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五天的燈會結束,小梨花兒喜氣盈腮的來給趙長卿蘇先生送銀子。


    趙長卿遞了盞薑蜜水給她,小梨花兒笑,“我自己倒也是一樣的。”


    “順手而已。”趙長卿說笑,“何況姐姐今天是來送銀子的,更得服侍你一回了。”


    小梨花兒笑著接了薑蜜水,“真個鬼頭,我還沒開口,你倒未卜先知了。”她向來是先公後私的習慣,笑道,“這個上元節當真是熱鬧,全城的人都出來觀燈了,咱們生意也不錯。咱們做的那個走馬燈便足賣了一兩銀子。”小梨花兒眼中神彩奕奕,“我連工帶料的一並算了,去了工料的銀子,去了請人一道賣燈的兩個嫂子的工錢,昨天事事料理清楚,剩下的幾盞燈沒賣完,我便給幫忙的兩個嫂子分了,又花了五百錢叫了桌席麵請她們吃了。這些林林總總的一並算清楚,咱們淨賺六兩七錢銀子,”


    這年頭,像趙長卿家,一個月吃用算下來也隻要五兩銀子罷了。這其中,還有二兩是蘇先生的束脩。趙長卿笑,“竟賺了這麽多!”


    小梨花兒挑眉道,“不算多了。今年匆匆忙忙臨時起意,才賺了這幾兩,待明年我提前預備,包管狠狠的賺一頭。”小梨花兒說了回宏圖偉略,笑道,“咱們三家平分,每家二兩二錢,我出工出力,多出的一錢就算給我,如何?”


    趙長卿道,“我與先生都沒幫忙去賣燈,再說了主意是你出的,梨花兒姐從頭忙到尾,理應拿大頭。咱們一碼歸一碼,哪能叫你吃虧?”


    小梨花兒笑,“主意雖是我出的,你和先生也沒少幫我的忙,不然,咱們也沒這許多花樣的燈,也賣不了這麽好。咱們一起出工出力,理當平分。再說了,生意雖當丁是丁卯是卯,咱們情分不同,日後少不了再合夥的時候。相對於咱們的情分,錢財是其次,你就別跟我客套了。”


    蘇先生笑,“以後有什麽發財的事,再來找我跟長卿就是。銀子擱在家裏也生不出小的來,倒不如拿去做生意。”


    小梨花兒笑,“肯定的。”她拿出記賬的單子來,先把趙家絹的銀子給了趙長卿,又把趙長卿蘇先生該得的銀子分了,笑道,“其實燈市上,最好的生意倒不是賣燈。那些賣元宵賣小吃的才是賺得最多,現在梨果大些了,不用人成天看著,我娘說想出去做些小生意。”


    蘇先生問,“打算做什麽?”


    “早上出去賣早點。”小梨花兒道,“咱們邊城,除了有些家底的人家,有仆婢可用的,會自家燒早點。其實有許多都是花幾個錢出去買來吃。我以前早上出去送貨,外頭賣早點的攤子上,包子饅頭燒餅麵條油條稀飯,賣什麽的都有,一早上也能賺不少錢,隻是辛苦些。要早起出攤子,到快晌午的時候就能收攤回家了。我跟我娘說了,先蒸些包子去賣,看一看行情再說。”


    趙長卿問,“那要租個早點鋪子嗎?”


    “先暫時不租,早上在家裏蒸好了包子,推出去賣就行了。”小梨花兒笑,“試一試行情,若是好賣再說鋪子的事兒。”


    蘇先生道,“民以食為天,賣吃的,關鍵是味兒得好,隻要好吃,雖是辛苦些,卻是個長久營生。”


    小梨花兒笑,“你們都覺著好,我就跟我娘試一試。”


    趙長卿問,“那麽些包子,你們怎麽推出去賣呢?”


    小梨花兒笑,“開始做的少,我家有輛手推的獨輪車,推著去就是了,並不太重。”


    小梨花兒做事向來是謀定後動,說是賣包子,她也不急,先是早上出去買了不少包子來,非但趙梨子大呼他姐太陽從西邊出來變得大方,小梨花兒還拿了不少來給趙長卿蘇先生嚐,說哪家的包子賣的最好,叫她們跟著嚐味道,又把自家蒸的包子叫她們吃。


    趙長卿上輩子於廚藝頗有一套,道,“味兒是差了一些,調餡兒的調料不一樣。”


    小梨花兒道,“我也是吃著朱家包子鋪的包子更好吃,卿妹妹不知道,他家包子的買賣真叫一個好,早上人們都要排隊才買的到。就這麽一個肉包子,別人家撐死賣五文,獨他家賣八文,還供不應求哩。”


    朱家包子的名頭,趙長卿自小在邊城長大,自然也是知道的。上輩子淩騰就很喜歡這家的包子,有一次還給她買了兩個回去,把趙長卿感動的了不得。趙長卿在廚房發憤數日,大大改良了自己的包子手藝,雖然比起朱家包子猶有不如,不過,比杏嫂子蒸的包子也要好吃一些。


    趙長卿道,“你家還有沒有肉餡,我給你拌回餡兒。”


    “有,有。”小梨花兒道,“連現成發好的麵粉都有。”


    小梨花兒當真是個再精細不過的人,她早上買了一斤豬肉回來,細細的剁成肉葺,一次卻隻叫自己的母親蒸三五個包子,而且,每回的配料多少都細細的記錄下來,嚐不同的味道。


    趙長卿換了身衣裳過去,梨子熱的臉上泥一道汗一道,他是火頭軍,管著在廚房燒火,即便是大正月,也燒出一身汗來。


    趙梨子道,“姐,卿妹妹隻會念書,你找她來幹什麽啊?”他這幾天吃包子吃的都快變成包子了。


    小梨花兒道,“說你沒見識你還不樂意,念書就使人聰明,人聰明了幹什麽都靈光。卿妹妹這樣聰明的人,做包子隻是小菜一碟好不好。”


    趙長卿直笑,“梨花兒姐,也不一定能做得出來。”


    “沒事,你試一試唄,這叫集思廣益。”小梨花兒問,“要不要給你打下手?”


    趙長卿笑,“不用,餡兒都是現成的。”


    小梨花兒為了調包子餡兒,把集市上的調料都買回來了。趙長卿將花椒炸了油,生薑豆蔻肉桂之類煮成調味水,這才開始慢慢的調包子餡兒,裏麵先是放了花生油,調入幾滴芝麻油,肉餡兒不能急,用筷子往一個方麵打,邊打邊加煮出的調味水,最後把肉餡兒打到一個不薄不厚的程度,再擀出四個包子皮,包出四個肉包子來。


    梨子把鍋裏的水燒開,杏嫂子笑,“我來蒸吧,別燙著長卿。梨花兒,你跟長卿出去喝口水,我把茶泡上了。”這兩年,日子漸漸寬裕,小梨花兒掙了錢很舍得叫母親弟弟吃好些。梨子梨果漸漸長大,個個懂事,杏嫂子的氣色瞧著竟比前幾年還好。


    小梨花兒就帶著趙長卿出去喝茶,小梨花兒道,“卿妹妹,你比我還小,包的包子還有模有樣的。”


    趙長卿笑著呷口茶,道,“這還不簡單,我去年就開始學著做點心了。不過,恐怕我這包子蒸出來,也不如朱家的包子好吃。”


    小梨花兒道,“這做吃食的跟編籃子不一樣,再難編的籃子,大不了我買幾個拆開來,自己琢磨琢磨也就會編了。吃食可是各家都有各家秘方的,你想想,人家朱家靠這個吃飯呢,他家包子鋪火了多少年,沒哪家比他家賣的好。要是咱們一參就參透其中的秘方,人家也不用混了。”


    “關鍵是,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小梨花兒自來是個要強的人,她道,“雖然是打算做些小生意,也不能湊合。尤其這吃食,好壞人們一吃就吃得出來。一次吃得不好吃了,人們就不來第二回。所以,寧可在家多費些工夫,也把包子做得差不好,再去出攤。”


    趙長卿笑,“是這個理。”


    一時包子出鍋,趙梨子端著一個切成四半的包子進來,眉開眼笑地,“姐,你嚐嚐,卿妹妹做的包子,比咱娘蒸的還好吃。”出鍋他就吃了一個。


    杏嫂子笑,“是啊,這有學問的人就是不一樣。”


    小梨花兒拿過一角,咬一口便笑了,“果然好吃。”


    趙長卿也嚐了嚐,以往她想到上輩子的事隻覺著心酸,如今興許是給小梨花兒的笑容感染的,不覺心酸反是一笑,道,“還是略差些,我再去重新調回餡兒。”時久不做,手有些生。


    小梨花兒忙跟著去了。


    趙長卿重調了餡兒,重蒸了包子,拿去給蘇先生嚐。蘇先生點頭,“這回明顯要好吃了些,長卿調的餡兒?”


    小梨花兒笑,“可不是麽,我以前都不知卿妹妹有這樣的本領。”


    趙長卿笑,“做包子、包餃子都差不多,若是肉的,無非是放些肉桂生薑豆蔻之類的去腥。再者,花生油也香,在香味兒上又不及芝麻油,故此,再放些芝麻油。不過,比起朱家包子,還是不及。”


    蘇先生問,“裏麵都用什麽調的餡兒。”


    小梨花兒道,“是啊,妹妹估量著,把配方給我寫下來。”


    趙長卿提筆寫了幾樣配料用量,小梨花兒接過,給蘇先生瞧,蘇先生微微點頭,提筆又在上麵加了幾樣,斟酌著寫上用量,道,“再去試試,我覺著應該還有這幾味料。”


    直到趙長卿帶著趙蓉去參加李明珠的生辰,小梨花兒猶在斟酌包子的配料,倒是做出的包子一回比一回的好了,連淩氏趙老太太吃了也直說味道不錯。


    淩氏私下對趙長卿道,“你跟小梨花兒交情好是一回事,自己也得多幾個心眼兒,她家賣包子,能幫則幫,還是要以課業為重。我看你這些天都跟她忙活包子,念書上也懈怠了。看你妹妹,每天用功,這樣才能做出好詩呢。”在淩氏的認知裏,會做詩的便是才女。有了才女的名頭兒,對自家女兒是很有好處的。


    趙長卿笑,“母親,我知道的。這幾天我都沒再去,梨花兒姐的包子已經做的很不錯了。”


    淩氏笑,“對誰都好,拿別人的事比自己的事都執重,跟你爹一個樣子。”


    “親父女,當然是像的。”趙長卿笑問,“今天爹爹又去給誰幫忙了不成?”趙勇是個熱心腸,用淩氏的話說,天生傻實在。


    淩氏嗔道,“你爹手下的小旗,喚孔祥東的,要娶媳婦,你爹跟著去忙活了。”


    趙長卿笑,“爹爹對手下人盡心,手下人才能用心當差。等孔小旗家娶媳婦擺酒,咱們也跟著去湊湊熱鬧。”


    淩氏笑,“去就去,反正得備禮。”又問,“你給明珠備的什麽禮?”


    趙長卿笑,“做了個荷包。”拿出來給淩氏看。


    淩氏見上麵繡著蝶戲牡丹的花樣,小小荷包做的有模有樣,精細極了。淩氏不禁讚道,“針線越發好了。”


    趙蓉已經穿戴好,進來笑問,“娘親說什麽好呢?”


    淩氏招呼她到跟前,給她看,“你姐姐做的這荷包,你看好不好?”


    趙蓉點頭,指了指自己佩的小荷包,“比我這個好看。”


    趙長卿接過趙蓉的話頭兒笑,“蓉姐兒也五歲了,雖說詩書要緊,也要學些針線才好。我記得,我就是五歲上學的針線。憑蓉姐兒的伶俐,以後針線定比我還好。”


    淩氏笑,“你不說我還忘了,蓉姐兒是該學些針線了。”


    趙蓉平生最不喜做針線女紅,心知趙長卿是有意為難她,隻作一笑,“娘親,正月裏不能動針線,待過了正月我再學吧。”


    淩氏笑,“這也好。”又叮囑了些出門作客的話,便讓她們去了。


    李明珠十二歲的生辰,並不大過,隻是請相熟的姐妹們來家裏聚一聚。趙李兩家本是親戚,趙長卿與趙蓉自然要早些到,李明珠迎出來,笑道,“卿妹妹、蓉妹妹。外頭冷呢,快跟我到屋裏來。”


    趙長卿問,“姑媽可在家?”


    李明珠笑,“怎麽不在?今天來的巧,我爹也沒出門,正好一道見見。”遂帶她們姐妹到屋裏去。


    李百戶不愧是李明寶的老爹,明明是李明珠的生辰,父子兩個也跟著收拾的頭腳一新,外頭丫環回稟說趙家姑娘來了。李百戶明顯身子一挺,坐得更加筆直,看得李太太直翻白眼。


    李明寶笑著出去迎兩步,道,“卿妹妹來了。”又跟趙蓉打招呼,“蓉妹妹好。”


    兩姐妹喚了聲李哥哥,李明寶忙請她們進去。


    見趙長卿前,李百戶已做足了心理準備,想著隻要不是太胖,哪怕麵目平庸些,兒子若死活喜歡,他也不是那等酸生腐儒,湊合湊合也罷了。待趙家姐妹進來,李百戶打眼一瞧,頓覺驚豔。趙蓉且不論,小豆丁一枚。關鍵是趙長卿,披一襲大紅鑲黑狐毛的披風,頭上梳著簡單的垂鬟分肖髻,發間簪一支紗堆的海棠花,這樣的打扮在女孩兒間也是尋常的,偏生人家姑娘打扮出來便格外清麗。


    李百戶心說,他兒子當真是好眼光,這趙家姑娘,如今年紀小些尚存幾分稚氣,不過,已可看出是個小美人胚子。更難得的是這份與眾不同的沉穩,見著長輩落落大方,沒有半點小家子氣的扭捏。


    見趙家姐妹行禮,李百戶忙道,“都是一家子親戚,不是外人,坐吧。”


    李百戶笑道,“平日裏我在外頭瞎忙,也沒大見過你們,莫要拘謹,當自己家一樣。”又問趙長卿,“如今念什麽書啊?”


    趙長卿笑答,“在念史書,間或看些醫書。”


    李百戶大字不識兩個,醫書上的事他完全不懂,史書之類的,其實他也不大懂,不過,茶館子裏總聽說書的說過兩段,李百戶問,“太\\祖皇帝打邊城的故事知不知道?”


    趙長卿笑,“姑丈說的可是,太\\祖皇帝剛剛立國,西蠻屢有犯邊,後來太\\祖皇帝親征,將西蠻趕出東穆國境,令人重築邊城重鎮,自此邊城百姓得享太平。”


    李百戶哈哈大笑,“果然是念過書的人,就是有見識。”


    李百戶同趙長卿說了幾句話,李太太便道,“明珠,帶著長卿蓉姐兒去你屋子裏說話吧,你們小姐妹在一處,也自在些。”


    李明珠便帶著趙家姐妹去了,李明寶很想跟過去說幾句話,礙於老娘的眼神,沒敢跟。


    李百戶問兒子,“你今天不出門?”雖然對人家姑娘有意思,也不能太過熱情,不然,把人家姑娘嚇壞可就得不償失了。再者,凡事矜持些沒有壞處,現在趙長卿年紀小,且不知趙家的意思,自家兒子這樣剃頭挑子一頭熱,若表現的太明顯,倒有些不相宜。


    李明寶道,“這就出去。”一會兒還有別的女孩子來,李明寶對其他女孩子沒啥興趣,他單就喜歡趙長卿斯文可愛。


    “那就去吧。”打發兒子出去後,李百戶才悄聲對老婆道,“這小子眼光的確不錯。”


    李太太嗔丈夫一眼,“你也收著些,嘴巴恨不能咧到後腦勺。”當真丟臉,自己大字不識一個,還去跟人家談經論史。


    “都是小丫頭,我做長輩的,當然要慈和些。”李百戶摸摸唇上短須,道,“跟她爹長的不大像。”真是想像不出,趙勇竟生出這樣靈秀的閨女來。


    李太太道,“人家閨女這叫會長,趙家的這兩個丫頭都生得俊秀,爹娘哪兒長的好就隨哪兒。”


    “挺好的,挺好的。”李百戶連讚了兩聲好,點頭道,“這事兒要是能成,子孫跟著受益。”


    李太太笑,“我就圖長卿讀書識字,性子也好。你看她說話行事,半點兒看不出是軍戶出身的女孩兒,不知道的還得以為是書香門第的閨秀呢。”


    李百戶道,“就是瞧著有些單薄。”


    李太太簡直不想理會此人,道,“先時說人家是胖子,如今又嫌單薄。尋常都是婆婆挑剔媳婦,在咱們家,倒是反過來了。”


    李百戶哈哈大笑,起身道,“那我也出去了,你看著她們小女孩兒們玩兒吧。”兒子有了中意的女孩子,李百戶瞧著也好,不過,親事還早,他且不必著急。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喜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與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與水並收藏歡喜記最新章節