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萬一敵方凶猛導致陣破,一群落單的兵卒即便是身手再好單兵素質再強,也會淪為敵人的玩偶,被無情地虐殺。</p>


    這群士卒們,雖然比起剛來時體格已經稱得上是健壯,但是藍玉清楚,論身手比起真正的軍中精銳,便是如疤臉男那種,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的。</p>


    但是但看列陣,卻是有模有樣,軍陣是相當複雜的,就算是帶兵多年的老將,想要讓士兵們在戰場上如臂所使地變換各種陣形,也是十分困難的。</p>


    因為人越多,軍陣擺起來越複雜,而戰場上,不同的情況下還得使用不同的軍陣,所以,戰場上的每個軍陣,其實都是平時無數次演練的結果,甚至戰場上隻使用了一個軍陣,可平時卻有可能訓練了幾十個軍陣。</p>


    而王二現在之所以如此輕鬆的能隻會士兵分鍾變陣,如驅臂使一般,當然不是王二比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將還要厲害,真正要歸功的,或許還是體現訓練好的紀律性和服從性。</p>


    這些老兵們現在展示的還隻能稱之為陣列而不是軍陣,可軍陣卻是由各種陣列組合而成的,可以說,陣列才是軍陣的核心,一般軍隊都是直接演練軍陣,一種一種的訓練到熟練為止。</p>


    朱棣在經曆過短暫的震驚後,隨後疑惑的問道:“先生,為何您的士卒操練時和尋常方式不太一樣,似乎更傾向於戰陣,而非刀兵?”</p>


    李洪和藍玉還沒有回答,倒是一旁熟讀兵書的李景隆開口言道:“戰場之上,刀兵嫻熟又有何用,父親常說雙拳難敵四手,即便將這些新兵訓練成以一敵十的猛漢,又能怎樣?再能打,一排長槍戳過來,也成了篩子,戰陣之上,人越多越要依靠戰陣,這也是正規軍遇到匪寇往往能以少敵多的原因,匪寇們不通戰陣,正麵交鋒隻有被碾壓!”</p>


    </p>


    頓了頓後,又朝著李洪有些針對的說道:“你那戰報那麽好看,想來那些賊匪們大概全都是烏合之眾吧,以你練出來的這些兵,即便是讓我來領兵,說不得戰績比你的還要好!”</p>


    李洪聽之,也隻是微微一笑,在場眾人也沒有誰將李景隆此言當做一回事。</p>


    尤其是朱棣,甚至下意識的離得李景隆稍微遠了一些……</p>


    ……</p>


    練兵還在繼續,一切事宜李洪全然交給了王二和趙武負責。</p>


    隻不過李洪並未覺得現在的練兵之法就已經足夠完善了,畢竟這一次要麵對的敵人可是蒙古人的鐵騎,眾所周知,能對付騎兵的隻有騎兵。</p>


    而李洪即便是再神通廣大,想把這些兵卒短時間內訓練成合格的騎兵那也不現實,再說了,即便是李洪真就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整個京中大概率也湊不出來六千匹戰馬來!</p>


    格物居,李洪,姚廣孝,林安,陸全還有朱棣,皆都站在院子中。</p>


    幾人都在圍觀著一個女工在一架改裝後的紡車上工作,而這架紡車,自然便是姚廣孝等人這幾天的新發明。</p>


    說是發明,但其實就是在普通的紡車上,增加了一個簡單的裝置而已。</p>


    如今大部分的紡織業,其工作的時候需要用手拋梭,加了這個裝置,織工的雙手不需來回折騰,隻要拉動麵前的繩索即可。</p>


    沒錯,這東西就是十七世紀的時候方才出現的飛梭織布機,而發明這東西的人,其實根本就不會織布,而是一個鍾表匠……</p>


    這上麵的飛梭,其實隻是一個工具,更沒什麽製作難度,甚至於隨便挑一個動手能力強的小孩都能做出來!</p>


    但是就這麽一不起眼的東西,如今這紡車能產出的布匹,產量直接翻倍,因為它省去了繁瑣的拋梭過程。</p>


    紡車上的女工興奮不已,但是遠遠不及一旁圍觀的幾人。</p>


    林安和陸全甚至都已經跳起來了拍手了,而朱棣也是滿眼崇敬的對李洪說道:“今日方才知道先生為何如此推崇物理,此物若是能推廣開來,將造福萬民!”</p>


    頓了頓後,又開口說道:“我明日就將此物獻給父皇,父皇定然大悅,且定會將此物推廣開來,幾位先生都將名垂青史!”</p>


    朱棣的話其實沒有說完,朱元章根本就不會主動召見他,但是他卻覺得,若是將這機器獻上去,定是大功一件,說不得朱元章就會對其另眼相看。</p>


    卻不料李洪一句話就澆滅了朱棣的小心思,隻聽李洪澹澹的說道:“誰說此物要靠朝廷推廣天下?”</p>


    “啊?”</p>


    在場眾多人,都是微微一愣,許久之後還是朱棣開口問道:“先生,不是你說可用物理改善民生的麽……”</p>


    李洪突然笑道:“沒錯,但是這東西若是讓朝廷推廣天下,這自然便是免費的,如此一來,便會打消世人的積極性,這世上聖人終究是少數,達則兼濟天下的又能有幾人,隻有足夠的名與利擺在眼前,才會更好的驅使他們朝著你既定的目標去前進!”</p>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是後世的專利法麽。</p>


    隻有創作者的收益得到足夠保障的情況下,才會會更加激勵其他人參與進其中。</p>


    朱棣聞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倒是姚廣孝見多識廣,很快反應過來,言道:“此乃是子貢贖人的典故,乃是天地至理,先生此法,正是應該如此!”</p>


    子貢贖人,出自《呂氏春秋·察微》一章,說的是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隻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複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p>


    於是孔子便教訓了子貢說:“</p>


    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複贖人矣。”</p>


    其意思便是,若是都是如此,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仆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p>


    這個道理,恰好與李洪所為有著相同的道理。</p>


    聽見姚廣孝的解釋,陸全和林安也是連連點頭,畢竟這是孔子說過的話,他們自然無法反駁。</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能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裏天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裏天和並收藏大明第一能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