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門城樓。</p>
握著玉簡,李靖已經驚出了一身的冷汗。</p>
“你怎麽會那麽糊塗,不是早跟你說過那猴子在求法國嗎?你還帶著人馬殺過去?”</p>
玉簡的另一端,哪吒支支吾吾地說道:“父親,我……我也是打昏頭了。獼猴王一路跑,那速度又快,我們一路追,沒想太多……沒想到,沒想到就追到求法國去了……和那妖猴撞個正著……”</p>
緊緊地握著玉簡,李靖強壓住心中的怒火,低聲道:“那現在怎麽樣了,都沒事吧?”</p>
“事兒是沒有……可是,沒法再跟了。獼猴王和孫悟空兩條線一起斷,接下來該怎麽辦?”</p>
“先回來吧。”</p>
放下玉簡,李靖靠坐在帥椅上緊緊地閉著眼睛,隻覺一陣頭昏腦漲。</p>
他做夢也沒想到獼猴王居然直接就和孫悟空碰到一起去了。三條線斷一條,對整個計劃並不致命,特別是斷了孫悟空這一條。</p>
隻要其他兩條線依舊順利,稍有異動,他也會知曉。在最差的情況下他依舊可以通過排除法查清真相。</p>
</p>
可是,如果斷兩條,那事情就不一樣了。</p>
兩條線一起斷,除非他們所要找的人就剛剛好是現如今唯一追蹤得到的獄狨王,否則,就意味著先前冒險所做的一切,都功虧一簣了。</p>
最糟糕的是,獄狨王身處獅駝國,眾妖環繞。他們對獄狨王的行蹤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整個計劃已然宣告失敗。</p>
許久,站在一旁的廣目天王看著平鋪在桌案上的地圖歎道:“如果,凶手在我們還依舊緊緊監視著三人的時候再動一次手,多好?隻要一次,那什麽都查清了。”</p>
“沒有如果了。”微微睜開眼睛。李靖無奈道:“現在除非那凶手再出現,而又剛巧被我們直接碰見了,否則,獼猴王和孫悟空都已經有了戒心,不可能再監視得了了。”</p>
……</p>
此時,南瞻部洲昆侖山。</p>
六耳獼猴站在山巔上遠遠地眺望著。望見群山之中一座座的道觀上升起的嫋嫋炊煙。</p>
“好多人啊,不過,看上去修為都不怎麽樣。真有你說的那麽強?”</p>
一旁的山羊精微微哆嗦著,低聲道:“大聖爺,昆侖山號稱百萬道徒,不過,他們修的都是悟者道。雖說強的隻是少數,但有百萬之數……即便是少數,也不得了啊。”</p>
“有就行了。”六耳獼猴稍稍活動了一下筋骨。嗬嗬笑道:“人數多,防禦又不嚴密。真是個好地方啊。”</p>
說罷,他一躍跳下青岩,躡手躡腳地朝外圍的防線摸了過去。</p>
……</p>
靈山上,早前為求法國之事激辯的聲引眾羅漢和法燈羅漢都已退場,然而,卻有更多的羅漢參與了進來,辯法還在繼續著。</p>
自淨羅漢朗聲道:“玄奘這一路。曆經劫難無數,得那妖猴庇佑。方每每逢凶化吉。此事不假。我等皆貫注於其渡了誰,又渡不了誰。皆知渡一人未必不可為,渡三界,卻……正如玄奘所言,普渡之法,一來需得證得可行之道。二來需得尋得承其衣缽者。一傳二,二傳四,代代相傳,如此,三界眾生可渡。怎奈法未證。受其衣缽者,更是無從談起。可,如今依貧僧看,普渡之法卻是未必不可行。”</p>
那殿上之人皆靜靜地聽著。</p>
眾首羅漢微微伸出一手,道:“如何未必法,還請明言。”</p>
朝著眾首羅漢微微點了點頭,自淨羅漢麵向如來,接著說道:“正如那江上渡翁,一渡一人,有千千萬萬生靈欲渡,普渡,難成。可若一渡千千萬萬人,普渡,便未必不可為。此次,玄奘不渡君王,而渡一國百姓,不授‘無我’佛法,而授‘為善’之私道。若三界之中,眾生皆以‘善’為念,三界,豈不便渡了?”</p>
話音方落,舉殿議論。</p>
人群之中,有羅漢輕聲歎道:“雖未渡一人直達彼岸,卻是渡了一國,哪怕隻是往前推進了一小步,受者亦無窮盡也。看來,我們先前所想的普渡,都太狹隘了。這玄奘,真乃大手筆也。”</p>
一時間,無數羅漢微微點頭,表示讚同。</p>
“不然!”一聲清叱,馬勝羅漢站了出來。他朝著如來行了一禮,又朝著地藏王行了一禮,回首望向自淨羅漢道:“若玄奘可憑一己之力成此事,貧僧此刻必不再多言。可惜,他終究是借了那妖猴之力。諸位細想,如今,他之所以能借妖猴之力行事,不過因為那妖猴有所圖謀。他日,西行之事已了,無論成敗,那妖猴必不再借力予他。到那時……嗬嗬,求法國如今之善舉,可安朝政,可安百姓,能安外敵乎?國無存糧,隻需一場天災,顆粒無收,屆時,必又大亂。善舉不再,苦海如初。其禍,比之今日尤勝之。到那時,他玄奘又借何力回天?此渡,不過一時之法而已,終非正道。”</p>
“對對對,此言非虛也。”聞言,羅漢們紛紛讚歎了起來:“玄奘一路走來,雖也廣傳妙法,渡國之策著實令人讚歎,可他哪裏知曉,黃雀在後?隻需過些時日,怕是半寸水土、一寸人心也都難收了。”</p>
“都說這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可這玄奘恰恰相反,他若回頭,背後已是苦海一片,卻還不自知,若不回頭,又是窮途末路,當真可歎。”</p>
“佛法無錯,錯的是人,這追求佛法的方向錯了,那,隻能是天下無處不苦海了。”</p>
“如此說來,這借力打力,終究不如自身有力啊。一旦借不到,不隻寸進不得,就連往昔之事,亦可能摧枯拉朽,一去不返。”</p>
馬勝羅漢哼笑道:“自身之力,便是普渡之死穴。妖猴修行行者道,方得今日,然性情凶暴有目共睹。老君修悟者道,到頭來也不過無為而治。即便是那須菩提,古往今來,也隻此一個。何來一傳二,二傳四之說?知行不一,道之無存,此乃天道真理。放下普渡之執念,方可成佛,得無上法力。放不下,成佛便無從談起。無自身之力,空憑借力?嗬嗬嗬嗬,若是大難臨頭,如何自處?以求法國一域而觀天下,萬般辛苦,也不過曇花一現罷了。普渡之法,不過癡人說夢!”</p>
一時間,殿內羅漢紛紛點頭稱是:“如此說來,那自身之力,才是普渡之關節所在啊。”</p>
這一次,就連從頭到尾不發一言的佛陀們都微微點頭,以示讚同了。</p>
蓮台上,如來輕歎道:“此言,正法明尊者以為如何?”</p>
頓時,所有人都朝立於二級台階上的正法明如來望了過去。</p>
然而,正法明如來卻隻是淡淡笑了笑,道:“貧僧並無異議。隻是,貧僧以為,正如當日玄奘西行之初,貧僧也不過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略施幫助,放任自流罷了。沒想到,他竟能走到今日這一步。一切,還是等玄奘抵達靈山之日,再做定論,或許,會更為穩妥些。”</p>
聞言,殿上的所有人都隻得將目光收了回來,略感失望。</p>
正當此時,又一位僧人匆匆入殿。他快步走到大殿正中,叩拜道:“啟稟尊者,剛剛接獲消息。那六耳獼猴,已經去了昆侖山。”</p>
“昆侖山?”此話一出,全殿嘩然。那一眾羅漢又是紛紛議論了起來:“昆侖山可不是普通妖王的地盤可比的。身體和魂魄都尚未健全,昆侖山的修者又擅長悟者道,還有太乙真人常年坐鎮,隻怕,稍有不慎,這六耳獼猴下場必定極為淒慘。”</p>
“那可未必。先前那幾戰,六耳獼猴都懂得見好就收,已然積累了不少實力。說不定,現在實際戰力已經堪比大羅金仙了。即便遇上太乙真人,也未必不可一戰啊。”</p>
“大羅金仙不可能。不過吃了些小妖而已,頂多,也就達到太乙金仙的境界罷了。再說了,十二金仙當中常駐昆侖山的可不隻太乙真人一人,那些個闡教二代弟子,也不是酒囊飯袋。估計這次,他要陰溝裏翻船了。”</p>
很快的,殿上的佛陀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六耳此行必難全身而退。一派認為六耳此行實力必定更上一層樓。</p>
這當中,惋惜者有之,欣慰者有之,無奈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那想法可謂五花八門。</p>
紛紛擾擾之中,地藏王振了振衣袖,望向如來,道:“這六耳獼猴奇襲昆侖山一事,尊者如何看?”</p>
那雙目緊閉的如來哼笑一聲,冷冷道:“若是尋常人等以此實力偷襲昆侖山,必定九死一生。不過……若是六耳獼猴,則未必了。”</p>
殿上諸佛紛紛安靜了下來,一個個望向了如來。</p>
隻聽如來悠悠歎道:“六耳獼猴雖記憶全失,原本的狡黠,卻還在。當年還隻是納神境之時,便曾在天河水軍的手上從昆侖山逃脫一劫,如今故地重遊,也未必就會栽跟頭。姑且觀之吧。”</p>
說著,如來忽然話鋒一轉,又道:“方才馬勝羅漢言,西行之後,玄奘無力可借。本座深表讚同。不過,本座以為,不用等到西行之後,隻需這六耳獼猴安然長成,玄奘便已無力可借。屆時,三界哀矣。”</p>
聞言,殿上眾羅漢頓時一驚。緊接著,又是一陣議論紛紛。(未完待續。)</p>
ps:辯法漸入**。o(n_n)o~甲魚是知道滴,有很多人在背後議論紛紛,說普渡就是個巨坑,根本無法自洽。其實,有些事,行不行,得幹過一次才知道。玄奘證道如此,甲魚碼字也是如此。很遺憾地說一句,認為甲魚要爛尾的童鞋們要失望啦。哈哈哈哈~</p>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p>
握著玉簡,李靖已經驚出了一身的冷汗。</p>
“你怎麽會那麽糊塗,不是早跟你說過那猴子在求法國嗎?你還帶著人馬殺過去?”</p>
玉簡的另一端,哪吒支支吾吾地說道:“父親,我……我也是打昏頭了。獼猴王一路跑,那速度又快,我們一路追,沒想太多……沒想到,沒想到就追到求法國去了……和那妖猴撞個正著……”</p>
緊緊地握著玉簡,李靖強壓住心中的怒火,低聲道:“那現在怎麽樣了,都沒事吧?”</p>
“事兒是沒有……可是,沒法再跟了。獼猴王和孫悟空兩條線一起斷,接下來該怎麽辦?”</p>
“先回來吧。”</p>
放下玉簡,李靖靠坐在帥椅上緊緊地閉著眼睛,隻覺一陣頭昏腦漲。</p>
他做夢也沒想到獼猴王居然直接就和孫悟空碰到一起去了。三條線斷一條,對整個計劃並不致命,特別是斷了孫悟空這一條。</p>
隻要其他兩條線依舊順利,稍有異動,他也會知曉。在最差的情況下他依舊可以通過排除法查清真相。</p>
</p>
可是,如果斷兩條,那事情就不一樣了。</p>
兩條線一起斷,除非他們所要找的人就剛剛好是現如今唯一追蹤得到的獄狨王,否則,就意味著先前冒險所做的一切,都功虧一簣了。</p>
最糟糕的是,獄狨王身處獅駝國,眾妖環繞。他們對獄狨王的行蹤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整個計劃已然宣告失敗。</p>
許久,站在一旁的廣目天王看著平鋪在桌案上的地圖歎道:“如果,凶手在我們還依舊緊緊監視著三人的時候再動一次手,多好?隻要一次,那什麽都查清了。”</p>
“沒有如果了。”微微睜開眼睛。李靖無奈道:“現在除非那凶手再出現,而又剛巧被我們直接碰見了,否則,獼猴王和孫悟空都已經有了戒心,不可能再監視得了了。”</p>
……</p>
此時,南瞻部洲昆侖山。</p>
六耳獼猴站在山巔上遠遠地眺望著。望見群山之中一座座的道觀上升起的嫋嫋炊煙。</p>
“好多人啊,不過,看上去修為都不怎麽樣。真有你說的那麽強?”</p>
一旁的山羊精微微哆嗦著,低聲道:“大聖爺,昆侖山號稱百萬道徒,不過,他們修的都是悟者道。雖說強的隻是少數,但有百萬之數……即便是少數,也不得了啊。”</p>
“有就行了。”六耳獼猴稍稍活動了一下筋骨。嗬嗬笑道:“人數多,防禦又不嚴密。真是個好地方啊。”</p>
說罷,他一躍跳下青岩,躡手躡腳地朝外圍的防線摸了過去。</p>
……</p>
靈山上,早前為求法國之事激辯的聲引眾羅漢和法燈羅漢都已退場,然而,卻有更多的羅漢參與了進來,辯法還在繼續著。</p>
自淨羅漢朗聲道:“玄奘這一路。曆經劫難無數,得那妖猴庇佑。方每每逢凶化吉。此事不假。我等皆貫注於其渡了誰,又渡不了誰。皆知渡一人未必不可為,渡三界,卻……正如玄奘所言,普渡之法,一來需得證得可行之道。二來需得尋得承其衣缽者。一傳二,二傳四,代代相傳,如此,三界眾生可渡。怎奈法未證。受其衣缽者,更是無從談起。可,如今依貧僧看,普渡之法卻是未必不可行。”</p>
那殿上之人皆靜靜地聽著。</p>
眾首羅漢微微伸出一手,道:“如何未必法,還請明言。”</p>
朝著眾首羅漢微微點了點頭,自淨羅漢麵向如來,接著說道:“正如那江上渡翁,一渡一人,有千千萬萬生靈欲渡,普渡,難成。可若一渡千千萬萬人,普渡,便未必不可為。此次,玄奘不渡君王,而渡一國百姓,不授‘無我’佛法,而授‘為善’之私道。若三界之中,眾生皆以‘善’為念,三界,豈不便渡了?”</p>
話音方落,舉殿議論。</p>
人群之中,有羅漢輕聲歎道:“雖未渡一人直達彼岸,卻是渡了一國,哪怕隻是往前推進了一小步,受者亦無窮盡也。看來,我們先前所想的普渡,都太狹隘了。這玄奘,真乃大手筆也。”</p>
一時間,無數羅漢微微點頭,表示讚同。</p>
“不然!”一聲清叱,馬勝羅漢站了出來。他朝著如來行了一禮,又朝著地藏王行了一禮,回首望向自淨羅漢道:“若玄奘可憑一己之力成此事,貧僧此刻必不再多言。可惜,他終究是借了那妖猴之力。諸位細想,如今,他之所以能借妖猴之力行事,不過因為那妖猴有所圖謀。他日,西行之事已了,無論成敗,那妖猴必不再借力予他。到那時……嗬嗬,求法國如今之善舉,可安朝政,可安百姓,能安外敵乎?國無存糧,隻需一場天災,顆粒無收,屆時,必又大亂。善舉不再,苦海如初。其禍,比之今日尤勝之。到那時,他玄奘又借何力回天?此渡,不過一時之法而已,終非正道。”</p>
“對對對,此言非虛也。”聞言,羅漢們紛紛讚歎了起來:“玄奘一路走來,雖也廣傳妙法,渡國之策著實令人讚歎,可他哪裏知曉,黃雀在後?隻需過些時日,怕是半寸水土、一寸人心也都難收了。”</p>
“都說這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可這玄奘恰恰相反,他若回頭,背後已是苦海一片,卻還不自知,若不回頭,又是窮途末路,當真可歎。”</p>
“佛法無錯,錯的是人,這追求佛法的方向錯了,那,隻能是天下無處不苦海了。”</p>
“如此說來,這借力打力,終究不如自身有力啊。一旦借不到,不隻寸進不得,就連往昔之事,亦可能摧枯拉朽,一去不返。”</p>
馬勝羅漢哼笑道:“自身之力,便是普渡之死穴。妖猴修行行者道,方得今日,然性情凶暴有目共睹。老君修悟者道,到頭來也不過無為而治。即便是那須菩提,古往今來,也隻此一個。何來一傳二,二傳四之說?知行不一,道之無存,此乃天道真理。放下普渡之執念,方可成佛,得無上法力。放不下,成佛便無從談起。無自身之力,空憑借力?嗬嗬嗬嗬,若是大難臨頭,如何自處?以求法國一域而觀天下,萬般辛苦,也不過曇花一現罷了。普渡之法,不過癡人說夢!”</p>
一時間,殿內羅漢紛紛點頭稱是:“如此說來,那自身之力,才是普渡之關節所在啊。”</p>
這一次,就連從頭到尾不發一言的佛陀們都微微點頭,以示讚同了。</p>
蓮台上,如來輕歎道:“此言,正法明尊者以為如何?”</p>
頓時,所有人都朝立於二級台階上的正法明如來望了過去。</p>
然而,正法明如來卻隻是淡淡笑了笑,道:“貧僧並無異議。隻是,貧僧以為,正如當日玄奘西行之初,貧僧也不過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略施幫助,放任自流罷了。沒想到,他竟能走到今日這一步。一切,還是等玄奘抵達靈山之日,再做定論,或許,會更為穩妥些。”</p>
聞言,殿上的所有人都隻得將目光收了回來,略感失望。</p>
正當此時,又一位僧人匆匆入殿。他快步走到大殿正中,叩拜道:“啟稟尊者,剛剛接獲消息。那六耳獼猴,已經去了昆侖山。”</p>
“昆侖山?”此話一出,全殿嘩然。那一眾羅漢又是紛紛議論了起來:“昆侖山可不是普通妖王的地盤可比的。身體和魂魄都尚未健全,昆侖山的修者又擅長悟者道,還有太乙真人常年坐鎮,隻怕,稍有不慎,這六耳獼猴下場必定極為淒慘。”</p>
“那可未必。先前那幾戰,六耳獼猴都懂得見好就收,已然積累了不少實力。說不定,現在實際戰力已經堪比大羅金仙了。即便遇上太乙真人,也未必不可一戰啊。”</p>
“大羅金仙不可能。不過吃了些小妖而已,頂多,也就達到太乙金仙的境界罷了。再說了,十二金仙當中常駐昆侖山的可不隻太乙真人一人,那些個闡教二代弟子,也不是酒囊飯袋。估計這次,他要陰溝裏翻船了。”</p>
很快的,殿上的佛陀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六耳此行必難全身而退。一派認為六耳此行實力必定更上一層樓。</p>
這當中,惋惜者有之,欣慰者有之,無奈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那想法可謂五花八門。</p>
紛紛擾擾之中,地藏王振了振衣袖,望向如來,道:“這六耳獼猴奇襲昆侖山一事,尊者如何看?”</p>
那雙目緊閉的如來哼笑一聲,冷冷道:“若是尋常人等以此實力偷襲昆侖山,必定九死一生。不過……若是六耳獼猴,則未必了。”</p>
殿上諸佛紛紛安靜了下來,一個個望向了如來。</p>
隻聽如來悠悠歎道:“六耳獼猴雖記憶全失,原本的狡黠,卻還在。當年還隻是納神境之時,便曾在天河水軍的手上從昆侖山逃脫一劫,如今故地重遊,也未必就會栽跟頭。姑且觀之吧。”</p>
說著,如來忽然話鋒一轉,又道:“方才馬勝羅漢言,西行之後,玄奘無力可借。本座深表讚同。不過,本座以為,不用等到西行之後,隻需這六耳獼猴安然長成,玄奘便已無力可借。屆時,三界哀矣。”</p>
聞言,殿上眾羅漢頓時一驚。緊接著,又是一陣議論紛紛。(未完待續。)</p>
ps:辯法漸入**。o(n_n)o~甲魚是知道滴,有很多人在背後議論紛紛,說普渡就是個巨坑,根本無法自洽。其實,有些事,行不行,得幹過一次才知道。玄奘證道如此,甲魚碼字也是如此。很遺憾地說一句,認為甲魚要爛尾的童鞋們要失望啦。哈哈哈哈~</p>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