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質疑聲
見鬼!他怎麽又上熱搜了 作者:臨江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狄啊,你今天的那篇報道我看了,很不錯,非常的有深度和思考意義……”</p>
早上。</p>
狄健剛到報社沒多久,就接到了來自鄭康的電話,直接砸過來的就是一通表揚。</p>
</p>
狄健懵了!</p>
你這不對勁啊!</p>
他這都跟葉向陽混到一起了……</p>
通過前幾天的建群事件,狄健明顯能看出鄭康對葉向陽抱有敵意,早上對方看了自己發的那篇報道,不應該怒發衝冠,並且視他為仇敵,猛噴一頓的嗎?</p>
難道鄭康就沒注意到,昨天葉向陽在網上發視頻的時候,江城早報是第一個且第一時間轉發的嗎?</p>
鄭康確實不知道。</p>
主要他當時沒有第一時間發現,而且後麵陸續有好幾家江城的媒體號也轉了葉向陽的那個視頻,所以並沒有往著方麵想太多。</p>
鄭康又沒有千裏眼,他哪知道狄健這幾天都是跟葉向陽混的,前兩天狄健在群裏對葉向陽的“評價”,他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p>
這樣的人,怎麽會是反骨仔呢?</p>
至於狄健今早見報的那篇新聞稿,主要的角度又是從拾荒者的問題這方麵入手,所以給了他一種是“同盟”的感覺。</p>
關於拾荒者這個話題的報道,誰都可以寫,又不是說誰寫了就是葉向陽的“同黨”。</p>
他自己還讓下麵的人弄過呢!</p>
隻不過剛開始反響還可以,結果突然殺出一個葉向陽,結局就比較慘澹了。</p>
應付了幾句,狄健有些莫名其妙地掛掉了電話。</p>
神經病啊!</p>
對方不會是把他當成心腹了吧?</p>
但問題是……</p>
倆人壓根就不是一個報社的。</p>
鄭康是江城都市報的中層領導沒錯,但他狄健的工作單位在江城早報啊,兩家報紙沒有直接關係,鄭康根本就管不到他,對方充其量就是行業裏資曆深一點的所謂前輩而已。</p>
無力吐槽中,狄健又被自己的直管領導叫過去表揚一番,這才舒服許多。</p>
難怪剛才心裏感覺怪怪的。</p>
……</p>
另一邊。</p>
葉向陽正在參加江琴的書法興趣班,陪葉梓欣一起上課練毛筆字。</p>
今天報社那邊依舊沒動靜。</p>
自從上次主任讓他接手運營他們這個小組的短視頻賬號之後,似乎就沒再給他分派什麽調查或者采訪任務,可能是看到這個賬號做出了成績,想讓他以後就專門負責這個方麵。</p>
上次主任專門找他談話的時候,也提到過這個,隻是當時並沒有說讓他不用繼續原來的工作。</p>
不過葉向陽最近在做視頻報道的同時,也都會寫一份相關的稿子發給報社,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完成了日常任務。</p>
這幾天一直在做拾荒者這個專題的報道,雖然有狄健和薛藝這兩個幫手,但不光是要實地調查采訪,還要查閱整理大量資料,把葉向陽累得不輕,所以他打算給自己放半天假休息下。</p>
正好葉梓欣要去上江琴的書法課,葉向陽也跟了過來。</p>
葉向陽的書法還可以,畢竟有個當語文老師的親媽,小時候和葉柔也都跟著學過很長一段時間。</p>
中學的時候,葉向陽代表學校去參加書法比賽,還拿過獎。</p>
大學加入學校的書法社,當過一段時間的社長,不過後來實習到參加工作,就有點荒廢了。</p>
中午。</p>
葉向陽在家吃完飯,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拿出手機上網刷了會新聞。</p>
網絡信息時代,真的是越來越方便了。</p>
以前想要看新聞,基本都隻能通過雜誌報紙和電視這些途徑,現在隻要個手機就行。</p>
也正是因為這樣,紙媒的地位才會受到衝擊。</p>
不過在葉向陽看來,不論是報紙還是網絡,都不過是一種媒介而已,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內容。</p>
因為葉向陽現在的工作內容也逐漸轉向新媒體方向,所以會更加注重這方麵的學習與思考。</p>
國內外這麽多家報紙,大家都在逐漸往新媒體領域發展轉型,競爭不是一般的激烈。</p>
而江城晚報,在這裏麵隻是不起眼的一家。</p>
江城晚報本身的影響力還是太小了。</p>
不說那些泱級部級的,就連省級報紙,江城晚報都遠遠不如。</p>
畢竟隻是一家地市級的報紙。</p>
想要通過現實中的影響力輻射到網絡上,不現實。</p>
這也是為什麽之前江城晚報連續搞了好幾個賬號,都沒有做起來的一些原因。</p>
當然。</p>
葉向陽接手賬號很快就有了成績,並不是說明他有多厲害,剛開始主要還是偶然因素多一點。</p>
有了一定關注度之後,再做下去,就容易許多。</p>
隻能說葉向陽的運氣比較好。</p>
而能夠吸引那麽多關注,並且留下觀眾,葉向陽自己研究過,靠得還是內容。</p>
所以葉向陽給自己製定了一條精品化路線,不去靠數量取勝,而是盡可能尋找大家關注、有意義的題材作為視頻報道。</p>
不過這樣會導致更新速度慢,每一個報道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p>
就好比這一次的拾荒者專題。</p>
雖然花了他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一經發布,從昨天晚上到早上的反響都很不錯。</p>
盡管並沒有像之前一樣衝上熱搜,但能夠引起大量關注,讓大家對拾荒者這個群體有個相對客觀的認知了解,就已經足夠了。</p>
想到距離早上又過了好幾個小時,葉向陽準備再看看情況。</p>
不出意外。</p>
不論視頻的播放量、評論數還是點讚的人數,又比早上增長了很多。</p>
葉向陽興趣盎然地開始翻看網友的評論。</p>
大部分跟之前差不多。</p>
漸漸的。</p>
葉向陽的眉頭皺了起來。</p>
他發現和早上相比,評論區多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p>
【才捐三百,也太少了吧?】</p>
【三百對我們來說不多,但對於一位靠拾荒謀生的老人而言,已經不少了】</p>
【三百確實不少,不僅能領個捐贈證書,還能上新聞哈哈】</p>
【我懷疑他們根本連三百都沒捐,作秀給大家看的而已】</p>
【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場怎麽說?】</p>
【那根本不是什麽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而是江城晚報請的演員】</p>
【詐捐?】</p>
陸陸續續看到這樣的評論出現,葉向陽的目光微沉。</p>
這情況看起來似乎不那麽簡單!</p>
早上。</p>
狄健剛到報社沒多久,就接到了來自鄭康的電話,直接砸過來的就是一通表揚。</p>
</p>
狄健懵了!</p>
你這不對勁啊!</p>
他這都跟葉向陽混到一起了……</p>
通過前幾天的建群事件,狄健明顯能看出鄭康對葉向陽抱有敵意,早上對方看了自己發的那篇報道,不應該怒發衝冠,並且視他為仇敵,猛噴一頓的嗎?</p>
難道鄭康就沒注意到,昨天葉向陽在網上發視頻的時候,江城早報是第一個且第一時間轉發的嗎?</p>
鄭康確實不知道。</p>
主要他當時沒有第一時間發現,而且後麵陸續有好幾家江城的媒體號也轉了葉向陽的那個視頻,所以並沒有往著方麵想太多。</p>
鄭康又沒有千裏眼,他哪知道狄健這幾天都是跟葉向陽混的,前兩天狄健在群裏對葉向陽的“評價”,他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p>
這樣的人,怎麽會是反骨仔呢?</p>
至於狄健今早見報的那篇新聞稿,主要的角度又是從拾荒者的問題這方麵入手,所以給了他一種是“同盟”的感覺。</p>
關於拾荒者這個話題的報道,誰都可以寫,又不是說誰寫了就是葉向陽的“同黨”。</p>
他自己還讓下麵的人弄過呢!</p>
隻不過剛開始反響還可以,結果突然殺出一個葉向陽,結局就比較慘澹了。</p>
應付了幾句,狄健有些莫名其妙地掛掉了電話。</p>
神經病啊!</p>
對方不會是把他當成心腹了吧?</p>
但問題是……</p>
倆人壓根就不是一個報社的。</p>
鄭康是江城都市報的中層領導沒錯,但他狄健的工作單位在江城早報啊,兩家報紙沒有直接關係,鄭康根本就管不到他,對方充其量就是行業裏資曆深一點的所謂前輩而已。</p>
無力吐槽中,狄健又被自己的直管領導叫過去表揚一番,這才舒服許多。</p>
難怪剛才心裏感覺怪怪的。</p>
……</p>
另一邊。</p>
葉向陽正在參加江琴的書法興趣班,陪葉梓欣一起上課練毛筆字。</p>
今天報社那邊依舊沒動靜。</p>
自從上次主任讓他接手運營他們這個小組的短視頻賬號之後,似乎就沒再給他分派什麽調查或者采訪任務,可能是看到這個賬號做出了成績,想讓他以後就專門負責這個方麵。</p>
上次主任專門找他談話的時候,也提到過這個,隻是當時並沒有說讓他不用繼續原來的工作。</p>
不過葉向陽最近在做視頻報道的同時,也都會寫一份相關的稿子發給報社,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完成了日常任務。</p>
這幾天一直在做拾荒者這個專題的報道,雖然有狄健和薛藝這兩個幫手,但不光是要實地調查采訪,還要查閱整理大量資料,把葉向陽累得不輕,所以他打算給自己放半天假休息下。</p>
正好葉梓欣要去上江琴的書法課,葉向陽也跟了過來。</p>
葉向陽的書法還可以,畢竟有個當語文老師的親媽,小時候和葉柔也都跟著學過很長一段時間。</p>
中學的時候,葉向陽代表學校去參加書法比賽,還拿過獎。</p>
大學加入學校的書法社,當過一段時間的社長,不過後來實習到參加工作,就有點荒廢了。</p>
中午。</p>
葉向陽在家吃完飯,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拿出手機上網刷了會新聞。</p>
網絡信息時代,真的是越來越方便了。</p>
以前想要看新聞,基本都隻能通過雜誌報紙和電視這些途徑,現在隻要個手機就行。</p>
也正是因為這樣,紙媒的地位才會受到衝擊。</p>
不過在葉向陽看來,不論是報紙還是網絡,都不過是一種媒介而已,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內容。</p>
因為葉向陽現在的工作內容也逐漸轉向新媒體方向,所以會更加注重這方麵的學習與思考。</p>
國內外這麽多家報紙,大家都在逐漸往新媒體領域發展轉型,競爭不是一般的激烈。</p>
而江城晚報,在這裏麵隻是不起眼的一家。</p>
江城晚報本身的影響力還是太小了。</p>
不說那些泱級部級的,就連省級報紙,江城晚報都遠遠不如。</p>
畢竟隻是一家地市級的報紙。</p>
想要通過現實中的影響力輻射到網絡上,不現實。</p>
這也是為什麽之前江城晚報連續搞了好幾個賬號,都沒有做起來的一些原因。</p>
當然。</p>
葉向陽接手賬號很快就有了成績,並不是說明他有多厲害,剛開始主要還是偶然因素多一點。</p>
有了一定關注度之後,再做下去,就容易許多。</p>
隻能說葉向陽的運氣比較好。</p>
而能夠吸引那麽多關注,並且留下觀眾,葉向陽自己研究過,靠得還是內容。</p>
所以葉向陽給自己製定了一條精品化路線,不去靠數量取勝,而是盡可能尋找大家關注、有意義的題材作為視頻報道。</p>
不過這樣會導致更新速度慢,每一個報道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p>
就好比這一次的拾荒者專題。</p>
雖然花了他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一經發布,從昨天晚上到早上的反響都很不錯。</p>
盡管並沒有像之前一樣衝上熱搜,但能夠引起大量關注,讓大家對拾荒者這個群體有個相對客觀的認知了解,就已經足夠了。</p>
想到距離早上又過了好幾個小時,葉向陽準備再看看情況。</p>
不出意外。</p>
不論視頻的播放量、評論數還是點讚的人數,又比早上增長了很多。</p>
葉向陽興趣盎然地開始翻看網友的評論。</p>
大部分跟之前差不多。</p>
漸漸的。</p>
葉向陽的眉頭皺了起來。</p>
他發現和早上相比,評論區多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p>
【才捐三百,也太少了吧?】</p>
【三百對我們來說不多,但對於一位靠拾荒謀生的老人而言,已經不少了】</p>
【三百確實不少,不僅能領個捐贈證書,還能上新聞哈哈】</p>
【我懷疑他們根本連三百都沒捐,作秀給大家看的而已】</p>
【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場怎麽說?】</p>
【那根本不是什麽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而是江城晚報請的演員】</p>
【詐捐?】</p>
陸陸續續看到這樣的評論出現,葉向陽的目光微沉。</p>
這情況看起來似乎不那麽簡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