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大年初一就在這樣沒什麽親戚往來拜訪的氛圍當中過去了。


    到大年初二的時候。


    他們家才算是開始有事做。


    穀海林跟他媳婦,得收拾收拾東西去他媳婦娘家看看,至於家裏這些孩子,那當然也得順帶著一起帶著,反正也不遠,就在隔壁村。


    至於說穀海運和她媳婦。


    他們是不用離開家的,因為顧海運他媳婦的父母都已經去世了。


    這父母一旦去世啊。


    兄弟姐妹之間最深刻的聯係就算是斷了,彼此間的往來都少了。


    也就紅白喜事會有所來往。


    其他的各種節日,如果不是關係特別親近或者離得特別近,那在父母死後,自己又兒孫滿堂的情況下,平常基本都是不怎麽來往的。


    這還是他們建在時。


    再到下一代的話,來往就更少了,再下一代估計都快認不得了。


    這是他們家今天的第一件事。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件事就是稍微做點好菜,也好招待待會會過來的,原身的兩個女兒兩大家子。


    整體情況跟過去也沒啥區別。


    就是人來了說聲新年快樂,拜年給紅包,然後互相寒暄吃飯唄。


    最多最多,那就是聊聊孩子成績,至於其他的,是真沒得聊,第三代,也就是原身的孫子外孫這一代,年紀最小的也都結婚了,第四代年紀最大的今年不過才十三歲。


    總不能這年紀就談婚論嫁吧。


    所以吃完飯,聊完孩子成績之類的八卦後,大家隻能坐到電視機前看電視,然後大概到下午兩三點三四點鍾的時候,開始告辭離開。


    再之後就是穀海林一家回來。


    這大年初二就算過去了。


    初三初四依舊在家閑著,初五初六開始跟周圍鄰居們走動走動。


    初七初八再歇兩天。


    初九他們就收拾東西回去了。


    臨走之前,老大穀海運是有再次邀請喬木去他們那邊住的,不過喬木又沒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


    自己一個人住多舒服自在。


    何必跟著他們一起住呢。


    等回頭哪天真不能動了。


    到時候再去也不遲。


    所以最終還是婉拒了,隻是表示如果明年中秋他們還沒空回來。


    她可以去看看他們。


    在他們那住下來就不必了。


    喬木不願意,穀海運總不能把他媽綁著帶回去,所以也隻能無奈同意,並且一再叮囑喬木有什麽事要打電話,同時還特地送了點禮物給周圍鄰居,請周圍鄰居偶爾幫忙照看照看,有事幫忙叫個人啥的。


    之後這才再次大包小包離開。


    他們一走,年就算是過完了。


    喬木這偌大的院子也重新空了下來,空的,讓人莫名有些孤單。


    好在村裏那些想看電影電視劇的老人,和眼睜睜看著別人跟喬木一起種蘑菇賺了不少錢,自己也想要跟著一起種的老人,很快就將喬木院子重新占滿,再次熱鬧起來。


    有了他們打岔,喬木好不容易生出的一點孤單感,瞬間被衝淡消失,整個人重新升起動力,開始忙著教他們種蘑菇,偶爾還得去一兩趟縣城,買點新出的碟片,免得大家一部電影看個十七八遍都不膩。


    時間就這麽不緩不慢流逝著。


    流過了春天,流過了夏天。


    流過了第二年春節,第三年春節,到第五年春節的時候,喬木他們村已經家家戶戶開始種蘑菇了。


    而她大兒子和二兒子,也總算咬咬牙,靠著拆遷補償以及這麽多年攢下來的錢,貸款買了幾套房。


    並且正式分了家。


    過去,原身大兒子和二兒子一大家雖然都在外麵打工,但是他們的確沒有在外麵買房,剛開始人少的時候是隻租了一個單間居住,後來人多了,一大家子都搬過去後。


    他們就在廠房附近租了一套民房,一家十來口人都住在那邊,但是一直租房子住也不是回事,再加上女兒要嫁人,兒子們要結婚,這些事總不能都在租的房子裏麵辦。


    不過買套大房子也不現實。


    當時他們可不敢去貸款,也不敢花那麽多的錢去買城裏的房子。


    因此,最終他們隻能咬咬牙用打工那幾年攢下來的大部分錢,在廠房邊上各買了一套民宅,雖然房子不怎麽樣,但好歹是自己的家。


    之後十幾年裏,婚姻嫁娶之類的,一直都在他們買的民房進行。


    雖然一家子那麽多人住在一起有些擁擠,也難免有些磕磕絆絆。


    婆媳矛盾。


    但是考慮到房子價格那麽貴。


    他們終究還是沒舍得買。


    依舊還是擠在那套民房裏住。


    直到去年,去年他們那邊要求拆遷,他們當時買的那套民房在拆遷範圍內,再加上拆遷的時候是一補二,每個人都有三十個平方的固定住宅麵積,如果拆遷一補二,補出來的數量還不夠每人三十平方的話,那他們也可以花較低的價格。


    把這三十個平方湊齊。


    當時老大和老二家買的民房核算麵積都是一百二十個平方左右。


    一補二也就是二百四十平。


    而他們兩家一家是十二口,一家是十三口,那他們可以擁有的固定住宅麵積就是三百六十平和三百九十平,差的這些麵積他們肯定是不願意放棄的,畢竟那麽低的價格買房的機會可不多,所以他們兩家最終選擇都是花錢把他們一補二不夠的平方填上,然後換四套房子。


    正好給三個兒子一人一套。


    他們自己也勻一套住。


    兒子的是一人一百平,而他們老夫妻倆,也就是原身兒子兒媳。


    則是選擇六十平和九十平。


    隻是這麽一來,他們手裏的錢顯然是不夠的,而且也不能把手裏的錢都花了,未來裝修之類的都得花錢,所以,他們隻能選擇貸款。


    於是這才出現了上麵說的。


    貸款買房以及分家。


    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正式意味著他們在那邊定居了,戶口之類的也全都遷到了那邊,他們是各自都有了自己的戶口本,而喬木的戶口本上,也就隻剩下她一個人了。


    那一年春節,他們第一次沒有全都回來,隻有原身的兒子兒媳回來了,孫子輩表示,他們已經很多年沒有去他們媳婦娘家了,從今往後會輪換著來,隔一年,來一次。


    對此,喬木也不好說什麽。


    她兒媳婦的娘家是都在老家。


    可是她孫媳婦的娘家,卻有的在東邊的省,有的在西邊的市,根本就沒有什麽能兩全其美的辦法。


    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自家孩子遠嫁或者遠娶的原因,這一遠嫁或者一遠娶,那終究隻能選擇一邊。


    逢年過節要麽去男方父母家。


    要麽去女方父母家。


    壓根沒辦法同時選擇。


    可要是都在本地的話,那就是早上去男方父母家,下午去女方父母家,或者早上去女方父母家,下午去男方父母家,那都能趕得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養老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快穿狂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快穿狂魔並收藏快穿之養老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