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或者是某個東西,如果光靠著別人口述以及自己的想象去理解,那無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p>
可若是親眼所見,那就不一樣了。</p>
如果之前在朝堂上朱瞻垶選擇直接解釋的話,那估計夏原吉想破了腦瓜子也想不出來,因為在他的腦海中糧食都是一顆種子發一個芽的。</p>
但現在,在看了滿是嫩芽的土豆和紅薯以及那一堆堆被切好的芽塊之後,他立刻就明白了。</p>
“好!這糧食真好!”朱棣在小小的驚訝之後就忍不住開口讚歎。</p>
“產量高,還能這麽種,當真是好糧食!”</p>
“爺爺,您不會以為就這樣而已吧?”朱瞻垶笑著看向老爺子。</p>
“那您可想錯了,孫兒之所以要馬寶他們費勁千辛萬苦九死一生也要將這些種子帶回來可不隻是因為這麽一點原因。”</p>
“而且之前孫兒也說過了,要在兩年,甚至是一年就讓這新糧遍布我大明天下土地,要靠的可不僅僅隻是這個。”</p>
“哦?”朱棣先是一怔,然後滿臉驚喜地追問。</p>
“這種子還有別的長處?”</p>
之前在應天外城迎接大孫子的時候,朱棣就見過紅薯的產量,在他看來一株紅薯能結七八個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份量在那擺著呢。</p>
而今天在看了紅薯的播種方式之後他就已經無所求了。</p>
現如今在朱棣的想法裏,這新糧所產份量極高,播種時還有足夠的芽種,這就已經是完美的種子了。</p>
嗯……當然前提是把不耐儲存等缺點去了。</p>
不過就算是帶著不耐儲存的缺點也無妨了,畢竟在那可以說是凡間難有的產量麵前一切都是浮雲。</p>
可現在,大孫子卻告訴他遠不止於此。</p>
“爺爺可曾聽過‘折柳樊圃’?”朱瞻垶笑著引用了一個成語。</p>
“去!”朱棣沒好氣地給了大孫子一個腦瓜瓢。</p>
折柳樊圃,在春秋時期的《詩經·齊風》和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中都有提起,這也是朱棣這般反應的原因了。</p>
他朱棣的確不是什麽斯文皇帝,但卻也不至於不學無術到了書都不看的地步吧?</p>
“那您想想看。”朱瞻垶也不介意,他挨的腦瓜瓢多了去了,一個兩個的他還真不在乎。</p>
“孫兒提醒您一下,這紅薯跟折柳樊圃有點兒像。”</p>
朱棣聞言眉頭微微皺起,右手撫須。</p>
折柳樊圃,從本意上來說其實是指用柳樹枝編成籬笆,但紅薯的藤蔓朱棣是看過的,那玩意兒軟趴趴的顯然是不能用來編籬笆。</p>
“嘶……”驀地,朱棣雙眼一臉,但旋即就倒抽一口涼氣。</p>
“垶兒,你說的該不會是……”</p>
因為有方向,朱棣很快就想到了一個方麵。</p>
折柳樊圃,這四個字之所以能夠在《詩經·齊風》中被記載是因為這是屬於那種歸隱田園的生活方式,是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就和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有些相似。</p>
但跟北魏的《齊民要術》可不搭嘎。</p>
《齊民要術》可是一本綜合性的農學著作,而“折柳樊圃”這四個字之所以能夠被《齊民要術》收錄是因為其也代表了一個種植方式。</p>
扡插。</p>
“沒錯。”朱瞻垶笑著給老爺子解釋了起來。</p>
“這紅薯隻要采下一截秧插入土中,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長出根,繼而長成一株新的紅薯,並且對產量沒有任何影響。”</p>
“也就是馬寶他們種植的紅薯都已經臨近收獲,秧都快枯了,不然的話孫兒就可以給您演示一番了。”</p>
“無妨無妨!”朱棣很是高興,高興到了都沒空理睬大孫子了,直接就蹲到了紅薯的芽塊堆前。</p>
“隻要能種,爺爺晚點兒看也無妨,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先把這寶貝給種出來!”</p>
從高額的產量到超出想象的種植方式,大孫子給的驚喜是一個接一個的,朱棣感覺自己都有點兒血氣上湧的感覺。</p>
“等等!”蹲在紅薯芽塊堆前的朱棣好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猛然轉頭看向了大孫子。</p>
“照你這麽說的話,那玉米和土豆豈不是……”</p>
……</p>
朱瞻垶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p>
我的爺爺誒,您可是真敢想啊!</p>
“不是不是!”眼見著老爺子有了本不應該有的期望,朱瞻垶趕緊開口掐滅。</p>
“這種法子僅限於這個紅薯,那個土豆和玉米是不適用的!”</p>
可不敢讓老爺子把這想法給固定下來,自己又不是神仙,不可能做出突破物種能力的事情。</p>
這要是讓老爺子這麽認為了,之後收獲的時候該咋說?自己可變不出來那麽多的土豆和玉米。</p>
“也是……”雖然明知道這等可以說是逆天之物不可能那麽多,但朱棣還是不免有些失望。</p>
人就是這樣,本來你沒什麽期望,但有了所謂的奇跡之後期望就會無限拔高,導致你忘了之前幾乎是什麽都沒有的。</p>
不過朱棣作為皇帝,自然是不會去糾結於那些不可能之事,很快的就把心態調整好了。</p>
“這樣也已經很好了,光是憑著這紅薯就可以把讓咱們大明百姓吃飽這個目標往前提一大步了。”</p>
在短暫的失落之後,朱棣迅速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p>
“夏原吉!”</p>
“微臣在!”夏原吉原本還在愣神呢,紅薯高額的產量和種植方式讓他已經懵了,在心中算了好久也沒算明白這能夠把原計劃推動多遠。</p>
“太孫的話你也聽到了,這些糧種有多麽重要你應該知道了吧?”</p>
這話聽著多少有些別扭,因為這些糧種本就是很重要的,是大明現在的頭等大事,但夏原吉很清楚自己的頂頭上司說的不是這個。</p>
“微臣明白!”夏原吉晃了晃神,隨即堅定地回答道。</p>
“你不要想岔了。”朱棣轉過身,看著還在分割芽塊的騰驤衛,澹澹地說道。</p>
“朕之所以提醒你不是讓你更重視這些糧種,糧種的安全那是金忠要操心的事情,跟你沒什麽關係。”</p>
“你要操心的是對這些糧食,尤其是紅薯的限製。”</p>
夏原吉呆立當場,而朱瞻垶則是一臉佩服地看著老爺子。</p>
不愧是老爺子,前一秒還沉浸在紅薯高額的產量和變態的種植方式中難以自拔,後一秒就已經想到了要注意的問題了。</p>
“這紅薯產量本就極高,現在又有了這種種植的方法,等到推廣之後百姓們對紅薯的熱情可想而知,但你我都知道這紅薯的弊端……”</p>
隨著話題的深入,朱棣的表情也慢慢的嚴肅了起來。</p>
“因此,這紅薯一旦推廣,百姓們勢必會大量種植,你作為戶部尚書,一定要執行好之前太孫所說的計劃,千萬不可心軟!”</p>
紅薯難以儲存,再加上病害雖不及土豆嚴重但也是有的,所以朱瞻垶才會給出以稅收來控製其種植麵積的辦法。</p>
現如今紅薯的優點再添一項,說誇張點,一株紅薯苗就可以種出萬畝紅薯,這可以說是無本萬利了,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們就算是一點兒稻麥不種朱棣都不意外。</p>
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戶部尚書的夏原吉就越要做好準備,尤其是不能心軟!</p>
乍一看,這事兒跟心軟可能沒什麽太大的關係,但實則不然。</p>
在高額的產量麵前,肯定會有一些自以為聰明的百姓大量甚至是全都種植紅薯。</p>
雖然朝廷很重視,但在百姓們看來這都是糧食,就算朝廷最終不會在沒有稻麥收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他們也可以用紅薯來換稻麥用來繳納賦稅。</p>
但問題在於,你永遠都不要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那個人。</p>
紅薯一經推廣,在其高額的產量和種植方式下大明肯定會陷入紅薯過剩的情況下,紅薯不說多如草芥怕是也不為過了,誰跟你換?</p>
到時候肯定會有一大批百姓繳納不上賦稅,這就是問題的最終結果了。</p>
“微臣明白!”經朱棣這麽一說,夏原吉也是嚴肅了起來。</p>
大量百姓交不起賦稅,這是很嚴重的一件事了。</p>
朱瞻垶見狀微微點頭,他有辦法,不過並不打算在這個時候說,一來是沒有必要這麽著急,二來也是因為他不是一定要在現在開口。</p>
</p>
正所謂不會帶團隊你就隻能幹到死,朱瞻垶可不想當一個事事親力親為的太孫甚至是太子、皇帝,朝廷招募那麽多的官員不是單單讓他們執行命令的。</p>
“爺爺,現在還有一件事。”朱瞻垶想著等使出之後沒有辦法了他再開口,因此也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結。</p>
“孫兒想要調用一批工部的工匠,而且數量不會少,最好是有多少來多少。”</p>
“你想要做什麽?”朱棣有些意外,他不知道大孫子在搞種植的時候要工匠做什麽。</p>
農具?那玩意兒不說有的是,但最起碼不需要特意調用工匠。</p>
“孫兒打算在這裏建造一大批的暖房。”</p>
“暖房?”</p>
聽大孫子這麽一說,朱棣立馬就明白了。</p>
看了看麵前的芽塊堆,再看看不久前才劃好的土地,最後再想想現在的時間,朱棣不由得微微點頭。</p>
是了,以現在的時間來說,還真的需要暖房這個東西。</p>
怪不得大孫子想要調用這麽多的工匠。</p>
可若是親眼所見,那就不一樣了。</p>
如果之前在朝堂上朱瞻垶選擇直接解釋的話,那估計夏原吉想破了腦瓜子也想不出來,因為在他的腦海中糧食都是一顆種子發一個芽的。</p>
但現在,在看了滿是嫩芽的土豆和紅薯以及那一堆堆被切好的芽塊之後,他立刻就明白了。</p>
“好!這糧食真好!”朱棣在小小的驚訝之後就忍不住開口讚歎。</p>
“產量高,還能這麽種,當真是好糧食!”</p>
“爺爺,您不會以為就這樣而已吧?”朱瞻垶笑著看向老爺子。</p>
“那您可想錯了,孫兒之所以要馬寶他們費勁千辛萬苦九死一生也要將這些種子帶回來可不隻是因為這麽一點原因。”</p>
“而且之前孫兒也說過了,要在兩年,甚至是一年就讓這新糧遍布我大明天下土地,要靠的可不僅僅隻是這個。”</p>
“哦?”朱棣先是一怔,然後滿臉驚喜地追問。</p>
“這種子還有別的長處?”</p>
之前在應天外城迎接大孫子的時候,朱棣就見過紅薯的產量,在他看來一株紅薯能結七八個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份量在那擺著呢。</p>
而今天在看了紅薯的播種方式之後他就已經無所求了。</p>
現如今在朱棣的想法裏,這新糧所產份量極高,播種時還有足夠的芽種,這就已經是完美的種子了。</p>
嗯……當然前提是把不耐儲存等缺點去了。</p>
不過就算是帶著不耐儲存的缺點也無妨了,畢竟在那可以說是凡間難有的產量麵前一切都是浮雲。</p>
可現在,大孫子卻告訴他遠不止於此。</p>
“爺爺可曾聽過‘折柳樊圃’?”朱瞻垶笑著引用了一個成語。</p>
“去!”朱棣沒好氣地給了大孫子一個腦瓜瓢。</p>
折柳樊圃,在春秋時期的《詩經·齊風》和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中都有提起,這也是朱棣這般反應的原因了。</p>
他朱棣的確不是什麽斯文皇帝,但卻也不至於不學無術到了書都不看的地步吧?</p>
“那您想想看。”朱瞻垶也不介意,他挨的腦瓜瓢多了去了,一個兩個的他還真不在乎。</p>
“孫兒提醒您一下,這紅薯跟折柳樊圃有點兒像。”</p>
朱棣聞言眉頭微微皺起,右手撫須。</p>
折柳樊圃,從本意上來說其實是指用柳樹枝編成籬笆,但紅薯的藤蔓朱棣是看過的,那玩意兒軟趴趴的顯然是不能用來編籬笆。</p>
“嘶……”驀地,朱棣雙眼一臉,但旋即就倒抽一口涼氣。</p>
“垶兒,你說的該不會是……”</p>
因為有方向,朱棣很快就想到了一個方麵。</p>
折柳樊圃,這四個字之所以能夠在《詩經·齊風》中被記載是因為這是屬於那種歸隱田園的生活方式,是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就和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有些相似。</p>
但跟北魏的《齊民要術》可不搭嘎。</p>
《齊民要術》可是一本綜合性的農學著作,而“折柳樊圃”這四個字之所以能夠被《齊民要術》收錄是因為其也代表了一個種植方式。</p>
扡插。</p>
“沒錯。”朱瞻垶笑著給老爺子解釋了起來。</p>
“這紅薯隻要采下一截秧插入土中,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長出根,繼而長成一株新的紅薯,並且對產量沒有任何影響。”</p>
“也就是馬寶他們種植的紅薯都已經臨近收獲,秧都快枯了,不然的話孫兒就可以給您演示一番了。”</p>
“無妨無妨!”朱棣很是高興,高興到了都沒空理睬大孫子了,直接就蹲到了紅薯的芽塊堆前。</p>
“隻要能種,爺爺晚點兒看也無妨,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先把這寶貝給種出來!”</p>
從高額的產量到超出想象的種植方式,大孫子給的驚喜是一個接一個的,朱棣感覺自己都有點兒血氣上湧的感覺。</p>
“等等!”蹲在紅薯芽塊堆前的朱棣好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猛然轉頭看向了大孫子。</p>
“照你這麽說的話,那玉米和土豆豈不是……”</p>
……</p>
朱瞻垶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p>
我的爺爺誒,您可是真敢想啊!</p>
“不是不是!”眼見著老爺子有了本不應該有的期望,朱瞻垶趕緊開口掐滅。</p>
“這種法子僅限於這個紅薯,那個土豆和玉米是不適用的!”</p>
可不敢讓老爺子把這想法給固定下來,自己又不是神仙,不可能做出突破物種能力的事情。</p>
這要是讓老爺子這麽認為了,之後收獲的時候該咋說?自己可變不出來那麽多的土豆和玉米。</p>
“也是……”雖然明知道這等可以說是逆天之物不可能那麽多,但朱棣還是不免有些失望。</p>
人就是這樣,本來你沒什麽期望,但有了所謂的奇跡之後期望就會無限拔高,導致你忘了之前幾乎是什麽都沒有的。</p>
不過朱棣作為皇帝,自然是不會去糾結於那些不可能之事,很快的就把心態調整好了。</p>
“這樣也已經很好了,光是憑著這紅薯就可以把讓咱們大明百姓吃飽這個目標往前提一大步了。”</p>
在短暫的失落之後,朱棣迅速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p>
“夏原吉!”</p>
“微臣在!”夏原吉原本還在愣神呢,紅薯高額的產量和種植方式讓他已經懵了,在心中算了好久也沒算明白這能夠把原計劃推動多遠。</p>
“太孫的話你也聽到了,這些糧種有多麽重要你應該知道了吧?”</p>
這話聽著多少有些別扭,因為這些糧種本就是很重要的,是大明現在的頭等大事,但夏原吉很清楚自己的頂頭上司說的不是這個。</p>
“微臣明白!”夏原吉晃了晃神,隨即堅定地回答道。</p>
“你不要想岔了。”朱棣轉過身,看著還在分割芽塊的騰驤衛,澹澹地說道。</p>
“朕之所以提醒你不是讓你更重視這些糧種,糧種的安全那是金忠要操心的事情,跟你沒什麽關係。”</p>
“你要操心的是對這些糧食,尤其是紅薯的限製。”</p>
夏原吉呆立當場,而朱瞻垶則是一臉佩服地看著老爺子。</p>
不愧是老爺子,前一秒還沉浸在紅薯高額的產量和變態的種植方式中難以自拔,後一秒就已經想到了要注意的問題了。</p>
“這紅薯產量本就極高,現在又有了這種種植的方法,等到推廣之後百姓們對紅薯的熱情可想而知,但你我都知道這紅薯的弊端……”</p>
隨著話題的深入,朱棣的表情也慢慢的嚴肅了起來。</p>
“因此,這紅薯一旦推廣,百姓們勢必會大量種植,你作為戶部尚書,一定要執行好之前太孫所說的計劃,千萬不可心軟!”</p>
紅薯難以儲存,再加上病害雖不及土豆嚴重但也是有的,所以朱瞻垶才會給出以稅收來控製其種植麵積的辦法。</p>
現如今紅薯的優點再添一項,說誇張點,一株紅薯苗就可以種出萬畝紅薯,這可以說是無本萬利了,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們就算是一點兒稻麥不種朱棣都不意外。</p>
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戶部尚書的夏原吉就越要做好準備,尤其是不能心軟!</p>
乍一看,這事兒跟心軟可能沒什麽太大的關係,但實則不然。</p>
在高額的產量麵前,肯定會有一些自以為聰明的百姓大量甚至是全都種植紅薯。</p>
雖然朝廷很重視,但在百姓們看來這都是糧食,就算朝廷最終不會在沒有稻麥收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他們也可以用紅薯來換稻麥用來繳納賦稅。</p>
但問題在於,你永遠都不要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那個人。</p>
紅薯一經推廣,在其高額的產量和種植方式下大明肯定會陷入紅薯過剩的情況下,紅薯不說多如草芥怕是也不為過了,誰跟你換?</p>
到時候肯定會有一大批百姓繳納不上賦稅,這就是問題的最終結果了。</p>
“微臣明白!”經朱棣這麽一說,夏原吉也是嚴肅了起來。</p>
大量百姓交不起賦稅,這是很嚴重的一件事了。</p>
朱瞻垶見狀微微點頭,他有辦法,不過並不打算在這個時候說,一來是沒有必要這麽著急,二來也是因為他不是一定要在現在開口。</p>
</p>
正所謂不會帶團隊你就隻能幹到死,朱瞻垶可不想當一個事事親力親為的太孫甚至是太子、皇帝,朝廷招募那麽多的官員不是單單讓他們執行命令的。</p>
“爺爺,現在還有一件事。”朱瞻垶想著等使出之後沒有辦法了他再開口,因此也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結。</p>
“孫兒想要調用一批工部的工匠,而且數量不會少,最好是有多少來多少。”</p>
“你想要做什麽?”朱棣有些意外,他不知道大孫子在搞種植的時候要工匠做什麽。</p>
農具?那玩意兒不說有的是,但最起碼不需要特意調用工匠。</p>
“孫兒打算在這裏建造一大批的暖房。”</p>
“暖房?”</p>
聽大孫子這麽一說,朱棣立馬就明白了。</p>
看了看麵前的芽塊堆,再看看不久前才劃好的土地,最後再想想現在的時間,朱棣不由得微微點頭。</p>
是了,以現在的時間來說,還真的需要暖房這個東西。</p>
怪不得大孫子想要調用這麽多的工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