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連弟醒來時,腹痛依舊,起身重新收拾好身上,打開房門叫來大黑。她屋裏一個丫頭、小廝都沒留,對外隻說性格孤僻。
府裏下人本就少,姨母徐李氏帶著表妹徐曼晴投奔到信寧伯府,將丫頭、小廝分給她們幾個用,連少爺屋裏便一個都沒有了。全府上下二十多口人,早已習慣連少爺不喜有人在屋裏晃。
她對大黑說,去刑部找滿三幫她告假,這兩日她在家養病。
新的一天,京城依舊升起金燦燦的陽光,一座城,萬戶家,有人歡喜,有人悲,看似平靜的清晨,誰知道藏著怎樣新的開始呢?
對於關書呆關潼生來說,就是個完全不同的清晨。
刑部尚書王世遵剛五更便遣人來叫起關潼生,讓他即刻進宮早朝。
關潼生一個五品郎中千年等一回才會上一次早朝,得見一次天顏,手忙腳亂地穿戴好官服,騎馬衝到皇宮外時正好趕上王世遵的馬車。
一路跟在王大人屁股後頭進到朝堂,才悄悄鬆下一口氣。
他抬頭偷偷打量著隊列前方平時難得一見的高官顯貴們,文官首位左丞相權伯雄不知為何皺著眉頭一臉凝重,而與他相對而立的武官首位柱國公雷震山,卻似強忍著一臉幸災樂禍,頗為輕鬆。
“皇上駕到!”太監尖細的嗓音之後,年青皇帝明曦打著哈欠,萎靡不振地走出來,一屁股坐到龍椅上。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啊……”又一個大哈欠。
“陛下!”一聲鏗鏘的呼喚將明曦嚇得坐直身子,一直以來,左相的聲音對他而言頗具殺傷力。
“左相可是有何煩心之事?”明曦及時表達殷切關懷,這老頭沒事就碎碎念,今天不知道又要念什麽?
“陛下,臣的家臣張茂昨日晚間被賊人慘忍殺害,具目擊者說,凶手蒙著麵,一身布衣,穿著軍靴。”
分管兵部的柱國公雷震山一聲冷哼,“左相什麽意思?難道想說是軍中之人所為?”
左相也是一聲冷哼,“是不是,有人心裏有數。”
“老夫光明磊落,何時做下過這等暗殺的齷齪之事?再說了,要殺幹嘛去殺一個家臣,當初我跟著先皇打江山的時候……”
明曦默默抿抿嘴唇,又開始了,我先眯會兒。
權伯雄打嘴仗幾時輸過,“先皇他老人家……我等謀士……運籌帷幄……高瞻遠矚……成就先皇偉業。”
雷震山:“武將們……衝峰陷陣……浴血奮戰……擋冷箭……”
權伯雄:“……擬定戰術……”
雷震山:“那又如何,先皇他老人家……”
爭辯在兩個震耳欲聾的聲音中繼續著,關潼生在文官末端,聽得是心驚肉跳。
作為新科狀元郎,剛入朝堂的職場新人,何曾想到,在本該莊嚴肅穆的金鑾殿上,兩個德高望重的國之棟梁,朝廷之重臣,竟然跟他家廚子和馬夫吵架是一樣的套路。
他偷偷抬頭打量了一下大殿上的眾人,卻見雖然兩個老頭子吵的是麵紅耳赤、天翻地覆、日月同輝,其他諸人卻一派事不關已、見怪不怪的淡定從容。
再一瞄寬大龍椅上,皇上正手撐著下巴,龍頭一點一點地打起了瞌睡。
關潼生的下巴驚得直接啪得掉地上,心中暗忖:“我要說給連弟聽,他一定會說我:你就吹吧,欺負我沒上過金鑾殿、沒見過皇帝是吧!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啊!”他內心咆哮著默默收回下巴和目光。
啪!
一聲驚堂木般的脆響,驚停了正在進行激烈辯論的兩位最佳辯手,眾人猛地抬頭看向皇帝,明曦一付大夢初醒被驚到的樣子,龍椅下方,一個摔碎的茶盅。
旁邊的小太監彎腰匆匆上前,拾起地上的碎茶盅又匆匆退下。
明曦挺直腰背、微微挪了挪屁股,瞟了眼坐他下方一點的賢王,殿上除去龍椅裏的明曦,還有個坐著的人,便是先皇的弟弟、明曦的皇叔賢王明興。
賢王見所有目光已匯集到他身上,滿意地嘴角微微一翹,輕咳一聲。
“兩位大人的豐功偉跡,朝廷上下哪個不知哪個不曉?先皇若不是得兩位大人的傾力輔佐,如何能得到這如錦江山?如今皇上能安安心心地當這個太平皇上,當然也少不了兩位大人每日裏嘔心瀝血的辛苦付出。”
一番話讓吵得麵紅耳赤的兩人麵色雙雙緩和下來,賢王見收到成效,立即直入主題,將被兩人扯遠的話題重新拉回來。
“權相,剛才說到張茂被殺一案,本王看這事就交由刑部去調查偵辦。皇上,您看如何?”
明曦忙不迭地答道:“皇叔說的極是,就這麽辦。”真怕一句話不對,又引得兩個老頭兒陷入誰的功勞更大的辯論,這都多少年了,一個月裏頭總要來上那麽幾回。
賢王叫道:“王世遵。”
“臣在。”王世遵出列。
“你聽到了,張茂被殺一案,你務必秉公辦理,盡快查出真凶,一定要給權相一個交代。”
“是,臣遵……”話還沒說完,王世遵捂著胸口、喘吸著倒在地上,群臣一驚,立即騷亂起來,叫大夫的叫大夫,喊王大人的喊王大人。
府裏下人本就少,姨母徐李氏帶著表妹徐曼晴投奔到信寧伯府,將丫頭、小廝分給她們幾個用,連少爺屋裏便一個都沒有了。全府上下二十多口人,早已習慣連少爺不喜有人在屋裏晃。
她對大黑說,去刑部找滿三幫她告假,這兩日她在家養病。
新的一天,京城依舊升起金燦燦的陽光,一座城,萬戶家,有人歡喜,有人悲,看似平靜的清晨,誰知道藏著怎樣新的開始呢?
對於關書呆關潼生來說,就是個完全不同的清晨。
刑部尚書王世遵剛五更便遣人來叫起關潼生,讓他即刻進宮早朝。
關潼生一個五品郎中千年等一回才會上一次早朝,得見一次天顏,手忙腳亂地穿戴好官服,騎馬衝到皇宮外時正好趕上王世遵的馬車。
一路跟在王大人屁股後頭進到朝堂,才悄悄鬆下一口氣。
他抬頭偷偷打量著隊列前方平時難得一見的高官顯貴們,文官首位左丞相權伯雄不知為何皺著眉頭一臉凝重,而與他相對而立的武官首位柱國公雷震山,卻似強忍著一臉幸災樂禍,頗為輕鬆。
“皇上駕到!”太監尖細的嗓音之後,年青皇帝明曦打著哈欠,萎靡不振地走出來,一屁股坐到龍椅上。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啊……”又一個大哈欠。
“陛下!”一聲鏗鏘的呼喚將明曦嚇得坐直身子,一直以來,左相的聲音對他而言頗具殺傷力。
“左相可是有何煩心之事?”明曦及時表達殷切關懷,這老頭沒事就碎碎念,今天不知道又要念什麽?
“陛下,臣的家臣張茂昨日晚間被賊人慘忍殺害,具目擊者說,凶手蒙著麵,一身布衣,穿著軍靴。”
分管兵部的柱國公雷震山一聲冷哼,“左相什麽意思?難道想說是軍中之人所為?”
左相也是一聲冷哼,“是不是,有人心裏有數。”
“老夫光明磊落,何時做下過這等暗殺的齷齪之事?再說了,要殺幹嘛去殺一個家臣,當初我跟著先皇打江山的時候……”
明曦默默抿抿嘴唇,又開始了,我先眯會兒。
權伯雄打嘴仗幾時輸過,“先皇他老人家……我等謀士……運籌帷幄……高瞻遠矚……成就先皇偉業。”
雷震山:“武將們……衝峰陷陣……浴血奮戰……擋冷箭……”
權伯雄:“……擬定戰術……”
雷震山:“那又如何,先皇他老人家……”
爭辯在兩個震耳欲聾的聲音中繼續著,關潼生在文官末端,聽得是心驚肉跳。
作為新科狀元郎,剛入朝堂的職場新人,何曾想到,在本該莊嚴肅穆的金鑾殿上,兩個德高望重的國之棟梁,朝廷之重臣,竟然跟他家廚子和馬夫吵架是一樣的套路。
他偷偷抬頭打量了一下大殿上的眾人,卻見雖然兩個老頭子吵的是麵紅耳赤、天翻地覆、日月同輝,其他諸人卻一派事不關已、見怪不怪的淡定從容。
再一瞄寬大龍椅上,皇上正手撐著下巴,龍頭一點一點地打起了瞌睡。
關潼生的下巴驚得直接啪得掉地上,心中暗忖:“我要說給連弟聽,他一定會說我:你就吹吧,欺負我沒上過金鑾殿、沒見過皇帝是吧!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啊!”他內心咆哮著默默收回下巴和目光。
啪!
一聲驚堂木般的脆響,驚停了正在進行激烈辯論的兩位最佳辯手,眾人猛地抬頭看向皇帝,明曦一付大夢初醒被驚到的樣子,龍椅下方,一個摔碎的茶盅。
旁邊的小太監彎腰匆匆上前,拾起地上的碎茶盅又匆匆退下。
明曦挺直腰背、微微挪了挪屁股,瞟了眼坐他下方一點的賢王,殿上除去龍椅裏的明曦,還有個坐著的人,便是先皇的弟弟、明曦的皇叔賢王明興。
賢王見所有目光已匯集到他身上,滿意地嘴角微微一翹,輕咳一聲。
“兩位大人的豐功偉跡,朝廷上下哪個不知哪個不曉?先皇若不是得兩位大人的傾力輔佐,如何能得到這如錦江山?如今皇上能安安心心地當這個太平皇上,當然也少不了兩位大人每日裏嘔心瀝血的辛苦付出。”
一番話讓吵得麵紅耳赤的兩人麵色雙雙緩和下來,賢王見收到成效,立即直入主題,將被兩人扯遠的話題重新拉回來。
“權相,剛才說到張茂被殺一案,本王看這事就交由刑部去調查偵辦。皇上,您看如何?”
明曦忙不迭地答道:“皇叔說的極是,就這麽辦。”真怕一句話不對,又引得兩個老頭兒陷入誰的功勞更大的辯論,這都多少年了,一個月裏頭總要來上那麽幾回。
賢王叫道:“王世遵。”
“臣在。”王世遵出列。
“你聽到了,張茂被殺一案,你務必秉公辦理,盡快查出真凶,一定要給權相一個交代。”
“是,臣遵……”話還沒說完,王世遵捂著胸口、喘吸著倒在地上,群臣一驚,立即騷亂起來,叫大夫的叫大夫,喊王大人的喊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