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傑望去,隻見一名身穿曹軍將軍鎧的人出現在蕭傑的前方,蕭傑大喝道:“來將通名!”
“吾乃曹軍上將李典,黃口小兒,拿命來!”曹軍將軍說完,用力一拍馬屁,手持一柄長刀,朝著蕭傑衝來。
蕭傑也沒有害怕,他知道,在這個世界裏,膽小的人是活不下去的,手中長槍一抖,朝著李典衝去,李典字曼成,此人蕭傑知道,是一名武藝不弱,而且統軍才能也不低。
蕭傑和李典都衝到了對方的身前,蕭傑高舉長槍,對著李典臨頭砸去,李典將長刀立在了頭上,蕭傑的槍尖砸到了刀身上,隨後兩人錯身而過。
蕭傑轉過馬頭,他注意到,李典的雙手正在微微顫抖,見此,蕭傑知道這李典的力量不如自己。
李典用力一咬牙,手持長刀對著蕭傑腦袋斬來,蕭傑也持槍迎了上去,就在兩人的武器就快相撞的時候,李典突然露出了陰謀得逞的笑容,手中的長刀劃過了一條弧線,對著蕭傑攔腰斬來。
李典在算計蕭傑,蕭傑又何嚐不是在算計李典,隻見蕭傑一個後倒,長刀從蕭傑的胸前劃過,同時蕭傑右手拿著長槍對著李典扇去。
蕭傑的槍身扇到了李典的胸口上,將李典砸下馬,李典剛直起身,蕭傑的槍尖就來到了他的喉嚨前,這招是趙雲教蕭傑的。
“來人,把他綁了!”蕭傑大喊道。
一群士兵衝了上來,拿著繩索將李典捆綁起來,蕭傑等士卒擒下李典後,繼續朝著剩餘不多的曹軍衝去,一時間,鮮血散漫了遍地,也沾染到蕭傑的盔甲上。
蕭傑最終收回了長槍,甩了甩酸痛的手臂,看著已經逃遠了的曹軍,調轉馬頭,朝著自己陣營走去。
回營的路上,蕭傑遇見了張飛,張飛騎馬走到了蕭傑的身邊,用雷鳴般的聲音對著蕭傑說道:“哈哈哈,聽說你小子生擒了李典那小子,不錯!很不錯!”
“張將軍說笑了,末將武功低略,如果張將軍出手的話,不出三個回合,李典十死無生。”蕭傑謙虛地說道。
“哈哈哈,算你小子會說話,走吧,我們回新野,相比慶功宴已經準備好了,我今天要喝個痛快!”張飛大聲道。
蕭傑跟在張飛的身後回到了新野城,城門口,劉備攜趙雲、關羽、諸葛亮等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張飛和蕭傑翻身下馬,快步走到了劉備的身前,拱手行禮道:“張飛(蕭傑)見過大哥(主公)!”
劉備扶起了行禮的張飛和蕭傑,說道:“哈哈,三弟、子恒,此次大戰全靠你們了,特別是你,子恒,想不到那你竟能生擒李典。”
“主公過譽了,一切都是趙將軍的功勞,如果不是趙將軍的細心教導,我也沒有今天。”蕭傑謙虛地說道。
“走吧,慶功宴已經準備好了。”劉備說完,帶著眾將朝著議事廳走去。
議事廳內,作案上擺著一壇美酒,還有數種美食,眾人依次坐好,蕭傑依舊是坐在最後。
劉備舉起酒杯,對著眾人說道:“我敬大家一杯,此次大戰殺敵三萬,俘敵一萬,破敵十萬,這一切都是大家的功勞,來,幹!”說完,劉備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眾將也喝幹了杯中的酒。
諸葛亮搖著羽扇,手中拿著一卷竹簡,說道:“張飛此次大戰斬敵兩百餘人,官升兩級,另賜美酒十壇,黃金百兩,其部下各有封賞。”
“謝大哥封賞!”張飛高興道。
諸葛亮念著對眾人的封賞,關平和周倉都各有封賞,最終,輪到了蕭傑。
“蕭傑此次大戰斬首八十五人,另擒敵將李典,現命蕭傑為偏將軍,統領一千士卒,再賜駿馬一匹,盔甲一副。”諸葛亮說道。
“謝主公!”蕭傑高興地說道。
“來,眾將請滿飲此杯。”劉備再次舉杯說道。
宴會不斷持續,很快就到了淩晨,眾人都已微醺,但都有分寸,並沒有喝得爛醉如泥。
在劉備說了一句回營休息後,眾人離開了議事廳,回到了自己的營帳,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劉備聚集眾將來到議事廳。
諸葛亮待眾人來齊後,說道:“雖然我們在博望坡小勝一湊,但曹操不日將親率大軍南下,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想必軍師一定有對策了吧?”劉備看著運籌帷幄的諸葛亮,問道。
“我們隻需要帶領士兵前往江夏和劉奇聯手對抗曹操,靜等戰機,然後揮軍北上。”諸葛亮說道。
“軍師肯定不願意將新野城就這樣拱手讓給曹操吧?”劉備繼續問道。
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博望坡一站燒了夏侯淵數萬大軍,我就再燒他一把。”
“報!曹操親率五十萬大軍南下,即將抵達樊城。”一名通訊兵跑進了議事廳,氣喘籲籲地說道。
“軍師,我等領兵前去救援樊城。”眾將站了出來,對著諸葛亮請命道。
“報!曹軍已經抵達了樊城,樊城將士拚命抵擋,可是還是被攻破了,殘兵正朝著新野而來。”有一名傳令兵跑進了議事廳。
“好啊!這曹操小子終於來了,看我取他狗命,軍師,給我一萬精銳,我要殺他們片甲不留!”張飛大聲道。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曹軍攜帶五十萬大軍,並不是就這麽容易就打敗的,你這樣貿然前去,不僅不能斬殺曹操,而且還會葬送自己和一萬將士的生命。”
“那我們怎麽辦?”張飛問道。
“我料曹操會令另一人擔任先鋒,星夜朝著新野而來,我要在這新野城再燒他一把,糜蘭糜芳,你在城內埋下火油,翼德,待曹軍先鋒進入城內後,半夜點火,然後掩殺敵軍,子龍,子恒,你們埋伏在北門,待曹軍逃出城門後,揮軍掩殺,雲長,你埋伏在城北河邊,待敵軍到來後,再次掩殺!”諸葛亮命令道。
“是!”眾將同聲道。
“軍師,那城中的百姓該如何?”劉備問出了幾天前的問題。
“我會將我們所有的錢糧散給百姓,讓他們離開新野。”諸葛亮歎了一口氣,說道。
“那城中百姓作何反應?”劉備問答。
“新野十八萬百姓表示主公在那他們就跟在那,因為主公所在的地方就是他們向往的地方。”諸葛亮回答道。
“吾乃曹軍上將李典,黃口小兒,拿命來!”曹軍將軍說完,用力一拍馬屁,手持一柄長刀,朝著蕭傑衝來。
蕭傑也沒有害怕,他知道,在這個世界裏,膽小的人是活不下去的,手中長槍一抖,朝著李典衝去,李典字曼成,此人蕭傑知道,是一名武藝不弱,而且統軍才能也不低。
蕭傑和李典都衝到了對方的身前,蕭傑高舉長槍,對著李典臨頭砸去,李典將長刀立在了頭上,蕭傑的槍尖砸到了刀身上,隨後兩人錯身而過。
蕭傑轉過馬頭,他注意到,李典的雙手正在微微顫抖,見此,蕭傑知道這李典的力量不如自己。
李典用力一咬牙,手持長刀對著蕭傑腦袋斬來,蕭傑也持槍迎了上去,就在兩人的武器就快相撞的時候,李典突然露出了陰謀得逞的笑容,手中的長刀劃過了一條弧線,對著蕭傑攔腰斬來。
李典在算計蕭傑,蕭傑又何嚐不是在算計李典,隻見蕭傑一個後倒,長刀從蕭傑的胸前劃過,同時蕭傑右手拿著長槍對著李典扇去。
蕭傑的槍身扇到了李典的胸口上,將李典砸下馬,李典剛直起身,蕭傑的槍尖就來到了他的喉嚨前,這招是趙雲教蕭傑的。
“來人,把他綁了!”蕭傑大喊道。
一群士兵衝了上來,拿著繩索將李典捆綁起來,蕭傑等士卒擒下李典後,繼續朝著剩餘不多的曹軍衝去,一時間,鮮血散漫了遍地,也沾染到蕭傑的盔甲上。
蕭傑最終收回了長槍,甩了甩酸痛的手臂,看著已經逃遠了的曹軍,調轉馬頭,朝著自己陣營走去。
回營的路上,蕭傑遇見了張飛,張飛騎馬走到了蕭傑的身邊,用雷鳴般的聲音對著蕭傑說道:“哈哈哈,聽說你小子生擒了李典那小子,不錯!很不錯!”
“張將軍說笑了,末將武功低略,如果張將軍出手的話,不出三個回合,李典十死無生。”蕭傑謙虛地說道。
“哈哈哈,算你小子會說話,走吧,我們回新野,相比慶功宴已經準備好了,我今天要喝個痛快!”張飛大聲道。
蕭傑跟在張飛的身後回到了新野城,城門口,劉備攜趙雲、關羽、諸葛亮等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張飛和蕭傑翻身下馬,快步走到了劉備的身前,拱手行禮道:“張飛(蕭傑)見過大哥(主公)!”
劉備扶起了行禮的張飛和蕭傑,說道:“哈哈,三弟、子恒,此次大戰全靠你們了,特別是你,子恒,想不到那你竟能生擒李典。”
“主公過譽了,一切都是趙將軍的功勞,如果不是趙將軍的細心教導,我也沒有今天。”蕭傑謙虛地說道。
“走吧,慶功宴已經準備好了。”劉備說完,帶著眾將朝著議事廳走去。
議事廳內,作案上擺著一壇美酒,還有數種美食,眾人依次坐好,蕭傑依舊是坐在最後。
劉備舉起酒杯,對著眾人說道:“我敬大家一杯,此次大戰殺敵三萬,俘敵一萬,破敵十萬,這一切都是大家的功勞,來,幹!”說完,劉備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眾將也喝幹了杯中的酒。
諸葛亮搖著羽扇,手中拿著一卷竹簡,說道:“張飛此次大戰斬敵兩百餘人,官升兩級,另賜美酒十壇,黃金百兩,其部下各有封賞。”
“謝大哥封賞!”張飛高興道。
諸葛亮念著對眾人的封賞,關平和周倉都各有封賞,最終,輪到了蕭傑。
“蕭傑此次大戰斬首八十五人,另擒敵將李典,現命蕭傑為偏將軍,統領一千士卒,再賜駿馬一匹,盔甲一副。”諸葛亮說道。
“謝主公!”蕭傑高興地說道。
“來,眾將請滿飲此杯。”劉備再次舉杯說道。
宴會不斷持續,很快就到了淩晨,眾人都已微醺,但都有分寸,並沒有喝得爛醉如泥。
在劉備說了一句回營休息後,眾人離開了議事廳,回到了自己的營帳,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劉備聚集眾將來到議事廳。
諸葛亮待眾人來齊後,說道:“雖然我們在博望坡小勝一湊,但曹操不日將親率大軍南下,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想必軍師一定有對策了吧?”劉備看著運籌帷幄的諸葛亮,問道。
“我們隻需要帶領士兵前往江夏和劉奇聯手對抗曹操,靜等戰機,然後揮軍北上。”諸葛亮說道。
“軍師肯定不願意將新野城就這樣拱手讓給曹操吧?”劉備繼續問道。
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博望坡一站燒了夏侯淵數萬大軍,我就再燒他一把。”
“報!曹操親率五十萬大軍南下,即將抵達樊城。”一名通訊兵跑進了議事廳,氣喘籲籲地說道。
“軍師,我等領兵前去救援樊城。”眾將站了出來,對著諸葛亮請命道。
“報!曹軍已經抵達了樊城,樊城將士拚命抵擋,可是還是被攻破了,殘兵正朝著新野而來。”有一名傳令兵跑進了議事廳。
“好啊!這曹操小子終於來了,看我取他狗命,軍師,給我一萬精銳,我要殺他們片甲不留!”張飛大聲道。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曹軍攜帶五十萬大軍,並不是就這麽容易就打敗的,你這樣貿然前去,不僅不能斬殺曹操,而且還會葬送自己和一萬將士的生命。”
“那我們怎麽辦?”張飛問道。
“我料曹操會令另一人擔任先鋒,星夜朝著新野而來,我要在這新野城再燒他一把,糜蘭糜芳,你在城內埋下火油,翼德,待曹軍先鋒進入城內後,半夜點火,然後掩殺敵軍,子龍,子恒,你們埋伏在北門,待曹軍逃出城門後,揮軍掩殺,雲長,你埋伏在城北河邊,待敵軍到來後,再次掩殺!”諸葛亮命令道。
“是!”眾將同聲道。
“軍師,那城中的百姓該如何?”劉備問出了幾天前的問題。
“我會將我們所有的錢糧散給百姓,讓他們離開新野。”諸葛亮歎了一口氣,說道。
“那城中百姓作何反應?”劉備問答。
“新野十八萬百姓表示主公在那他們就跟在那,因為主公所在的地方就是他們向往的地方。”諸葛亮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