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章此時還有些發懵,完全沒有想到李洪是怎麽得出這麽個結論的。</p>


    隻不過自己沒有被李洪拆穿了身份,這自然是件好事,朱元章突然輕鬆了起來,順著李洪的話語,說道:“沒錯,沒想到還真就瞞不過洪兒你,我確實乃是聖上的二哥,隻不過既然你猜出來了,可不要到處亂說,我的身份不是太好暴露,這牽扯了一堆事情,免得把你牽扯進去。”</p>


    李洪聞言連連點頭,皇室內部中的事情,他當然是不想要摻和的。</p>


    上一次被朱樉莫名其妙的針對,就已經讓李洪有些無奈了,這還隻是一個放養的皇子。</p>


    “放心,四爺,我自然明白其中的輕重緩急,此事我自然不會與他人明說!”李洪鄭重的答應著朱元章的回話,隻不過同時,李洪也突然有些興奮了起來。</p>


    這位四爺既然和朱元章打過江山,又是朱元章的親兄弟,這份關係,可比李洪想象中的還要親密一些。</p>


    </p>


    而恰好,李洪又和四爺之間交情頗深。</p>


    既然這位四爺能影響到朱元章,而李洪又能影響到四爺。</p>


    這樣四舍五入一下,豈不是相當於李洪能夠影響朱元章了麽?</p>


    幾乎是瞬間,李洪便有了無數的想法想要通過這位四爺告知到朱元章那裏去。</p>


    這些想法,多的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他肯定是不敢和朱元章說的,通過李善長也不行,李洪可不想自己那便宜老爹因為自己被朱元章給砍了腦袋,更別說還有可能會被誅滅三族……</p>


    但是四爺就不同了,李洪不覺得朱元章會狠下心把自己親兄弟都給砍了,李洪估摸著,以朱元章一貫表現出來的雙標態度,隻要不是牽扯到謀反這樣的大事,以四爺的身份,就不必擔心會出什麽意外。</p>


    所以,李洪立刻對著朱元章興奮的問道:“四爺,不知道你對開海一事怎麽看?”</p>


    關於開海的事情,其實李洪早就想問了,其實這也是李洪對大明最不理解的一點,若說大清朝閉關鎖國自有一番道理,畢竟遊牧民族起家,天生對海洋不夠敏感,且那時的海上群雄並起,大清早已落後太多,閉關鎖國反而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政策。</p>


    而大明的禁海政策確是全無道理的,想他朱元章不隻是馬上皇帝,同樣也是海上皇帝,他起家時的兩隻王牌部隊,其中之一便是大名鼎鼎的巢湖水師,也就是現在的大明水師的前身。</p>


    甚至於當時還處於朱元章、張士誠、陳友諒三方爭霸階段的時候,真正讓朱元章奠定勝局的便是那一次鄱陽湖水戰,一舉擊破了陳友諒的大軍,並殺死了陳友諒。</p>


    這次鄱陽湖戰役在後世被曆史學家定性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p>


    也就是說,此時此刻,放眼全世界,無論是造船技術,還是航海技術,乃至於水軍的訓練和器械的精良程度,大明都是世界第一。</p>


    可擁有世界第一水師的大明,卻因為一個禁海政策,導致大明一整個朝代,都完美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大潮,和地理大發現的殖民機遇。</p>


    有明一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曆史,有關於航海的壯舉,竟隻有鄭和的七次下西洋,而就這,鄭和好不容易帶回來的海圖,還被後人弄丟了……</p>


    所以在知道四爺真就有這麽大的能量,甚至可以影響到朱元章之後,李洪最先問出的就是這個問題。</p>


    而朱元章在聽見李洪的話後,頓時眉頭一皺,疑惑道:“你想要開海?開海做什麽?”</p>


    明朝禁海,始於朱元章,而朱元章對於禁海,自然是有著自己的理由的,而且理由還很多。</p>


    其一最顯著的問題便是倭寇。</p>


    早在元朝時,倭寇就在東南沿海一帶活動,成為很大的匪患。這時候的倭寇組成結構還很單一,清一色全是東瀛人。</p>


    元朝國力最為強盛時,附屬國達到千數,唯有日本不服,於是忽必烈發動大軍兩次東征日本,至於結果嘛,一群長在馬背草原上的人,明顯不懂大海的凶險,並且也得不到大海的庇佑。</p>


    兩次出征,自己的戰船弄的不倫不類,卻又倒黴的兩次都遇上了台風,導致功敗垂成。</p>


    至於東瀛人自然是欣喜若狂,自以為有神靈保佑,誰都不怕。</p>


    那時候的東瀛正處於動亂時期,倒幕運動中,武士階級逼迫天皇退位,另立新的天皇,而原本的天皇則逃出了京都,至此東瀛便成了南北朝的格局。</p>


    正是因此,猶豫天皇對各地大名的管控力度減弱,以平戶藩鬆浦家為核心的東瀛武士集團對當時元朝的沿海侵擾活動更加頻繁,此時除了南、北兩個朝廷外,東瀛還有許多獨立的割據勢力,使得國內戰爭日益頻繁。</p>


    這便使得東瀛境內鬥爭失敗者、無田無產的浪人、低層武士,往往帶上部屬或結夥成群往沿海跑,肆意搶掠沿海一帶,給沿海百姓的生產生活造成很大的損失。</p>


    哪怕已經改朝換代,坐天下的換成了朱元章,倭寇們也不在意,想幹啥幹啥。</p>


    明軍來了就打,打不過逃往海外,待明軍退了再來,或者換個地方接著搶,這麽長的海岸線,就不信明軍守得過來。</p>


    更嚴重的是,此時本地海盜、走私商人也加入了倭寇的團夥,或者假冒倭寇搶劫過往船隻和沿海百姓。</p>


    換下衣服他們就是大明人,難以辨認出還有另一層身份,因而倭寇總是滅不完,這給大明帶來了很大程度上的負擔。</p>


    因此朱元章直接禁海,對於斷絕倭寇,確實起到了很強的效果。</p>


    而且海禁還可以阻止商人的發展,將所有平民控製在大明的土地上,達到重農抑商的效果。</p>


    如今大明初建,在目前看來,其實還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p>


    受到曆史局限,前麵有忽必烈的例子,朱元章甚至將東瀛列為不征之國,免得後世子孫窮兵黷武,影響國本。</p>


    至於禁海的其二原因,便是張士誠和陳友諒的殘部,在被朱元章幾次清繳之後,中原他們是待不下去了,北方又是蒙古人占據著,且朱元章早晚要打過去,索性這群人,直接就跑去了南洋,並且時刻圖謀反攻。</p>


    這也是自然之事,尤其是張士誠的殘部,張士誠本人在起事前,本就是個販賣私鹽之人,手下的將領也多是之前一同在海上討生活的人,非常熟悉海上的情況,戰敗之後,自然而然的便退回海上,再謀大計。</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能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裏天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裏天和並收藏大明第一能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