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話對老爺子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朱瞻垶不知道,因為老爺子沒和他解釋就直接把他給趕走了,自己一個人在乾清宮沉思。</p>
朱瞻垶見狀也沒有說什麽,畢竟那都還是很遙遠的事情。</p>
大明朝才剛剛滅了韃靼,短時間之內是沒有那個能力再發動什麽大型的戰爭了,若是執意如此,那怕是就真的要民怨沸騰了。</p>
君不見,曆史上朱棣在永樂八年的北伐之後一直等到了四年之後的永樂十二年才進行了第三次北伐嗎?</p>
這裏麵有草原勢力在戰爭後被削弱的原因,但明朝內部的問題也是不容小覷的。</p>
眼下,大明雖然是抄了一些個貪官的家,戶部得到了補充,但那也隻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p>
那些個貪官貪的錢看起來很多,也的確是很多,但對於一個偌大的王朝,那些還是有些不太夠看的。</p>
所以,朱瞻垶也暫時沒有管老爺子,因為他也知道老爺子暫時不能有啥想法。</p>
有這個空閑,那還不如去看看自己的幼衛呢。</p>
隻不過朱瞻垶不知道的是,此刻就在他的眼皮子地下,正有一場皇室不知道的謀劃正在進行當中。</p>
應天府江寧縣,一座大宅院內。</p>
正堂內的大圓桌坐滿了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們,而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商人。</p>
利劍氣氛沉重,眾人的臉色也都凝重無比,桌上擺滿了珍饈美味,但所有人卻都視而不見。</p>
“山西那邊已經沒了。”良久,一個年紀明顯不小的男人打開了話頭。</p>
“這也不意外,畢竟他們自己找死。”一個青年人開口接過了話頭。</p>
這人在言行舉止上給人一種輕浮的感覺,但席間這麽多人,又都是大商戶,卻沒有一個人流露出不喜或者其他的負麵情緒。</p>
“其實之前我也收到了瓦剌的消息,不過我沒有答應,畢竟皇太孫在草原上的表現我們都清楚,哪怕是在那個時候看來,這次回來冊立皇太孫也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p>
“我劉家雖然是商賈,喝民血的事情也做過,但最起碼的底線還是有的。”</p>
“更何況,我不會讓我們家的人就那麽去送死,晉商這麽做還是證明他們沒有腦子。”</p>
“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開頭的男人敲了敲桌子,臉上這才露出了不滿之色。</p>
“朝廷已經開始準備大麵積推行那個考成法了,冷麵寒鐵周新已經收拾好了行禮和家人正在趕往應天府了,更何況現在又出了個什麽替補法。”</p>
“那個一條鞭法不算什麽,那主要針對的還是貪官,而且漏洞太多,就算是真實行了也有的是的辦法,但別告訴我你們不知道那個考成法和替補法的利害。”</p>
“這兩條法令一出,我們這麽多年才經營起來的那些人就都白費了不說,甚至還可能拔出蘿卜帶出泥,把我們也給拖累了!”</p>
男人話一出口,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p>
他們又何嚐不知道呢?因為今天他們聚集起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件事。</p>
先前因為晉商的事情,朝廷頒布了商稅上調兩番的政策,由三十稅一變成了十稅一,這算不得什麽,甚至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挺高興的。</p>
畢竟,太祖高皇帝定下這麽低的稅收就是為了打壓商人的地位。</p>
在世人眼中,商人重利輕義,朱元章定下來的商稅又這麽低,這就給商人塑造了一個既非君子還對朝廷沒什麽貢獻的形象,讓人們在無形之中就形成了對商人的歧視。</p>
所以最初在得到消息商稅要上調的時候他們還挺高興的,因為經曆了洪武朝的休養生息,這些個商人們一個個都富得流油。</p>
現在的他們缺的根本就不是錢,而是社會地位。</p>
朱元章定下的稅收政策在打壓商人,除此之外商賈及其後世子孫也不得參加科舉,商人就成了隻能賺錢別的啥也幹不了的人了。</p>
他們本以為自己能夠借著此次朱瞻垶遇襲、永樂大帝上調商稅的機會努努力,讓自己的社會地位抬上一抬,但沒成想人家老朱家早就想好了。</p>
隨著晉商和東南海商這些年所做過的醃臢之事被公之於眾,現在的大明朝對上人是愈發的鄙夷了,哪怕是他們看不起的貧農都敢在背後議論他們,甚至是啐上兩口濃痰了。</p>
而現在,又要出台什麽考成法和替補法,這無疑會將他們這些年所收買的官員一網打盡。</p>
</p>
自己收買的那些人是個什麽德行他們自己最清楚,若那些個官員真是有才有德之輩又怎麽會被他們給收買?</p>
這還是小事兒,畢竟自古以來死道友不死貧道,那些人死了也就死了,大不了重頭來過就是了。</p>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他們害怕自己也被那些人給拖出來。</p>
“其實……”席間的氣氛沉寂良久,終於是由一個老人打破了。</p>
“最好的辦法還是斬草除根,畢竟這個世界上隻有死人才不會說話,可問題在於若是我們這麽做了,那必將會引起極大的動蕩,甚至提前招致朝廷的注意。”</p>
“更何況,咱們的事情可能不隻是那些官員知道,那些官員的下屬們大多也都是知道一二的,我們總不能殺個遍吧?”</p>
“這個肯定是不行。”有些輕浮的青年人拍了拍桌子。</p>
“先不說要徹底清理這些官員得廢多少的人力物力以及動蕩問題,就說我們清理可能都清理不幹淨,這不是上上之法。”</p>
“再說了,諸位不會以為那些個觀政的士子都是酒囊飯袋吧?他們可巴不得咱們這麽幹呢!”</p>
觀政,這是一種明朝的製度,起源於洪武十八年,一直貫穿幾乎整個大明朝。</p>
士子在中舉之中朝廷是不會立刻給他們安排官職的,畢竟沒有經驗,一旦出事兒就不好了,所以就有了這觀政的法子。</p>
值得一提的是,現如今正在工部推行的替補法,替補的人選就是從這些個觀政的士子中挑選出來的。</p>
不過觀政的士子還是太少了,不然的話替補法就不是在工部先推行了,而是整個大明朝。</p>
要知道,因為考慮到南北方士子的心情,所以每次科舉所錄取的士子並非是全都按照成績來的。</p>
朱瞻垶見狀也沒有說什麽,畢竟那都還是很遙遠的事情。</p>
大明朝才剛剛滅了韃靼,短時間之內是沒有那個能力再發動什麽大型的戰爭了,若是執意如此,那怕是就真的要民怨沸騰了。</p>
君不見,曆史上朱棣在永樂八年的北伐之後一直等到了四年之後的永樂十二年才進行了第三次北伐嗎?</p>
這裏麵有草原勢力在戰爭後被削弱的原因,但明朝內部的問題也是不容小覷的。</p>
眼下,大明雖然是抄了一些個貪官的家,戶部得到了補充,但那也隻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p>
那些個貪官貪的錢看起來很多,也的確是很多,但對於一個偌大的王朝,那些還是有些不太夠看的。</p>
所以,朱瞻垶也暫時沒有管老爺子,因為他也知道老爺子暫時不能有啥想法。</p>
有這個空閑,那還不如去看看自己的幼衛呢。</p>
隻不過朱瞻垶不知道的是,此刻就在他的眼皮子地下,正有一場皇室不知道的謀劃正在進行當中。</p>
應天府江寧縣,一座大宅院內。</p>
正堂內的大圓桌坐滿了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們,而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商人。</p>
利劍氣氛沉重,眾人的臉色也都凝重無比,桌上擺滿了珍饈美味,但所有人卻都視而不見。</p>
“山西那邊已經沒了。”良久,一個年紀明顯不小的男人打開了話頭。</p>
“這也不意外,畢竟他們自己找死。”一個青年人開口接過了話頭。</p>
這人在言行舉止上給人一種輕浮的感覺,但席間這麽多人,又都是大商戶,卻沒有一個人流露出不喜或者其他的負麵情緒。</p>
“其實之前我也收到了瓦剌的消息,不過我沒有答應,畢竟皇太孫在草原上的表現我們都清楚,哪怕是在那個時候看來,這次回來冊立皇太孫也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p>
“我劉家雖然是商賈,喝民血的事情也做過,但最起碼的底線還是有的。”</p>
“更何況,我不會讓我們家的人就那麽去送死,晉商這麽做還是證明他們沒有腦子。”</p>
“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開頭的男人敲了敲桌子,臉上這才露出了不滿之色。</p>
“朝廷已經開始準備大麵積推行那個考成法了,冷麵寒鐵周新已經收拾好了行禮和家人正在趕往應天府了,更何況現在又出了個什麽替補法。”</p>
“那個一條鞭法不算什麽,那主要針對的還是貪官,而且漏洞太多,就算是真實行了也有的是的辦法,但別告訴我你們不知道那個考成法和替補法的利害。”</p>
“這兩條法令一出,我們這麽多年才經營起來的那些人就都白費了不說,甚至還可能拔出蘿卜帶出泥,把我們也給拖累了!”</p>
男人話一出口,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p>
他們又何嚐不知道呢?因為今天他們聚集起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件事。</p>
先前因為晉商的事情,朝廷頒布了商稅上調兩番的政策,由三十稅一變成了十稅一,這算不得什麽,甚至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挺高興的。</p>
畢竟,太祖高皇帝定下這麽低的稅收就是為了打壓商人的地位。</p>
在世人眼中,商人重利輕義,朱元章定下來的商稅又這麽低,這就給商人塑造了一個既非君子還對朝廷沒什麽貢獻的形象,讓人們在無形之中就形成了對商人的歧視。</p>
所以最初在得到消息商稅要上調的時候他們還挺高興的,因為經曆了洪武朝的休養生息,這些個商人們一個個都富得流油。</p>
現在的他們缺的根本就不是錢,而是社會地位。</p>
朱元章定下的稅收政策在打壓商人,除此之外商賈及其後世子孫也不得參加科舉,商人就成了隻能賺錢別的啥也幹不了的人了。</p>
他們本以為自己能夠借著此次朱瞻垶遇襲、永樂大帝上調商稅的機會努努力,讓自己的社會地位抬上一抬,但沒成想人家老朱家早就想好了。</p>
隨著晉商和東南海商這些年所做過的醃臢之事被公之於眾,現在的大明朝對上人是愈發的鄙夷了,哪怕是他們看不起的貧農都敢在背後議論他們,甚至是啐上兩口濃痰了。</p>
而現在,又要出台什麽考成法和替補法,這無疑會將他們這些年所收買的官員一網打盡。</p>
</p>
自己收買的那些人是個什麽德行他們自己最清楚,若那些個官員真是有才有德之輩又怎麽會被他們給收買?</p>
這還是小事兒,畢竟自古以來死道友不死貧道,那些人死了也就死了,大不了重頭來過就是了。</p>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他們害怕自己也被那些人給拖出來。</p>
“其實……”席間的氣氛沉寂良久,終於是由一個老人打破了。</p>
“最好的辦法還是斬草除根,畢竟這個世界上隻有死人才不會說話,可問題在於若是我們這麽做了,那必將會引起極大的動蕩,甚至提前招致朝廷的注意。”</p>
“更何況,咱們的事情可能不隻是那些官員知道,那些官員的下屬們大多也都是知道一二的,我們總不能殺個遍吧?”</p>
“這個肯定是不行。”有些輕浮的青年人拍了拍桌子。</p>
“先不說要徹底清理這些官員得廢多少的人力物力以及動蕩問題,就說我們清理可能都清理不幹淨,這不是上上之法。”</p>
“再說了,諸位不會以為那些個觀政的士子都是酒囊飯袋吧?他們可巴不得咱們這麽幹呢!”</p>
觀政,這是一種明朝的製度,起源於洪武十八年,一直貫穿幾乎整個大明朝。</p>
士子在中舉之中朝廷是不會立刻給他們安排官職的,畢竟沒有經驗,一旦出事兒就不好了,所以就有了這觀政的法子。</p>
值得一提的是,現如今正在工部推行的替補法,替補的人選就是從這些個觀政的士子中挑選出來的。</p>
不過觀政的士子還是太少了,不然的話替補法就不是在工部先推行了,而是整個大明朝。</p>
要知道,因為考慮到南北方士子的心情,所以每次科舉所錄取的士子並非是全都按照成績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