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皇帝竟然回北京去了
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 作者:狠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位愛卿竟然都要辭官?”</p>
禦書房內,望著要集體請辭的六部尚書,張嫣也是驚的直接站了起來。</p>
“臣等無能,有負皇恩,愧對陛下,罪該萬死!”</p>
六位尚書都是齊刷刷的跪了下去,拜道。</p>
“哀家知道這陣子馬愛卿與六位愛卿被江南文人汙蔑,替陛下和朝廷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馬愛卿更是病倒,但陛下並非不願出麵,而是…唉,哀家也不瞞六位愛卿,陛下有事半月前,已經回北京去了。”</p>
張嫣說到最後,也是一臉的無奈,知道在瞞著他們,恐怕是不行了。</p>
因為她清楚,這六位尚書並非真的想請辭,而是江南的讀書人集體聲討汙蔑負責主持新政的次輔和六部尚書,聲勢之浩大,前所未有,又都這麽久了,陛下仍然未出麵,這才引起他們的誤會和恐慌,以為陛下是要將他們拋棄。</p>
畢竟如今這種情況,唯有陛下方能解決。</p>
“什麽?”</p>
果然,六位尚書聽說陛下半月前就回北京去了,頓時麵麵相覷,鬆了口氣的同時,又都無語至極。</p>
變法新政這麽大的事,陛下一直不出麵,躲在幕後就算了,可正值新政關鍵時期,竟然還回北京去了。</p>
</p>
“太後,微臣鬥膽,不知北方出了何等急事,以至於使得聖駕緊急回京?”</p>
吏部尚書咬牙詢問道,另外五位尚書也都豎直了耳朵,顯然都好奇,北方到底出了何等大事?惹得陛下拋下江南的新政,急匆匆的回京。</p>
張嫣臉上卻是微微有些尷尬,因為烺兒急匆匆的回京,並非有什麽大事需處理,而是去參加講武堂學員的結業典禮,對此她也是無奈之極。</p>
不過見他們沒有在要請辭,也是鬆了口氣,於是說道:“眾位愛卿放心,其實也並非什麽大事,陛下走時說過,會速去速回,最遲六月底便會再次回到南京。</p>
陛下回來後,江南文人汙蔑眾愛卿一事,陛下必然不會坐視不管,這段期間哀家希望六位愛卿能夠各司其職,繼續推進新政的進展,明日哀家會親自前去看望馬愛卿!”</p>
六人聽說明日張嫣要親自前去看望馬士英,心中都是大喜,因為這樣一來,陛下就不可能再拋棄他們,同時也能替他們洗去不少汙名。</p>
見張嫣都表了態,六人又再次恢複了信心,紛紛表示哪怕粉身碎骨,遺臭萬年,也要報效陛下和朝廷。</p>
“六位愛卿,新政如今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絕不能因為此事而受到影響。”</p>
“啟奏太後,自從各地開始汙蔑馬閣老,各州縣就都受到了影響,而馬閣老病倒後,各地衙門更是消極怠工,人心惶惶,至今還有一半的州縣沒有再次上報田畝的數據。</p>
就是許多上報的州縣,數據也並未有多大的改變,完全沒有達到戶部預期的效果!”</p>
戶部尚書緩緩解釋道,說完也是歎了口氣,顯然這件事對內閣剛剛樹立起來的權威,打擊非常大。</p>
張嫣聞言也是秀眉緊蹙,但也知道這種事情,哪怕她以太後的名義下令各地州縣,起到的作用恐怕也不大,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代表皇帝出麵支持馬士英和內閣。</p>
此日,一大早,張嫣便大張旗鼓的擺駕,前往馬府,親自登門看望馬士英。</p>
這將臥病在床馬士英感動的是痛哭流涕,加上又得知陛下並非不管他,而是回北京去了,不在南京。</p>
心中的鬱結立時散去,病也一下便好了七分,整個人也從這幾日的死氣沉沉,又恢複了以往的精氣神,兩日後便拖著還未痊愈的病體來到內閣繼續主持新政的推行。</p>
張嫣親自去看望馬士英,無疑是狠狠的打了江南文人的一記耳光,尤其是東林黨人。</p>
畢竟張嫣可是東林黨人口中有名的賢後,如今被他們稱讚為賢後的張嫣,卻是親自去看望一位被他們罵的體無完膚的一位古之大奸臣,這算什麽回事兒?</p>
這叫東林黨人情何以堪?</p>
但哪怕他們對張嫣再不滿,也不敢像詆毀紅娘子和馬士英那般詆毀張嫣。</p>
所以最終也隻能選擇忽略此事,繼續詆毀馬士英和六部官員,而且聲勢越發的浩大,手段也越發的下流激進,南方其他各省的文人士紳,也開始紛紛響應。</p>
各省的官員也不甘示弱,紛紛上奏,彈劾馬士英和六部尚書,一時奏疏簡直如雪花一般飛往南京。</p>
顯然其他省份的文人士紳也不傻,都明白,一旦南直隸實施完新政後,必定會輪到各省。</p>
同樣對於陛下要徹底掌控輿論權,幾乎所有的文官和讀書人也都是打心底裏抵製的。</p>
麵對這種情況,馬士英也是發了狠,一邊派出巡查禦史前往各州縣巡查,一邊再次下令,催促警告各州府縣,盡快上報真實的田畝數據。</p>
然而作用並不大,無論是派出去的巡查禦史,還是各州府縣的官吏,都選擇消極怠工,默默的抵抗新政和陛下要搶奪輿論權的行為。</p>
對此無論是馬士英,還是張嫣都是束手無策,因為內閣的權力來自於皇帝。</p>
如今主持內閣的馬士英權威遭到重創,僅靠自身是無法恢複的,必須要皇帝親自站出來,才能再次恢複馬士英和內閣的權威。</p>
以前所有的官吏,之所以畏懼內閣和六部,是因為所有的官吏都清楚,陛下是絕對支持馬士英和六部的。</p>
這個時候哪怕他們心裏在抵觸新政,再不願意,也隻能選擇老老實實的執行內閣的政令,既然反抗不了,那就隻能順從。</p>
可現在馬士英和內閣遭到汙蔑,陛下卻一點動靜都沒有,這讓所有的官吏,都不得不懷疑馬士英是不是失寵了?</p>
陛下是不是要卸磨殺驢?</p>
或者是覺得馬士英這把刀不太順手了,準備重新再換一把?</p>
若非張嫣親自看望馬士英這一舉措,讓閹黨又恢複了不少信心,恐怕整個閹黨在這種懷疑下人心就得散了,最後分崩離析。</p>
而此時的朱慈烺卻並不知道江南發生的事兒。</p>
同樣也不知道,隻是因為自己走時,交代宣傳監辦報紙,這麽一件在他看來非常小的事情,卻引發了江南士紳文人前所未有的反抗,導致新政都無法繼續推行下去。</p>
而是正在北京紫禁城中的武英殿內,給講武堂的第二批三千名學員授予寶劍。</p>
這次朱慈烺也確實是專門為了這三千學員趕來的,因為其他事情他都可以讓紅娘子代替,但唯獨軍事學院畢業典禮這件事,他不會讓任何人代替。</p>
(喪期已過,今日恢複更新,三天欠下的5章都會補的。)</p>
禦書房內,望著要集體請辭的六部尚書,張嫣也是驚的直接站了起來。</p>
“臣等無能,有負皇恩,愧對陛下,罪該萬死!”</p>
六位尚書都是齊刷刷的跪了下去,拜道。</p>
“哀家知道這陣子馬愛卿與六位愛卿被江南文人汙蔑,替陛下和朝廷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馬愛卿更是病倒,但陛下並非不願出麵,而是…唉,哀家也不瞞六位愛卿,陛下有事半月前,已經回北京去了。”</p>
張嫣說到最後,也是一臉的無奈,知道在瞞著他們,恐怕是不行了。</p>
因為她清楚,這六位尚書並非真的想請辭,而是江南的讀書人集體聲討汙蔑負責主持新政的次輔和六部尚書,聲勢之浩大,前所未有,又都這麽久了,陛下仍然未出麵,這才引起他們的誤會和恐慌,以為陛下是要將他們拋棄。</p>
畢竟如今這種情況,唯有陛下方能解決。</p>
“什麽?”</p>
果然,六位尚書聽說陛下半月前就回北京去了,頓時麵麵相覷,鬆了口氣的同時,又都無語至極。</p>
變法新政這麽大的事,陛下一直不出麵,躲在幕後就算了,可正值新政關鍵時期,竟然還回北京去了。</p>
</p>
“太後,微臣鬥膽,不知北方出了何等急事,以至於使得聖駕緊急回京?”</p>
吏部尚書咬牙詢問道,另外五位尚書也都豎直了耳朵,顯然都好奇,北方到底出了何等大事?惹得陛下拋下江南的新政,急匆匆的回京。</p>
張嫣臉上卻是微微有些尷尬,因為烺兒急匆匆的回京,並非有什麽大事需處理,而是去參加講武堂學員的結業典禮,對此她也是無奈之極。</p>
不過見他們沒有在要請辭,也是鬆了口氣,於是說道:“眾位愛卿放心,其實也並非什麽大事,陛下走時說過,會速去速回,最遲六月底便會再次回到南京。</p>
陛下回來後,江南文人汙蔑眾愛卿一事,陛下必然不會坐視不管,這段期間哀家希望六位愛卿能夠各司其職,繼續推進新政的進展,明日哀家會親自前去看望馬愛卿!”</p>
六人聽說明日張嫣要親自前去看望馬士英,心中都是大喜,因為這樣一來,陛下就不可能再拋棄他們,同時也能替他們洗去不少汙名。</p>
見張嫣都表了態,六人又再次恢複了信心,紛紛表示哪怕粉身碎骨,遺臭萬年,也要報效陛下和朝廷。</p>
“六位愛卿,新政如今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絕不能因為此事而受到影響。”</p>
“啟奏太後,自從各地開始汙蔑馬閣老,各州縣就都受到了影響,而馬閣老病倒後,各地衙門更是消極怠工,人心惶惶,至今還有一半的州縣沒有再次上報田畝的數據。</p>
就是許多上報的州縣,數據也並未有多大的改變,完全沒有達到戶部預期的效果!”</p>
戶部尚書緩緩解釋道,說完也是歎了口氣,顯然這件事對內閣剛剛樹立起來的權威,打擊非常大。</p>
張嫣聞言也是秀眉緊蹙,但也知道這種事情,哪怕她以太後的名義下令各地州縣,起到的作用恐怕也不大,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代表皇帝出麵支持馬士英和內閣。</p>
此日,一大早,張嫣便大張旗鼓的擺駕,前往馬府,親自登門看望馬士英。</p>
這將臥病在床馬士英感動的是痛哭流涕,加上又得知陛下並非不管他,而是回北京去了,不在南京。</p>
心中的鬱結立時散去,病也一下便好了七分,整個人也從這幾日的死氣沉沉,又恢複了以往的精氣神,兩日後便拖著還未痊愈的病體來到內閣繼續主持新政的推行。</p>
張嫣親自去看望馬士英,無疑是狠狠的打了江南文人的一記耳光,尤其是東林黨人。</p>
畢竟張嫣可是東林黨人口中有名的賢後,如今被他們稱讚為賢後的張嫣,卻是親自去看望一位被他們罵的體無完膚的一位古之大奸臣,這算什麽回事兒?</p>
這叫東林黨人情何以堪?</p>
但哪怕他們對張嫣再不滿,也不敢像詆毀紅娘子和馬士英那般詆毀張嫣。</p>
所以最終也隻能選擇忽略此事,繼續詆毀馬士英和六部官員,而且聲勢越發的浩大,手段也越發的下流激進,南方其他各省的文人士紳,也開始紛紛響應。</p>
各省的官員也不甘示弱,紛紛上奏,彈劾馬士英和六部尚書,一時奏疏簡直如雪花一般飛往南京。</p>
顯然其他省份的文人士紳也不傻,都明白,一旦南直隸實施完新政後,必定會輪到各省。</p>
同樣對於陛下要徹底掌控輿論權,幾乎所有的文官和讀書人也都是打心底裏抵製的。</p>
麵對這種情況,馬士英也是發了狠,一邊派出巡查禦史前往各州縣巡查,一邊再次下令,催促警告各州府縣,盡快上報真實的田畝數據。</p>
然而作用並不大,無論是派出去的巡查禦史,還是各州府縣的官吏,都選擇消極怠工,默默的抵抗新政和陛下要搶奪輿論權的行為。</p>
對此無論是馬士英,還是張嫣都是束手無策,因為內閣的權力來自於皇帝。</p>
如今主持內閣的馬士英權威遭到重創,僅靠自身是無法恢複的,必須要皇帝親自站出來,才能再次恢複馬士英和內閣的權威。</p>
以前所有的官吏,之所以畏懼內閣和六部,是因為所有的官吏都清楚,陛下是絕對支持馬士英和六部的。</p>
這個時候哪怕他們心裏在抵觸新政,再不願意,也隻能選擇老老實實的執行內閣的政令,既然反抗不了,那就隻能順從。</p>
可現在馬士英和內閣遭到汙蔑,陛下卻一點動靜都沒有,這讓所有的官吏,都不得不懷疑馬士英是不是失寵了?</p>
陛下是不是要卸磨殺驢?</p>
或者是覺得馬士英這把刀不太順手了,準備重新再換一把?</p>
若非張嫣親自看望馬士英這一舉措,讓閹黨又恢複了不少信心,恐怕整個閹黨在這種懷疑下人心就得散了,最後分崩離析。</p>
而此時的朱慈烺卻並不知道江南發生的事兒。</p>
同樣也不知道,隻是因為自己走時,交代宣傳監辦報紙,這麽一件在他看來非常小的事情,卻引發了江南士紳文人前所未有的反抗,導致新政都無法繼續推行下去。</p>
而是正在北京紫禁城中的武英殿內,給講武堂的第二批三千名學員授予寶劍。</p>
這次朱慈烺也確實是專門為了這三千學員趕來的,因為其他事情他都可以讓紅娘子代替,但唯獨軍事學院畢業典禮這件事,他不會讓任何人代替。</p>
(喪期已過,今日恢複更新,三天欠下的5章都會補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