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維新誌士
從幕末開始的太平生活 作者:優雅的卷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泰平挑著扁擔,兩頭的竹筐裏裝著瓷器,用茅草填充來避免碰撞。</p>
山路崎區,他卻行走如風,即便不用手扶,貨物也如水中明月,四平八穩。</p>
這是對自身掌控力的鍛煉。</p>
身為劍客,練的從來不是劍,而是對自己身體的控製力。</p>
比古是這麽說的。</p>
鎮子很快到了。</p>
“天夏君,等你好久了。”商人迎了上來。</p>
比古的瓷器雖說總有裂紋,但出奇的結實,憑借這點到是蠻受歡迎。</p>
“古人用瓷器的裂紋來占卜未來興衰,我也用瓷器的裂紋來昭示世間道理。”有一次,比古一邊喝酒一邊這麽酷酷的說。</p>
同樣身為男人,泰平知道比古應該是喝大了。</p>
“那麽,還是老價錢。”</p>
商人笑眯眯的摸出錢袋,泰平幫忙將瓷器搬運到馬車上,就此銀貨兩訖。</p>
正準備去萬壽屋打幾壺酒,不遠處卻傳來誦經的聲音。</p>
一個高瘦的和尚從道路盡頭走來,他口念著經文向眾人化緣,可惜眾人卻出奇的冷漠,臉上掛著厭煩的表情,擺手拒絕,猶如驅趕煩人的蒼蠅。</p>
和尚並沒有生氣,即使沒有討到一分錢,他也認認真真的為村民們念誦著保佑平安的經文。</p>
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自己都吃不飽,又如何接濟旁人呢?</p>
和尚理解人們的苦衷。</p>
“叮當啷!”</p>
幾枚銅錢落入和尚破舊的瓷碗中。</p>
和尚抬頭一看,就看見一位少年。</p>
立如芝蘭玉樹,笑如朗月入懷。</p>
這便是少年最好的寫照。</p>
和尚連忙行禮:“多謝你,天夏君,佛祖會保佑你的。”</p>
泰平壞心眼的問道:“如果我不給錢,佛祖就不會保佑我了嗎?”</p>
“佛要的不是錢,而是善念,隻要天夏君常懷仁善之心,便是不給錢,佛祖也會時時刻刻保佑你。”</p>
“那你把錢還我。”</p>
“這……”和尚一陣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p>
“哈哈!”泰平笑了起來,欺負老實人就是這麽令人上癮,他拍拍和尚的肩膀說道:“開個玩笑,別生氣啊,安慈。”</p>
悠久山安慈便是和尚的名字。</p>
他在附近另一座山上的寺廟中修行,其他和尚都因貧苦跑光了,隻有他留了下來,一個人勤勤懇懇的侍奉佛祖。</p>
甚至還收養了幾名孤兒。</p>
每次相見,泰平都會給上幾枚銅錢。</p>
因為比起前世見到的所謂高僧,這個狼狽的和尚反而更像是行走在世間的佛陀。</p>
麵對玩笑,佛祖不會生氣,和尚也沒有,而是微笑著為泰平念起了祝福的經文。</p>
這就是他能給的唯一回報。</p>
其實泰平聽不懂佛經,但這不妨礙他去認真的聽。</p>
拗口的經文裏正傳達著不能用語言表述的情感與力量,滋潤著他的心田。</p>
“那麽,小僧告辭了。”</p>
念完經文,安慈雙手合十行禮,正要走,又有幾個男人從道路上走來,腰間還別著長劍。</p>
他們隨意拿著店鋪和攤位上的商品,也不付錢,遇見喜歡的就揣進懷裏,不喜歡的就隨手扔在地上。攤主們個個苦不堪言,又必須陪著笑臉相迎,其他人紛紛將臉扭到一邊,彷佛隻要看上一眼,就會惹禍上身。</p>
安慈上前阻止,卻被那群人一拳打倒在地,鮮血頓時順著鼻孔流下。</p>
“八嘎!大爺我為你們這些賤民拚上性命,拿你們一點東西怎麽了?你們以為自己的安穩日子是怎麽來的,一群不知感恩的家夥,統統都是混蛋!”</p>
男人們大罵著,一腳踹翻附近的食攤,熱騰騰的飯團頓時滾到地上到處都是,沾染泥土變成灰色。</p>
攤主跪在地上拚命的向施暴者磕頭,卻將怨毒的目光投向了為他仗義而言的保護者。</p>
“你是和尚吧?明明這個國家正在遭受苦難,你卻在山上躲清閑,真是讓人火大!”正說著,男人們看到了和尚碗中的銅錢,貪婪的目光一閃而過,大言不慚的叫道:“喂喂喂,人民的血汗錢怎麽能被你這個臭和尚騙走,就應該把它交給我們,這都是為了大義,是為了建立新時代!”</p>
銅錢被搶走了。</p>
安慈握緊了拳頭,又鬆開了。</p>
男人們大笑著離開,隱約能聽到他們在談論著酒館裏的姑娘。</p>
“沒事吧?”泰平扶起了和尚。</p>
“抱歉。”安慈滿懷歉意的說道:“弄丟了天夏君的賞錢。”</p>
“那不重要。”泰平搖頭表示無妨,又疑惑問道:“為什麽不出手?他們不是你的對手吧!”</p>
悠久山安慈並不是普通的和尚,而是武僧。為了省下口糧留給那幾個孤兒,原本壯碩的他才會變成如今幹瘦的模樣。</p>
泰平與他切磋過幾次,安慈雖然不懂劍術,卻拳法了得。在泰平見過的人中,他算是除比古之外第二厲害的人,對付剛才那幾個虛有其表的流氓本該不在話下。</p>
“他們是維新誌士。”安慈捏住流血的鼻子看向天空:“也許是這個時代的希望。”</p>
維新誌士?</p>
泰平懂了。</p>
隨著黑船事件,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了日本的大門,強行簽下了不平等的通商協議。</p>
幕府的軟弱表現令國民不滿,地方的統治階級有的提出了改革幕府的“尊王論”,有的則提出了徹底驅除外國人的“攘夷論”,最終兩者結合,變成了尊王攘夷運動,維新誌士也就由此誕生。</p>
但這樣的團體不應該是為了民族大業舍生取義嗎?</p>
現在用著救命恩人的姿態來強取豪奪是怎麽回事?</p>
正疑惑間,安慈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行了一禮,轉身欲走。</p>
“和尚等下,我這裏還有些錢……”</p>
“不用了,天夏君。”安慈臉上雖笑卻麵露憂色:“實不相瞞,這錢……太少了。”</p>
</p>
和尚並不是貪財的人,也很少下山化緣,唯一對錢財的需求,也隻能是……</p>
“為了那些孩子?”泰平問道。</p>
和尚點了點頭:“如今已是中秋時節,眼瞅就要入冬,我便想為孩子們添置幾件禦寒的厚衣。”</p>
這樣啊,那的確需要不少花費。</p>
看到泰平也眉頭緊皺,和尚反而出口安慰:“不用擔心,我會去城裏再試試,那裏人多,總有辦法。”</p>
泰平沉默了一下,接著從腰間解下賣掉瓷器才剛剛填充起來的錢袋,扔給了安慈。</p>
“這些錢應該夠了。城市太遠,往來費時,孩子們還需要你來照顧。”</p>
安慈慌忙接住,再一抬頭,泰平已經飛快的跑了。</p>
“天夏君!天夏君!”</p>
和尚呼喊著,但泰平並沒有停下,很快就沒了身影。</p>
……</p>
男人們麵前出現了一個蒙臉的少年。</p>
“什麽人,竟敢攔住我們這些維新義士的路,活的不耐煩了嘛!!!”</p>
少年沒有回答,而是隨手撿起一根樹枝,帶起一陣清風。</p>
“花錢花的倒是蠻快,隻剩下這麽一點點,虧我還急匆匆的跑來。”</p>
少年看著地上橫七豎八暈倒的男人們,不滿的撇了撇嘴角。</p>
……</p>
因為被小事耽誤,直到月上梢頭泰平才回到了住處。</p>
他用為數不多的錢財買了必要的用品和極少的酒,本以為會受到親人的熱烈歡迎,沒想到遇到的卻是親人之間的爭吵。</p>
劍心大聲的向比古叫道:“如今國家混亂,盜匪橫行,萬民苦不堪言,正是我輩男兒挺身而出之時,您為何不讓我下山?”</p>
比古也向劍心大叫道:“國家混亂,盜匪橫行,自有官員治理改善,與你何幹?再說,我就算讓你下山,你又能做些什麽?”</p>
劍心握緊長劍,朗聲說道:“自然是用手中利劍,懲惡揚善,就萬民於水火,還天下之清明!”</p>
“蠢貨!劍乃凶器,劍術是殺人伎倆,不論用多麽華麗的辭藻去修飾,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比古毫不留情的訓斥道:“殺人是無法創造出任何幸福的,連這個道理都不懂,我絕不會讓你下山!”</p>
山路崎區,他卻行走如風,即便不用手扶,貨物也如水中明月,四平八穩。</p>
這是對自身掌控力的鍛煉。</p>
身為劍客,練的從來不是劍,而是對自己身體的控製力。</p>
比古是這麽說的。</p>
鎮子很快到了。</p>
“天夏君,等你好久了。”商人迎了上來。</p>
比古的瓷器雖說總有裂紋,但出奇的結實,憑借這點到是蠻受歡迎。</p>
“古人用瓷器的裂紋來占卜未來興衰,我也用瓷器的裂紋來昭示世間道理。”有一次,比古一邊喝酒一邊這麽酷酷的說。</p>
同樣身為男人,泰平知道比古應該是喝大了。</p>
“那麽,還是老價錢。”</p>
商人笑眯眯的摸出錢袋,泰平幫忙將瓷器搬運到馬車上,就此銀貨兩訖。</p>
正準備去萬壽屋打幾壺酒,不遠處卻傳來誦經的聲音。</p>
一個高瘦的和尚從道路盡頭走來,他口念著經文向眾人化緣,可惜眾人卻出奇的冷漠,臉上掛著厭煩的表情,擺手拒絕,猶如驅趕煩人的蒼蠅。</p>
和尚並沒有生氣,即使沒有討到一分錢,他也認認真真的為村民們念誦著保佑平安的經文。</p>
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自己都吃不飽,又如何接濟旁人呢?</p>
和尚理解人們的苦衷。</p>
“叮當啷!”</p>
幾枚銅錢落入和尚破舊的瓷碗中。</p>
和尚抬頭一看,就看見一位少年。</p>
立如芝蘭玉樹,笑如朗月入懷。</p>
這便是少年最好的寫照。</p>
和尚連忙行禮:“多謝你,天夏君,佛祖會保佑你的。”</p>
泰平壞心眼的問道:“如果我不給錢,佛祖就不會保佑我了嗎?”</p>
“佛要的不是錢,而是善念,隻要天夏君常懷仁善之心,便是不給錢,佛祖也會時時刻刻保佑你。”</p>
“那你把錢還我。”</p>
“這……”和尚一陣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p>
“哈哈!”泰平笑了起來,欺負老實人就是這麽令人上癮,他拍拍和尚的肩膀說道:“開個玩笑,別生氣啊,安慈。”</p>
悠久山安慈便是和尚的名字。</p>
他在附近另一座山上的寺廟中修行,其他和尚都因貧苦跑光了,隻有他留了下來,一個人勤勤懇懇的侍奉佛祖。</p>
甚至還收養了幾名孤兒。</p>
每次相見,泰平都會給上幾枚銅錢。</p>
因為比起前世見到的所謂高僧,這個狼狽的和尚反而更像是行走在世間的佛陀。</p>
麵對玩笑,佛祖不會生氣,和尚也沒有,而是微笑著為泰平念起了祝福的經文。</p>
這就是他能給的唯一回報。</p>
其實泰平聽不懂佛經,但這不妨礙他去認真的聽。</p>
拗口的經文裏正傳達著不能用語言表述的情感與力量,滋潤著他的心田。</p>
“那麽,小僧告辭了。”</p>
念完經文,安慈雙手合十行禮,正要走,又有幾個男人從道路上走來,腰間還別著長劍。</p>
他們隨意拿著店鋪和攤位上的商品,也不付錢,遇見喜歡的就揣進懷裏,不喜歡的就隨手扔在地上。攤主們個個苦不堪言,又必須陪著笑臉相迎,其他人紛紛將臉扭到一邊,彷佛隻要看上一眼,就會惹禍上身。</p>
安慈上前阻止,卻被那群人一拳打倒在地,鮮血頓時順著鼻孔流下。</p>
“八嘎!大爺我為你們這些賤民拚上性命,拿你們一點東西怎麽了?你們以為自己的安穩日子是怎麽來的,一群不知感恩的家夥,統統都是混蛋!”</p>
男人們大罵著,一腳踹翻附近的食攤,熱騰騰的飯團頓時滾到地上到處都是,沾染泥土變成灰色。</p>
攤主跪在地上拚命的向施暴者磕頭,卻將怨毒的目光投向了為他仗義而言的保護者。</p>
“你是和尚吧?明明這個國家正在遭受苦難,你卻在山上躲清閑,真是讓人火大!”正說著,男人們看到了和尚碗中的銅錢,貪婪的目光一閃而過,大言不慚的叫道:“喂喂喂,人民的血汗錢怎麽能被你這個臭和尚騙走,就應該把它交給我們,這都是為了大義,是為了建立新時代!”</p>
銅錢被搶走了。</p>
安慈握緊了拳頭,又鬆開了。</p>
男人們大笑著離開,隱約能聽到他們在談論著酒館裏的姑娘。</p>
“沒事吧?”泰平扶起了和尚。</p>
“抱歉。”安慈滿懷歉意的說道:“弄丟了天夏君的賞錢。”</p>
“那不重要。”泰平搖頭表示無妨,又疑惑問道:“為什麽不出手?他們不是你的對手吧!”</p>
悠久山安慈並不是普通的和尚,而是武僧。為了省下口糧留給那幾個孤兒,原本壯碩的他才會變成如今幹瘦的模樣。</p>
泰平與他切磋過幾次,安慈雖然不懂劍術,卻拳法了得。在泰平見過的人中,他算是除比古之外第二厲害的人,對付剛才那幾個虛有其表的流氓本該不在話下。</p>
“他們是維新誌士。”安慈捏住流血的鼻子看向天空:“也許是這個時代的希望。”</p>
維新誌士?</p>
泰平懂了。</p>
隨著黑船事件,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了日本的大門,強行簽下了不平等的通商協議。</p>
幕府的軟弱表現令國民不滿,地方的統治階級有的提出了改革幕府的“尊王論”,有的則提出了徹底驅除外國人的“攘夷論”,最終兩者結合,變成了尊王攘夷運動,維新誌士也就由此誕生。</p>
但這樣的團體不應該是為了民族大業舍生取義嗎?</p>
現在用著救命恩人的姿態來強取豪奪是怎麽回事?</p>
正疑惑間,安慈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行了一禮,轉身欲走。</p>
“和尚等下,我這裏還有些錢……”</p>
“不用了,天夏君。”安慈臉上雖笑卻麵露憂色:“實不相瞞,這錢……太少了。”</p>
</p>
和尚並不是貪財的人,也很少下山化緣,唯一對錢財的需求,也隻能是……</p>
“為了那些孩子?”泰平問道。</p>
和尚點了點頭:“如今已是中秋時節,眼瞅就要入冬,我便想為孩子們添置幾件禦寒的厚衣。”</p>
這樣啊,那的確需要不少花費。</p>
看到泰平也眉頭緊皺,和尚反而出口安慰:“不用擔心,我會去城裏再試試,那裏人多,總有辦法。”</p>
泰平沉默了一下,接著從腰間解下賣掉瓷器才剛剛填充起來的錢袋,扔給了安慈。</p>
“這些錢應該夠了。城市太遠,往來費時,孩子們還需要你來照顧。”</p>
安慈慌忙接住,再一抬頭,泰平已經飛快的跑了。</p>
“天夏君!天夏君!”</p>
和尚呼喊著,但泰平並沒有停下,很快就沒了身影。</p>
……</p>
男人們麵前出現了一個蒙臉的少年。</p>
“什麽人,竟敢攔住我們這些維新義士的路,活的不耐煩了嘛!!!”</p>
少年沒有回答,而是隨手撿起一根樹枝,帶起一陣清風。</p>
“花錢花的倒是蠻快,隻剩下這麽一點點,虧我還急匆匆的跑來。”</p>
少年看著地上橫七豎八暈倒的男人們,不滿的撇了撇嘴角。</p>
……</p>
因為被小事耽誤,直到月上梢頭泰平才回到了住處。</p>
他用為數不多的錢財買了必要的用品和極少的酒,本以為會受到親人的熱烈歡迎,沒想到遇到的卻是親人之間的爭吵。</p>
劍心大聲的向比古叫道:“如今國家混亂,盜匪橫行,萬民苦不堪言,正是我輩男兒挺身而出之時,您為何不讓我下山?”</p>
比古也向劍心大叫道:“國家混亂,盜匪橫行,自有官員治理改善,與你何幹?再說,我就算讓你下山,你又能做些什麽?”</p>
劍心握緊長劍,朗聲說道:“自然是用手中利劍,懲惡揚善,就萬民於水火,還天下之清明!”</p>
“蠢貨!劍乃凶器,劍術是殺人伎倆,不論用多麽華麗的辭藻去修飾,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比古毫不留情的訓斥道:“殺人是無法創造出任何幸福的,連這個道理都不懂,我絕不會讓你下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