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垶很不理解浙江周遭官員的做法。</p>
在他看來,備倭軍是用來防禦外患的,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隨便亂動的,但其他人的看法卻不一樣。</p>
甚至就連老爺子也是如此。</p>
大明苦倭寇之患久矣,但這倭寇也不是定時定點也定地方來犯的,基本上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看哪裏守備力量薄弱就去哪裏,一旦發現不敵就會立馬四散而逃。</p>
標準的遊擊戰略,但卻讓大明很是頭疼,甚至到了無法解決的地步。</p>
原因很簡單,倭寇在海上亂跑,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但大明的將士們不行,他們必須得守衛沿海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p>
同樣的,像現在浙江發生的水患也是對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威脅,正所謂事急從權,鬼知道倭寇什麽時候來?先做好救災工作才是真的。</p>
在除了朱瞻垶之外的任何人看來,這次其實就是運氣不好罷了,倭寇很敏銳的查探到了浙江水患以及備倭軍被抽調的消息,然後選擇了襲擾浙江沿海。</p>
就算是讓老爺子去選,他也絕對會選擇抽調備倭軍去賑災。</p>
“這人家啊,都打到家門口了,再不反應反應的話人家還以為我大明,我們老朱家是泥捏的呢。”</p>
麵對大孫子急切的語氣,朱棣慢悠悠的回答道。</p>
“爺爺已經讓五軍營和神機營開始準備了,三日之內就能出發,順江而下直達浙江。”</p>
在貪官和外敵之間如果是非要選一個的話,那朱棣毫無疑問會選擇貪官,因為貪官再怎麽壞那也是自己人,而倭寇是敵人。</p>
當然了,如果那些個貪官私通倭寇的話就另當別論了。</p>
浙江此次抽調備倭軍賑災雖然是事急從權,可以諒解的做法,但既然已經是釀成了嚴重的後果,那就必須有人要承擔這個後果,隻不過不是現在。</p>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處理倭寇的事情。</p>
“爺爺,要不讓孫兒去吧?”朱瞻垶見老爺子有了打算,也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p>
“你去?”朱棣轉過頭看向了站在身後的大孫子,一臉的疑惑。</p>
“就這事兒?那倭寇不過兩百餘人,十來艘船,這個規模連打仗都算不上,更別說跟北征那次相比了,你怎麽會有興趣?”</p>
“而且,你得知道,你已經不是當初北征時候的那個皇長孫了,而是皇太孫,這一個字的差別有多大你別告訴爺爺你不知道!?”</p>
“孫兒當然知道。”朱瞻垶轉身走到老爺子麵前,很是認真的看著老爺子。</p>
“但正因為如此,孫兒才責無旁貸。”</p>
“咱們大明要的不是太平君主,而是能夠建功立業上馬打仗的君主,孫兒是儲君,自然不能落了咱們老朱家的威勢。”</p>
“更何況,這從浙江到應天府走水路不過短短半天的路程,而這群倭寇竟然如此膽大包天,襲擾我大明天子腳下的百姓,若不表現出我們大明的強勢,這種情況勢必會加劇。”</p>
“爺爺您去年已經禦駕親征一次了,這次雖然算不上是打仗,但若是您再次執意親率大軍前去,那些文臣也必定會有些微詞。”</p>
“因此,孫兒去是最合適的。”</p>
“一來,這能夠表現出我大明對此事的重視和處理此事的決心,讓那些倭寇在日後有所顧忌。”</p>
“二來,這也算是曆練儲君,文武百官都不會說什麽的。”</p>
“此外,孫兒還想帶瞻基去。”</p>
四下沒有外人,朱瞻垶也沒有任何的保留,將自己的想法一股腦的都說了出去。</p>
朱棣看著一臉嚴肅的大孫子,有些沒緩過神來。</p>
這一年多的時間裏,他是親眼看著大孫子如何有勇有謀的繞路奇襲,生擒韃靼的老丞相馬兒哈咱,又如何斬滅了本雅失裏的帳下大將哈兒達歹。</p>
在戰爭過後,他又是親耳聽著大孫子是如何將朵顏三衛一步一步的逼到懸崖上,最終不得不接受帶著親友來應天府養老,讓大明不費一兵一卒地掌控了朵顏三衛。</p>
現如今,大孫子又彰顯出了一個馬上天子的潛質,雖然這是朱棣想要看到的,但真當他親眼所見的時候,還是有些反應不過來。</p>
以及,老懷大慰。</p>
“爺爺知道了。”朱棣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拉著大孫子坐了下來。</p>
“不過你要記得,雖然對方的人數不多,但再怎麽說也是外敵,是打仗,你不要輕舉妄動,更切莫求勝心切。”</p>
“爺爺會讓柳升帶著五軍營和神機營前去,你在決定進攻計劃的時候多多聽一聽他的意見,你別看他不過是個侯爵,而且還是從世襲伯爵上來的,但經驗可不老少。”</p>
“你還年輕,人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別覺得你是皇太孫還得聽旗下將領的意見就很丟人,相比那個,打敗仗才是最丟人的。”</p>
“爺爺,孫兒省得!”朱瞻垶站起身來,很是端正的對著老爺子行禮。</p>
驕傲自滿這種事情在朱瞻垶的身上或許有可能發生,但那也隻是限定在某些範圍之內。</p>
在行軍打仗這事兒上,朱瞻垶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多厲害,恰恰相反,他完完全全的認為自己就是個徹徹底底的新兵蛋子。</p>
雖然在北征中施以奇兵接連斬獲兩個大功勞,但朱瞻垶很清楚的知道,那都是機會到了。</p>
如果沒有滅狼口,他帶的那點兒錦衣衛別說是殺了哈兒達歹了,就連馬兒哈咱帶的那些老弱婦孺都不一定能打得過。</p>
</p>
而柳升呢?</p>
永樂四年,柳升隨英國公張輔從征交趾;永樂七年柳升同陳蠧率舟師巡海,到青州附近海麵,大破倭寇。</p>
再加上永樂八年,也就是去年隨著老爺子北征,柳升的履曆算是很豐富了,而且難得的是他到現在都未嚐敗績。</p>
跟著張輔去交趾統領水師,有了水戰的經驗,同陳蠧巡海擊破倭寇,有了迎戰倭寇的經驗,這柳升可以說是最適合此次帶兵的人了。</p>
朱瞻垶可不覺得自己看的那點兒兵書就能夠跟人家的切實經曆去比較。</p>
老祖宗不都說過了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p>
從書中得來的東西於實踐得來的東西相比,還是有些膚淺了。</p>
在他看來,備倭軍是用來防禦外患的,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隨便亂動的,但其他人的看法卻不一樣。</p>
甚至就連老爺子也是如此。</p>
大明苦倭寇之患久矣,但這倭寇也不是定時定點也定地方來犯的,基本上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看哪裏守備力量薄弱就去哪裏,一旦發現不敵就會立馬四散而逃。</p>
標準的遊擊戰略,但卻讓大明很是頭疼,甚至到了無法解決的地步。</p>
原因很簡單,倭寇在海上亂跑,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但大明的將士們不行,他們必須得守衛沿海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p>
同樣的,像現在浙江發生的水患也是對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威脅,正所謂事急從權,鬼知道倭寇什麽時候來?先做好救災工作才是真的。</p>
在除了朱瞻垶之外的任何人看來,這次其實就是運氣不好罷了,倭寇很敏銳的查探到了浙江水患以及備倭軍被抽調的消息,然後選擇了襲擾浙江沿海。</p>
就算是讓老爺子去選,他也絕對會選擇抽調備倭軍去賑災。</p>
“這人家啊,都打到家門口了,再不反應反應的話人家還以為我大明,我們老朱家是泥捏的呢。”</p>
麵對大孫子急切的語氣,朱棣慢悠悠的回答道。</p>
“爺爺已經讓五軍營和神機營開始準備了,三日之內就能出發,順江而下直達浙江。”</p>
在貪官和外敵之間如果是非要選一個的話,那朱棣毫無疑問會選擇貪官,因為貪官再怎麽壞那也是自己人,而倭寇是敵人。</p>
當然了,如果那些個貪官私通倭寇的話就另當別論了。</p>
浙江此次抽調備倭軍賑災雖然是事急從權,可以諒解的做法,但既然已經是釀成了嚴重的後果,那就必須有人要承擔這個後果,隻不過不是現在。</p>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處理倭寇的事情。</p>
“爺爺,要不讓孫兒去吧?”朱瞻垶見老爺子有了打算,也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p>
“你去?”朱棣轉過頭看向了站在身後的大孫子,一臉的疑惑。</p>
“就這事兒?那倭寇不過兩百餘人,十來艘船,這個規模連打仗都算不上,更別說跟北征那次相比了,你怎麽會有興趣?”</p>
“而且,你得知道,你已經不是當初北征時候的那個皇長孫了,而是皇太孫,這一個字的差別有多大你別告訴爺爺你不知道!?”</p>
“孫兒當然知道。”朱瞻垶轉身走到老爺子麵前,很是認真的看著老爺子。</p>
“但正因為如此,孫兒才責無旁貸。”</p>
“咱們大明要的不是太平君主,而是能夠建功立業上馬打仗的君主,孫兒是儲君,自然不能落了咱們老朱家的威勢。”</p>
“更何況,這從浙江到應天府走水路不過短短半天的路程,而這群倭寇竟然如此膽大包天,襲擾我大明天子腳下的百姓,若不表現出我們大明的強勢,這種情況勢必會加劇。”</p>
“爺爺您去年已經禦駕親征一次了,這次雖然算不上是打仗,但若是您再次執意親率大軍前去,那些文臣也必定會有些微詞。”</p>
“因此,孫兒去是最合適的。”</p>
“一來,這能夠表現出我大明對此事的重視和處理此事的決心,讓那些倭寇在日後有所顧忌。”</p>
“二來,這也算是曆練儲君,文武百官都不會說什麽的。”</p>
“此外,孫兒還想帶瞻基去。”</p>
四下沒有外人,朱瞻垶也沒有任何的保留,將自己的想法一股腦的都說了出去。</p>
朱棣看著一臉嚴肅的大孫子,有些沒緩過神來。</p>
這一年多的時間裏,他是親眼看著大孫子如何有勇有謀的繞路奇襲,生擒韃靼的老丞相馬兒哈咱,又如何斬滅了本雅失裏的帳下大將哈兒達歹。</p>
在戰爭過後,他又是親耳聽著大孫子是如何將朵顏三衛一步一步的逼到懸崖上,最終不得不接受帶著親友來應天府養老,讓大明不費一兵一卒地掌控了朵顏三衛。</p>
現如今,大孫子又彰顯出了一個馬上天子的潛質,雖然這是朱棣想要看到的,但真當他親眼所見的時候,還是有些反應不過來。</p>
以及,老懷大慰。</p>
“爺爺知道了。”朱棣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拉著大孫子坐了下來。</p>
“不過你要記得,雖然對方的人數不多,但再怎麽說也是外敵,是打仗,你不要輕舉妄動,更切莫求勝心切。”</p>
“爺爺會讓柳升帶著五軍營和神機營前去,你在決定進攻計劃的時候多多聽一聽他的意見,你別看他不過是個侯爵,而且還是從世襲伯爵上來的,但經驗可不老少。”</p>
“你還年輕,人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別覺得你是皇太孫還得聽旗下將領的意見就很丟人,相比那個,打敗仗才是最丟人的。”</p>
“爺爺,孫兒省得!”朱瞻垶站起身來,很是端正的對著老爺子行禮。</p>
驕傲自滿這種事情在朱瞻垶的身上或許有可能發生,但那也隻是限定在某些範圍之內。</p>
在行軍打仗這事兒上,朱瞻垶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多厲害,恰恰相反,他完完全全的認為自己就是個徹徹底底的新兵蛋子。</p>
雖然在北征中施以奇兵接連斬獲兩個大功勞,但朱瞻垶很清楚的知道,那都是機會到了。</p>
如果沒有滅狼口,他帶的那點兒錦衣衛別說是殺了哈兒達歹了,就連馬兒哈咱帶的那些老弱婦孺都不一定能打得過。</p>
</p>
而柳升呢?</p>
永樂四年,柳升隨英國公張輔從征交趾;永樂七年柳升同陳蠧率舟師巡海,到青州附近海麵,大破倭寇。</p>
再加上永樂八年,也就是去年隨著老爺子北征,柳升的履曆算是很豐富了,而且難得的是他到現在都未嚐敗績。</p>
跟著張輔去交趾統領水師,有了水戰的經驗,同陳蠧巡海擊破倭寇,有了迎戰倭寇的經驗,這柳升可以說是最適合此次帶兵的人了。</p>
朱瞻垶可不覺得自己看的那點兒兵書就能夠跟人家的切實經曆去比較。</p>
老祖宗不都說過了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p>
從書中得來的東西於實踐得來的東西相比,還是有些膚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