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不知道是誰對你動了心思?”看著自己的二兒子離開,朱高熾這才開了口。</p>
“老爺子之前來找過我一次,說是根據錦衣衛的調查,動手的是草原的人,還自稱是瓦剌的,但具體是與不是還不好說。”</p>
“草原的人?那我哪兒知道?”朱瞻垶聞言一愣,隨後就攤了攤手,一臉無辜的樣子。</p>
“在草原上兒子得罪的人多了去了,先是在飛雲壑請爺爺築京觀,後來又跟朵顏三衛的三個老頭子唇槍舌劍了一番,估計現在大半個草原的人都想著弄死我呢。”</p>
“你……”看著自己這大兒子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朱高熾是又好氣又好笑。</p>
氣的是在他看來自己這兒子行事有些過於霸道了,不僅會留下殘忍暴虐的名聲,以後怕是還會有其他的影響。</p>
比如說對草原的統治,有時候有這麽個殺星在能夠很好的威服草原,但有時候這種存在卻能讓草原人的恐懼心裏轉化為反抗心理。</p>
而笑的則是他是沒想到自己這大兒子會有這樣的反應。</p>
“你還敢說呢!”朱高熾沒好氣的給了朱瞻垶一個腦瓜崩。</p>
“築京觀這樣的事情你也敢說?你自己說也就罷了,還扇動將士們一起?”</p>
“還有那朵顏三衛的事情,你們談話的過程以及說的什麽你爹我可是都知道了,這麽霸道的事情你也做得出來?你就不怕等以後他們反水了,老爺子把事情怪在你的頭上?”</p>
“嘁……”朱瞻垶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還順便打斷了自己老爹的話。</p>
“您可別跟我說什麽仁慈仁義之心的事情了,在草原的時候我都樣楊榮和金幼孜兩位大學士給念叨的耳朵長繭子了。”</p>
“仁義之心的確是應該有,但可不是這麽用的,您要是真有仁義之心那就好好的整飭整飭咱大明的貪官汙吏,給百姓們一點仁義之心。”</p>
</p>
“相信到時候大明百姓會對您感恩戴德的,而不是讓您把仁義之心浪費給草原的那群畜生們。”</p>
“您應該知道,在草原上打第一場仗之前的誓師就是爺爺讓我去做的,我也說了,咱們大明跟草原來來回回打了三十年了,也沒少有互市什麽的,您覺得有用?”</p>
“別的不說,就說朵顏三衛吧。”</p>
“咱對他們多好?他們雖然每年都要進貢,但咱每年也給他們賞賜,除此之外還給了他們最好的草場,他們販賣到大明的牲畜也都是拿的最高價,但最後呢?”</p>
“屢次越界放牧,還放到了大寧城下,就算這些都可以諒解,那劫掠我們大明的押解隊呢?”</p>
朱瞻垶是真的沒想到,自己從草原上回來之後麵對的不是一眾文官的唇槍舌劍,而是自己老子的責備。</p>
“你這話說的!”朱高熾瞬間不高興了。</p>
“草原也是大明的土地,或許現在還不是,但依照你爺爺的性格也是遲早會打下來的,到時候那些牧民們就是咱大明的子民了,怎麽能不用仁義之心對待他們?”</p>
“我算是知道爺爺為什麽不喜歡您了。”朱瞻垶也不想跟自己的老爹爭辯,雙手一攤,直攻要害。</p>
“瞎說!你爺爺不喜歡我能讓我當太子嗎?還讓我監國?”朱高熾就跟紮到屁股的老虎一樣,瞬間蹦了起來。</p>
嗯……挺圓潤的老虎……</p>
不過這話倒也沒錯,朱瞻垶知道自家老子其實是老爺子心中一直以來認定的繼承人,自從永樂一朝開始到現在就沒變過。</p>
老爺子是想一代人把仗都給打完了,不把那些亂七八糟傷筋動骨的事情留給子孫後代,這樣一來自家老子就成了最合適的繼承人。</p>
原因無他,自家老子打仗可能是不行,但治國的確是有一套的,不然的話曆史上老爺子讓人編撰永樂大典、讓鄭和下西洋以及六飛五渡的事情就得把大明給拖垮咯。</p>
但是曆史是這樣沒錯,可事兒卻不是這麽個事兒。</p>
世人皆知仁宣之治,但要知道仁宣之治也並不都是美好的。</p>
一個王朝可以不侵略不打仗,但卻絕對不能失去了打仗的能力。</p>
“您呐,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張口閉口就是聖人之道,這就惹得爺爺不高興了。”</p>
想了想自己要做的,朱瞻垶組織了一下措辭,開口說道。</p>
“聖人之道怎麽了?聖人之道還有錯了不成?”朱高熾的胖臉黑得都要滴出墨來了。</p>
“因為聖人之道是治人的,不是治國的,您拿聖人之道治國,除非您的國裏都是君子沒有小人,那才有用。”</p>
“但要真是那樣,還要大明律做什麽?拿儒家的典籍當律法不是更好麽?”</p>
朱高熾瞬間就不樂意了:“把人治好了國不就太平了?這治人和治國不是一樣的嗎?”</p>
“大明律隻是起到個約束管教的作用,這世上還是有不堪教化的人的,對於這種人就自然離不開大明律了!”</p>
朱瞻垶聞言扶額長歎,自家老子這中毒不淺啊!</p>
“當然不是一樣的,治人隻要治理好咱大明自己的子民就成了,但治國是要跟別的國家打交道的!”</p>
“您張口閉口的不是君子就是仁義,用治人的那一套去治國,那人家還不拚了命的來賺您的便宜嗎?誰會放著肥肉不吃光喝湯?”</p>
朱高熾聞言一下子愣住了,朱瞻垶的話給他的衝擊力可不小。</p>
一直以來他都覺得治國和治人是一樣的,隻要把人管理好了,這國家也就自然而然的踏上正途了。</p>
但想一想,自家兒子說的好像也不是沒有道理……</p>
“您想想,咱大明朝四方來朝,諸夷賓服,這是您所說的聖人之道帶來的嗎?”</p>
“不是!那是爺爺用馬刀一點一點砍出來的!”</p>
“您好好想想,爺爺讓人把交趾打趴下之後,那些朝貢的使節是多了還是少了?”</p>
“好像……是多了一些……”朱高熾皺著眉頭,猶猶豫豫地說道。</p>
“可這些都是被嚇得,不是真正的馴服,這是恐懼,是長久不了的啊。”</p>
“嗬嗬。”朱瞻垶粲然一笑。</p>
“那您跟兒子說說,別人的馴服什麽時候長久過?”</p>
“您可以說漢武帝是把匈奴打怕了才馴服了,但唐太宗李世民呢?”</p>
“他可是被草原各部尊為天可汗的,結果呢?”</p>
朱高熾臉上的表情凝固了。</p>
“老爺子之前來找過我一次,說是根據錦衣衛的調查,動手的是草原的人,還自稱是瓦剌的,但具體是與不是還不好說。”</p>
“草原的人?那我哪兒知道?”朱瞻垶聞言一愣,隨後就攤了攤手,一臉無辜的樣子。</p>
“在草原上兒子得罪的人多了去了,先是在飛雲壑請爺爺築京觀,後來又跟朵顏三衛的三個老頭子唇槍舌劍了一番,估計現在大半個草原的人都想著弄死我呢。”</p>
“你……”看著自己這大兒子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朱高熾是又好氣又好笑。</p>
氣的是在他看來自己這兒子行事有些過於霸道了,不僅會留下殘忍暴虐的名聲,以後怕是還會有其他的影響。</p>
比如說對草原的統治,有時候有這麽個殺星在能夠很好的威服草原,但有時候這種存在卻能讓草原人的恐懼心裏轉化為反抗心理。</p>
而笑的則是他是沒想到自己這大兒子會有這樣的反應。</p>
“你還敢說呢!”朱高熾沒好氣的給了朱瞻垶一個腦瓜崩。</p>
“築京觀這樣的事情你也敢說?你自己說也就罷了,還扇動將士們一起?”</p>
“還有那朵顏三衛的事情,你們談話的過程以及說的什麽你爹我可是都知道了,這麽霸道的事情你也做得出來?你就不怕等以後他們反水了,老爺子把事情怪在你的頭上?”</p>
“嘁……”朱瞻垶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還順便打斷了自己老爹的話。</p>
“您可別跟我說什麽仁慈仁義之心的事情了,在草原的時候我都樣楊榮和金幼孜兩位大學士給念叨的耳朵長繭子了。”</p>
“仁義之心的確是應該有,但可不是這麽用的,您要是真有仁義之心那就好好的整飭整飭咱大明的貪官汙吏,給百姓們一點仁義之心。”</p>
</p>
“相信到時候大明百姓會對您感恩戴德的,而不是讓您把仁義之心浪費給草原的那群畜生們。”</p>
“您應該知道,在草原上打第一場仗之前的誓師就是爺爺讓我去做的,我也說了,咱們大明跟草原來來回回打了三十年了,也沒少有互市什麽的,您覺得有用?”</p>
“別的不說,就說朵顏三衛吧。”</p>
“咱對他們多好?他們雖然每年都要進貢,但咱每年也給他們賞賜,除此之外還給了他們最好的草場,他們販賣到大明的牲畜也都是拿的最高價,但最後呢?”</p>
“屢次越界放牧,還放到了大寧城下,就算這些都可以諒解,那劫掠我們大明的押解隊呢?”</p>
朱瞻垶是真的沒想到,自己從草原上回來之後麵對的不是一眾文官的唇槍舌劍,而是自己老子的責備。</p>
“你這話說的!”朱高熾瞬間不高興了。</p>
“草原也是大明的土地,或許現在還不是,但依照你爺爺的性格也是遲早會打下來的,到時候那些牧民們就是咱大明的子民了,怎麽能不用仁義之心對待他們?”</p>
“我算是知道爺爺為什麽不喜歡您了。”朱瞻垶也不想跟自己的老爹爭辯,雙手一攤,直攻要害。</p>
“瞎說!你爺爺不喜歡我能讓我當太子嗎?還讓我監國?”朱高熾就跟紮到屁股的老虎一樣,瞬間蹦了起來。</p>
嗯……挺圓潤的老虎……</p>
不過這話倒也沒錯,朱瞻垶知道自家老子其實是老爺子心中一直以來認定的繼承人,自從永樂一朝開始到現在就沒變過。</p>
老爺子是想一代人把仗都給打完了,不把那些亂七八糟傷筋動骨的事情留給子孫後代,這樣一來自家老子就成了最合適的繼承人。</p>
原因無他,自家老子打仗可能是不行,但治國的確是有一套的,不然的話曆史上老爺子讓人編撰永樂大典、讓鄭和下西洋以及六飛五渡的事情就得把大明給拖垮咯。</p>
但是曆史是這樣沒錯,可事兒卻不是這麽個事兒。</p>
世人皆知仁宣之治,但要知道仁宣之治也並不都是美好的。</p>
一個王朝可以不侵略不打仗,但卻絕對不能失去了打仗的能力。</p>
“您呐,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張口閉口就是聖人之道,這就惹得爺爺不高興了。”</p>
想了想自己要做的,朱瞻垶組織了一下措辭,開口說道。</p>
“聖人之道怎麽了?聖人之道還有錯了不成?”朱高熾的胖臉黑得都要滴出墨來了。</p>
“因為聖人之道是治人的,不是治國的,您拿聖人之道治國,除非您的國裏都是君子沒有小人,那才有用。”</p>
“但要真是那樣,還要大明律做什麽?拿儒家的典籍當律法不是更好麽?”</p>
朱高熾瞬間就不樂意了:“把人治好了國不就太平了?這治人和治國不是一樣的嗎?”</p>
“大明律隻是起到個約束管教的作用,這世上還是有不堪教化的人的,對於這種人就自然離不開大明律了!”</p>
朱瞻垶聞言扶額長歎,自家老子這中毒不淺啊!</p>
“當然不是一樣的,治人隻要治理好咱大明自己的子民就成了,但治國是要跟別的國家打交道的!”</p>
“您張口閉口的不是君子就是仁義,用治人的那一套去治國,那人家還不拚了命的來賺您的便宜嗎?誰會放著肥肉不吃光喝湯?”</p>
朱高熾聞言一下子愣住了,朱瞻垶的話給他的衝擊力可不小。</p>
一直以來他都覺得治國和治人是一樣的,隻要把人管理好了,這國家也就自然而然的踏上正途了。</p>
但想一想,自家兒子說的好像也不是沒有道理……</p>
“您想想,咱大明朝四方來朝,諸夷賓服,這是您所說的聖人之道帶來的嗎?”</p>
“不是!那是爺爺用馬刀一點一點砍出來的!”</p>
“您好好想想,爺爺讓人把交趾打趴下之後,那些朝貢的使節是多了還是少了?”</p>
“好像……是多了一些……”朱高熾皺著眉頭,猶猶豫豫地說道。</p>
“可這些都是被嚇得,不是真正的馴服,這是恐懼,是長久不了的啊。”</p>
“嗬嗬。”朱瞻垶粲然一笑。</p>
“那您跟兒子說說,別人的馴服什麽時候長久過?”</p>
“您可以說漢武帝是把匈奴打怕了才馴服了,但唐太宗李世民呢?”</p>
“他可是被草原各部尊為天可汗的,結果呢?”</p>
朱高熾臉上的表情凝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