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向達想不明白,他是真的不懂。</p>


    國內什麽時候在EDA軟件上取得了如此大的進展,在內業信息交流發展極高的今天,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有透露。</p>


    就算是內部秘密研發,那他們選擇的合作對象也不該是海思,畢竟在全國最頂尖的半導體廠商中,排在前頭的還有中芯半導體。</p>


    他拿出手機,開始給那些EDA廠商一個個打去電話。</p>


    “喂蘇總,啊,我啊,我是黎向達,就是和你打聽個事。你們芯禾是不是最近研發出了能設計出7nm以下的EDA?”</p>


    “什麽?沒有?”</p>


    “噢噢,好的,沒事。哎呀你放心,現在我們正在商討呢,三大廠那邊應該能應付過來。”</p>


    “行,先掛了。”</p>


    黎向達衝望著自己的那些人搖頭,“我問了芯禾的蘇總,他說目前沒有研發新的軟件,一直在維護之前的版本。”</p>


    “那其他公司呢?要不黎總你再問問?”</p>


    “對啊黎總,事關重大,這可要弄明白啊。”</p>


    其他人都是不太死心,黎向達也不願意就這樣放棄,他點頭,“行,我再問問其他人。”</p>


    </p>


    很快黎向達將國內幾家有這個實力的EDA研發公司都問了個遍,但得到的答複基本上相同。</p>


    沒有,他們並沒有研發出新的EDA,也沒有和海思合作。</p>


    “我好像忘了一個人。”</p>


    “劉總,華大九天的劉總!”</p>


    華大九天在國內芯片行業的名號可謂是響當當,是人員規模最大的一家軟件研發公司,也是目前實力最強的一家。</p>


    早期海思的起步就是和華大九天合作才走到今天這般規模。</p>


    隻是黎向達的手停頓在了撥號界麵上。</p>


    想撥通這個電話很簡單,可如果這次還是得到否定的答複,那基本上就再也沒有任何期望了。</p>


    如果連華大九天都沒能研發出堪比海外的EDA,那在國內就再也找不出人了!</p>


    在內心掙紮過後,黎向達最終於是撥通了電話。</p>


    “喂……劉總。”</p>


    “啊,黎總是吧,不好意思啊,你的事我都知道了,不過可惜啊,海思的EDA軟件不是我們提供的,我們華大九天雖然近些年一直在嚐試趕超三大廠商的技術,但屢次都已失敗告終,我想你也不是不知道。”</p>


    “啊這……”黎向達頓時啞然,看來電話打多了,有些事情都在這麽快的時間裏傳開了。</p>


    “其實我們也想知道海思的EDA是誰提供的,為此還特意聯係過海思方麵,不過他們不說,說是軟件的開發者在簽訂協議時就要求保密。說實在的,我現在也很頭疼。”</p>


    確實該頭疼。</p>


    頭疼華大在國內多了個強大的競爭者。</p>


    可是華大的競爭者還少嗎?</p>


    相比之下黎向達這些人更擔心明天的飯碗還保不保得住。</p>


    “我知道了,打擾劉總了。”</p>


    雖然不願意接受,但黎向達早就該猜到這個結局。</p>


    莫非……他們私底下早就談好了?</p>


    黎向達和眾人相望,內心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猜測,那就是這些半導體大廠已經密謀起來,進行了EDA軟件的合作。</p>


    然而這個消息他們這些小老板渾然不知情。</p>


    此刻,所有人都感覺到心灰意冷。</p>


    彷佛被世間拋棄了一樣。</p>


    商場的廝殺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不光要麵對海外的壓力,甚至國內也時刻在拚殺個你死我活。</p>


    “看來我們已經無路可走了。”想明白後黎向達似乎看開了許多。</p>


    他還好,放棄半導體產業還有房地產這條路可以走,最多讓身價縮水。</p>


    可在場的其他人不行啊。</p>


    就靠半導體吃飯,這麽一弄要不從明天開始轉型,要麽裁員縮小企業規模,直接和那些微小企業搶飯碗去。</p>


    可這麽久的發展不就白廢了麽?</p>


    但是除了這條路他們真的是再也想不到其他辦法了。</p>


    “昨日,江城百達半導體公司向外界宣布,取消上市準備,並且撤掉了近一半的合作訂單。此前百達半導體早已籌劃開始向大型半導體公司邁進,此次的集團改革與三大廠商的製裁脫不了關係。”</p>


    “驚了!全國十多家半導體龍頭企業開始大規模裁員,在行業內掀起一股下崗浪潮,此時大規模的企業轉型在之前從未發生過,這可能會改變國內的半導體發展局勢。有專家稱國內半導體行業會開始往後倒退,但也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正是大型半導體企業突飛猛進的機會!”</p>


    廠區食堂內,宋思思和其他人都不約而同在關注著最近的新聞。</p>


    “看來這次的最大受益者還是海思啊。”宋思思發表著自己的看法。</p>


    “那可不,誰讓他們有幸攀上了老陳這顆大樹呢。”湯宇達滿是崇拜道,他倒是不怎麽在意外界發生了什麽,最近幾天他和其他人都被陳淵給折服了。</p>


    碳基芯片的研發問題首先就因為碳太活潑了而且介電常數又低,用碳基芯片來代替矽基芯片的想法一直沒有實現。</p>


    一開始團隊裏的人是設想在金剛石中摻入雜質來製作晶體管,這種操作可以實現比矽半導體更優越的性能。但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金剛石製作成本高,想要實現量產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放棄了。</p>


    後麵老陳直接提出製作單層碳納米管。</p>


    這種材料相對於金剛石來說不僅成本更低,而且其本身就是良好的半導體。</p>


    其實關於碳納米管這個東西,很好理解,可能有納米這個字眼,覺得它是一種很吊炸天且不可能實現的技術。你隻需要知道,單晶矽之所以能做芯片材料,是因為其半導體屬性。</p>


    碳元素不是半導體,所以要將它提純,做成擁有半導體屬性的碳納米管。</p>


    實際上碳納米管就是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一層層重疊之後形成的一種同心的圓管,由於它的結構和石墨的一般片狀結構相同,管徑和管壁都具有螺旋角,所以其導電性能良好,本身就是一種導電的材料。</p>


    並且在導電的過程中電流不會沿著碳分子進行橫向的擴散,隻能通過軸向傳輸電流,所以在傳輸過程中的電損耗比較小,在導電性能上已經可以秒殺必須考慮橫向擴散的矽半導體了。</p>


    除了導電性能優異之外,碳納米管材料強度高。甚至比鋼鐵還結實,同時這種材料的柔性也特別好,適合做柔性折疊。</p>


    而且直徑小,隻有1-3納米,特別適合做小尺寸的晶體管,能夠做成立體控製結構,也有利於電路控製。</p>


    世界上以州國IBM為首的各種科研團隊一直在研究碳納米管芯片技術,也有了一些進展。</p>


    但他們的製作工藝目前來說不夠穩定,在製程上沒有已經形成體係的矽基芯片先進。</p>


    而陳淵在提出這個方桉後立即展開了研發流程,二十八個人在研究室內肝了將近一個多星期,終於初步實現了3納米級晶體管器件製作。</p>


    這裏麵陳淵可是功不可沒,光是技術研討會就開了不下幾十次,基本上遇見問題後陳淵都會第一時間開會商討解決方桉,但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陳淵。</p>


    他們這些人無非就是提提意見,給老陳一點思路。</p>


    現在再想起陳淵之前的工作狀態那都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p>


    尤其是陳清,簡直是把陳淵當前輩一樣看待。</p>


    3納米級晶體管實現後最興奮的也是他。</p>


    記得當時還激動的哭了。</p>


    湯宇達不由得看向陳清,那老家夥發現了他的目光,似乎想起了自己的窘態,像個像姑娘似的把頭低了下去。</p>


    “不過話說回來,老陳現在會打算怎麽做?”白思怡含著快子看向眾人。</p>


    “不知道啊,也不知道上峰會不會出手幹預,現在他們可能還不知道我們有那麽強大的華聲EDA。”宋思思眼中放光,更多的還是驕傲,要知道研發出華聲EDA的是她以前的學生,能不驕傲嗎?</p>


    雖然現在身份直接轉換了過來。</p>


    “對了齊哥,老陳今天怎麽沒來?”張海洋問。</p>


    齊秘書心不在焉的搖頭,“可能是休息了吧。”</p>


    他正想著宋思思那句話,如果是以前沒有華聲的時候,上峰可能想幹預都沒這個能力,隻不過現在他們需要征求陳淵的意思。</p>


    畢竟他才是華聲的主人。</p>


    而且那些中型半導體企業遇到的難題也不一定非要補救。</p>


    就如那些專家說的一樣,有好有壞。</p>


    好處就是給外界拋去煙霧彈,讓他們覺得華夏現在不行了。</p>


    真的敗了。</p>


    然後他們在廠區厚積薄發。</p>


    而且以他對陳淵的性格了解來說,不賺錢的事應該不會幹。</p>


    ……</p>


    百達半導體內。</p>


    “啊切……”</p>


    誰他媽又在背後罵我呢?</p>


    “怎麽了?”</p>


    “沒事沒事,黎總咱先坐下談吧。”</p>


    ------題外話------</p>


    有點迷湖,先更一章吧,之後盡量每天四更</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開局攻克I5芯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裳裳華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裳裳華聲並收藏黑科技:開局攻克I5芯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