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應殺而未殺之人
大明:我朱元璋又回來了 作者:天策大醬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紫禁城乾清宮,白天時經德勝門進北京的李自成,尚未休息,他正召集文武諸官在議事。</p>
討論的問題不是別的。</p>
就是關於崇禎的去向。</p>
弄清楚崇禎的去向,是此時剛剛進駐了北京的李自成眼中的頭等大事!</p>
朱由檢或死,或降,對於李自成來說,都可以接受,但唯獨這種不知去向,最讓人擔憂。</p>
這時,伴隨著一陣匆匆的腳步聲傳至。</p>
大順汝侯,中權親軍權將軍劉宗敏大步進入到殿內。</p>
“皇爺,額派人把宮中上下都搜了遍,未曾找到朱賊皇帝去處,隻在宮裏找到了幾份詔書,朱賊似是死了……”</p>
“可問過宋王等人?問過宮中嬪妃?”</p>
宋王就是朱由檢的太子朱慈烺,被幾個太監出賣,中午時,從城外鞏華城出發,進駐的紫禁城後,李自成便封朱慈烺為了宋王。</p>
“宋王不知!”</p>
劉宗敏搖了搖頭。</p>
“宋王隻說崇禎崩於南宮,他昨日就被太監送出城了,哪曉得他阿達去哪了?至於宮中的嬪妃僥幸未死的幾個亦不知此事……”</p>
“那可問過宮中太監宮女?”</p>
“倒是逮回來一些宮女太監,卻都不知崇禎下落!”</p>
劉宗敏搖頭回答。</p>
“這可不中啊!”</p>
殿內坐著的牛金星李岩等人,紛紛皺眉道。</p>
這時,在太原投降李自成的山西提學,如今的大順尚璽卿黎誌陸上前。</p>
“皇爺,朱賊皇帝不知下落,此必匿民間,非重賞嚴誅不可得。今日大事,不可忽也。”</p>
“嗯。”</p>
李自成重重點了點頭,朝殿內諸臣看去。</p>
隻見大順的開國大軍師宋獻策上前,掐指一算道。</p>
“皇上,臣剛剛算了一下,乃是坎卦,朱賊皇帝除了藏在京城,也有可能是南遁了……”</p>
宋獻策這個算法,並非胡謅,在宋獻策猜測,朱賊皇帝若逃,除了隱藏於京中,就是南逃了,至於東逃?</p>
宋獻策壓根就想不到這一出。</p>
大順上下都是來自西北中原的土鱉。</p>
哪知道這年頭還有海路可走?</p>
隻見李自成冷笑。</p>
“朱賊南逃,朕早有應對!”</p>
他在正月渡河征明之際,就派遣劉芳亮統率左營及中權親軍一部,征討豫北,真定府明軍,亦斬殺巡撫徐標,降了大順,朱賊南下,最多困守保定而已。</p>
不過即便如此,李自成還是下令道。</p>
“令諸將南追,沿途搜查朱賊蹤跡!”</p>
“除此外,搜捕全城,我大順救民水火,克破京城。朱賊崇禎逃出紫金城外,有能出首者賞黃金一千兩;隱匿者誅其全家。”</p>
“皇爺英明!”</p>
一時間,眾將無不恭維。</p>
李自成下令派人南追,在京城大肆搜捕之時,朱元璋卻已經悠哉地躺在一條小舟上,沿著運河水南下。</p>
在剛剛進入到那戶人家時,遇到的並非是忠善之輩,相反,見王承恩似是從北京城出逃的宦官,那深夜被叫醒的漢子便準備殺人奪財,可朱元璋豈是好相與的?</p>
隱蔽在暗處一通觀察後,朱元璋手起棍落,就將那大漢一個悶棍,給敲昏在地,可誰曾想,朱元璋打倒一人,那屋中村婦卻是叫喊而起,一時間小村內群犬大吠,見此情形,朱元璋也顧不上去搶什麽騾馬了,因為再耽擱下去,被村中青壯包圍,不被打死,也得丟半條性命。</p>
他慌亂時,帶著王承恩就一路疾逃。</p>
一直逃到了運河邊上,在月光下注意到運河對岸有載人過河的小舟後,黑夜裏的朱元璋大喜。</p>
有船的話,沿運河順流而下,可比走陸路輕鬆得多了,他也不顧水寒,剝了衣裳就一猛子紮入到了水中,遊過去後,悄悄解開纜繩,架著小舟便過來載上王承恩,沿運河南下。</p>
“皇上,您是何時學會遊水架船的?”</p>
王承恩小心翼翼看著朱元璋詢問道。</p>
大明朝屬火德,曆任天子也都怕水,上任皇帝天啟更是落水染疾而亡,因此朱由檢繼位以來,素來是離江河湖泊遠遠的,休說是遊泳了,連下水都未曾下過,更甭提操船了……</p>
“這有甚難的?”</p>
“咱幼時,放牛之時,可沒少下河與湯和他們遊水嬉戲,在濠河裏能連遊數個來回,水性又豈會差了?”</p>
“攻打集慶路時,咱更是率水軍渡江,與陳友諒與鄱陽湖水戰,朕大破陳友諒水軍,要不通水性,不通水文,豈能破之……”</p>
“這這……”</p>
王承恩聽得頭皮發麻。</p>
因為麵前朱由檢說的,哪裏是崇禎的事?</p>
這分明是太子皇帝朱元璋的過往啊?</p>
而這時候,王承恩也反應了過來,這二日他一直疑朱由檢的口音,如今這才反應過來,這口音不正是風陽的江淮口音嗎?</p>
“你這奴婢感覺不可思議是吧?”</p>
朱元璋暼了眼王承恩,將後者的表現,盡收入眼底!</p>
“朕同樣也覺得如此,我朱元璋活了七十歲,當了幾十年皇帝,殺了無盡的人,按有些儒士的話,按那些個暗中咒惡朕的人所述,朕理應永世不得超生,可如今卻竟能再活一世,還奪了後世子孫的軀殼……”</p>
說著,朱元璋站立於小舟上,朝王承恩嗬嗬一笑。</p>
“朕回來了!”</p>
“就是不知道,這天下貪官,縉紳,江南的巨商豪強,關外的胡虜,還有占了京城的那個李自成,願不願意朕回來!”</p>
“他們自是不願……”</p>
王承恩在一旁,呆呆地回應。</p>
“哼,他們願與不願,事情都業已經發生,咱可不管他們願與不願!”</p>
朱元璋冷哼一聲。</p>
“朕這二日,從你口中,觀我大明天下之弊病,其中症結所在,便是應殺之人太多,應殺而不殺者,更多,所以,才至於如今地步。”</p>
“朕既然回來了,朕腰中的寶劍,就絕不會再束之於高閣,任其腐朽!”</p>
“貪官,奸臣,蒙元,東虜,我大明朝一切應殺而未殺之人,遍布廟堂,遍布兩京一十三省,北庭遼東的該殺之人,朕既已回,爾等,引頸就戮便是!”</p>
</p>
“朕這一次,定要將這些,滿坑滿穀,滿天下的應殺之而未殺者,殺個幹淨才是!”</p>
朱元璋的豪言壯語下,一旁的王承恩,隻感覺瑟瑟發抖。</p>
同時,他的心底,又長出口氣。</p>
有太祖高皇帝這樣的英雄。</p>
大明江山,大抵,哦不,絕對是亡不了了!</p>
討論的問題不是別的。</p>
就是關於崇禎的去向。</p>
弄清楚崇禎的去向,是此時剛剛進駐了北京的李自成眼中的頭等大事!</p>
朱由檢或死,或降,對於李自成來說,都可以接受,但唯獨這種不知去向,最讓人擔憂。</p>
這時,伴隨著一陣匆匆的腳步聲傳至。</p>
大順汝侯,中權親軍權將軍劉宗敏大步進入到殿內。</p>
“皇爺,額派人把宮中上下都搜了遍,未曾找到朱賊皇帝去處,隻在宮裏找到了幾份詔書,朱賊似是死了……”</p>
“可問過宋王等人?問過宮中嬪妃?”</p>
宋王就是朱由檢的太子朱慈烺,被幾個太監出賣,中午時,從城外鞏華城出發,進駐的紫禁城後,李自成便封朱慈烺為了宋王。</p>
“宋王不知!”</p>
劉宗敏搖了搖頭。</p>
“宋王隻說崇禎崩於南宮,他昨日就被太監送出城了,哪曉得他阿達去哪了?至於宮中的嬪妃僥幸未死的幾個亦不知此事……”</p>
“那可問過宮中太監宮女?”</p>
“倒是逮回來一些宮女太監,卻都不知崇禎下落!”</p>
劉宗敏搖頭回答。</p>
“這可不中啊!”</p>
殿內坐著的牛金星李岩等人,紛紛皺眉道。</p>
這時,在太原投降李自成的山西提學,如今的大順尚璽卿黎誌陸上前。</p>
“皇爺,朱賊皇帝不知下落,此必匿民間,非重賞嚴誅不可得。今日大事,不可忽也。”</p>
“嗯。”</p>
李自成重重點了點頭,朝殿內諸臣看去。</p>
隻見大順的開國大軍師宋獻策上前,掐指一算道。</p>
“皇上,臣剛剛算了一下,乃是坎卦,朱賊皇帝除了藏在京城,也有可能是南遁了……”</p>
宋獻策這個算法,並非胡謅,在宋獻策猜測,朱賊皇帝若逃,除了隱藏於京中,就是南逃了,至於東逃?</p>
宋獻策壓根就想不到這一出。</p>
大順上下都是來自西北中原的土鱉。</p>
哪知道這年頭還有海路可走?</p>
隻見李自成冷笑。</p>
“朱賊南逃,朕早有應對!”</p>
他在正月渡河征明之際,就派遣劉芳亮統率左營及中權親軍一部,征討豫北,真定府明軍,亦斬殺巡撫徐標,降了大順,朱賊南下,最多困守保定而已。</p>
不過即便如此,李自成還是下令道。</p>
“令諸將南追,沿途搜查朱賊蹤跡!”</p>
“除此外,搜捕全城,我大順救民水火,克破京城。朱賊崇禎逃出紫金城外,有能出首者賞黃金一千兩;隱匿者誅其全家。”</p>
“皇爺英明!”</p>
一時間,眾將無不恭維。</p>
李自成下令派人南追,在京城大肆搜捕之時,朱元璋卻已經悠哉地躺在一條小舟上,沿著運河水南下。</p>
在剛剛進入到那戶人家時,遇到的並非是忠善之輩,相反,見王承恩似是從北京城出逃的宦官,那深夜被叫醒的漢子便準備殺人奪財,可朱元璋豈是好相與的?</p>
隱蔽在暗處一通觀察後,朱元璋手起棍落,就將那大漢一個悶棍,給敲昏在地,可誰曾想,朱元璋打倒一人,那屋中村婦卻是叫喊而起,一時間小村內群犬大吠,見此情形,朱元璋也顧不上去搶什麽騾馬了,因為再耽擱下去,被村中青壯包圍,不被打死,也得丟半條性命。</p>
他慌亂時,帶著王承恩就一路疾逃。</p>
一直逃到了運河邊上,在月光下注意到運河對岸有載人過河的小舟後,黑夜裏的朱元璋大喜。</p>
有船的話,沿運河順流而下,可比走陸路輕鬆得多了,他也不顧水寒,剝了衣裳就一猛子紮入到了水中,遊過去後,悄悄解開纜繩,架著小舟便過來載上王承恩,沿運河南下。</p>
“皇上,您是何時學會遊水架船的?”</p>
王承恩小心翼翼看著朱元璋詢問道。</p>
大明朝屬火德,曆任天子也都怕水,上任皇帝天啟更是落水染疾而亡,因此朱由檢繼位以來,素來是離江河湖泊遠遠的,休說是遊泳了,連下水都未曾下過,更甭提操船了……</p>
“這有甚難的?”</p>
“咱幼時,放牛之時,可沒少下河與湯和他們遊水嬉戲,在濠河裏能連遊數個來回,水性又豈會差了?”</p>
“攻打集慶路時,咱更是率水軍渡江,與陳友諒與鄱陽湖水戰,朕大破陳友諒水軍,要不通水性,不通水文,豈能破之……”</p>
“這這……”</p>
王承恩聽得頭皮發麻。</p>
因為麵前朱由檢說的,哪裏是崇禎的事?</p>
這分明是太子皇帝朱元璋的過往啊?</p>
而這時候,王承恩也反應了過來,這二日他一直疑朱由檢的口音,如今這才反應過來,這口音不正是風陽的江淮口音嗎?</p>
“你這奴婢感覺不可思議是吧?”</p>
朱元璋暼了眼王承恩,將後者的表現,盡收入眼底!</p>
“朕同樣也覺得如此,我朱元璋活了七十歲,當了幾十年皇帝,殺了無盡的人,按有些儒士的話,按那些個暗中咒惡朕的人所述,朕理應永世不得超生,可如今卻竟能再活一世,還奪了後世子孫的軀殼……”</p>
說著,朱元璋站立於小舟上,朝王承恩嗬嗬一笑。</p>
“朕回來了!”</p>
“就是不知道,這天下貪官,縉紳,江南的巨商豪強,關外的胡虜,還有占了京城的那個李自成,願不願意朕回來!”</p>
“他們自是不願……”</p>
王承恩在一旁,呆呆地回應。</p>
“哼,他們願與不願,事情都業已經發生,咱可不管他們願與不願!”</p>
朱元璋冷哼一聲。</p>
“朕這二日,從你口中,觀我大明天下之弊病,其中症結所在,便是應殺之人太多,應殺而不殺者,更多,所以,才至於如今地步。”</p>
“朕既然回來了,朕腰中的寶劍,就絕不會再束之於高閣,任其腐朽!”</p>
“貪官,奸臣,蒙元,東虜,我大明朝一切應殺而未殺之人,遍布廟堂,遍布兩京一十三省,北庭遼東的該殺之人,朕既已回,爾等,引頸就戮便是!”</p>
</p>
“朕這一次,定要將這些,滿坑滿穀,滿天下的應殺之而未殺者,殺個幹淨才是!”</p>
朱元璋的豪言壯語下,一旁的王承恩,隻感覺瑟瑟發抖。</p>
同時,他的心底,又長出口氣。</p>
有太祖高皇帝這樣的英雄。</p>
大明江山,大抵,哦不,絕對是亡不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