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本,久等了!”


    並沒有隨轟炸機返航的12架戰鬥機一直盤旋在周圍,剛才炮火來得太急,都沒輪到他們發揮呢!


    這回終於輪到他們了!


    他們駕駛著戰鬥機,像雄鷹獵食一樣俯衝到低空,操作著兩挺航空機槍,掃射著下麵螞蟻大小四處亂竄的敵人。


    哪裏聚的人多,他們就往哪裏打,不給敵人組織反擊的機會。


    田中小太郎正是飛機低空打擊的受害者,他知道轟炸炮擊結束了,下一步肯定是步兵衝鋒。


    按照日軍的應對模式,應該迅速組織兵力構築防線,同時布置炮兵陣地進行反擊。


    隻是這些飛機比蒼蠅還討厭,嗡嗡嗡地就在他頭頂上方飛來飛去,時不時的打兩梭子子彈,拉出一道死亡線。


    輪番的打擊下,他所在的聯隊指揮部已經被摧毀了一半,就連下的指揮作戰命令都變得困難了許多。


    打擊還並不算完,已經有收割者撲上來收玉米了。


    張飛舟是入伍的七年的老兵了,隨著部隊的擴張,資曆的累積,他也成為所部一營七連的三排長,手下也有三十多個兵歸他管。


    仗他是打過的,圍剿土匪,收拾敵對的草原部落,甚至還當過雇傭兵,混進奉係的隊伍裏南下見識了不少。


    各種仗大小他也打過十幾場了,但是這種大場麵,他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遭遇。


    不過,這並沒有讓他亂了陣腳,跟隨裝甲車協同作戰,這是演練了許多遍的動作,是經過演習考驗的,刻在骨子裏了。


    平坦的道路上,裝甲車行進的速度很快,不知不覺的就已經來到了日軍大營二三百米處。


    第八師團是老牌師團,士兵都是經曆了嚴格訓練的,哪怕在這種輪番打擊下,都沒有絲毫潰散的跡象。


    但凡還能爬起來作戰的士兵,基本上都是頂著還在嗡嗡作響的腦袋,開始向他們還擊。


    可是效果隻能說是可人,子彈打在裝甲車上,隻會發出叮叮咚咚的脆響,便再沒有任何威脅。


    能夠對付坦克的37毫米速射反坦克炮整個師團才有12門,輕型裝甲車一共12輛,這些都跟著師團走了。


    沒有對付坦克的利器,隻能玩集束手榴彈,用人命來填了。


    不過,坦克還不急著往前衝呢!


    “轟!”


    停頓在200米處,張飛舟跟著的這輛坦克打出了第一炮,直接建功炸掉了敵方的一個火力點,一個機槍小組直接報銷。


    坦克上的車載機槍也開火了,壓製敵人的火力,那種打在坦克上叮叮咚咚作響的聲音一下消失了七八成。


    張飛舟跟在他後麵的手下揮揮手,“構築輕機槍陣地,擲彈筒三發連射,把地老鼠給我炸出來!”


    兩人的機槍小組找了一個掩體趴下,提供著持續的火力。擲彈筒小組亦是如此,隻不過三發榴彈打出去,躲在掩體後的日軍又趴了好幾個。


    留下了一小半的人手掩護,坦克繼續往前開,勢要碾碎敵人構築的防線。


    而在這一段防線上的日軍小隊長田村和也,看著步步逼近的敵方坦克,一種悲涼的心情油然而生。


    他所在的小隊,沒有碰上空襲,但卻被地毯式的炮擊打掉了四分之一的戰鬥力。


    對麵坦克加步兵的陣容,就tnd是一個刺蝟,打了半天,一點效果也沒有。


    被他寄予厚望的大正十年擲彈筒,連個出場的機會也沒有,最後一個小組就在剛才還被報銷了。


    敵人好像對他們特別了解,偏偏就停在距離他們二百米外的地方,170米的射程差了三十米,大正十年擲彈筒也無處發揮了。


    而敵人的擲彈筒,為什麽還能打著他們,這就是一個謎了。


    這種處於絕對劣勢的戰鬥,自他入伍以來就沒有經曆過。


    不過戰場不是感歎的地方,他迅速召集手下組建敢死隊,集束手榴彈也都備好了,幹掉這輛可惡的坦克,是他此時最大的念頭。


    近了,更近了,幾個日本兵匍匐在地上,懷裏抱著一大捆集束手榴彈,眼睛死死地盯著坦克開來的方向。


    為天皇陛下獻身,這是軍隊的洗腦用的最常見的一句話。到了此刻,他們的腦子裏八成還想著這句話。


    至於說別的,也沒時間給他們想那麽多了。機槍掃射的子彈濺起陣陣煙塵,輕機槍已經看著他們了,子彈壓得他們都快抬不起頭。


    就在他們眼看著坦克到了近前二十多米處時,兩發擲彈筒的榴彈炸在了他們身邊,兩個敢死隊的替補手當場斃命,血液濺在其他人身上,染紅了一片。


    剩下的三個人看了一眼遠處樹樁,知道再待下去肯定還得挨炸,咬著牙冒著槍林彈雨,手腳並用的向前匍匐前進。


    20米,15米,馬上就能抱著集束手榴彈終結這兩可惡的坦克了。


    可在此時,從坦克後麵冒出了兩隻黑洞洞的槍口,“噠噠噠……”子彈如雨點般的潑灑下來,三人連拉弦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打成了篩子。


    伯格曼衝鋒槍,子彈噴射器,你值得擁有!


    張飛舟把槍口一收,換上一個新的彈夾,跟著坦克突進,就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mp18衝鋒槍,發明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第一款實用型的衝鋒槍。


    第2次直奉大戰時期,奉軍組織敢死隊人手一支mp18,邊衝鋒邊掃射,猛撲直軍陣地。雨點似的子彈給直軍造成極度恐懼,以為此物隻應天上有。


    袁鵬飛怎麽可能不給他的手下配備。和窮怕了就喜歡玩精準射擊的日軍不同,他更喜歡美軍那種闊佬的作風。


    老李曾說過:他要是大財主,肯定給手下一人配一挺機關槍,抱著機槍突突,那多痛快呀!


    袁鵬飛的麾下,基本上就貫徹了這個理念,反正他是作為一支防禦部隊來建立的,部隊距離基地不會太遠,補充彈藥消耗也比較容易。


    那就用火力覆蓋敵人!


    消滅了日軍第2支敢死隊,張飛舟帶著剩餘的五人,直接開始真正的收玉米。


    有衝鋒槍的用衝鋒槍,沒衝鋒槍的有毛瑟手槍,子彈噠噠噠的射出去,不一會子彈殼就掉了一地,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著金燦燦的光芒。


    自動火器的效果是一等一的,許多日軍沒有反應過來,有的反應過來了開一槍穿個眼兒,然後被掃成篩子。


    整道防線被擊潰,都沒有花多長時間,至於日軍推崇的白刃戰,誰跟他玩這個?


    子彈掃過去,再厲害的武士,他也是血肉之軀,身體一樣的往出冒血,打中要害了一樣得斃命。


    等最後打掃戰場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被消滅的日軍八成都是被打成篩子了,而且個個都死不瞑目。


    這就是傳說中的不入流部隊?


    那他們算什麽,不入流中不入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劇裏的任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過太平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過太平洋並收藏影視劇裏的任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