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朱銘拿過來的書信之後,朱棣陷入了沉思之中。</p>
書信上的內容很簡單,總得來說這五封信都是在說的一件事情,隻不過細化到了這件大事下麵的很多小事。</p>
這件大事是指朱瞻垶讓人修建防寇堤壩的事情。</p>
這事兒朱棣知道,而且還是在朱瞻垶一開始動手的時候就知道了,但當時他並沒有太過在意,反倒是以一種看孩子玩兒的心態在看待這件事。</p>
水泥這個東西朱棣雖然不了解,但畢竟還是在皇宮腳下製造出來的,這都快一年了,朱棣就算是不了解也了解了。</p>
在朱棣的心裏,這水泥就跟黃泥是一樣的,能夠用來建造,但也正因為此他才沒有對大孫子所做的事情上心。</p>
因為在他看來,在海裏建造堤壩這種事兒是根本就不可能的。</p>
水泥都沒法幹透,這怎麽建?</p>
但出乎他的意料,朱瞻垶不僅讓人建出來的,而且效果拔群。</p>
“你這個堤壩是怎麽建成的?”朱棣放下手中的信,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一個問題。</p>
“很簡單啊。”朱瞻垶嗬嗬一笑,他就知道老爺子得問這個。</p>
“就讓人趁著退朝的時候用鐵板圍一個圈,然後用土石方堆砌起來,這樣就能防水了,在圈子裏麵建就可以了。”</p>
“那地基呢?”朱棣還是有些不明白。</p>
“讓人深挖海底,然後用長石條做地基,有這個地基在,上麵就用水泥建造就好了,而且有了長石條打底,淹水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上麵用人工就能排水。”</p>
“原來如此……”朱棣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p>
“那這信裏說的那件事……”</p>
朱棣現在說的是信裏說的大事之下的小事:疑似有人故意拖延施工的進度。</p>
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來說,在海裏建造堤壩是個大工程,但雖然慢,也不至於快一年了才造了那麽點。</p>
也就堪堪能夠讓長江入海口附近防禦倭寇。</p>
這就要提到一件事了,那就是在施工的過程中,曾經有過三次土石方無故坍塌導致海水灌入地基的事情。</p>
如果是在台風、暴雨或者是大潮的時候發生這種事倒也無可厚非,但這三次都是排除了天氣這種不可抗力因素的,完全就是無緣無故的突然坍塌了。</p>
不過因為是在海裏,而且海水灌入之後蹤跡難尋,最終也沒有找到什麽有用的線索。</p>
“孫兒是覺得有人在故意拖延,這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咱們大明朝還是有人在跟倭寇有四下通信的行為,除此之外孫兒也想不到其他的了。”</p>
麵對老爺子,朱瞻垶沒有什麽可隱瞞的,直接和盤托出了自己的想法。</p>
“嗯……”朱棣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p>
因為大孫子的緣故,所以他對這件事沒有太大的關注,再加上東南海商早就在清理晉商的時候被順便清理了,所以就算是沒有朱瞻垶,朱棣估計也很長時間不會注意這個。</p>
朱瞻垶也算是在無意間引起了這件事,也發現了裏麵的不對之處。</p>
“所以你要留下紀綱是因為這事兒?”朱棣本來是在想倭寇的事情的,但突然想到了大孫子要留下紀綱這件事,就聯想到一起了。</p>
“不是。”朱瞻垶搖頭否認。</p>
“孫兒要紀綱是想讓他去奴兒幹都司。”</p>
“奴兒幹都司那邊之所以會叛亂,除了女真人賊心不死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朝鮮停了慶原的貿易市場,這讓女真突然就有很多的物資被斷掉了。”</p>
“孫兒之所以要紀綱是想讓他去建州那邊,同時打算以孫兒的個人名義寫信,讓朝鮮那邊重開慶原貿市,畢竟以後建州那邊就基本上沒什麽女真人了,剩下的都是去開發黑水的漢人。”</p>
“讓朝鮮重開慶原貿市,一來能夠促進我們大明和朝鮮的關係,而來也能讓我們免去向建州那邊輸送物資這一消耗,反正建州那邊出產的虎皮、鹿茸和山貨也應該足夠支付的了。”</p>
“讓紀綱去經商?”朱棣雖然覺得大孫子說的很有道理,但還是覺得想不明白。</p>
</p>
紀綱一個特務頭子,你讓他去經商?這不是驢唇不對馬嘴嗎?</p>
“不是的,紀綱是要延續他在錦衣衛指揮使上的工作,而非是經商。”</p>
見老爺子想岔了,朱瞻垶趕忙開口解釋。</p>
“雖然之前孫兒的殺雞儆猴之舉讓倭寇這段時間收斂不少,甚至從未來犯過浙江一代,但這並不代表著以後倭寇就不會來了。”</p>
“垶兒是想……”朱棣這下子想通了。</p>
“嗯。”朱瞻垶點頭確認了老爺子的想法。</p>
“朝鮮和倭國的關係很緊張,而我們大明雖然屢次遭到倭寇的侵擾,但倭國那邊在明麵上和海寇撇得很幹淨,不過也正是因為此我們才有機會。”</p>
“在明麵上,倭國還是我們大明的從屬國,我們大明的正使他們還是要認真對待的。”</p>
“所以你就想讓他到倭國去?一麵用經商的名義,一麵用大明正使的名義,實際上卻是行錦衣衛的職責?”</p>
朱棣這才明白了自家大孫子那小腦袋瓜在想什麽。</p>
“對啊,這不是挺好的嘛,正好也能探探倭國的石見銀山和左渡金山的位置。”</p>
朱瞻垶臉上的表情瞬間就從正色切換到了笑嘻嘻的。</p>
要知道,朱瞻垶一直都對倭國的那兩個礦垂涎三尺,不止一次的想要給搞過來。</p>
別看朝廷現在在奏折等官方文件上對銀錢的統計用的都是白銀,但實際市麵上流通的還都是銅錢。</p>
至於寶鈔……</p>
呃,不說也罷。</p>
現在西方還沒有發展起來,所以清朝甚至是清朝中後期外部白銀以及銀元大量湧入的情況還沒有發生,現在的白銀是很值錢的,不像明朝時期那樣已經成了銅錢一樣的常規貨幣。</p>
各種原因的加持之下,導致朱瞻垶對倭國的那兩個礦是更加垂涎。</p>
不過他這麽想不代表別人也這麽想,最起碼朱棣就不是這麽想的。</p>
朱棣沒有他大孫子想得遠,他對倭國的那兩個礦雖然也很眼饞,但還是比較冷靜的,因為他還是很清楚要弄到那兩個礦的代價。</p>
要打仗,還得是跨海打仗。</p>
不過朱棣也確實是支持大孫子這麽做,不是為了白銀,而是為了大明的安穩。</p>
正如朱瞻垶所說的那樣,倭寇侵擾大明沿海的事情雖然是暫時停止了,但卻不會永遠這麽停止下去,等時間長了,那些倭寇忘記了疼痛後還是會卷土重來的。</p>
朱棣想要的是大明沿海的安穩。</p>
“法子是個好法子,不過你得清楚,在商這件事上爺爺給不了你太大的幫助,更別說還是橫跨朝鮮和日本通商。”</p>
到了這裏,朱棣突然想考驗一下大孫子了。</p>
“這個沒問題!”朱瞻垶很是興奮,似乎毫不在意老爺子沒有辦法給他太多的援助。</p>
“我就沒想過要跟倭國上下通商,我要做的就是倭國那些官員貴族的生意,通商這碼事並不一定非要跟平民通商。”</p>
“跟平民通商是為了安穩,倭寇侵擾我大明沿海多年,我們為什麽要讓他們的內部安穩下來?所以孫兒要做的就是那些又貴又沒什麽實際用處的生意!”</p>
“比如說……建州那邊的東西?”朱棣挑了挑眉,瞬間就了解了大孫子的想法。</p>
“沒錯!”朱瞻垶猛地一拍手。</p>
“倭國雖然隻是個一隅小國,但因為受我們中原文化熏陶多年,在文化和醫術等領域也基本上都是承襲我們中原的。”</p>
“他們那邊地方小物產少,藥材這種東西就成為了緊俏的貨物,尤其是那些名貴藥材。”</p>
“販賣這些東西不僅不會滋養倭國的國力,反而會從他們那裏獲得大量的銀錢,再加上他們本土的白銀產量過多,這一來二去的,我們獲得的回報遠遠要比想的多。”</p>
倭國的幣製其實是相當混亂的,而且已經接近了崩潰的邊緣。</p>
在大明,一兩黃金能兌換九兩多近十兩白銀,但在倭國,一兩黃金卻隻能換到五兩的白銀。</p>
因此,從永樂年間開始,不管是倭國的使臣還是商人,在來到大明轉一圈後都會選擇把帶來的錢換成永樂通寶帶回去,雖然其中也會夾雜一些白銀,但那單純的是因為永樂通寶太多太重了,不方便運輸。</p>
從永樂一朝開始,大明的永樂通寶稱霸了倭國錢幣接近一百五十年!</p>
一百五十年是什麽概念,意思就是咱的永樂大帝噶了之後的一百多年後,倭國還在用他老人家還在時鑄造的錢幣,而且他們連自己彷製的都不喜歡,就要用大明過去的、真正的永樂通寶。</p>
永樂通寶的影響力到了什麽樣的地步呢?舉個例子來說,不管了不了解倭國的曆史,織田信長這個人有很多人都是知道的。</p>
織田信長出聲的時候已經是十六世紀了,那時候永樂大帝已經噶了一百多年,而織田信長長大成人之後,他的軍旗、甲胃上都大量的用到了永樂通寶的圖桉。</p>
包括織田信孝、黑田孝高、水野勝成等人都把永樂通寶的圖桉用在了將旗甚至是家徽上用了永樂通寶的圖桉!</p>
你說倭國的幣製得亂成啥樣?</p>
書信上的內容很簡單,總得來說這五封信都是在說的一件事情,隻不過細化到了這件大事下麵的很多小事。</p>
這件大事是指朱瞻垶讓人修建防寇堤壩的事情。</p>
這事兒朱棣知道,而且還是在朱瞻垶一開始動手的時候就知道了,但當時他並沒有太過在意,反倒是以一種看孩子玩兒的心態在看待這件事。</p>
水泥這個東西朱棣雖然不了解,但畢竟還是在皇宮腳下製造出來的,這都快一年了,朱棣就算是不了解也了解了。</p>
在朱棣的心裏,這水泥就跟黃泥是一樣的,能夠用來建造,但也正因為此他才沒有對大孫子所做的事情上心。</p>
因為在他看來,在海裏建造堤壩這種事兒是根本就不可能的。</p>
水泥都沒法幹透,這怎麽建?</p>
但出乎他的意料,朱瞻垶不僅讓人建出來的,而且效果拔群。</p>
“你這個堤壩是怎麽建成的?”朱棣放下手中的信,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一個問題。</p>
“很簡單啊。”朱瞻垶嗬嗬一笑,他就知道老爺子得問這個。</p>
“就讓人趁著退朝的時候用鐵板圍一個圈,然後用土石方堆砌起來,這樣就能防水了,在圈子裏麵建就可以了。”</p>
“那地基呢?”朱棣還是有些不明白。</p>
“讓人深挖海底,然後用長石條做地基,有這個地基在,上麵就用水泥建造就好了,而且有了長石條打底,淹水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上麵用人工就能排水。”</p>
“原來如此……”朱棣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p>
“那這信裏說的那件事……”</p>
朱棣現在說的是信裏說的大事之下的小事:疑似有人故意拖延施工的進度。</p>
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來說,在海裏建造堤壩是個大工程,但雖然慢,也不至於快一年了才造了那麽點。</p>
也就堪堪能夠讓長江入海口附近防禦倭寇。</p>
這就要提到一件事了,那就是在施工的過程中,曾經有過三次土石方無故坍塌導致海水灌入地基的事情。</p>
如果是在台風、暴雨或者是大潮的時候發生這種事倒也無可厚非,但這三次都是排除了天氣這種不可抗力因素的,完全就是無緣無故的突然坍塌了。</p>
不過因為是在海裏,而且海水灌入之後蹤跡難尋,最終也沒有找到什麽有用的線索。</p>
“孫兒是覺得有人在故意拖延,這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咱們大明朝還是有人在跟倭寇有四下通信的行為,除此之外孫兒也想不到其他的了。”</p>
麵對老爺子,朱瞻垶沒有什麽可隱瞞的,直接和盤托出了自己的想法。</p>
“嗯……”朱棣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p>
因為大孫子的緣故,所以他對這件事沒有太大的關注,再加上東南海商早就在清理晉商的時候被順便清理了,所以就算是沒有朱瞻垶,朱棣估計也很長時間不會注意這個。</p>
朱瞻垶也算是在無意間引起了這件事,也發現了裏麵的不對之處。</p>
“所以你要留下紀綱是因為這事兒?”朱棣本來是在想倭寇的事情的,但突然想到了大孫子要留下紀綱這件事,就聯想到一起了。</p>
“不是。”朱瞻垶搖頭否認。</p>
“孫兒要紀綱是想讓他去奴兒幹都司。”</p>
“奴兒幹都司那邊之所以會叛亂,除了女真人賊心不死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朝鮮停了慶原的貿易市場,這讓女真突然就有很多的物資被斷掉了。”</p>
“孫兒之所以要紀綱是想讓他去建州那邊,同時打算以孫兒的個人名義寫信,讓朝鮮那邊重開慶原貿市,畢竟以後建州那邊就基本上沒什麽女真人了,剩下的都是去開發黑水的漢人。”</p>
“讓朝鮮重開慶原貿市,一來能夠促進我們大明和朝鮮的關係,而來也能讓我們免去向建州那邊輸送物資這一消耗,反正建州那邊出產的虎皮、鹿茸和山貨也應該足夠支付的了。”</p>
“讓紀綱去經商?”朱棣雖然覺得大孫子說的很有道理,但還是覺得想不明白。</p>
</p>
紀綱一個特務頭子,你讓他去經商?這不是驢唇不對馬嘴嗎?</p>
“不是的,紀綱是要延續他在錦衣衛指揮使上的工作,而非是經商。”</p>
見老爺子想岔了,朱瞻垶趕忙開口解釋。</p>
“雖然之前孫兒的殺雞儆猴之舉讓倭寇這段時間收斂不少,甚至從未來犯過浙江一代,但這並不代表著以後倭寇就不會來了。”</p>
“垶兒是想……”朱棣這下子想通了。</p>
“嗯。”朱瞻垶點頭確認了老爺子的想法。</p>
“朝鮮和倭國的關係很緊張,而我們大明雖然屢次遭到倭寇的侵擾,但倭國那邊在明麵上和海寇撇得很幹淨,不過也正是因為此我們才有機會。”</p>
“在明麵上,倭國還是我們大明的從屬國,我們大明的正使他們還是要認真對待的。”</p>
“所以你就想讓他到倭國去?一麵用經商的名義,一麵用大明正使的名義,實際上卻是行錦衣衛的職責?”</p>
朱棣這才明白了自家大孫子那小腦袋瓜在想什麽。</p>
“對啊,這不是挺好的嘛,正好也能探探倭國的石見銀山和左渡金山的位置。”</p>
朱瞻垶臉上的表情瞬間就從正色切換到了笑嘻嘻的。</p>
要知道,朱瞻垶一直都對倭國的那兩個礦垂涎三尺,不止一次的想要給搞過來。</p>
別看朝廷現在在奏折等官方文件上對銀錢的統計用的都是白銀,但實際市麵上流通的還都是銅錢。</p>
至於寶鈔……</p>
呃,不說也罷。</p>
現在西方還沒有發展起來,所以清朝甚至是清朝中後期外部白銀以及銀元大量湧入的情況還沒有發生,現在的白銀是很值錢的,不像明朝時期那樣已經成了銅錢一樣的常規貨幣。</p>
各種原因的加持之下,導致朱瞻垶對倭國的那兩個礦是更加垂涎。</p>
不過他這麽想不代表別人也這麽想,最起碼朱棣就不是這麽想的。</p>
朱棣沒有他大孫子想得遠,他對倭國的那兩個礦雖然也很眼饞,但還是比較冷靜的,因為他還是很清楚要弄到那兩個礦的代價。</p>
要打仗,還得是跨海打仗。</p>
不過朱棣也確實是支持大孫子這麽做,不是為了白銀,而是為了大明的安穩。</p>
正如朱瞻垶所說的那樣,倭寇侵擾大明沿海的事情雖然是暫時停止了,但卻不會永遠這麽停止下去,等時間長了,那些倭寇忘記了疼痛後還是會卷土重來的。</p>
朱棣想要的是大明沿海的安穩。</p>
“法子是個好法子,不過你得清楚,在商這件事上爺爺給不了你太大的幫助,更別說還是橫跨朝鮮和日本通商。”</p>
到了這裏,朱棣突然想考驗一下大孫子了。</p>
“這個沒問題!”朱瞻垶很是興奮,似乎毫不在意老爺子沒有辦法給他太多的援助。</p>
“我就沒想過要跟倭國上下通商,我要做的就是倭國那些官員貴族的生意,通商這碼事並不一定非要跟平民通商。”</p>
“跟平民通商是為了安穩,倭寇侵擾我大明沿海多年,我們為什麽要讓他們的內部安穩下來?所以孫兒要做的就是那些又貴又沒什麽實際用處的生意!”</p>
“比如說……建州那邊的東西?”朱棣挑了挑眉,瞬間就了解了大孫子的想法。</p>
“沒錯!”朱瞻垶猛地一拍手。</p>
“倭國雖然隻是個一隅小國,但因為受我們中原文化熏陶多年,在文化和醫術等領域也基本上都是承襲我們中原的。”</p>
“他們那邊地方小物產少,藥材這種東西就成為了緊俏的貨物,尤其是那些名貴藥材。”</p>
“販賣這些東西不僅不會滋養倭國的國力,反而會從他們那裏獲得大量的銀錢,再加上他們本土的白銀產量過多,這一來二去的,我們獲得的回報遠遠要比想的多。”</p>
倭國的幣製其實是相當混亂的,而且已經接近了崩潰的邊緣。</p>
在大明,一兩黃金能兌換九兩多近十兩白銀,但在倭國,一兩黃金卻隻能換到五兩的白銀。</p>
因此,從永樂年間開始,不管是倭國的使臣還是商人,在來到大明轉一圈後都會選擇把帶來的錢換成永樂通寶帶回去,雖然其中也會夾雜一些白銀,但那單純的是因為永樂通寶太多太重了,不方便運輸。</p>
從永樂一朝開始,大明的永樂通寶稱霸了倭國錢幣接近一百五十年!</p>
一百五十年是什麽概念,意思就是咱的永樂大帝噶了之後的一百多年後,倭國還在用他老人家還在時鑄造的錢幣,而且他們連自己彷製的都不喜歡,就要用大明過去的、真正的永樂通寶。</p>
永樂通寶的影響力到了什麽樣的地步呢?舉個例子來說,不管了不了解倭國的曆史,織田信長這個人有很多人都是知道的。</p>
織田信長出聲的時候已經是十六世紀了,那時候永樂大帝已經噶了一百多年,而織田信長長大成人之後,他的軍旗、甲胃上都大量的用到了永樂通寶的圖桉。</p>
包括織田信孝、黑田孝高、水野勝成等人都把永樂通寶的圖桉用在了將旗甚至是家徽上用了永樂通寶的圖桉!</p>
你說倭國的幣製得亂成啥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