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老丈人的經驗2
“拉倒吧你!你小子給你媳婦打電話的次數都很少,你會想起來關心我?”李應龍老奸巨猾,不吃王猛這一套。
“哈哈哈。”王猛樂了,也不繞圈子:“我記得你旗下有個糖廠?”王猛問道。
“有!怎麽?你想借鑒經驗?對了,雙邊省也有個糖廠要=正在改製吧?遇到了難題?你是想探探情況?取取經?”李應龍可不是愚鈍之人,立即猜到了王猛打電話的目的。
“不錯,現在,糖廠改製,正卡在了關鍵地方。你也知道雙邊糖廠?”王猛說道。
“雙邊糖廠很出名,不是以前出名,是現在很出名。雙邊糖廠改製,幾千工人為了鐵飯碗,大鬧省政府,都上了新聞了。雙邊糖廠就是個炸彈,沒人會接手,也沒人敢接手。雙邊糖廠改製,很難!”李應龍語氣嚴肅地說道。
王猛一聽李應龍這麽說,就頭疼了,這些事情他都知道。連李應龍要說難,那就絕對是難。
“雙邊糖廠原來的改製方案不符合糖廠實際情況,要是民營兼並,可行不?”王猛問道。
王猛雖然也有經濟頭腦,但在經商專業方麵,李應龍絕對比王猛經驗多多了。
“這個方案倒是可行!但,依然沒人會接手。你想想,雙邊糖廠七八千的職工。其中已經退休和要退休的就有二千餘人;還有高管就是十幾個。誰要是接手,就必須先養活這些人。那得有多大的實力能養活的起這些人?“李應龍認真地說道。女婿遇到了難題,他必須幫忙。但雙邊糖廠問題,確實太難。
李應龍緊接著又說道”這還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這些高管還要留廠繼續擔當領導職務,傻子也不會把自己花錢兼並過來的廠子,讓一幫庸才去管理吧?所以說,這些問題不解決,糖廠改製,無法進行!”
如果王猛不再雙邊省任職,李應龍會告訴王猛,別插手雙邊糖廠改製,因為,就是他李應龍也毫無辦法,想幫也幫不上。
李應龍有錢,但錢不是這麽個花法,不能拿錢去填一個無底洞。
“要是都解決了呢?”王猛問道。
“不可能解決!要是能解決,雙邊省政府早就解決了。小子不是我打擊你,雖然你小子能力不小,但你也解決不了。“李應龍不客氣地說道。
王猛沒說話。
”首先,接受企業不會承擔已經發生的養老問題,不會接收這些高管。而政府根本也無力承擔這個沉重的包袱,即使承擔,也隻是短期的、隻能給予微薄的救濟。畢竟政府財政也不是富得流油。至於那些高管,根本就無法安置,也不可能讓他們進入政府機構,因為他們都是庸才!如此一來,事情還是僵局!”李應龍說道。
“高管問題好解決,糖廠今天的局麵,他們責無旁貸!”王猛說道。
“嗬嗬!你小子要收拾他們?”李應龍樂了,明白了。既然不好安置,他們有過過錯,那就直接拿下不就完了嗎?還安置個屁呀?
李應龍就知道自己這個女婿不是善茬,火眼金睛,膽大包天,別人不敢做的,他可敢做。
“他們有問題,我為什麽不能處理?姑息養奸嗎?我不是什麽大善人!”王猛說道。
“有種!這樣的話,確實就解決了高管問題。那些退休職工怎麽辦?”李應龍問道。
“如果盤活了國有資產,糖廠改製後盈利,糖廠不應該向政府納稅嗎?政府沒有稅收嗎?養活幾千人,養活不起?”王猛說道。
“好!羊毛出在羊身上,總比糖廠倒閉,政府還要入不敷出地要養活七八千人強。”李應龍認可地說道。但有一句話,他沒說,那就是要是不盈利呢?
李應龍不想打消王猛的士氣,他也相信,,王猛能夠看到麵臨的問題。
“你的糖廠現在什麽情況?”王猛問道。
“哎!倒閉了!”李應龍歎氣道。
“啊?”王猛大吃一驚。
“國企改製,關鍵在於處理好內外矛盾,盤活國有資產。當初,在我收購初期,工人因為鐵飯碗沒了,反抗激烈,遊行示威,四處告狀,政府門前靜坐,鬧得轟轟烈烈。當時老子財大氣粗,除了高管,全部接收。在強大的資金支持下,糖廠起死回生,當年盈利。但,也隻是按照生產成本的計算上盈利。因為包袱太重,這點盈利部分全部填了窟窿都不夠,勉勉強強維持了三年,最終破產倒閉!“李應龍很無奈地說道。
王猛心情沉重。
李應龍又說道:”究其原因,是潛在利潤沒控製好。也就是說,虧就虧在了這個原廠包袱上,如果能甩掉這個包袱,輕裝上陣,必然成功!這就好像你本身隻能承受一百斤的負重,你卻負重一千斤,不被壓死才怪!”
王猛心裏震駭,連財大氣粗的李應龍都沒能盤活國有資產?
王猛知道,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一個可以盈利的企業,卻需要在保持盈利時,還要背上至少十年甚至幾十年才能甩掉的包袱,這個企業不被拖垮才怪。十年?市場會發生多大的變化,大的投入,未必會換來利潤,能否收回成本,都是問題了。
王猛頭疼。
見王猛不說話,李應龍知道王猛也犯難了,歎了口氣說道:“投資失敗之後,我也反思過。症結所在,還是包袱太重,不是經營管理和市場定位的問題。“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形成,使得一些國有企業原有的體製和管理模式已經適應不了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國有企業一般都是計劃經濟模式,始終擺脫不了與政府的附屬關係。因此,也就形成不了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機製。“
李應龍又說道:”而且,因為產權關係模糊,主體缺位,又調動不起來捧著鐵飯碗的職工的積極性,所以,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在市場竟爭日益激烈的時局下,如果不深化企業改革,不切實轉換經營機製,就難以生存和發展。“
王猛苦笑.....,
“拉倒吧你!你小子給你媳婦打電話的次數都很少,你會想起來關心我?”李應龍老奸巨猾,不吃王猛這一套。
“哈哈哈。”王猛樂了,也不繞圈子:“我記得你旗下有個糖廠?”王猛問道。
“有!怎麽?你想借鑒經驗?對了,雙邊省也有個糖廠要=正在改製吧?遇到了難題?你是想探探情況?取取經?”李應龍可不是愚鈍之人,立即猜到了王猛打電話的目的。
“不錯,現在,糖廠改製,正卡在了關鍵地方。你也知道雙邊糖廠?”王猛說道。
“雙邊糖廠很出名,不是以前出名,是現在很出名。雙邊糖廠改製,幾千工人為了鐵飯碗,大鬧省政府,都上了新聞了。雙邊糖廠就是個炸彈,沒人會接手,也沒人敢接手。雙邊糖廠改製,很難!”李應龍語氣嚴肅地說道。
王猛一聽李應龍這麽說,就頭疼了,這些事情他都知道。連李應龍要說難,那就絕對是難。
“雙邊糖廠原來的改製方案不符合糖廠實際情況,要是民營兼並,可行不?”王猛問道。
王猛雖然也有經濟頭腦,但在經商專業方麵,李應龍絕對比王猛經驗多多了。
“這個方案倒是可行!但,依然沒人會接手。你想想,雙邊糖廠七八千的職工。其中已經退休和要退休的就有二千餘人;還有高管就是十幾個。誰要是接手,就必須先養活這些人。那得有多大的實力能養活的起這些人?“李應龍認真地說道。女婿遇到了難題,他必須幫忙。但雙邊糖廠問題,確實太難。
李應龍緊接著又說道”這還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這些高管還要留廠繼續擔當領導職務,傻子也不會把自己花錢兼並過來的廠子,讓一幫庸才去管理吧?所以說,這些問題不解決,糖廠改製,無法進行!”
如果王猛不再雙邊省任職,李應龍會告訴王猛,別插手雙邊糖廠改製,因為,就是他李應龍也毫無辦法,想幫也幫不上。
李應龍有錢,但錢不是這麽個花法,不能拿錢去填一個無底洞。
“要是都解決了呢?”王猛問道。
“不可能解決!要是能解決,雙邊省政府早就解決了。小子不是我打擊你,雖然你小子能力不小,但你也解決不了。“李應龍不客氣地說道。
王猛沒說話。
”首先,接受企業不會承擔已經發生的養老問題,不會接收這些高管。而政府根本也無力承擔這個沉重的包袱,即使承擔,也隻是短期的、隻能給予微薄的救濟。畢竟政府財政也不是富得流油。至於那些高管,根本就無法安置,也不可能讓他們進入政府機構,因為他們都是庸才!如此一來,事情還是僵局!”李應龍說道。
“高管問題好解決,糖廠今天的局麵,他們責無旁貸!”王猛說道。
“嗬嗬!你小子要收拾他們?”李應龍樂了,明白了。既然不好安置,他們有過過錯,那就直接拿下不就完了嗎?還安置個屁呀?
李應龍就知道自己這個女婿不是善茬,火眼金睛,膽大包天,別人不敢做的,他可敢做。
“他們有問題,我為什麽不能處理?姑息養奸嗎?我不是什麽大善人!”王猛說道。
“有種!這樣的話,確實就解決了高管問題。那些退休職工怎麽辦?”李應龍問道。
“如果盤活了國有資產,糖廠改製後盈利,糖廠不應該向政府納稅嗎?政府沒有稅收嗎?養活幾千人,養活不起?”王猛說道。
“好!羊毛出在羊身上,總比糖廠倒閉,政府還要入不敷出地要養活七八千人強。”李應龍認可地說道。但有一句話,他沒說,那就是要是不盈利呢?
李應龍不想打消王猛的士氣,他也相信,,王猛能夠看到麵臨的問題。
“你的糖廠現在什麽情況?”王猛問道。
“哎!倒閉了!”李應龍歎氣道。
“啊?”王猛大吃一驚。
“國企改製,關鍵在於處理好內外矛盾,盤活國有資產。當初,在我收購初期,工人因為鐵飯碗沒了,反抗激烈,遊行示威,四處告狀,政府門前靜坐,鬧得轟轟烈烈。當時老子財大氣粗,除了高管,全部接收。在強大的資金支持下,糖廠起死回生,當年盈利。但,也隻是按照生產成本的計算上盈利。因為包袱太重,這點盈利部分全部填了窟窿都不夠,勉勉強強維持了三年,最終破產倒閉!“李應龍很無奈地說道。
王猛心情沉重。
李應龍又說道:”究其原因,是潛在利潤沒控製好。也就是說,虧就虧在了這個原廠包袱上,如果能甩掉這個包袱,輕裝上陣,必然成功!這就好像你本身隻能承受一百斤的負重,你卻負重一千斤,不被壓死才怪!”
王猛心裏震駭,連財大氣粗的李應龍都沒能盤活國有資產?
王猛知道,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一個可以盈利的企業,卻需要在保持盈利時,還要背上至少十年甚至幾十年才能甩掉的包袱,這個企業不被拖垮才怪。十年?市場會發生多大的變化,大的投入,未必會換來利潤,能否收回成本,都是問題了。
王猛頭疼。
見王猛不說話,李應龍知道王猛也犯難了,歎了口氣說道:“投資失敗之後,我也反思過。症結所在,還是包袱太重,不是經營管理和市場定位的問題。“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形成,使得一些國有企業原有的體製和管理模式已經適應不了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國有企業一般都是計劃經濟模式,始終擺脫不了與政府的附屬關係。因此,也就形成不了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機製。“
李應龍又說道:”而且,因為產權關係模糊,主體缺位,又調動不起來捧著鐵飯碗的職工的積極性,所以,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在市場竟爭日益激烈的時局下,如果不深化企業改革,不切實轉換經營機製,就難以生存和發展。“
王猛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