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芬多休息室裏的氣氛越來越冷,而隨著羅恩的一句話,這種冷更是達到了冰點。


    赫敏早就心虛了,她惡狠狠的瞪了羅恩一眼,然後起身離開了公共休息室。


    小姑娘回到宿舍,開始一個人悶著頭檢討。


    她不認為自己說的有錯,如果一定要挑個錯誤出來,那也是不該在公共休息室說那番話。


    ……


    第二天,張昊單挑巨怪的事已經在霍格沃茨傳遍了。


    男人都好麵子,很多人嘴上說別人怎麽看都無所謂,可心裏卻巴不得別人另眼相看。


    那些心境修為極高的人物,也頂多不沉迷於別人的讚美,他們不會厭惡讚美。


    張昊的心境修為算不上極高,但起起落落兩世為人,一些事情也早就看開了。


    說白了,他現在就有些遊戲人間的意思。


    被別人罵的時候他會不爽,被別人誇的時候他也會暗爽,這是正常人該有的心態。


    此次巨怪時間,他認為自己的虛榮心應該得到極大的滿足。


    單挑巨怪!


    這對於未成年巫師來說,算是一個了不起的戰績。


    他以為他會享受到與哈利一樣的待遇,走在路上所有人都會向他打招呼、總有人路過他身邊又折返回來、教授點名的時候會停頓一下……


    可這些都沒有,人們看他的目光雖然有些敬佩,但並不狂熱。


    “好吧!巨怪雖然厲害,但畢竟沒法跟老伏比。”


    如果老伏知道張昊拿他和巨怪比,不知會不會被氣哭在廁所裏……


    既然虛榮心沒得到滿足,張昊便把這件事拋到了腦後。


    他有課就上課,沒課的時候就解讀艾德森日記。


    到了晚上,則在幻境中研究魔法改進。


    幻影移形這樣的高級魔法本來就很成熟,改進起來本就異常艱難。


    張昊已經研究了好久,可是一點進展都沒有。


    魔法部限定,隻有十七歲以上巫師學習幻影移形。


    這條規矩確實很有道理,因為隻有成年人才能完全控製自己思想。


    而施展幻影移形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嚴格控製自己的思想。


    如果在施法過程中走神,會產生一種十分恐怖的後果——分體。


    所謂分體,就是身子的一部分到了幻影移形的目標地,另一部分則留在了原地。


    這種遭遇,想想就覺得恐怖。


    巫師們根據這一特點,總結了幻影移形的三要素,即三d原則。


    所謂的三d原則,就是目標、決心、從容。


    第一原則——目標,將意識集中到目的地,腦海中要盡力想著目的地的空白處。


    如果某人施展幻影移形時想的是一麵牆,或許施法結束後他會發現自己被砌進了牆裏。


    第二原則——決心,下定決心,想著自己一定要移動到目標處,讓想去那裏的想法從大腦充斥到全身。


    這一步也是最容易導致分體的一步,如果決心不夠強大,或許就會在施法過程中產生分心。


    這樣一來施法目標可能變成兩個,不分體才怪了!


    第三原則——從容,從容是什麽?從容是自由,是沒有束縛的感覺。


    當空間都不能束縛你時,想去哪裏還不是隨你便?


    隻要做到了三d原則,幻影移形幾乎不比吃飯喝水困難多少。


    張昊在神秘幻境練習了多日,終於找準了感覺。


    得虧霍格沃茨沒辦法幻影移形,否則他隻怕每天都用幻影移形上課了。


    “唔!官方的幻影移形算是完全吃透了,但屬於我的幻影移形咋辦?完全沒頭緒啊!”


    張昊有些苦惱,修改幻影移形勢在必行。別的不說,最好能改成在霍格沃茨也能使用。


    這樣一來,就算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逃跑也會很輕鬆。


    “或許,我應該從簡單的魔法開始改造,照明咒怎麽樣?”


    張昊在幻境中沉思片刻,決定對研究方向進行修正。


    “盧莫斯(熒光閃爍)!”


    魔杖的尖端像是安裝了一個燈泡,發出柔和的亮光。


    這種光亮並不刺眼,一點兒攻擊力也沒有。


    “唔!照明咒的改進方向,要麽使持續時間變長,要麽使光照強度變強。或者兩者兼顧……呃!大閃光術?閃光加一點,輸出全靠a?”


    張昊抽了抽嘴角,覺得畫風有些不正常。


    不過,他已經確定了研究方向。


    現代化熱武器當中,閃光彈的威力可不小。


    如果正麵被閃一下,長時間睜不開眼都是輕的,嚴重的話,永久致盲也不是沒有可能。


    於是,如何把照明咒改進成大閃光術,成了張昊接下來的研究課題。


    他一邊施展照明咒,一邊體會亮度變化。


    他一點一點的增強照明意願,魔杖尖端的光亮越來越強。


    但亮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無論他意願再怎麽強烈,亮度都不再增加了。


    這是魔咒的極限,魔咒之間的障礙。


    影響魔咒威力的主要因素有三點,意誌、魔力、技巧。


    魔力就不用說了,正常情況下,多數巫師在各個年齡段的魔力都大同小異,少數巫師就算天賦異稟也不會強到太誇張。


    而某些魔力特別突出的巫師,恐怕都有自己的秘密。


    張昊認為,伏地魔和鄧布利多就屬於此類。


    技巧也很容易理解,魔咒再怎麽厲害,也得打中人才能見效。


    用同樣的咒語,打中腦門和打中腳底板肯定會有一定的區別。


    在技巧和魔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最終決定魔咒威力的就隻剩下意誌因素。


    意誌是個很抽象的東西,人的意誌可以是強烈的願望,也可以是各種情緒的集合體。


    而在釋放魔法的過程中,意誌則是魔力的引導者。


    不同的魔咒需要搭配不同的情緒,匹配的情緒越強烈,魔咒的威力就越強大。


    守護神咒需要快樂、幻影移形需要自由、索命咒需要殺意……


    這麽一總結,張昊發現魔法的本質,似乎就是巫師情緒的終極體現。


    伏地魔的索命咒之所以強大,恐怕也是因為他真喜歡殺人。


    理解了魔法的本質,張昊又產生了一個新的疑惑。


    “那咒語在施法過程中,又起了什麽作用呢?”


    麵對新的問題,張昊陷入了沉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哈利波特與魔改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半教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半教主並收藏哈利波特與魔改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