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型的球隊和防守型的球隊,在比賽的風格策略上有一個很大的區別。
當進攻型球隊取得領先時,他們接下來的目標會是將分差進一步擴大,一直擴大到對方追不上的地步。
而防守型球隊在取得一定的領先優勢後,比賽的主要目標就是守住這個優勢,直到比賽結束。
籃球這方麵的差別看起來不是特別大,但如果用足球來比喻的話就會很明顯了。
一些奉行1:0主義的球隊,就是防守型球隊的典型代表,取得了一點優勢就開始全力防守。
籃球比賽相對來說攻守轉換要快的多,球員的進攻、防守職責區分也不那麽明確。
但在籃球場上同樣不乏奉行“1:0”主義思想的球隊,前兩個賽季的步行者,和曾經的馬刺就是典型代表。
我進攻是不太好,是比較死板,可我讓你的進攻更差,更進不了球。
取得5分以上的優勢,就開始拚命壓節奏,分差到了10分更是天塹一般無法逾越。
這樣的打法當然不受球迷歡迎,這兩個賽季隨著三分球的開發普及,還有各種規則的改變,“1:0”主義式的防守打法,在nba已經要被淘汰出局了。
攻守平衡,攻強於守才是目前nba的主流。
馬刺做到了轉型,而步行者還在艱難的轉型當中。
馬刺轉型成功用了五年以上的時間,而步行者,這才是他們的第一個轉型賽季。
很多習慣還是改變不過來,一些思想上、戰術上的東西,需要長時間的糾正才行。
第三節開場第一球,斯隆在外線利用連續的掩護,在有機會直接強衝籃下的情況下,還是習慣性的分球給到牛角位的李良。
李良持球突破籃下遭到了包夾,分球給內線的麥基,結果失誤,球被阻截。
這球斯隆完全可以自己攻了,隻不過攝於李良的壓迫力,不想像芬森那樣挨罵,所以就傳了。
步行者全隊快速的退防,此時馬刺的首發陣容和上半場比有了差別。
上半場波波維奇用了迪奧和鄧肯的組合,效果並不是很好,迪奧還是在替補席上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所以波波維奇就派上了邦納,希望用邦納來在進攻端打開局麵。
結果邦納底線接球麵對防守他的李良,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最後跌跌撞撞的把球傳出來,帕克重新組織進攻,傳給鄧肯勉強中距離出手沒有命中。
籃下李良搶到了後場籃板後,發現前場有機會,斯隆已經衝過了半場。
他立刻一個長傳精準的給到斯隆手裏,斯隆接球甩脫帕克,輕鬆上籃得手!
進球後,李良上千對斯隆說,“相信自己,多進攻。”
斯隆點點頭,感覺受到了鼓舞。
作為頂替希爾首發的替補控衛,斯隆能力很一般,他是10年的落選秀,天賦不足。
和李良這樣的球員打球,他壓力很大。
其實從個人能力來說,他是有自主進攻能力的。
得到鼓勵的斯隆在隨後的比賽中放的更開,攻擊性變得更強,連續命中兩個拋投,導致馬刺不敢再隨意包夾李良。
而馬刺在進攻受阻的情況下打得非常老辣。
帕克和鄧肯都連續造犯規,上罰球線得分咬住比分,讓分差始終維持在10分的樣子。
這時候,史蒂芬森開始了他的表演。
他先是在進攻中強突籃下,挨了鄧肯一個大帽。
緊接著馬刺反擊,防守中他又隨便下手,讓萊昂納德打成了2+1。
回過頭想要給個answerball,拿到球就扔三分,不出意外,打鐵。
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比分,被打了個0:5。
分差被追到5分,李良不得已,在帕克推反擊的時候選擇犯規,然後進入官方暫停。
“你幹什麽你?你怎麽又自己瞎玩啊!”
下場的時候,李良對著史蒂芬森又是一通口水。
他都無語了,上半場還打的好好的,怎麽間歇性的腦殘病又犯了呢?
史蒂芬森回道:“那怎麽斯隆你就鼓勵他進攻的?”
李良道:“那是因為他需要鼓勵,你覺得你需要鼓勵嗎?”
原來史蒂芬森看李良鼓勵斯隆自己打,他就覺得自己也可以打,哪知道一著急又各種犯錯誤了。
史蒂芬森想了想,道:“我覺得我需要。”
蒼天啊,你還需要鼓勵,你需要接受一點批評和打擊好不好?
腦子一發熱就各種自信,就你那持球進攻的水平,你配嗎?
史蒂芬森的優勢還是在接球後的一步,以及籃下的空切。
他有一定的持球攻擊能力,但絕對不能成為主攻點,支配點,而是一個輔攻點,一個x因素。
當初他在步行者之所以能大量的消化球權,是因為步行者的陣容結構和打法決定的。
格蘭傑重傷,保羅-喬治的持球能力不足,大衛-韋斯特年齡大並且是內線,步行者需要一個外線的持球爆發點,在球隊進攻打不開的情況下依靠個人能力打開局麵。
從這點來說,史蒂芬森其實是趕鴨子上架,神經刀,有時候能打出優異的表現,有時候做出的選擇讓人撓頭。
隻不過步行者的“1:0”主義,給了史蒂芬森足夠的容錯率,讓他可以放肆的去持球打。
反正進攻不中,可以在防守中找回來。
也因為如此,步行者始終打不過真正的冠軍級球隊。
現在有了李良這個點,就不允許史蒂芬森這樣隨意的揮霍球權。
不僅因為李良的持球更有把握,還因為步行者的戰術體係已經從“防守助力進攻”變成了“進攻為主,防守為輔”,他這種揮霍球權的行為對局勢的傷害是很大的。
李良反複強調和教過史蒂芬森這些,他聽進去了一點,隨後又忘記了。
因為打球習慣這種東西,真的很難改變。
到了暫停中,拉裏-伯德也提醒了史蒂芬森,讓他在球權使用上稍微注意一些,結果芬森的臉色不好看,不是很開心。
他是個情緒化的球員,讓他控製自己的情緒,可真是太難了。
伯德對史蒂芬森最了解不過了,他沒有再多說什麽,心裏麵卻有了解決的想法。
暫停結束後,馬刺外線丹尼-格林接球三分出手不中。
比分沒有被進一步縮小,步行者可以稍稍鬆一口氣。
李良抓住這個機會,高位持球組織進攻,在萊昂納德注意力分散的一刹那,外線直接三分出手,命中!
主場球迷真的是倒吸一口涼氣。
沒辦法,上個賽季西部決賽真的被李良給投怕了。
不過整個nba又有誰沒有被李良投怕呢?
一個三分球把分差重新拉開到了8分。
這個三分球一投中,步行者整體的進攻感覺又被找到了。
接下來,jr-史密斯也在反擊中接到李良的分球,三分出手命中。
而史蒂芬森在防守中成功搶斷得手,然後壓住自己進攻的欲望傳球給了李良。
李良一個超遠距離的擊地長傳,給到籃下的斯隆。
斯隆再度接球後反身一個上籃得手!
第三節步行者重新打出了一個進攻高潮,把分差一舉拉開到了14分之多。
第三節比賽結束的時候,雙方的比分已經變成了86:72,步行者取得了絕對的領先優勢。
不得不說,今晚步行者的狀態還是很好的。
李良作為球隊核心發揮的非常穩定,進攻、防守、助攻,隻要三傻腦子正常,按照他布置的流程走,步行者場上的發揮真的很不錯。
拉裏-伯德在場邊都感慨,這家夥還真是人才,這麽快就能把隊友捏合起來發揮戰鬥力,都快趕上當年的我了。
而馬刺的狀態就顯得有些糟糕,特別是萊昂納德,在和李良對位的時候,總覺得他打得不太對勁,使不上力的感覺。
但是,比賽還沒有真正結束。
還有最後第四節的時間。
14分,如果放在2004年,這會是難以逾越的分差。
86:72甚至應該是最終的比分。
但是10年的時間,很多東西都改變了。
當進攻型球隊取得領先時,他們接下來的目標會是將分差進一步擴大,一直擴大到對方追不上的地步。
而防守型球隊在取得一定的領先優勢後,比賽的主要目標就是守住這個優勢,直到比賽結束。
籃球這方麵的差別看起來不是特別大,但如果用足球來比喻的話就會很明顯了。
一些奉行1:0主義的球隊,就是防守型球隊的典型代表,取得了一點優勢就開始全力防守。
籃球比賽相對來說攻守轉換要快的多,球員的進攻、防守職責區分也不那麽明確。
但在籃球場上同樣不乏奉行“1:0”主義思想的球隊,前兩個賽季的步行者,和曾經的馬刺就是典型代表。
我進攻是不太好,是比較死板,可我讓你的進攻更差,更進不了球。
取得5分以上的優勢,就開始拚命壓節奏,分差到了10分更是天塹一般無法逾越。
這樣的打法當然不受球迷歡迎,這兩個賽季隨著三分球的開發普及,還有各種規則的改變,“1:0”主義式的防守打法,在nba已經要被淘汰出局了。
攻守平衡,攻強於守才是目前nba的主流。
馬刺做到了轉型,而步行者還在艱難的轉型當中。
馬刺轉型成功用了五年以上的時間,而步行者,這才是他們的第一個轉型賽季。
很多習慣還是改變不過來,一些思想上、戰術上的東西,需要長時間的糾正才行。
第三節開場第一球,斯隆在外線利用連續的掩護,在有機會直接強衝籃下的情況下,還是習慣性的分球給到牛角位的李良。
李良持球突破籃下遭到了包夾,分球給內線的麥基,結果失誤,球被阻截。
這球斯隆完全可以自己攻了,隻不過攝於李良的壓迫力,不想像芬森那樣挨罵,所以就傳了。
步行者全隊快速的退防,此時馬刺的首發陣容和上半場比有了差別。
上半場波波維奇用了迪奧和鄧肯的組合,效果並不是很好,迪奧還是在替補席上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所以波波維奇就派上了邦納,希望用邦納來在進攻端打開局麵。
結果邦納底線接球麵對防守他的李良,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最後跌跌撞撞的把球傳出來,帕克重新組織進攻,傳給鄧肯勉強中距離出手沒有命中。
籃下李良搶到了後場籃板後,發現前場有機會,斯隆已經衝過了半場。
他立刻一個長傳精準的給到斯隆手裏,斯隆接球甩脫帕克,輕鬆上籃得手!
進球後,李良上千對斯隆說,“相信自己,多進攻。”
斯隆點點頭,感覺受到了鼓舞。
作為頂替希爾首發的替補控衛,斯隆能力很一般,他是10年的落選秀,天賦不足。
和李良這樣的球員打球,他壓力很大。
其實從個人能力來說,他是有自主進攻能力的。
得到鼓勵的斯隆在隨後的比賽中放的更開,攻擊性變得更強,連續命中兩個拋投,導致馬刺不敢再隨意包夾李良。
而馬刺在進攻受阻的情況下打得非常老辣。
帕克和鄧肯都連續造犯規,上罰球線得分咬住比分,讓分差始終維持在10分的樣子。
這時候,史蒂芬森開始了他的表演。
他先是在進攻中強突籃下,挨了鄧肯一個大帽。
緊接著馬刺反擊,防守中他又隨便下手,讓萊昂納德打成了2+1。
回過頭想要給個answerball,拿到球就扔三分,不出意外,打鐵。
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比分,被打了個0:5。
分差被追到5分,李良不得已,在帕克推反擊的時候選擇犯規,然後進入官方暫停。
“你幹什麽你?你怎麽又自己瞎玩啊!”
下場的時候,李良對著史蒂芬森又是一通口水。
他都無語了,上半場還打的好好的,怎麽間歇性的腦殘病又犯了呢?
史蒂芬森回道:“那怎麽斯隆你就鼓勵他進攻的?”
李良道:“那是因為他需要鼓勵,你覺得你需要鼓勵嗎?”
原來史蒂芬森看李良鼓勵斯隆自己打,他就覺得自己也可以打,哪知道一著急又各種犯錯誤了。
史蒂芬森想了想,道:“我覺得我需要。”
蒼天啊,你還需要鼓勵,你需要接受一點批評和打擊好不好?
腦子一發熱就各種自信,就你那持球進攻的水平,你配嗎?
史蒂芬森的優勢還是在接球後的一步,以及籃下的空切。
他有一定的持球攻擊能力,但絕對不能成為主攻點,支配點,而是一個輔攻點,一個x因素。
當初他在步行者之所以能大量的消化球權,是因為步行者的陣容結構和打法決定的。
格蘭傑重傷,保羅-喬治的持球能力不足,大衛-韋斯特年齡大並且是內線,步行者需要一個外線的持球爆發點,在球隊進攻打不開的情況下依靠個人能力打開局麵。
從這點來說,史蒂芬森其實是趕鴨子上架,神經刀,有時候能打出優異的表現,有時候做出的選擇讓人撓頭。
隻不過步行者的“1:0”主義,給了史蒂芬森足夠的容錯率,讓他可以放肆的去持球打。
反正進攻不中,可以在防守中找回來。
也因為如此,步行者始終打不過真正的冠軍級球隊。
現在有了李良這個點,就不允許史蒂芬森這樣隨意的揮霍球權。
不僅因為李良的持球更有把握,還因為步行者的戰術體係已經從“防守助力進攻”變成了“進攻為主,防守為輔”,他這種揮霍球權的行為對局勢的傷害是很大的。
李良反複強調和教過史蒂芬森這些,他聽進去了一點,隨後又忘記了。
因為打球習慣這種東西,真的很難改變。
到了暫停中,拉裏-伯德也提醒了史蒂芬森,讓他在球權使用上稍微注意一些,結果芬森的臉色不好看,不是很開心。
他是個情緒化的球員,讓他控製自己的情緒,可真是太難了。
伯德對史蒂芬森最了解不過了,他沒有再多說什麽,心裏麵卻有了解決的想法。
暫停結束後,馬刺外線丹尼-格林接球三分出手不中。
比分沒有被進一步縮小,步行者可以稍稍鬆一口氣。
李良抓住這個機會,高位持球組織進攻,在萊昂納德注意力分散的一刹那,外線直接三分出手,命中!
主場球迷真的是倒吸一口涼氣。
沒辦法,上個賽季西部決賽真的被李良給投怕了。
不過整個nba又有誰沒有被李良投怕呢?
一個三分球把分差重新拉開到了8分。
這個三分球一投中,步行者整體的進攻感覺又被找到了。
接下來,jr-史密斯也在反擊中接到李良的分球,三分出手命中。
而史蒂芬森在防守中成功搶斷得手,然後壓住自己進攻的欲望傳球給了李良。
李良一個超遠距離的擊地長傳,給到籃下的斯隆。
斯隆再度接球後反身一個上籃得手!
第三節步行者重新打出了一個進攻高潮,把分差一舉拉開到了14分之多。
第三節比賽結束的時候,雙方的比分已經變成了86:72,步行者取得了絕對的領先優勢。
不得不說,今晚步行者的狀態還是很好的。
李良作為球隊核心發揮的非常穩定,進攻、防守、助攻,隻要三傻腦子正常,按照他布置的流程走,步行者場上的發揮真的很不錯。
拉裏-伯德在場邊都感慨,這家夥還真是人才,這麽快就能把隊友捏合起來發揮戰鬥力,都快趕上當年的我了。
而馬刺的狀態就顯得有些糟糕,特別是萊昂納德,在和李良對位的時候,總覺得他打得不太對勁,使不上力的感覺。
但是,比賽還沒有真正結束。
還有最後第四節的時間。
14分,如果放在2004年,這會是難以逾越的分差。
86:72甚至應該是最終的比分。
但是10年的時間,很多東西都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