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打掃戰場清點傷亡,五分鍾後撤退。”陳橋第一時間發布著命令。


    戰士們也知道鬼子追得緊,沒有一個動作慢的。


    袁鵬飛這時也下了屋頂,不慌不忙的趕來。剛才他吸取了挨炸的教訓,隻是靜靜的當一個狙擊手。


    鬼子的小隊長,三個機槍手,一個擲彈筒手,就是他此次戰鬥的全部收獲。


    當然,雖然開槍的次數比較少,但是他這一杆槍,就把鬼子的火力壓製了五分之一,也能抵得上兩個班的戰士了。


    陳橋看著正在燃燒的坦克,十分感慨的說:“鬼子的這兩個豆丁坦克,威脅可不小呀!


    就是在這種沒有發揮餘地的環境中,也給我們造成了一個班的傷亡。


    真不知道要是把它們放出去,我們得犧牲多少戰士,才能把他們幹掉!”


    “是啊,還好發現的早,在這裏幹掉了他們。”袁鵬飛也感慨的說道。


    他剛才在屋頂上看的真切,兩輛豆丁坦克,雖然隻有倆挺威力一般的,7.7毫米口徑的重機槍。


    但是憑借著八路軍無法對付他們的坦克裝甲這一優勢,不斷調整位置肆無忌憚的朝著戰士們開槍。


    不僅僅讓三連犧牲了很多戰士,還讓三連的輕機槍很難發揮出其優勢,給鬼子爭取了很長一段苟延殘喘的時間。


    現在看看這鐵皮王八,實際上還沒一輛奧拓長,隻是高度、寬度因為作戰需求有所改變,比奧拓大點,簡直小的可憐。


    和張偉同樣職責的李文,拿起石頭朝著鐵皮棺材砸了過去,說:“還寫著專打386旅獨立團,你咋不上天呢!”


    袁鵬飛被這麽一說,也點醒了,連忙觀察起了豆丁坦克上的字跡。


    三麵都寫著“專打386旅獨立團”,這個沒得說。


    誰讓獨立團把小鬼子揍成那樣,小鬼子恨他們恨得牙癢癢,用這種方式來彰顯自己,順便報複一下獨立團,裝個逼呢!


    不過這豆丁坦克車上,還不止那幾個字。在其左右兩麵上,還有多寫了兩個字——“愛國”。


    愛哪國?


    當然是不可能愛敵國。


    這個愛國,是日本人愛他們自己的國家。寫上這兩個字,表明此車是由民眾或企業捐資購買,贈送給陸軍的。


    車輛已經停止燃燒了,戰士們也想看看這裏麵構造是什麽樣的,袁鵬飛索性也就指揮著幾個戰士,把車門打開,把裏麵兩個燒成焦炭的小鬼子拉了出來。


    “這就是那兩個小鬼子呀!還以為他們刀槍不入,沒想到燒成炭了也是這個熊樣兒。”


    “這小鬼子個頭還不高,有1米6嗎?最多也就一米五吧!”


    “裏麵燒得黑黑的,不過這殼子看著挺硬,硬邦邦的子彈都打不透,就留下一個子彈印。”


    戰士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但都是對這東西表示不屑。


    這倒不是說他們眼光高,而是因為這東西殺死他們太多戰友了,人從心裏就不想認可這東西,就想詆毀它。


    不過袁鵬飛倒是明白了一點,為什麽就連小鬼子自己都說這坦克是豆丁坦克。因為小鬼子也得選個子矮小的駕駛員,不然都進不去坦克。


    三排長吳仲良跑來問道:“營長,多餘的槍支還是老規矩嗎?”


    “老規矩,我們六個人一起見證。”袁鵬飛不假思索的答到。


    戰場此刻都已經打掃完畢了,鬼子一個小隊加坦克裏麵的四個人,全部被幹掉。


    一共繳獲了完整的步槍30餘支,歪把子輕機槍兩挺,手槍八支,還有兩具擲彈筒。


    三連這場戰鬥,也傷亡了二十幾人,陣亡了那十幾個人的槍支,也富裕下了。


    他們此時是運動戰,突圍戰。除了各自使用的武器,彈藥,幹糧等必備物品,其餘的東西都是累贅,需要他們自行處理。


    當然,這東西是不可能留給小鬼子的,炸毀了那是沒辦法的辦法。現在還有的時間,自然是埋在民兵挖好的蛤蟆蹲中,等待日後再行啟用。


    為了保證東西不被鬼子找到,自然是藏得很隱蔽。而且為了防止某一個人陣亡,就找不到物資了。


    袁鵬飛、陳橋、副連長李誌強,和三個排長都要作見證。他們之中,隻要有一個人活著出去了,這批埋好的物資就不會丟。


    拿從鬼子身上脫下來的衣服包好東西,兩個人把洞口一堵,就算完事兒了。


    地點:小王莊,東北角,第三個大院中,炕頭下的蛤蟆蹲。


    知道了鬼子掃蕩過冉莊,下一個目標是小王莊,三連自然不可能一頭撞到人家懷裏,避其鋒芒尋其漏洞才是最佳的選擇。


    扶好傷員,背起步槍,踏著家鄉的黃土地,三連又走上了突圍的道路。


    “老陳,我們現在手中還有多少人了?”袁鵬飛看著縮小了一截的隊伍,突兀的問道。


    “這些天打了三場戰鬥了,三連走的時候還有一百四十人,現在加上20多個傷員,也都不足一百人了。


    三排傷亡最大,戰士就剩一半了,兩個班長和一個副排長也沒了。”陳橋沮喪的說道。


    袁鵬飛可能感觸不深,那是因為他在三連呆的時間少,而且1/3的時間跑到了師部學習,1/3的時間在昏迷狀態,剩下的1/3分到四個連隊當中,就更少了。


    但是對於陳橋來說,除了從老三連帶來的骨幹,其餘的都是他一手招募訓練的,陣亡的每個戰士他都記得。


    傷亡了這麽多,那跟在他心頭上剜肉沒什麽區別。


    不過說起傷亡,袁鵬飛又想起了那個扔燃燒彈三排戰士,一下就豆丁坦克最重要的部位,絕對是好苗子。


    陳橋說起了他,臉上也多少浮起了點笑容:“那小子叫何麻,也是個放羊出生。我聽說以後,特地跑到七裏坡,專門說服他家人,把他招來的。


    這小子手上投彈的技術,能跟那個王根生媲美了。不過就是太大意了,扔出了燃燒瓶還杵在那看效果,差點被鬼子一槍給幹掉。


    索性就是子彈劃過了臉頰,以後最多給他留條傷疤,不算什麽。”


    袁鵬飛點了點頭,心裏記住了這個人才,也記住了這種挑選方式。


    這也不知道是熟能生巧,還是羊神的祝福。放羊娃招來培養成專門的投彈手,不僅僅比較容易,效果還十分的好。回頭一定要找機會試試。


    ps:蛤蟆蹲,不是現在人蹲著玩的。


    在那個年代,為了躲避鬼子的掃蕩搜尋。百姓在炕頭、鍋台、牆角下挖洞,豎挖2米深後,再橫挖一個能容納二、三人的小洞,稱之為“蛤蟆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劇裏的任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過太平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過太平洋並收藏影視劇裏的任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