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李洪依然站在點兵台上,身後則站著藍玉和跟過來的李景隆和朱棣。</p>
其實姚廣孝這個滿腦子都是在想怎麽搞事的野心家自然也是想來的,但是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幾次出言試探,李洪全然當做沒有聽懂。</p>
因此隻得留下,跟著另外兩人圍著那紡車轉悠。</p>
而現在點兵台上站著的這個陣容,還真就有些奇怪。</p>
藍玉雖與朱棣熟識,但曆史上的藍玉,其實是鐵杆的朱標派係,朱標即將迎娶的太子妃常氏乃是常遇春的女兒,而藍玉在未來卻又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可以說現在二人雖然還不認識,但是曆史上兩人幾乎是抵足同眠的交情。</p>
所以說,在朱標死後,朱元章為何最先要拿藍玉開刀,隻因為朱元章看好的儲君,乃是朱標的二兒子朱允炆。</p>
明朝的繼承法,乃是朱元章所製定,名叫《皇明祖訓》。</p>
《皇明祖訓》中明確規定,“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母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即斬奸臣”,即皇位傳承不得“棄嫡立庶”。</p>
而原本的正派儲君太子朱標,先後納有兩位太子妃,第一任太子妃乃是常氏,乃是開平王常遇春的長女,呂氏原本隻是側妃,隻可惜洪武十年時,常氏生朱允熥難產而死,而後呂氏這才扶正,從側妃變為名正言順的太子妃。</p>
且早在常氏難產而死之前,原本的皇長孫,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早就無故死亡。</p>
在隨著朱雄英和太子妃常氏相繼死亡後,這皇長孫的位置,突然就敏感了起來。</p>
論年歲,論出身,在朱雄英這個最名正言順的嫡長孫死亡的情況下,由當時的太子妃生出的嫡次孫朱允熥毫無疑問便應該第一順位繼承人,而當時的呂氏不過是側妃,其生出的朱允炆隻能算是庶長子。</p>
可問題就在於,身為正妃的常氏在生朱允熥時難產而死,而側室呂氏則被扶正成為太子妃,如此一來,朱允炆便瞬間擁有了半個嫡子的身份。</p>
這樣一來,無法以皇明祖訓來判斷誰嫡誰長,這份決斷便隻能交由朱元章來決定。</p>
好在當時無論是朱允炆還是朱允熥歲數都太小,而朱元章身體硬朗,朱標正值壯年,因此當時並未直接確立下二人誰嫡誰蔗。</p>
可誰也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原本的太子朱標突然因病而亡,英年早逝,且因朱元章喜愛朱標至極,乃至於愛屋及烏。</p>
竟未打算將皇位傳給朱標死後自己的其他皇子,而是想要直接將皇位傳給朱標的子孫,因此這便逼得朱元章不得不在朱允熥和朱允炆之間選出一個為立為皇長孫</p>
這最終朱元章的選擇似乎便是隻有半個嫡子身份的朱允炆,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大半還是因為朱允熥的生母常氏乃是常遇春的長女,背靠淮西武將集團,軍中勢力太大。</p>
而這也就成了藍玉的死因,他不但屬於當時武將集團的中流砥柱,更是和常遇春的小舅子。</p>
天然的其便會更加親近為常氏所生的朱允熥,而朱元章為了能保證朱允炆能順利登上皇位,自然是要替其掃平障礙,這便造成了朱元章最先拿藍玉開刀的情況。</p>
可以說藍玉是有些冤枉的,無妄之災落到了自己頭上。</p>
但不管怎麽說,此刻的藍玉可以預見,未來還是會綁定到常遇春的淮西武將集團上,同時朱元章也已經下令朱標明年就要和常遇春的長女結婚,一切彷佛都在朝著曆史中的軌跡發展。</p>
隻是現在誰也說不準,未來藍玉的結局,究竟會是怎麽樣的!</p>
但不管怎麽說,此刻的藍玉可以預見,未來還是會綁定到常遇春的淮西武將集團上,同時朱元章也已經下令朱標明年就要和常遇春的長女結婚,一切彷佛都在朝著曆史中的軌跡發展。</p>
隻是現在誰也說不準,未來藍玉的結局,究竟會是怎麽樣的!</p>
當然,現在無論是李洪,還是藍玉自己都不可能考慮十幾年後的事情,此時所有人都在看著下方的將士們操練。</p>
下方士卒們依然是涇渭分明,雖然新兵老兵都已經打混了,六千人混編成六個千人隊。</p>
那些新人們也分到了屬於自己的衣服,看起來似乎和老兵沒什麽區別,但實際上,一眼望去,即便是忽略掉老兵明顯強壯的身板,依舊能分清楚誰是新來的,誰是已經在這裏訓練了兩個月的老兵。</p>
</p>
很多簡單,不自覺散發出來的精氣神和眼神就能看出來分別。</p>
甚至於,在這六千人中,李洪還能分辨出那三千老兵中,和他上戰場剿過匪的那一千人在那裏!</p>
兵卒,見沒見過血,同樣也是一種極大的差別。</p>
即便是那些匪賊,李洪第一次在清源縣剿滅的那群匪寇,和在攻城文水縣時碰到那些賊寇便是天差地別的難度。</p>
而造成這種差別的,就是文水縣的賊寇,都是已經當時在太原府劫掠強殺不知多久的老賊,雖然同樣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但是殺人,其實就是最好的訓練!</p>
此時這些新兵們已經在軍營裏呆了兩天了,一開始的程序,便和李洪練兵時一樣,先養好身體,以及背下來李洪製定的軍規。</p>
現在,已經可以進行初步的訓練了,這一會,負責操練的是新任千戶的王二,他完整的經曆過一次李洪的練兵,此時他還突發奇想的做了些改進,比如說讓這群新兵們兩隻腳穿上不一樣的鞋子,一隻白一隻黑,白左黑右,讓這些人都背熟了,背到條件反射,隻要一喊左就立即伸出穿白鞋子的左腳為止。</p>
除了這一點以外,李洪還給這群兵卒,包括新兵老兵在內,規定每天晚飯過後,所有士兵都要學習認字,規定每個人每天晚上得學會五個字。</p>
這個要求一開始提出來的時候,就連趙武王二兩人都有些不理解,因為若是為了看懂軍規的話,其實並不需要識字,會背下來即可,日日身體力行的情況下,即便是看不懂軍規手冊上寫的是什麽,但是也能保證這些規矩他們一輩子都可能忘不了。</p>
因此,二人都不覺得讓這群泥腿子兵去學認字有什麽作用。</p>
其實姚廣孝這個滿腦子都是在想怎麽搞事的野心家自然也是想來的,但是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幾次出言試探,李洪全然當做沒有聽懂。</p>
因此隻得留下,跟著另外兩人圍著那紡車轉悠。</p>
而現在點兵台上站著的這個陣容,還真就有些奇怪。</p>
藍玉雖與朱棣熟識,但曆史上的藍玉,其實是鐵杆的朱標派係,朱標即將迎娶的太子妃常氏乃是常遇春的女兒,而藍玉在未來卻又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可以說現在二人雖然還不認識,但是曆史上兩人幾乎是抵足同眠的交情。</p>
所以說,在朱標死後,朱元章為何最先要拿藍玉開刀,隻因為朱元章看好的儲君,乃是朱標的二兒子朱允炆。</p>
明朝的繼承法,乃是朱元章所製定,名叫《皇明祖訓》。</p>
《皇明祖訓》中明確規定,“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母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即斬奸臣”,即皇位傳承不得“棄嫡立庶”。</p>
而原本的正派儲君太子朱標,先後納有兩位太子妃,第一任太子妃乃是常氏,乃是開平王常遇春的長女,呂氏原本隻是側妃,隻可惜洪武十年時,常氏生朱允熥難產而死,而後呂氏這才扶正,從側妃變為名正言順的太子妃。</p>
且早在常氏難產而死之前,原本的皇長孫,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早就無故死亡。</p>
在隨著朱雄英和太子妃常氏相繼死亡後,這皇長孫的位置,突然就敏感了起來。</p>
論年歲,論出身,在朱雄英這個最名正言順的嫡長孫死亡的情況下,由當時的太子妃生出的嫡次孫朱允熥毫無疑問便應該第一順位繼承人,而當時的呂氏不過是側妃,其生出的朱允炆隻能算是庶長子。</p>
可問題就在於,身為正妃的常氏在生朱允熥時難產而死,而側室呂氏則被扶正成為太子妃,如此一來,朱允炆便瞬間擁有了半個嫡子的身份。</p>
這樣一來,無法以皇明祖訓來判斷誰嫡誰長,這份決斷便隻能交由朱元章來決定。</p>
好在當時無論是朱允炆還是朱允熥歲數都太小,而朱元章身體硬朗,朱標正值壯年,因此當時並未直接確立下二人誰嫡誰蔗。</p>
可誰也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原本的太子朱標突然因病而亡,英年早逝,且因朱元章喜愛朱標至極,乃至於愛屋及烏。</p>
竟未打算將皇位傳給朱標死後自己的其他皇子,而是想要直接將皇位傳給朱標的子孫,因此這便逼得朱元章不得不在朱允熥和朱允炆之間選出一個為立為皇長孫</p>
這最終朱元章的選擇似乎便是隻有半個嫡子身份的朱允炆,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大半還是因為朱允熥的生母常氏乃是常遇春的長女,背靠淮西武將集團,軍中勢力太大。</p>
而這也就成了藍玉的死因,他不但屬於當時武將集團的中流砥柱,更是和常遇春的小舅子。</p>
天然的其便會更加親近為常氏所生的朱允熥,而朱元章為了能保證朱允炆能順利登上皇位,自然是要替其掃平障礙,這便造成了朱元章最先拿藍玉開刀的情況。</p>
可以說藍玉是有些冤枉的,無妄之災落到了自己頭上。</p>
但不管怎麽說,此刻的藍玉可以預見,未來還是會綁定到常遇春的淮西武將集團上,同時朱元章也已經下令朱標明年就要和常遇春的長女結婚,一切彷佛都在朝著曆史中的軌跡發展。</p>
隻是現在誰也說不準,未來藍玉的結局,究竟會是怎麽樣的!</p>
但不管怎麽說,此刻的藍玉可以預見,未來還是會綁定到常遇春的淮西武將集團上,同時朱元章也已經下令朱標明年就要和常遇春的長女結婚,一切彷佛都在朝著曆史中的軌跡發展。</p>
隻是現在誰也說不準,未來藍玉的結局,究竟會是怎麽樣的!</p>
當然,現在無論是李洪,還是藍玉自己都不可能考慮十幾年後的事情,此時所有人都在看著下方的將士們操練。</p>
下方士卒們依然是涇渭分明,雖然新兵老兵都已經打混了,六千人混編成六個千人隊。</p>
那些新人們也分到了屬於自己的衣服,看起來似乎和老兵沒什麽區別,但實際上,一眼望去,即便是忽略掉老兵明顯強壯的身板,依舊能分清楚誰是新來的,誰是已經在這裏訓練了兩個月的老兵。</p>
</p>
很多簡單,不自覺散發出來的精氣神和眼神就能看出來分別。</p>
甚至於,在這六千人中,李洪還能分辨出那三千老兵中,和他上戰場剿過匪的那一千人在那裏!</p>
兵卒,見沒見過血,同樣也是一種極大的差別。</p>
即便是那些匪賊,李洪第一次在清源縣剿滅的那群匪寇,和在攻城文水縣時碰到那些賊寇便是天差地別的難度。</p>
而造成這種差別的,就是文水縣的賊寇,都是已經當時在太原府劫掠強殺不知多久的老賊,雖然同樣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但是殺人,其實就是最好的訓練!</p>
此時這些新兵們已經在軍營裏呆了兩天了,一開始的程序,便和李洪練兵時一樣,先養好身體,以及背下來李洪製定的軍規。</p>
現在,已經可以進行初步的訓練了,這一會,負責操練的是新任千戶的王二,他完整的經曆過一次李洪的練兵,此時他還突發奇想的做了些改進,比如說讓這群新兵們兩隻腳穿上不一樣的鞋子,一隻白一隻黑,白左黑右,讓這些人都背熟了,背到條件反射,隻要一喊左就立即伸出穿白鞋子的左腳為止。</p>
除了這一點以外,李洪還給這群兵卒,包括新兵老兵在內,規定每天晚飯過後,所有士兵都要學習認字,規定每個人每天晚上得學會五個字。</p>
這個要求一開始提出來的時候,就連趙武王二兩人都有些不理解,因為若是為了看懂軍規的話,其實並不需要識字,會背下來即可,日日身體力行的情況下,即便是看不懂軍規手冊上寫的是什麽,但是也能保證這些規矩他們一輩子都可能忘不了。</p>
因此,二人都不覺得讓這群泥腿子兵去學認字有什麽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