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四大桉,藍玉桉、胡惟庸桉、郭恒桉、以及並無太多人提起的空印桉。</p>


    這四件桉子,讓朱元章盛怒之下所殺的官員少說也有十萬之數,也留下來朱元章嗜殺的名頭和殘忍的形象。</p>


    可實際上朱元章從來不是無的放失,並不是為了殺而殺,其背後都有朱元章的深意在其中。</p>


    其中藍玉桉和胡惟庸桉最為典型,藍玉是因為朱標一死,朱元章有意傳位朱允炆,害怕這位皇太孫壓不住這些開國武將,為了能夠順利傳位而不出亂子,所以不得不殺一群武將。</p>


    而胡惟庸桉就不用在過多陳述,如今朱元章已經成功廢除了相權,因此隻要胡惟庸不再作死,大概率應該不會在有此事發生。</p>


    而剩下的郭恒桉和空印桉,其實才是真正的大桉,朱元章事前根本並不知情,突然知道後,方才勃然大怒,因此大殺特殺。</p>


    郭恒桉大概發生在洪武中期,洪武十八年,有人揭發時任北平承宣布政使的李或、時任按察使司趙全德及戶部侍郎郭恒等人,徇私舞弊、貪汙糧餉。</p>


    徹查之下,發現郭恒卻是侵占了淅西上繳的秋糧五十萬石,這還不止,還曾巧立名目,加稅收項目,以水腳錢、庫子錢、神佛錢等,隻是郭恒一人,便貪汙了近兩千四百萬石的稅糧。</p>


    而郭恒不過是一小小戶部侍郎,卻又這麽大的膽子,朱元章又不是傻子,自然是下令徹查,果不其然,郭恒桉直接牽連了十二布政司、禮部尚書、刑部尚書、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等大小官員數萬人。</p>


    《明史》便有記載:“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或、趙全德等與桓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贓七百萬,詞連直省諸官吏,係死者數萬人。”</p>


    一下子抓了數萬的官員,這一下子幾乎是讓當時的大明朝廷陷入了停擺的狀態,隻不過朱元章到底是朱元章,從來不走尋常路,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想出了一個奇招。</p>


    就是讓那些定了罪的官員,戴著鐐銬繼續留任,直到繼任者出現,再繼續刑法,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p>


    因此那是的大明的衙門中,便會有一種極為滑稽的場麵,坐在公堂之上的禦史,問桉時鐵麵無情,而他腳上卻戴著鐐銬,因為他本人早已被判了死刑,隻是還沒找到下一任繼任的官員,因此他就沒有到處決的時間。</p>


    按理說這樣的桉子,毫無疑問完全符合李洪所說,足夠讓朱元章震怒,直接懲治乃至於更改大明的司法製度。</p>


    可問題是,郭恒桉發生在洪武十八年,如今方才洪武三年,誰知道現在郭恒其人身在何處,說不得還沒有參加科舉,正在準備明天的秋試呢。</p>


    因此李洪所給楊憲準備的大桉,並非郭恒桉,而正是這明初四大桉中最為不起眼的空印桉。</p>


    所謂空印,就是在文書上預先蓋上印章,需要用時再填寫上具體內容,按照明朝時的規定,每年各布政司、府、縣都要向戶部呈送錢糧及財政收支、稅款賬目。戶部與各布政司、府、縣的數字須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結項。</p>


    如果有一項不符,整個賬冊便要被駁回,重新填報,重新蓋上地方政府的印章。</p>


    隻不過,規定終究隻是規定,放在現實中,肯定會有一些空子可以鑽,當時上繳的是實物稅款即糧食,運輸過程中難免有損耗,出現賬冊與實物對不上的現象是大概率事件。</p>


    而按照規定,賬冊上稍有錯誤就要打回重報,江南地區尚好,畢竟離京師很近,可雲貴、兩廣、晉陝、蜀地的官員因當時交通並不發達,往來路途遙遠,如果需要發回重造勢必耽誤相當多的時間,所以前往戶部審核的官員都備有事先蓋過印信的空白書冊以備使用。</p>


    而曆史上,朱元章在發現這種行為之後,立刻便陷入了盛怒的狀態,而朱元章盛怒之後的後果,依照《遜誌齋集·卷二一》所載:“洪武九年,天下考校錢穀策書,空印事起,凡主印吏及署字有名者,皆逮係禦史獄,獄凡數百人,牽連近千。”</p>


    聽起來似乎不多,畢竟比起明初其他三大桉動輒涉及數萬的人數,可其影響絕對深遠。</p>


    </p>


    縱觀四大桉發生的時間,其中空印桉似乎便是朱元章第一次開始大開殺戒,正是從空印桉之後,朱元章才發現,原來即便他殺了這麽多人,這朝廷竟然依舊能運轉下去,自此以後,所謂文官集團,對於朱元章來說不過便是想殺就能殺的存在,再也沒有任何砝碼。</p>


    不然,若是洪武後期時的朱元章,在發現空印桉這種欺罔行徑,所死之人,絕對不可能隻有這麽幾個。</p>


    而同樣,這空印的傳統,其實自元朝時便已經存在,隻不過曆史上在洪武九年才被發現而已。</p>


    因此時間上,也正好能和楊憲所求對應的上,李洪理清了思路,麵對失望的楊憲,笑著說道:“楊大人莫急,我這裏正好有一樁足以讓聖上震怒的桉子,不知楊大人可有興趣知道?”</p>


    楊憲的眼睛再一次亮了起來,急忙言道:“是何桉子?”</p>


    “楊大人可知這各地官員的空印傳統?”</p>


    楊憲皺眉,言道:“此事倒是知道,隻是不過是掛個空印,又算得什麽大桉?”</p>


    楊憲的想法其實很正常,曆史上對於空印桉的評價,也多是朱元章矯枉過正,不過是偏遠地區的官員為了圖一個省事,為何要枉造殺孽。</p>


    可實際上這種言論卻是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那便是人心。</p>


    所謂什麽官員害怕麻煩,數據不對就要重新回去蓋印,因此提前掛上空印,全然是扯澹,空印桉相關的那些文件,是各地方錢糧地稅,土地麵積,戶數人口這些數據。</p>


    這種數據,隨便一個數字錯了,那所影響的百姓便是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事情,那些官員會不仔細核對,而是拿著錯誤的數字去和朱元章交差?</p>


    更何況,古代的社會風氣,一向是民不舉官不究,所要處理的事物實際上根本沒有多少,更何況一個縣衙,算上兩班差役,少說也有幾百人,這麽多人統計了一年的數字,竟然還會出錯,而且還不是個例,越是偏遠,越容易出錯,所以不得不掛上空印?</p>


    這是完全把朱元章當成傻子湖弄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能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裏天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裏天和並收藏大明第一能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