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的大鍋灶裏,四口滿滿當當的大鍋正在不住的沸騰。三口鍋裏熬的是黃澄澄的小米粥,米油都被熬出來了。一口鍋裏煮的是薑湯,細細的薑絲正像遊龍一樣上下飛舞。
剛做完早操訓練的戰士們,在各自排長的帶領下,有序的排隊領碗筷,盛小米粥,唯一的佐菜是一些醃蘿卜,一個班有小半碗。
大冬天的,戰士們早已凍得渾身發硬,這時喝上一口熱騰騰的小米粥,吃上一口調味的醃蘿卜,渾身由內到外都是熱騰騰的。
吃完這份早餐,戰士們再去盛上半碗薑湯喝下。雖然味道不怎麽好喝,但是能夠驅寒發汗,有效的抵擋病毒的威脅,減少生病的幾率。
普通戰士考慮的沒有那麽多,吃口飽飯,努力訓練,上戰場殺鬼子。而像袁鵬飛他們這樣的小幹部,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去了。
此刻,他正和連副陳橋餓著肚子,帶著炊事班的幾個戰士,去探望病倒了的戰士。
作為幹部,在這種時候更要以身作則。全連的戰士們還沒有吃上熱騰騰的早飯,他們兩個軍事主官又豈能吃得下呢!
走進病房,溫度明顯不一樣,這裏大概是全連除了廚房燒的最暖和的地方了。
“連長,連副。”
躺在炕上的戰士掙紮著身體想要坐起來。袁鵬飛和陳橋連忙上去,將戰士們一一扶起。
“炊事班今天特地給你們做的加糖的窩窩頭,特別甜。喝上一碗薑湯,再喝一碗小米粥,捂著被子發發汗,一兩天就會好起來的。”
袁鵬飛耐心的安慰著病倒的戰士,希望能給他們一個康複的希望。人的求生欲,會增加他們戰勝病魔的幾率。
每年的冬天,病倒的戰士中,再也沒有起來的,數不勝數。可是他也不是神,隻能做一些心理安慰,鼓勵戰士們了。
看著戰士們心滿意足的吃完躺下了,袁鵬飛和陳橋才放心的離開了。
走出房門,他又叫住了照顧傷員們的小陳。
他叮囑道:“小陳,病房可千萬注意通風,要不然燒那麽多木柴,會讓傷員們中毒的。”
“啊,不是吧,連長。以前燒木柴,也沒見有中毒的跡象呀!一旦要打開窗子和門通風,這熱氣不就白白流走了嗎?”
小陳嘟囔著嘴,有些心疼的反駁著。冬季的供暖全憑戰士們一點一點撿回來的木柴,用一點就少一點。多燒一些,他自己都覺得心疼。
而且,戰士們都是窮苦人家出生,以前也沒有經曆過燃燒大量木材,將房間燒得十分暖和的事情,對於這種事情根本沒有經驗。
但是這種事情,是必須小心的。房屋裏燒著火盆,煙氣走不出去,如果不通風的話,容易一氧化碳中毒。發現的晚了,就是現代也很難救,放到這個年代是根本救不回來的。
袁鵬飛板著臉,十分認真的說:“小陳,這可不是個小事,一個弄不好整個屋子裏的人都會因為中毒而死亡。”
“啊,不是吧!”
小陳有些被嚇到了,他不敢想象那種場麵。害死戰友,那是多大的罪責,他心理上就過不去的。
袁鵬飛也不是存心嚇唬他:“小陳,知道嗎!在有錢的大戶人家裏,就是因為燃燒太多的木材,房子又不通風,搞得一家人都死於中毒的事情,都不在少數。”
“啊,連長,那我知道了,我一定注意通風,把這毒煙排出去。”
小陳連忙拍著胸脯,一副慷慨赴死的樣子。顯然是誤會了中毒,以為這和背著炸藥包炸碉堡一個性質了。
袁鵬飛也不想給小戰士誤會了,連忙解釋:“那倒不至於,這個木柴燃燒沒那麽可怕,要不然大家夥也不會用它來取暖了,不是嗎?
這就和你吃飯一個意思,吃飯吃的剛剛好,對你的身體有益處。但是如果吃撐了還往嘴裏麵塞,非得把人活活撐死不可。
所以,你也不用把這當洪水猛獸,隔一段時間通通風,把房屋裏的煙氣排出去,就什麽問題也沒有了。”
小陳這才恍然大悟,連忙點頭記下了這件事情,心中也沒有了剛才的害怕,反而羞赧的笑了。
走在路上,陳橋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老袁,這事情真如你說的那麽可怕嗎?”
他也是個沒見過世麵的,讀書也不多,又沒人跟他說過,根本不知道這回事。
袁鵬飛也隻能再給他解釋一下,“老陳,這下還真像我說的那樣,不通風就會中毒。
我曾看過一位太監劉若愚寫的一本《酌中誌》,這本書上記載著明朝宮廷的事跡。
據說,在明朝的皇宮裏,因為人們懼怕寒冷,燃燒了大量的木炭,因為通風不當,大量人因此而死亡,就連皇子皇女也不例外。你說這個東西可不可怕?”
“嘶。”陳橋倒吸一口涼氣,感到十分震驚。雖說皇帝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已經進入了民國。
但是皇帝在人們心裏依舊是高高在上的,皇子皇女那般貴不可言的人物,也會因此而死亡,想想都十分震撼。
袁鵬飛:“不過這件事情,你也不用太擔心。咱們的房間一天也燒不了幾根木頭,出入房間的時候就把煙氣帶走了,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陳橋頓時就沒話了,其實整個連,大部分人燒的木柴產生的一氧化碳,基本上不會達到讓人們中毒的標準。
炊事班做飯時裏裏外外的跑,而且煙灶是通向屋外的,不會聚集太多的一氧化碳。
唯獨病房,又沒有爐子煙筒可以把煙排在屋外,戰士們為了取暖也不舍得開門窗通風,最容易一氧化碳中毒了。
等他們兩個回到炊事班的時候,戰士們已經用過了早餐回去窩著了,直到下次訓練。炊事班現在已經變得十分冷清,就剩下炊事班的班長王山,還在等他們兩個用飯。
“連長,連副,熱騰騰的粥上來了。”
王山麻利的從還溫著的鍋灶裏,端出兩碗小米粥,一份醃蘿卜,還有一個窩窩頭。
“老王,這是什麽情況,不是說這是病號糧嗎?怎麽你這裏還留下了!。”
陳橋頓時板起了一張臉,瞪大了眼睛不滿的問道。
八路軍的幹部,都是心懷信仰,以身作則的好幹部。眼裏都揉不下沙子,又豈能看著下麵的人這樣搗鬼呢!
王山也瞪大眼睛,認真的說:“連副,你不知道連長病了嗎?”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我怎麽不知道!”陳橋看了看袁鵬飛,又看了看王山十分疑惑。
白天一起共事,晚上都在一個炕上,他還沒有發現連長病了的情況。這是巨大的失職呀!
王山正要解釋,袁鵬飛說:“沒事,就是有點小病嘛,司務長都看過了。
不過王山,不是和你說了嗎,不要把我當病人看,我用不著這樣。這窩頭,還是留著給病倒的戰士們吃吧!我們兩個,有粥喝就可以了。”
袁鵬飛自醒來就是連軸轉,隨著腦海裏的記憶,做著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自然沒有覺得有什麽情況。
但是此刻,一旦歇息下了,他身體裏的病毒也變得活躍起來了,現在他是不住的發抖,有點病發了的感覺。連忙端起桌上的小米粥,想要喝點熱食緩解下身體的疼痛。
陳橋自知誤會了別人,表情有些尷尬。
不過他迅速的收拾了情緒,勸說道:“老袁,這事你怎麽能瞞著我呢!你要是病倒了,連裏麵的事物可就沒人來處理了。什麽也別說,好好吃頓早餐,回屋歇息著養病吧!”
他這個連副,沒有連長這個主心骨,從心底裏就感覺不踏實。
袁騰飛拍拍他的肩膀,自信的說:“老陳你別擔心,我的身體我知道,這不算個事。我就是個勞碌命,幹起活來就不難受了。
一會兒我帶人去團部看看,能不能給咱們連個撈點好處,順便蹭個飯。連裏的事物,就拜托你了。”
“好吧,你是連長你說了算,但是千萬可不能病倒了,不然我可是要去團部告狀的。”
陳橋軟綿綿的威脅了一句,連個惡狠狠的樣子都裝不出來。
“王山,再給我來碗薑湯。”
“好嘞。”
直到他們二人用過早飯,那顆金燦燦的窩窩頭依舊壓在碗裏完整無缺。
王山搖了搖頭,隻好將其重新收起,留到中午的病號餐了。
雖然中午戰士們吃的也是窩窩頭,但是誰讓這顆窩窩頭加了最珍貴的糖呢!也隻能給最需要營養的病號了。
獨立團共有一千來號人,三個營平均都是三百多人。團部有警衛排,通訊班,勤務兵,作戰參謀,後勤等等,也有大幾十號人。
一個小小的村莊,是駐紮不下這一千多號人的。所以一營這個親兒子,就和團部駐紮在村莊裏,享受最便捷的便利。
二營和三營這兩個幹兒子,隻能駐紮在團部附近的兩個村落裏,跑一趟團部都得走上幾公裏,聯係比較困難。
所以袁鵬飛這個小連長,先去營長那裏繞了一圈,得到營長的同意。便轉身去了團部,找趙政委哭窮去了。
剛做完早操訓練的戰士們,在各自排長的帶領下,有序的排隊領碗筷,盛小米粥,唯一的佐菜是一些醃蘿卜,一個班有小半碗。
大冬天的,戰士們早已凍得渾身發硬,這時喝上一口熱騰騰的小米粥,吃上一口調味的醃蘿卜,渾身由內到外都是熱騰騰的。
吃完這份早餐,戰士們再去盛上半碗薑湯喝下。雖然味道不怎麽好喝,但是能夠驅寒發汗,有效的抵擋病毒的威脅,減少生病的幾率。
普通戰士考慮的沒有那麽多,吃口飽飯,努力訓練,上戰場殺鬼子。而像袁鵬飛他們這樣的小幹部,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去了。
此刻,他正和連副陳橋餓著肚子,帶著炊事班的幾個戰士,去探望病倒了的戰士。
作為幹部,在這種時候更要以身作則。全連的戰士們還沒有吃上熱騰騰的早飯,他們兩個軍事主官又豈能吃得下呢!
走進病房,溫度明顯不一樣,這裏大概是全連除了廚房燒的最暖和的地方了。
“連長,連副。”
躺在炕上的戰士掙紮著身體想要坐起來。袁鵬飛和陳橋連忙上去,將戰士們一一扶起。
“炊事班今天特地給你們做的加糖的窩窩頭,特別甜。喝上一碗薑湯,再喝一碗小米粥,捂著被子發發汗,一兩天就會好起來的。”
袁鵬飛耐心的安慰著病倒的戰士,希望能給他們一個康複的希望。人的求生欲,會增加他們戰勝病魔的幾率。
每年的冬天,病倒的戰士中,再也沒有起來的,數不勝數。可是他也不是神,隻能做一些心理安慰,鼓勵戰士們了。
看著戰士們心滿意足的吃完躺下了,袁鵬飛和陳橋才放心的離開了。
走出房門,他又叫住了照顧傷員們的小陳。
他叮囑道:“小陳,病房可千萬注意通風,要不然燒那麽多木柴,會讓傷員們中毒的。”
“啊,不是吧,連長。以前燒木柴,也沒見有中毒的跡象呀!一旦要打開窗子和門通風,這熱氣不就白白流走了嗎?”
小陳嘟囔著嘴,有些心疼的反駁著。冬季的供暖全憑戰士們一點一點撿回來的木柴,用一點就少一點。多燒一些,他自己都覺得心疼。
而且,戰士們都是窮苦人家出生,以前也沒有經曆過燃燒大量木材,將房間燒得十分暖和的事情,對於這種事情根本沒有經驗。
但是這種事情,是必須小心的。房屋裏燒著火盆,煙氣走不出去,如果不通風的話,容易一氧化碳中毒。發現的晚了,就是現代也很難救,放到這個年代是根本救不回來的。
袁鵬飛板著臉,十分認真的說:“小陳,這可不是個小事,一個弄不好整個屋子裏的人都會因為中毒而死亡。”
“啊,不是吧!”
小陳有些被嚇到了,他不敢想象那種場麵。害死戰友,那是多大的罪責,他心理上就過不去的。
袁鵬飛也不是存心嚇唬他:“小陳,知道嗎!在有錢的大戶人家裏,就是因為燃燒太多的木材,房子又不通風,搞得一家人都死於中毒的事情,都不在少數。”
“啊,連長,那我知道了,我一定注意通風,把這毒煙排出去。”
小陳連忙拍著胸脯,一副慷慨赴死的樣子。顯然是誤會了中毒,以為這和背著炸藥包炸碉堡一個性質了。
袁鵬飛也不想給小戰士誤會了,連忙解釋:“那倒不至於,這個木柴燃燒沒那麽可怕,要不然大家夥也不會用它來取暖了,不是嗎?
這就和你吃飯一個意思,吃飯吃的剛剛好,對你的身體有益處。但是如果吃撐了還往嘴裏麵塞,非得把人活活撐死不可。
所以,你也不用把這當洪水猛獸,隔一段時間通通風,把房屋裏的煙氣排出去,就什麽問題也沒有了。”
小陳這才恍然大悟,連忙點頭記下了這件事情,心中也沒有了剛才的害怕,反而羞赧的笑了。
走在路上,陳橋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老袁,這事情真如你說的那麽可怕嗎?”
他也是個沒見過世麵的,讀書也不多,又沒人跟他說過,根本不知道這回事。
袁鵬飛也隻能再給他解釋一下,“老陳,這下還真像我說的那樣,不通風就會中毒。
我曾看過一位太監劉若愚寫的一本《酌中誌》,這本書上記載著明朝宮廷的事跡。
據說,在明朝的皇宮裏,因為人們懼怕寒冷,燃燒了大量的木炭,因為通風不當,大量人因此而死亡,就連皇子皇女也不例外。你說這個東西可不可怕?”
“嘶。”陳橋倒吸一口涼氣,感到十分震驚。雖說皇帝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已經進入了民國。
但是皇帝在人們心裏依舊是高高在上的,皇子皇女那般貴不可言的人物,也會因此而死亡,想想都十分震撼。
袁鵬飛:“不過這件事情,你也不用太擔心。咱們的房間一天也燒不了幾根木頭,出入房間的時候就把煙氣帶走了,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陳橋頓時就沒話了,其實整個連,大部分人燒的木柴產生的一氧化碳,基本上不會達到讓人們中毒的標準。
炊事班做飯時裏裏外外的跑,而且煙灶是通向屋外的,不會聚集太多的一氧化碳。
唯獨病房,又沒有爐子煙筒可以把煙排在屋外,戰士們為了取暖也不舍得開門窗通風,最容易一氧化碳中毒了。
等他們兩個回到炊事班的時候,戰士們已經用過了早餐回去窩著了,直到下次訓練。炊事班現在已經變得十分冷清,就剩下炊事班的班長王山,還在等他們兩個用飯。
“連長,連副,熱騰騰的粥上來了。”
王山麻利的從還溫著的鍋灶裏,端出兩碗小米粥,一份醃蘿卜,還有一個窩窩頭。
“老王,這是什麽情況,不是說這是病號糧嗎?怎麽你這裏還留下了!。”
陳橋頓時板起了一張臉,瞪大了眼睛不滿的問道。
八路軍的幹部,都是心懷信仰,以身作則的好幹部。眼裏都揉不下沙子,又豈能看著下麵的人這樣搗鬼呢!
王山也瞪大眼睛,認真的說:“連副,你不知道連長病了嗎?”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我怎麽不知道!”陳橋看了看袁鵬飛,又看了看王山十分疑惑。
白天一起共事,晚上都在一個炕上,他還沒有發現連長病了的情況。這是巨大的失職呀!
王山正要解釋,袁鵬飛說:“沒事,就是有點小病嘛,司務長都看過了。
不過王山,不是和你說了嗎,不要把我當病人看,我用不著這樣。這窩頭,還是留著給病倒的戰士們吃吧!我們兩個,有粥喝就可以了。”
袁鵬飛自醒來就是連軸轉,隨著腦海裏的記憶,做著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自然沒有覺得有什麽情況。
但是此刻,一旦歇息下了,他身體裏的病毒也變得活躍起來了,現在他是不住的發抖,有點病發了的感覺。連忙端起桌上的小米粥,想要喝點熱食緩解下身體的疼痛。
陳橋自知誤會了別人,表情有些尷尬。
不過他迅速的收拾了情緒,勸說道:“老袁,這事你怎麽能瞞著我呢!你要是病倒了,連裏麵的事物可就沒人來處理了。什麽也別說,好好吃頓早餐,回屋歇息著養病吧!”
他這個連副,沒有連長這個主心骨,從心底裏就感覺不踏實。
袁騰飛拍拍他的肩膀,自信的說:“老陳你別擔心,我的身體我知道,這不算個事。我就是個勞碌命,幹起活來就不難受了。
一會兒我帶人去團部看看,能不能給咱們連個撈點好處,順便蹭個飯。連裏的事物,就拜托你了。”
“好吧,你是連長你說了算,但是千萬可不能病倒了,不然我可是要去團部告狀的。”
陳橋軟綿綿的威脅了一句,連個惡狠狠的樣子都裝不出來。
“王山,再給我來碗薑湯。”
“好嘞。”
直到他們二人用過早飯,那顆金燦燦的窩窩頭依舊壓在碗裏完整無缺。
王山搖了搖頭,隻好將其重新收起,留到中午的病號餐了。
雖然中午戰士們吃的也是窩窩頭,但是誰讓這顆窩窩頭加了最珍貴的糖呢!也隻能給最需要營養的病號了。
獨立團共有一千來號人,三個營平均都是三百多人。團部有警衛排,通訊班,勤務兵,作戰參謀,後勤等等,也有大幾十號人。
一個小小的村莊,是駐紮不下這一千多號人的。所以一營這個親兒子,就和團部駐紮在村莊裏,享受最便捷的便利。
二營和三營這兩個幹兒子,隻能駐紮在團部附近的兩個村落裏,跑一趟團部都得走上幾公裏,聯係比較困難。
所以袁鵬飛這個小連長,先去營長那裏繞了一圈,得到營長的同意。便轉身去了團部,找趙政委哭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