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天,一個極具震撼的消息傳遍了國內。</p>


    那就是華夏成功在火星上種植出了蔬菜!</p>


    這個消息剛被放出來,就在網絡上瘋狂的被討論。</p>


    那些各大社交軟件譬如鬥音,圍脖、頭條、甚至是B站首頁都有著大量相關推薦。</p>


    而在這天幾乎都在慶祝華夏順利種植出真正來自火星上的可食用蔬菜,</p>


    而在直播間剛被開啟時,大量網友擁擠進了直播間當中。</p>


    “第一個!”</p>


    “第二個!”</p>


    “終於被我等到了,哈哈哈!”</p>


    “快點讓我看看火星上種出來的蔬菜究竟是怎麽樣的!”</p>


    陳淵的身影也出現在直播間裏。</p>


    在地麵的這段時間他處理了大量的工作,而為了正式開展戴森環計劃也是專門返回了火星。</p>


    也正接著這個機會和網友們解釋一下讓他引以為傲的火星大棚。</p>


    “好了,你們先別急,我這就帶你們去看看咱們的火星大棚。”</p>


    陳淵的聲音傳來。</p>


    畫麵跟隨著變化。</p>


    很快,陳淵走出了基地。</p>


    而在外麵幾百米的距離處,正布滿著大量的紅木森林。</p>


    “那裏可以算是個食品生產區,我現在就帶你們過去看看。”</p>


    通過觀察紅木森林內部,網友們發現裏麵居然有著很多的綠色植物。</p>


    而當真正走進去後才發現,裏麵可謂是別有洞天。</p>


    大量的藤曼植物纏繞在柱子上,令他們驚奇的是居然看到了剛剛開花的黃瓜。</p>


    而最特別的,還要屬於火星大棚的中央區域。</p>


    那裏的土像是被翻過不久。</p>


    而且表麵也撒有濕潤的水。</p>


    “老陳地裏麵種的是什麽,不會是土豆吧?”</p>


    “恭喜你們猜對了。”</p>


    等陳淵用手翻開鬆軟的紅土層,一顆比拳頭還大的土豆很快就出現在了網友們眼中。</p>


    “臥槽,還真的是土豆啊!”</p>


    “牛逼,這麽大的土豆,估計在地球上也不一定能種出來吧!”</p>


    很快,關於這些土豆的照片也很快傳到了海外,當他們發現華夏在火星上種植出如此大的土豆時,都展現了各不相同的難以置信。</p>


    州國網友:“這真的土豆嗎,也太不可思議了吧,怎麽會這麽大,我的上帝啊,這簡直是奇跡。”</p>


    島國網友:“華夏簡直太厲害了,想去抱他們的大腿。”</p>


    西八網友:“雖然華夏能夠登陸火星,並且發展火星種田事業讓我很驚訝,可現在我不得不懷疑,這些土豆究竟是火星上種植出來的,還是他們專門埋進去擺拍的!”</p>


    阿三網友:“@西八網友,雖然我不是華夏人,很羨慕他們的成績,但是我覺得你們西八網友還是太小心眼了,你覺得老陳他們有必要這樣做嗎?”</p>


    “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p>


    “難道隻是為了讓我們驚歎?”</p>


    “華夏作為人類的救世主,現在已經是領袖國家了,我覺得他們實在沒必要擺拍這些東西。”</p>


    不得不說阿三網友說的話很對人胃口。</p>


    陳淵確實沒有必要去擺拍什麽,因為他根本不屑於這樣做。</p>


    這些土豆不光是個體大,所帶來的營養也極為豐富。</p>


    當然了,再怎麽說也是土豆,肯定比不得那些肉類食物。</p>


    但是用來填飽肚子完全是綽綽有餘。</p>


    陳淵又帶著網友們參觀了其餘幾個大棚,裏麵是其他種類的蔬菜,甚至還有一些剛成熟的水果。</p>


    “火星上麵種植獲得的蔬菜和水果在低壓室中會快速脫水,水可以收集起來。”</p>


    “而脫水的蔬菜和土豆即使不做特殊處理,在火星大氣環境中也可以達到數年的保質期。”</p>


    “因此大量的大棚溫室可以支撐起火星百萬以上人口城市的食物來源。”</p>


    聽到陳淵這樣說,網友們更加激動了。</p>


    “所以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很快就能去火星居住了?”</p>


    陳淵點了點頭,“算是這樣。”</p>


    “不過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那就是火星溫度過於寒冷。</p>


    對於這一點,</p>


    陳淵做出了很長時間的思考。</p>


    並且很快召集行星防禦係統的成員做出了探討,“在火星近日點最大照度時,根據我們的軌道衛星測得赤道為17攝氏度。夏季極冠附近的溫度在-43攝氏度。”</p>


    “所以,要想一直維持火星大棚裏,植物的正常生長,除了要在大棚周邊架設陽光反射鏡,像南極種菜溫室一樣用燃燒汽油和電暖器保持大棚溫度,最好還是可以在赤道上方的靜止軌道用火衛二熔岩電解獲得的金屬製造大麵積的反射鏡。”</p>


    </p>


    “其目的用來給基地溫室白天和晚上提升溫度。”</p>


    對於這個方桉,魯劍有感而發,“那……我們上哪裏用原料。”</p>


    在赤道上做一個反射鏡,來提高火星上的溫度,這個設想,那覺得是腦洞大開。</p>


    就算是在做的其他人也不得不佩服,確實隻有陳淵能想出來。</p>


    但正如魯劍說的一樣,這對原料的需求上就比較龐大了。</p>


    “至於原料的話……可以來自於火衛一或者火衛二的礦物電解獲取。而且你們知道鈉吧,它在拋光之後在太空裏也是很棒的金屬反射鏡。至於更好的是鋁鎂和鋼。”</p>


    陳淵似乎早就做好了考慮,“軌道反射鏡很大程度上隻是戴森環的附屬品,畢竟我們接下來要去開發水星上的資源,那麽製作反射鏡需要用到的金屬,就實在隻是一點點的分量了。”</p>


    1000m*1000米麵積的反射鏡就可以全天候額外提供給基地額外的近500兆瓦的太陽光能量。</p>


    這相當於半個大亞灣核電站機組的能量提供。</p>


    通過電動機和動量輪,編程和遙控技術就可以控製反射鏡的方向,不需要推進器。</p>


    這個陽光匯聚的焦點麵積可以隨時調節,用於火星基地城市升溫或者光熱發電。</p>


    而且用靜止軌道的太陽發射鏡,可以把火星基地所在區域的溫度維持在全年-20-30度之間。類似於我國東北地區的溫度。</p>


    通過調節反射鏡的弧度來調節聚光點的麵積。讓火星殖民基地全年溫差更小也是可以實現的。</p>


    陳淵給眾人明確了這一點。</p>


    於是自然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p>


    畢竟合適的溫差環境,也決定了人類能不能持續生活在火星上。</p>


    而當方桉敲定後,陳淵很快就開始實地考察起了水星。</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開局攻克I5芯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裳裳華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裳裳華聲並收藏黑科技:開局攻克I5芯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