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李泰與杜龍(三)
我是不是來了個假的英雄聯盟 作者:蒼白s正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軍覺得,杜家如今勢力如何?”李泰問道。
“花團錦簇,烈火烹油之盛,大秦第一名門。”杜龍的聲音聽起來頗有幾分自得。
“是的啊。薔薇神將的豪言人盡皆知:瓦羅蘭最強的三名戰場刺客:大帝陛下,薔薇神將和您。”李泰說道。
“雖然狂妄了點,但是確實是這麽個理。”杜龍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點了點頭。
“杜家承先帝之聖明,雖短暫衰頹,五年前卻突然崛起,合稱大秦雙壁。姐姐是南路軍大元帥,妹妹是整個大秦的策士統領,又有杜將軍坐鎮國外,確實是萬無一失之策。”李泰說道。
杜龍盯著李泰看個不停。
“可是,這真的就是陛下想看見的嗎?”李泰平靜的問道。
杜龍沉默不語。
“你杜家一人在中央,一人在地方,一人在國外。若是造反了怎麽辦?”
“陛下聖明,本來那個位置就可能我們來做。杜家又何苦自己造自己的反呢?”杜龍說道。
“如果不是呢?”李泰喝了一口。
“將軍也不必裝糊塗。當今杜家形勢如何,我們心裏都有數。杜將軍之為人,我素有所知。將軍為人清高正派,絕不會與我這等靠鬥爭上位的人有好臉色。我此番前來,也是想看看大人的口風,看來果然如我所料——大人如果不憂心於此,又怎會如此款待於我呢?”
李泰平靜的分析道。
“嗬。坊間傳言李統領通達於人心,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啊。”杜龍也喝了一口。
“杜將軍之大名,皇城之內誰人不知。身為血銳統領,又怎麽可能不做功課呢?”
李泰說道。
“大人!杜家雖盛,卻不過如浮萍一般,今年蛇姬剛升任策士統領,三年前薔薇將軍剛剛備職元帥,而大人身在蜀國,孤懸於海外,有心無力,於皇城無用。則根基必然不穩。大人!先帝之門生故吏,如今尚感念者有幾人發自內心?有幾人又是裝出來的?誰知道呢?若給杜家二十年時間,不,十年即可。便可重新紮根,枝繁葉茂。但如今。”
李泰搖了搖頭,然後伸出手指,食指輕搖。
“全係於陛下一念之間而已。”
杜龍沒說話。在帝國皇帝的滔天權勢麵前,任他在大秦黑暗勢力與血色精銳之中德高望重,也不過隻是待宰的羔羊……不過好在陛下既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他對杜家一向很好。
“將軍可知在我眼裏,杜家何以起家?”李泰身體前傾,專注的問道。
“憑我杜家與他的舊情,先帝曾有栽培之恩?”
“將軍認為陛下是顧念舊情的人嗎?”
“憑我杜家的實力與才幹,五年前息秦之戰,佩希與薔薇立下大功。自然當賞。”
李泰搖搖頭。
“息秦係列決戰,是大秦三代以來有數的敗仗。不責罰於杜家,其實已經是陛下開恩了。大秦戰神元帥都被趙衛國斬了,陛下當時可是憤怒之極呢。”李泰說道。
“陛下聖明。”杜龍向北方拱手。
“不知將軍如何看待楊家?”李泰喝了一口酒。
“威勢深重,一代巨擘。延文大將有擁立之功,延武元帥有定鼎之效。隻要陛下尚在,楊家富貴就在。”杜龍說道。
“統領的意思是?”
李泰點點頭。
“杜家中興,實為製衡楊家之策。”
“陛下與楊家關係那麽好?怎麽會?”
“陛下和我是一種人。”李泰喝了一口酒。
“我們都不會讓任何人有機會威脅到自己的夢想。瓜田不摘鞋,李下不脫帽。未雨綢繆,才是保持友情的更好方式。”李泰分析道。
“將軍!沒有地基的樓房不能住人,而自古以來,權勢大,功勞重者就反受顧忌。當這兩點結合起來的時候,功業和權勢的衰敗就在一夜之間,甚至是一念之間。杜將軍心中之憂慮,可否讓小人猜一猜?”
“這還用猜什麽?自然是因為薔薇的事兒了。”杜龍說道。
旁邊,鞭子的聲音還在響著,成為了這裏言論的伴奏。
“《羅馬合議擬定稿》。”
李泰說道。
讀者可能還記得,之前讓蜀國上下群情激憤,李雅睿組織四大學院施壓議會的那件事兒——息國秦國準備擬定《羅馬合議》。
唐朝詩人韓愈曾經說過:“物不得其平則鳴。”
偉人曾經說過:“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正是這件事,讓王小帥的師傅無極劍聖易大師,下定決心自力更生,讓李靖下定決心進行全麵改革,也讓蜀國終於認識到了,靠山山倒,靠人人走,隻有靠自己,才能活下來,並且易大師和李靖這才準備全力備戰不久之後的“召喚師峽穀爭霸賽”。隨後易大師幾人前往追捕血色精銳,反而讓趙如思差點被杜龍反殺了。
然而,事物的聯係具有普遍性,這件大事,深刻的影響了瓦羅蘭曆史的進程,也成為了作者修史的開場時間點——因為這幾乎成為了後續一切事情的開端與發祥。這樣的一件事,不僅影響了蜀國,也自然會影響到息國與秦國。
如果讓王小帥來評定的話,這份《羅馬合議》,更像是慕尼黑會議以及在會議之上的慕尼黑陰謀。慕尼黑,是德國城市。在慕尼黑城舉行的會議,叫慕尼黑會議。這場會議,成為了綏靖政策的高潮。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法國等國聯列強也在遠東進行了“遠東慕尼黑陰謀”,最直接的行動,就是放任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侵略。
而慕尼黑陰謀之所以能夠遺臭萬年,並且讓作者拿來與《羅馬合議》比對。是因為這兩個文件都有一點最大的相似之處:簽訂這個合議,隻是大國之間通個氣,而根本沒有考慮達到被吞並的小國的意願。
這就叫“毀滅你,與你何幹。”
之所以杜龍會感受到如此的危機感,是因為在未通過的《羅馬合議》之中,有這樣的一條合議。
“修約完成後,息國兵馬大元帥趙衛國與秦國南路軍元帥杜薔薇喜結連理。這將是息秦二國之間,將仇恨轉化為友誼,鑄劍為犁,在刀劍之中開出和平之花的開始。”
【這就他媽是在放屁!】杜龍看到這則合約的時候,就是這麽想的。
鬼都知道息國秦國之間必有一戰,還“鑄劍為犁”,誰信啊?
兩個非王室之間的政治聯姻,能幸福才怪了!這根本就是在坑人啊!
杜龍當然知道這合約如果形成了能帶來什麽:
首先,杜家實力受損,在陛下權力製衡的路上更進一步;
其次,洗過秦國合議,能順道吞並蜀國,到時候他在蜀國的勢力並入秦國就幾乎沒用了;
失去了所有軍權的杜家,勢必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如狂風之中的浮萍,案板上的魚肉一般任人宰割。再加上杜家的“雙璧”,誰不虎視眈眈?
最後,還能夠鞏固和息國之間的關係,與陛下“先北後南,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戰略不謀而合。這可真真是一石三鳥之計!雖然合約沒有簽訂,杜家還沒被挖墳,但是羅馬貴族都從這裏知道了,陛下這階段的心意——要對杜家動手。
杜龍當然知道李泰要說什麽,從他說出他的籌碼的時候,杜龍就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了。可惜。
無論他出什麽樣的籌碼都是沒有用的。
“花團錦簇,烈火烹油之盛,大秦第一名門。”杜龍的聲音聽起來頗有幾分自得。
“是的啊。薔薇神將的豪言人盡皆知:瓦羅蘭最強的三名戰場刺客:大帝陛下,薔薇神將和您。”李泰說道。
“雖然狂妄了點,但是確實是這麽個理。”杜龍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點了點頭。
“杜家承先帝之聖明,雖短暫衰頹,五年前卻突然崛起,合稱大秦雙壁。姐姐是南路軍大元帥,妹妹是整個大秦的策士統領,又有杜將軍坐鎮國外,確實是萬無一失之策。”李泰說道。
杜龍盯著李泰看個不停。
“可是,這真的就是陛下想看見的嗎?”李泰平靜的問道。
杜龍沉默不語。
“你杜家一人在中央,一人在地方,一人在國外。若是造反了怎麽辦?”
“陛下聖明,本來那個位置就可能我們來做。杜家又何苦自己造自己的反呢?”杜龍說道。
“如果不是呢?”李泰喝了一口。
“將軍也不必裝糊塗。當今杜家形勢如何,我們心裏都有數。杜將軍之為人,我素有所知。將軍為人清高正派,絕不會與我這等靠鬥爭上位的人有好臉色。我此番前來,也是想看看大人的口風,看來果然如我所料——大人如果不憂心於此,又怎會如此款待於我呢?”
李泰平靜的分析道。
“嗬。坊間傳言李統領通達於人心,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啊。”杜龍也喝了一口。
“杜將軍之大名,皇城之內誰人不知。身為血銳統領,又怎麽可能不做功課呢?”
李泰說道。
“大人!杜家雖盛,卻不過如浮萍一般,今年蛇姬剛升任策士統領,三年前薔薇將軍剛剛備職元帥,而大人身在蜀國,孤懸於海外,有心無力,於皇城無用。則根基必然不穩。大人!先帝之門生故吏,如今尚感念者有幾人發自內心?有幾人又是裝出來的?誰知道呢?若給杜家二十年時間,不,十年即可。便可重新紮根,枝繁葉茂。但如今。”
李泰搖了搖頭,然後伸出手指,食指輕搖。
“全係於陛下一念之間而已。”
杜龍沒說話。在帝國皇帝的滔天權勢麵前,任他在大秦黑暗勢力與血色精銳之中德高望重,也不過隻是待宰的羔羊……不過好在陛下既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他對杜家一向很好。
“將軍可知在我眼裏,杜家何以起家?”李泰身體前傾,專注的問道。
“憑我杜家與他的舊情,先帝曾有栽培之恩?”
“將軍認為陛下是顧念舊情的人嗎?”
“憑我杜家的實力與才幹,五年前息秦之戰,佩希與薔薇立下大功。自然當賞。”
李泰搖搖頭。
“息秦係列決戰,是大秦三代以來有數的敗仗。不責罰於杜家,其實已經是陛下開恩了。大秦戰神元帥都被趙衛國斬了,陛下當時可是憤怒之極呢。”李泰說道。
“陛下聖明。”杜龍向北方拱手。
“不知將軍如何看待楊家?”李泰喝了一口酒。
“威勢深重,一代巨擘。延文大將有擁立之功,延武元帥有定鼎之效。隻要陛下尚在,楊家富貴就在。”杜龍說道。
“統領的意思是?”
李泰點點頭。
“杜家中興,實為製衡楊家之策。”
“陛下與楊家關係那麽好?怎麽會?”
“陛下和我是一種人。”李泰喝了一口酒。
“我們都不會讓任何人有機會威脅到自己的夢想。瓜田不摘鞋,李下不脫帽。未雨綢繆,才是保持友情的更好方式。”李泰分析道。
“將軍!沒有地基的樓房不能住人,而自古以來,權勢大,功勞重者就反受顧忌。當這兩點結合起來的時候,功業和權勢的衰敗就在一夜之間,甚至是一念之間。杜將軍心中之憂慮,可否讓小人猜一猜?”
“這還用猜什麽?自然是因為薔薇的事兒了。”杜龍說道。
旁邊,鞭子的聲音還在響著,成為了這裏言論的伴奏。
“《羅馬合議擬定稿》。”
李泰說道。
讀者可能還記得,之前讓蜀國上下群情激憤,李雅睿組織四大學院施壓議會的那件事兒——息國秦國準備擬定《羅馬合議》。
唐朝詩人韓愈曾經說過:“物不得其平則鳴。”
偉人曾經說過:“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正是這件事,讓王小帥的師傅無極劍聖易大師,下定決心自力更生,讓李靖下定決心進行全麵改革,也讓蜀國終於認識到了,靠山山倒,靠人人走,隻有靠自己,才能活下來,並且易大師和李靖這才準備全力備戰不久之後的“召喚師峽穀爭霸賽”。隨後易大師幾人前往追捕血色精銳,反而讓趙如思差點被杜龍反殺了。
然而,事物的聯係具有普遍性,這件大事,深刻的影響了瓦羅蘭曆史的進程,也成為了作者修史的開場時間點——因為這幾乎成為了後續一切事情的開端與發祥。這樣的一件事,不僅影響了蜀國,也自然會影響到息國與秦國。
如果讓王小帥來評定的話,這份《羅馬合議》,更像是慕尼黑會議以及在會議之上的慕尼黑陰謀。慕尼黑,是德國城市。在慕尼黑城舉行的會議,叫慕尼黑會議。這場會議,成為了綏靖政策的高潮。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法國等國聯列強也在遠東進行了“遠東慕尼黑陰謀”,最直接的行動,就是放任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侵略。
而慕尼黑陰謀之所以能夠遺臭萬年,並且讓作者拿來與《羅馬合議》比對。是因為這兩個文件都有一點最大的相似之處:簽訂這個合議,隻是大國之間通個氣,而根本沒有考慮達到被吞並的小國的意願。
這就叫“毀滅你,與你何幹。”
之所以杜龍會感受到如此的危機感,是因為在未通過的《羅馬合議》之中,有這樣的一條合議。
“修約完成後,息國兵馬大元帥趙衛國與秦國南路軍元帥杜薔薇喜結連理。這將是息秦二國之間,將仇恨轉化為友誼,鑄劍為犁,在刀劍之中開出和平之花的開始。”
【這就他媽是在放屁!】杜龍看到這則合約的時候,就是這麽想的。
鬼都知道息國秦國之間必有一戰,還“鑄劍為犁”,誰信啊?
兩個非王室之間的政治聯姻,能幸福才怪了!這根本就是在坑人啊!
杜龍當然知道這合約如果形成了能帶來什麽:
首先,杜家實力受損,在陛下權力製衡的路上更進一步;
其次,洗過秦國合議,能順道吞並蜀國,到時候他在蜀國的勢力並入秦國就幾乎沒用了;
失去了所有軍權的杜家,勢必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如狂風之中的浮萍,案板上的魚肉一般任人宰割。再加上杜家的“雙璧”,誰不虎視眈眈?
最後,還能夠鞏固和息國之間的關係,與陛下“先北後南,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戰略不謀而合。這可真真是一石三鳥之計!雖然合約沒有簽訂,杜家還沒被挖墳,但是羅馬貴族都從這裏知道了,陛下這階段的心意——要對杜家動手。
杜龍當然知道李泰要說什麽,從他說出他的籌碼的時候,杜龍就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了。可惜。
無論他出什麽樣的籌碼都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