讓這些自詡清貴的翰林哭宮門。</p>
很快,隨著翰林們抵達工科院,大批圍觀群眾也紛紛趕來,而朝中的諸多官員,內閣輔臣們也是紛紛趕來,若不是有錦衣衛在維護現場治安,恐怕工科院已經變成菜市口了。</p>
翰林們看著周圍那圍聚的百姓,一個老學究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我等前來,是因皇上要給我等和天下讀書人一個交代,這些百姓為何也在這裏?”</p>
“你們不是要朕給你們一個交代麽?”</p>
“朕特意讓京師的百姓來見證,有何不可嗎?”</p>
隨著朱由校的聲音傳來,翰林們和圍觀百姓紛紛行禮:</p>
“參見皇上!”</p>
朱由校龍行虎步走過來:“免禮,都起來吧。”</p>
隨後,朱由校看著周圍那數不清的圍觀百姓,又看看眼前這些翰林學究,忍不住皺了皺眉,這些老學究!</p>
冷哼一聲,朱由校問道:“周傑那些犯人到了嗎?”</p>
趙鐵軍說道:“回皇上,已經押來了!”</p>
朱由校一抬手:“押到朕跟前來。”</p>
“諾!”</p>
錦衣衛將周傑等人紛紛按在試驗田邊,朱由校厭惡的瞥了眼被按在地上的這些混賬,隨後說道:“大明的臣工百姓們。”</p>
“朕今日叫大家來,是為了見證一件事。”</p>
“王體乾,把事情經過給大家夥兒都說一下。”</p>
王體乾站出來,很快將事情原委解釋了一遍。</p>
一個老學究已經忍不住了,他站出來說道:“皇上!”</p>
“那王立臣,說到底不過是一個賤籍!”</p>
“士農工商,曆朝曆代皆是如此,我大明何時有翰林官員因為痛毆禍國殃民的賤籍匠人而獲罪下獄的?!”</p>
“皇上如此對待賢才,天下臣工百姓如何看待皇上!”</p>
朱由校冷笑道:“賤籍?”</p>
“王立臣是朕欽封的工科院農學學士,是正四品的大明官員,是工科院的院士!”</p>
</p>
“他禍國殃民?”</p>
“你可知朕為何要帶你們來這?”</p>
老學究脖子一梗:“臣不明白!”</p>
朱由校笑的更肆意了:“你不明白,朕就讓你明白!”</p>
“宋學士!”</p>
宋應星立刻出列:“臣在!”</p>
朱由校指了指試驗田,又指了指圍觀的百姓們,說道:“宋學士你也是這試驗田的負責人,就由你來給大家夥說說,你們工科院農學學士都在做什麽。”</p>
宋應星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我工科院農學學士,是奉皇上旨意,研究農學,意在提高糧食畝產,增加百姓口糧。”</p>
“畢竟我大明人口億萬然耕地有限,我等農學學士一方麵試驗水田,水澆地,旱地各種作物種植的產量,同時研究肥料,培育高產作物。”</p>
“王學士主攻肥料,如今,在王學士的研究下,已經有一種能大幅提升畝產的肥料被研究出來。”</p>
說著,宋應星指著眼前這片黃燦燦的麥田說道:“大家看見這片試驗田了嗎?”</p>
“這片試驗田種的麥子畝產足足有四百多斤!這就是王學士研究的肥料作用!”</p>
“而且王學士還在研究一種最新的化肥,可以讓畝產再度增加!”</p>
聽著宋應星的話,圍觀的百姓商人也好,官員也好,立刻止不住的議論起來:</p>
“能畝產四百多斤的麥子?騙人的吧?!”</p>
“皇上都在這,這還能有假?”</p>
“麥子真的能畝產四百多斤?這十畝地那就是四千多斤麥子!老天爺啊,王學士可真厲害啊!”</p>
而有點學識,有在府縣任職經曆的官員,則立刻意識到這肥料的重要性,若是真能畝產四百多斤,那麽就會避免很多老百姓被餓死,能讓更多人吃飽飯!</p>
能吃飽肚子,老百姓就會老老實實耕作,遇到災年也能憑借儲存的餘糧度日,不至於成為災民流民,繼而引起混亂暴亂。</p>
遙想元末,太祖怎麽揭竿而起挑動黃河天下反的?</p>
還不是元末大災大旱,百姓沒吃的,數不清的百姓成為災民流離失所偏偏暴元還在橫征暴斂,逼得百姓走投無路,這才有了如今大明二百六十載河山?</p>
若是元末大災大旱時,老百姓家裏有餘糧,但凡能勉強度日,誰願意去造反呢?</p>
張好古聽著周圍百姓的議論,對一旁被這個畝產給震驚到的黃立極和魏廣微說道:“黃相,魏相,你們說王學士研究化肥,是對,是錯,是誤國害民的奇技淫巧啊,還是利國利民的國之珍寶啊?”</p>
聽著張好古的話,魏廣微還有些懷疑:“元輔,這糧食畝產,真有四百斤?”</p>
張好古笑道:“眼下正是豐收農忙之時,這糧食有沒有四百斤,稱稱不就知道了?”</p>
朱由校也是有這個意思,他當即吩咐道:“來人,收割麥田,現場稱重,讓臣工百姓們都看看,這一畝地有多少糧食!”</p>
很快,工科院的匠人們開始收割麥田,他們很熟練的一茬一茬割著麥子,但看那幹淨利索的動作,就不比許多老農差。</p>
單單這一點,就讓圍觀的老百姓心生好感:</p>
這些工科院的學士匠人,是真能下地幹農活的,不是隻知道引經據典在那裏說空話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