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一個震驚世界的消息傳來了,俄國的太平洋艦隊被打敗了,俄國人最後一絲勝利的希望不複存在。
在5月底,日本東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率領其東鄉艦隊,在對馬海峽與俄國艦隊展開了激烈的海戰。
日本艦隊艦艇在數量,火力,速度上均占優勢,並且還是以逸待勞,做出了一個完整的海上伏擊計劃。
而俄國艦隊經過220天的環球遠航,人員十分疲憊;同時又不注意偵察,對敵情一無所知;又沒有作戰預案,各艦長隻知道集中火力打敵旗艦,可謂是愚蠢至極。
太平洋第2、第3分艦隊除3艘逃往海參崴之外,其餘全軍覆沒,艦艇損失總計達27萬噸,近五千人陣亡,近六千官兵被俘。
而日方隻損失魚雷艇3艘,人員陣亡僅百餘人,傷近六百人。
明眼人都知道,這場戰爭是打不下去了。日本人後麵有英美支持,俄國人海上力量沒有了以後,是無論如何也贏不了的。
再打下去,那就成了比拚國力的消耗戰。當然,俄國是老牌列強,國力雄厚比日本強出不知道多少倍。
但是,這場戰爭爆發在遠東,西伯利亞大鐵路環貝加爾湖段沒有修通,從歐洲到遠東有將近六星期的行程,每晝夜卻隻能開2-3列軍車,後勤保障情況的混亂驚人。
所以,當這場海戰結束以後,就意味著戰爭即將進入尾聲,後麵的就是談判桌上的較量了。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事情,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利益。
列夫拉夫斯基隻是鐵路兵站的一個少校後勤官,他不需要明白的太多,他隻知道俄國戰敗後,用不了多久他就不可能繼續在這裏待下去了。
被劃撥在他私人倉庫裏的武器裝備,難道再運回俄國嗎?
俄國可不缺他這點破銅爛鐵,拿回去他就沒有買家了。而日本人已經勝利了,顯然是不會買的。他的選擇隻有清政府或者一些武裝勢力。
這些天,他也試著跟清政府的一些官員眉來眼去,推銷他手裏的馬克沁重機槍和那一百多杆步槍。
隻是情況很不理想,這些官員對於這些新式的武器裝備並不感興趣。他們隻對錢,以及那些可以變成錢的物資糧食感興趣,如果價格低一些,他們很樂意轉手賺一筆。
列夫拉夫斯基手中普通的物資都拋掉了,但是那些東西的價值,還不到他手中軍火價值的五分之一。
正當他愁眉不展的時候,袁鵬飛的拜帖送到了。這是他目前為止挖掘的優質客戶之一,迄今為止已經賣給他四十支水連珠,純賺兩千大洋。
他有預感,這筆買賣能不能做得成,就看這一回了。
次日,列夫拉夫斯基按照清國人的習俗,擺了一桌酒宴,備上了他最喜歡的伏特加,用來招待客人。
傭人傳來消息,他便立刻迎了上去,用生硬的漢語客氣的說:“袁,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他也算是半個華夏通,就是這語言還有些太流暢。
袁鵬飛客氣的拱了拱手,也笑哈哈的說:“司機,好久不見,我也想念你呀!”
二人落座寒暄了一陣,說起了日俄戰爭,俄國愚蠢的海軍艦隊司令,也說起了英美的態度,對這兩個攪屎棍深惡痛絕。
說的說的就沒邊兒了,頗有點國家領導人的意思,好像他們要是站在那個位置上,能做的比這些人強百倍似的。
不過,列夫拉夫斯基用謙卑的態度搞了這麽一出,可不是光為了閑聊加深感情的,他還有這件迫在眉睫的事兒呢!
“袁,我手上有批軍火要出手,價格比以往的便宜一成,你有沒有興趣?”
袁鵬飛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司機,咱倆是老朋友了,你可不能辜負老朋友的感情啊!”
“當然,袁,我真是看在老朋友的麵子上,才會把這個優惠告訴你,換了別人我都不會告訴他。”列夫拉夫斯基一本正經地說道,似乎賣了他多大麵子似的。
可實際上,他隻是覺得袁鵬飛有錢,一次性把他這些庫存吃掉大半沒問題,稍微給一些折扣也無所謂,重要的是引誘袁鵬飛下訂單。
可袁鵬飛為什麽聽了消息才趕來,還不是因為有了利好消息,可以大幅度壓低軍火的價格,不然他憑什麽急匆匆的趕來,就因為列夫拉夫斯基能喝酒嗎?
他裝出一副很不在意的樣子說:“老朋友,這段時間我剿滅了不少土匪,槍支都有富餘,再購買軍火也並不著急。
我倒是覺得再過幾個月,日本和你的祖國簽署停戰協議以後,軍火的價格會大幅度下降。
那時候武器就跟破銅爛鐵一個價了,我可以用極低的價格買入大量的武器,那才是狂歡的時候。
老朋友你也可以考慮購買一些,說不定壓個上一半年的,轉手一倒又能大賺一筆。”
袁鵬飛這話倒沒有瞎說,未來這個戰火不斷的國度,有槍就是草頭王。軍火貿易找對了時候,絕對可以大賺一筆。
不過,眼前這位少校軍官絕對不在此列,除非他願意放棄軍職留在遠東。
列夫拉夫斯基也聽出了袁鵬飛的言外之意,知道這是個極為聰明的清國人,對於世界各國的局勢都有涉獵,他這點心思瞞不了的。
他索性也就攤開了說:“袁,我的老朋友,一百支水連珠,一挺馬克沁重機槍,五萬發步槍彈,八萬發機槍彈,你願意給一個什麽樣的價格?”
袁鵬飛沒有急著表態,反問道:“我的老朋友,有些不忍心殺價,但是太貴了我肯定買不起,不如你給我說個價格聽聽?”
列夫拉夫斯基有些為難了,他不知道袁鵬飛願意出多少錢,說得多了容易把大客戶嚇走,說的少了他自己又心疼。
八折好像顯得心不夠誠,六折他又感覺虧大了。
咬牙了片刻,他做出一副吐血大甩賣的樣子,比了個七的手勢,“老朋友,我給你讓三成利,隻要原價的七成。怎麽樣,這夠朋友吧?”
在5月底,日本東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率領其東鄉艦隊,在對馬海峽與俄國艦隊展開了激烈的海戰。
日本艦隊艦艇在數量,火力,速度上均占優勢,並且還是以逸待勞,做出了一個完整的海上伏擊計劃。
而俄國艦隊經過220天的環球遠航,人員十分疲憊;同時又不注意偵察,對敵情一無所知;又沒有作戰預案,各艦長隻知道集中火力打敵旗艦,可謂是愚蠢至極。
太平洋第2、第3分艦隊除3艘逃往海參崴之外,其餘全軍覆沒,艦艇損失總計達27萬噸,近五千人陣亡,近六千官兵被俘。
而日方隻損失魚雷艇3艘,人員陣亡僅百餘人,傷近六百人。
明眼人都知道,這場戰爭是打不下去了。日本人後麵有英美支持,俄國人海上力量沒有了以後,是無論如何也贏不了的。
再打下去,那就成了比拚國力的消耗戰。當然,俄國是老牌列強,國力雄厚比日本強出不知道多少倍。
但是,這場戰爭爆發在遠東,西伯利亞大鐵路環貝加爾湖段沒有修通,從歐洲到遠東有將近六星期的行程,每晝夜卻隻能開2-3列軍車,後勤保障情況的混亂驚人。
所以,當這場海戰結束以後,就意味著戰爭即將進入尾聲,後麵的就是談判桌上的較量了。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事情,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利益。
列夫拉夫斯基隻是鐵路兵站的一個少校後勤官,他不需要明白的太多,他隻知道俄國戰敗後,用不了多久他就不可能繼續在這裏待下去了。
被劃撥在他私人倉庫裏的武器裝備,難道再運回俄國嗎?
俄國可不缺他這點破銅爛鐵,拿回去他就沒有買家了。而日本人已經勝利了,顯然是不會買的。他的選擇隻有清政府或者一些武裝勢力。
這些天,他也試著跟清政府的一些官員眉來眼去,推銷他手裏的馬克沁重機槍和那一百多杆步槍。
隻是情況很不理想,這些官員對於這些新式的武器裝備並不感興趣。他們隻對錢,以及那些可以變成錢的物資糧食感興趣,如果價格低一些,他們很樂意轉手賺一筆。
列夫拉夫斯基手中普通的物資都拋掉了,但是那些東西的價值,還不到他手中軍火價值的五分之一。
正當他愁眉不展的時候,袁鵬飛的拜帖送到了。這是他目前為止挖掘的優質客戶之一,迄今為止已經賣給他四十支水連珠,純賺兩千大洋。
他有預感,這筆買賣能不能做得成,就看這一回了。
次日,列夫拉夫斯基按照清國人的習俗,擺了一桌酒宴,備上了他最喜歡的伏特加,用來招待客人。
傭人傳來消息,他便立刻迎了上去,用生硬的漢語客氣的說:“袁,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他也算是半個華夏通,就是這語言還有些太流暢。
袁鵬飛客氣的拱了拱手,也笑哈哈的說:“司機,好久不見,我也想念你呀!”
二人落座寒暄了一陣,說起了日俄戰爭,俄國愚蠢的海軍艦隊司令,也說起了英美的態度,對這兩個攪屎棍深惡痛絕。
說的說的就沒邊兒了,頗有點國家領導人的意思,好像他們要是站在那個位置上,能做的比這些人強百倍似的。
不過,列夫拉夫斯基用謙卑的態度搞了這麽一出,可不是光為了閑聊加深感情的,他還有這件迫在眉睫的事兒呢!
“袁,我手上有批軍火要出手,價格比以往的便宜一成,你有沒有興趣?”
袁鵬飛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司機,咱倆是老朋友了,你可不能辜負老朋友的感情啊!”
“當然,袁,我真是看在老朋友的麵子上,才會把這個優惠告訴你,換了別人我都不會告訴他。”列夫拉夫斯基一本正經地說道,似乎賣了他多大麵子似的。
可實際上,他隻是覺得袁鵬飛有錢,一次性把他這些庫存吃掉大半沒問題,稍微給一些折扣也無所謂,重要的是引誘袁鵬飛下訂單。
可袁鵬飛為什麽聽了消息才趕來,還不是因為有了利好消息,可以大幅度壓低軍火的價格,不然他憑什麽急匆匆的趕來,就因為列夫拉夫斯基能喝酒嗎?
他裝出一副很不在意的樣子說:“老朋友,這段時間我剿滅了不少土匪,槍支都有富餘,再購買軍火也並不著急。
我倒是覺得再過幾個月,日本和你的祖國簽署停戰協議以後,軍火的價格會大幅度下降。
那時候武器就跟破銅爛鐵一個價了,我可以用極低的價格買入大量的武器,那才是狂歡的時候。
老朋友你也可以考慮購買一些,說不定壓個上一半年的,轉手一倒又能大賺一筆。”
袁鵬飛這話倒沒有瞎說,未來這個戰火不斷的國度,有槍就是草頭王。軍火貿易找對了時候,絕對可以大賺一筆。
不過,眼前這位少校軍官絕對不在此列,除非他願意放棄軍職留在遠東。
列夫拉夫斯基也聽出了袁鵬飛的言外之意,知道這是個極為聰明的清國人,對於世界各國的局勢都有涉獵,他這點心思瞞不了的。
他索性也就攤開了說:“袁,我的老朋友,一百支水連珠,一挺馬克沁重機槍,五萬發步槍彈,八萬發機槍彈,你願意給一個什麽樣的價格?”
袁鵬飛沒有急著表態,反問道:“我的老朋友,有些不忍心殺價,但是太貴了我肯定買不起,不如你給我說個價格聽聽?”
列夫拉夫斯基有些為難了,他不知道袁鵬飛願意出多少錢,說得多了容易把大客戶嚇走,說的少了他自己又心疼。
八折好像顯得心不夠誠,六折他又感覺虧大了。
咬牙了片刻,他做出一副吐血大甩賣的樣子,比了個七的手勢,“老朋友,我給你讓三成利,隻要原價的七成。怎麽樣,這夠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