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天不見,對幾天來的情況做以訴說自不在話下,聽到李少峰這幾天的生活,真的是讓盧三娘又驚又嚇又喜。晚上,還是按照老規矩睡,一切一如往常。早上還沒醒的時候,房陵縣的一個小吏來找李少峰了,這個小吏就是當時抓李少峰去的人,李少峰對這個人自然是記憶猶新,一見是他,李少峰揉著朦朧睡眼,張口就問道:“你是不是又想抓我啊?”
小吏驚恐的回道:“您現在是小的的上司,小的怎麽敢,你大人不計小人過,饒過小的這一遭吧,小的當時也是奉命行事,並不是有意而為,你就當我是個屁,抬抬屁股放了吧。”
李少峰一想也對,跟一個小吏較量有什麽意思,更何況他也並不是有意為之,遂問道:“這天還沒有完全亮呢,你找我有什麽事?”
小吏恭敬地回道:“是刺史府行文,縣令大人發令,讓您即刻上任,回縣衙複命。”
李少峰百思不得其解,刺史府剛推薦,吏部又不是在房州隔壁,批準的文書也不會這麽快,怎麽會有立刻上任這一說,遂又問道:“即刻上任?”
小吏回道:“是的,縣令大人吩咐,讓您即刻上任,太陽出山前,必須到縣衙複命。”
李少峰心裏想:不管是什麽事,人家讓立刻回縣衙複命,那就得立刻回縣衙複命,還是趕緊往回走,縣令大人第一次給自己下命令,得留個好印象,不然回去遲了,縣令大人說不定會不高興的。
盧三娘也覺得李少峰應該立即回去,向李少峰說道:“你還是早點回去吧,說不定有什麽急事召你呢,你現在不比往昔了,趕緊走吧。”
李少峰向盧三娘說道:“好,那我立刻動身,我過去一切安頓妥當之後再來接你們母女過去,這幾天暫時委屈你們一下。”
盧三娘回道:“有什麽委屈不委屈的,在這裏,一切都已經習慣了,隻要你好,我們就好,快點走吧。”
聽到盧三娘這樣說,李少峰給盧三娘一個微笑,然後轉身準備去牽拴在院子裏的驢子。
盧三娘又說了一句:“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注意一點,別生病了。”
聽到盧三娘的話,李少峰心裏暖暖的,回道:“我會注意的,放心,你也照顧好自己還有丹丹,我走了。”
“大人,小的剛來的時候騎的是馬,您騎馬先走,快一點,我騎著驢子後麵跟來,免得耽誤了時辰,我看縣令大人挺著急的。”小吏說道。
李少峰回了一句“也好,那你後麵來吧,我先走了。”說完,就向小吏騎來的馬跟前走去。有了昨天騎驢子的經驗,在馬背上也不是很恐懼,但他不敢跑快,隻能趕著馬稍微走快一點。
太陽剛露出魚肚皮的時候,李少峰趕到了縣衙,縣令大人正在大堂等他,剛見著,李少峰還沒來得及行禮,就聽縣令說道:“趕緊收拾一下,帶著他們幾個,把前幾天召來的鄉兵送到歸德軍效力,一個時辰後,我要看到你們出發,至於具體事宜,王大力會告訴你的,物資、裝備等東西周縣丞已經準備好了,你要是沒有什麽要收拾的,就立刻出發吧。”說完,轉身就向後衙走去。
把那夥兒鄉兵弄到歸德軍去,李少峰壓根兒就不知道歸德軍在哪兒,反正王大力知道,那就得執行命令。經過簡短的了解,李少峰才知道,原來要去的地方距離房陵縣是十萬八千裏遠。這時的歸德軍,治所在宋州,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用我們現在裏程計數也要700多公裏,在古代,步行前往怎麽也得近十天的時間才能到達。
李少峰也知道了,原來不是他們這一夥人去,還有房州的其他三個縣的鄉兵以及均州、襄州的部分鄉兵,他們的隊伍是很壯大的,但集合地隻有一個--襄州。那就是他們不是直接過去宋州,還需要走很遠的冤枉路,先到襄州,才能轉道去宋州。
李少峰當然想弄清楚到底為什麽要派他去,問道:“為什麽要派我去啊?”
王大力回道:“當然是派你去了,你是新官,這種事隻能輪到你的頭上,別人是不會願意去的。”
李少峰弄明白了,敢情是別人都不想去、不願意去,才讓他去的,問道:“我可以不去嗎?”
王大力回道:“隻有你去最合適了,看縣令大人的態度,你恐怕是非去不可了。”
關於鄉兵,其實李少峰一點兒都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對這時候的地方兵,還沒有一個完全的概念,或者可以說什麽都不知道。
後唐時期,地方兵的主體是受節度使與刺史控製的藩鎮部隊,可以細分為牙兵、親兵、外營兵、外鎮兵、州兵和鄉兵等。其中,隻有州兵和鄉兵由刺史統帥,其他的全歸節度使統帥。鄉兵又稱團結兵、團練兵等,名目繁多,他們不屬於國家正式編製部隊,大多數時候是臨時強征鄉裏的百姓或募集盜匪組成,人員結構相當的複雜。而且五代時期,社會動蕩,戰爭不斷,時常抽點鄉兵。而鄉兵因為不是國家軍隊正式編製,不能享受正規軍隊所享受的待遇,地位很低,裝備也極差。有時候,百姓為了逃避服役,采取自殘身體的方式以免被召。房陵縣這次弄來的鄉兵,就全部是被抓來的,根本沒有人是自願來的。因為入了鄉兵,大部分的結果就是一個“死”字。
對於到底是怎麽個“死”法,李少峰不知道,王大力也不會傻乎乎的告訴他,因為他王大力是不得不去的一個,反正要去,去就是了,囉嗦的太多,也沒有什麽意義。
李少峰傻乎乎想:不管這是不是個好差事,縣令大人發話了,那就走吧。向王大力吩咐道:“我們組織一下,出發吧。”
李少峰隻是想著完成任務,對未知的事情,絲毫沒有恐懼感。人們常說,無知才能無畏,確實,因為李少峰無知,所以他就無畏了。
小吏驚恐的回道:“您現在是小的的上司,小的怎麽敢,你大人不計小人過,饒過小的這一遭吧,小的當時也是奉命行事,並不是有意而為,你就當我是個屁,抬抬屁股放了吧。”
李少峰一想也對,跟一個小吏較量有什麽意思,更何況他也並不是有意為之,遂問道:“這天還沒有完全亮呢,你找我有什麽事?”
小吏恭敬地回道:“是刺史府行文,縣令大人發令,讓您即刻上任,回縣衙複命。”
李少峰百思不得其解,刺史府剛推薦,吏部又不是在房州隔壁,批準的文書也不會這麽快,怎麽會有立刻上任這一說,遂又問道:“即刻上任?”
小吏回道:“是的,縣令大人吩咐,讓您即刻上任,太陽出山前,必須到縣衙複命。”
李少峰心裏想:不管是什麽事,人家讓立刻回縣衙複命,那就得立刻回縣衙複命,還是趕緊往回走,縣令大人第一次給自己下命令,得留個好印象,不然回去遲了,縣令大人說不定會不高興的。
盧三娘也覺得李少峰應該立即回去,向李少峰說道:“你還是早點回去吧,說不定有什麽急事召你呢,你現在不比往昔了,趕緊走吧。”
李少峰向盧三娘說道:“好,那我立刻動身,我過去一切安頓妥當之後再來接你們母女過去,這幾天暫時委屈你們一下。”
盧三娘回道:“有什麽委屈不委屈的,在這裏,一切都已經習慣了,隻要你好,我們就好,快點走吧。”
聽到盧三娘這樣說,李少峰給盧三娘一個微笑,然後轉身準備去牽拴在院子裏的驢子。
盧三娘又說了一句:“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注意一點,別生病了。”
聽到盧三娘的話,李少峰心裏暖暖的,回道:“我會注意的,放心,你也照顧好自己還有丹丹,我走了。”
“大人,小的剛來的時候騎的是馬,您騎馬先走,快一點,我騎著驢子後麵跟來,免得耽誤了時辰,我看縣令大人挺著急的。”小吏說道。
李少峰回了一句“也好,那你後麵來吧,我先走了。”說完,就向小吏騎來的馬跟前走去。有了昨天騎驢子的經驗,在馬背上也不是很恐懼,但他不敢跑快,隻能趕著馬稍微走快一點。
太陽剛露出魚肚皮的時候,李少峰趕到了縣衙,縣令大人正在大堂等他,剛見著,李少峰還沒來得及行禮,就聽縣令說道:“趕緊收拾一下,帶著他們幾個,把前幾天召來的鄉兵送到歸德軍效力,一個時辰後,我要看到你們出發,至於具體事宜,王大力會告訴你的,物資、裝備等東西周縣丞已經準備好了,你要是沒有什麽要收拾的,就立刻出發吧。”說完,轉身就向後衙走去。
把那夥兒鄉兵弄到歸德軍去,李少峰壓根兒就不知道歸德軍在哪兒,反正王大力知道,那就得執行命令。經過簡短的了解,李少峰才知道,原來要去的地方距離房陵縣是十萬八千裏遠。這時的歸德軍,治所在宋州,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用我們現在裏程計數也要700多公裏,在古代,步行前往怎麽也得近十天的時間才能到達。
李少峰也知道了,原來不是他們這一夥人去,還有房州的其他三個縣的鄉兵以及均州、襄州的部分鄉兵,他們的隊伍是很壯大的,但集合地隻有一個--襄州。那就是他們不是直接過去宋州,還需要走很遠的冤枉路,先到襄州,才能轉道去宋州。
李少峰當然想弄清楚到底為什麽要派他去,問道:“為什麽要派我去啊?”
王大力回道:“當然是派你去了,你是新官,這種事隻能輪到你的頭上,別人是不會願意去的。”
李少峰弄明白了,敢情是別人都不想去、不願意去,才讓他去的,問道:“我可以不去嗎?”
王大力回道:“隻有你去最合適了,看縣令大人的態度,你恐怕是非去不可了。”
關於鄉兵,其實李少峰一點兒都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對這時候的地方兵,還沒有一個完全的概念,或者可以說什麽都不知道。
後唐時期,地方兵的主體是受節度使與刺史控製的藩鎮部隊,可以細分為牙兵、親兵、外營兵、外鎮兵、州兵和鄉兵等。其中,隻有州兵和鄉兵由刺史統帥,其他的全歸節度使統帥。鄉兵又稱團結兵、團練兵等,名目繁多,他們不屬於國家正式編製部隊,大多數時候是臨時強征鄉裏的百姓或募集盜匪組成,人員結構相當的複雜。而且五代時期,社會動蕩,戰爭不斷,時常抽點鄉兵。而鄉兵因為不是國家軍隊正式編製,不能享受正規軍隊所享受的待遇,地位很低,裝備也極差。有時候,百姓為了逃避服役,采取自殘身體的方式以免被召。房陵縣這次弄來的鄉兵,就全部是被抓來的,根本沒有人是自願來的。因為入了鄉兵,大部分的結果就是一個“死”字。
對於到底是怎麽個“死”法,李少峰不知道,王大力也不會傻乎乎的告訴他,因為他王大力是不得不去的一個,反正要去,去就是了,囉嗦的太多,也沒有什麽意義。
李少峰傻乎乎想:不管這是不是個好差事,縣令大人發話了,那就走吧。向王大力吩咐道:“我們組織一下,出發吧。”
李少峰隻是想著完成任務,對未知的事情,絲毫沒有恐懼感。人們常說,無知才能無畏,確實,因為李少峰無知,所以他就無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